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航太科技集團2016年度航太功勳獎給了這5個人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雷凡培為2016年度航太功勳獎獲得者頒獎

今年年初, 在2017年度工作會議上,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將“2016年度航太功勳獎”授予一院祝學軍,

五院何宇, 八院徐洪青、羅志軍, 九院謝天懷5人, 每人獎勵100萬元。

拿到集團公司的年度最高個人榮譽, 這5個人有何過人之處?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什麼樣的“航太功勳”呢?

祝學軍:型號工作不能總跟別人身後跑

祝學軍(右)

祝學軍, 1962年12月生, 中共黨員, 航太科技集團一院型號系列總設計師,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國防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帶領團隊不斷攻克新技術, 研發了我國多個新型裝備, 拓展了我國的裝備技術和裝備領域, 推動了我國裝備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我們做的工作不是為了個人得失, 而是為了國家利益。 既然是國家的事, 那就一