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天坑人家——雨補魯古寨

雨補魯天坑位於興義市清水河鎮聯豐村。 那裡氣候宜人、雨水充沛、土地肥沃、風景秀麗, 適宜人居, 也是黔西南州少有“世外桃源”。

有關地質專家表示, 雨補魯天坑是罕見的有人居住的天坑, 是大自然巧妙的造化之作。

天坑, 一個在我們生活中已經不再陌生的詞彙。 它是由於地下暗河長期沖蝕形成喀斯特溶洞之後, 地表大面積塌陷形成的一種喀斯特地形。 從空中俯看天坑, 由於深陷於地表而被形容為大地的眼睛。 險峻高聳的懸崖峭壁, 繁茂高大的原始森林, 錯綜複雜的地下暗河和深不可測的溶洞共同構築了一個深邃而壯美的天坑世界。

在興義市清水河鎮一個名叫雨補魯天坑的底部竟然神奇般地存在著一個村寨, 村寨裡的人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那裡, 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歷史了, 因此被稱為天坑人家。

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 目前中國已發現的天坑總數已經達到了100個之多,

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因此中國又有著“天坑博物館”的稱號, 這些天坑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火山口, 四周是懸崖峭壁, 異常險峻。 在這些天坑底部, 有人類從未涉足過的地下原始森林, 各種蛇蟲鼠蟻隱匿其中, 還有縱橫交錯的地下暗河, 每當暴雨來襲, 河水上漲, 極有可能吞噬生命。 在這樣幽閉、充滿危險的地方, 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 可是為何在興義, 人們會選擇在雨補魯天坑生存下來, 那裡的人們又是如何居住、生存的呢?

興義是喀斯特地貌集中的一個地區, 在這裡隨處可見各種喀斯特地貌奇觀, 興義的天坑總數達到了四五十個之多, 而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雨補魯天坑。

站在蜿蜒的山間公路上, 俯瞰雨補魯天坑,整個天坑呈喇叭花形,上面大,底部小,但它四周並非是垂直向下的岩壁,而是呈現出從坑頂向坑底緩慢變小的坡狀,山東科技大學地質工程學院教授周鼎武說,如今的雨補魯天坑,其實是一個剝蝕殘餘的狀態,一億多年前,地下暗河沖蝕山體,形成一個巨大的溶洞,並將溶洞沖出一個缺口,在之後的某一天,溶洞大面積塌陷,形成了如今的雨補魯天坑,而恰恰就是這條地下暗河沖刷出的缺口,為後來居住在雨補魯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進出天坑的道路。

雨補魯古寨的面積有2萬多平方米,整個寨子的格局被分配得很好,房屋都集中在路的一側,而坑底的中心地帶則分佈著大片農田,天坑四周的山峰高低落差達到了600多米,將位於坑底的村寨緊緊包裹,農田、房屋、樹林點綴其中,相映成趣,在整個雨補魯天坑至今還住著126戶600多口人。

然而最初的雨補魯天坑並非是一個適合生存的地方,這裡和其他天坑一樣,荊棘密佈,蚊蟲肆虐,但是由於地處偏遠,遠離戰亂,相較於其他地方,雨補魯天坑似乎更為隱蔽一點,為了族人的安全,逃亡至此的陳氏族親(據說是陳漢皇陳友諒的後人)便決定在此定居。然而由於天坑底部長期無人涉足,導致這裡雜草叢生,陳氏後人開始了他們第一步的改造工程,將漫山遍野的樹木全部清除,他們一點一點地對這個天坑加以改造,最終成了現在的樣子。

可是,只有擁有豐沛的水源和適宜耕種的土地,外部環境的改造才有意義。因為水源和土地是人類能夠生存的兩個基本條件。興義屬於喀斯特地區,喀斯特地貌最主要的特點是岩石裸露於地表,土地佔有量少。可雨補魯天坑內連片的耕種面積竟然達到了200多畝,還有少量的可耕種土地分佈在山間,如此大面積的田地究竟從何而來呢?

周鼎武教授考察分析後說,這裡的土都是原生的,並非從外面搬運而來,天坑的土壤是基岩裸露區風化、淋濾、剝蝕、搬運、堆積形成的,並且鋪滿了整個天坑,構成天坑裡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土壤的厚度最深可達到十米。

喀斯特地貌覆蓋著大面積的碳酸鹽岩,很容易被水侵蝕,不利於儲存水分,因此來自大氣的降水都從地表滲透下去,變成了地下水,進而導致地表水資源比較缺乏。那麼,生活在雨補魯天坑的人們是如何解決灌溉和生活用水的呢?

原來,在離古寨幾百米的地方,有一股山泉順著溝渠流向寨子,當地人說,這裡的水長年不斷,全寨人的生活和灌溉用水都是從這裡而來。

順著山泉向上走,便是出水口,兩堵崖壁之間的距離不足10米,四周的崖壁還在不斷向下滲水,由於水源充足,崖壁上還生長著盤根錯節的樹木根系。周鼎武教授仔細觀察後解釋道,這個是斷層組成的一個溶洞,一條地下暗河順著溝渠流向寨內,為雨補魯古寨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源。

雨補魯當地居民把房屋建在半山腰,留下坑底大面積的風化土壤進行耕種,修建一條溝渠連接東西兩頭的地下暗河(出水口和落水洞),源源不斷的山泉通過溝渠流進村寨,用來灌溉田地和供給人們的生活用水,而多餘的山泉水和人們的生活廢水也通過這條溝渠流向遠處的落水洞,匯入另一條地下暗河。

這就是雨補魯天坑人家的故事,他們利用天然的水源和落水洞將根本就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天坑改造成了今天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人類和大自然的完美結合在雨補魯天坑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這才是人類的生存之道。

作者:韋夏夏 搜集整理

俯瞰雨補魯天坑,整個天坑呈喇叭花形,上面大,底部小,但它四周並非是垂直向下的岩壁,而是呈現出從坑頂向坑底緩慢變小的坡狀,山東科技大學地質工程學院教授周鼎武說,如今的雨補魯天坑,其實是一個剝蝕殘餘的狀態,一億多年前,地下暗河沖蝕山體,形成一個巨大的溶洞,並將溶洞沖出一個缺口,在之後的某一天,溶洞大面積塌陷,形成了如今的雨補魯天坑,而恰恰就是這條地下暗河沖刷出的缺口,為後來居住在雨補魯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進出天坑的道路。

雨補魯古寨的面積有2萬多平方米,整個寨子的格局被分配得很好,房屋都集中在路的一側,而坑底的中心地帶則分佈著大片農田,天坑四周的山峰高低落差達到了600多米,將位於坑底的村寨緊緊包裹,農田、房屋、樹林點綴其中,相映成趣,在整個雨補魯天坑至今還住著126戶600多口人。

然而最初的雨補魯天坑並非是一個適合生存的地方,這裡和其他天坑一樣,荊棘密佈,蚊蟲肆虐,但是由於地處偏遠,遠離戰亂,相較於其他地方,雨補魯天坑似乎更為隱蔽一點,為了族人的安全,逃亡至此的陳氏族親(據說是陳漢皇陳友諒的後人)便決定在此定居。然而由於天坑底部長期無人涉足,導致這裡雜草叢生,陳氏後人開始了他們第一步的改造工程,將漫山遍野的樹木全部清除,他們一點一點地對這個天坑加以改造,最終成了現在的樣子。

可是,只有擁有豐沛的水源和適宜耕種的土地,外部環境的改造才有意義。因為水源和土地是人類能夠生存的兩個基本條件。興義屬於喀斯特地區,喀斯特地貌最主要的特點是岩石裸露於地表,土地佔有量少。可雨補魯天坑內連片的耕種面積竟然達到了200多畝,還有少量的可耕種土地分佈在山間,如此大面積的田地究竟從何而來呢?

周鼎武教授考察分析後說,這裡的土都是原生的,並非從外面搬運而來,天坑的土壤是基岩裸露區風化、淋濾、剝蝕、搬運、堆積形成的,並且鋪滿了整個天坑,構成天坑裡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土壤的厚度最深可達到十米。

喀斯特地貌覆蓋著大面積的碳酸鹽岩,很容易被水侵蝕,不利於儲存水分,因此來自大氣的降水都從地表滲透下去,變成了地下水,進而導致地表水資源比較缺乏。那麼,生活在雨補魯天坑的人們是如何解決灌溉和生活用水的呢?

原來,在離古寨幾百米的地方,有一股山泉順著溝渠流向寨子,當地人說,這裡的水長年不斷,全寨人的生活和灌溉用水都是從這裡而來。

順著山泉向上走,便是出水口,兩堵崖壁之間的距離不足10米,四周的崖壁還在不斷向下滲水,由於水源充足,崖壁上還生長著盤根錯節的樹木根系。周鼎武教授仔細觀察後解釋道,這個是斷層組成的一個溶洞,一條地下暗河順著溝渠流向寨內,為雨補魯古寨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源。

雨補魯當地居民把房屋建在半山腰,留下坑底大面積的風化土壤進行耕種,修建一條溝渠連接東西兩頭的地下暗河(出水口和落水洞),源源不斷的山泉通過溝渠流進村寨,用來灌溉田地和供給人們的生活用水,而多餘的山泉水和人們的生活廢水也通過這條溝渠流向遠處的落水洞,匯入另一條地下暗河。

這就是雨補魯天坑人家的故事,他們利用天然的水源和落水洞將根本就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天坑改造成了今天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人類和大自然的完美結合在雨補魯天坑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這才是人類的生存之道。

作者:韋夏夏 搜集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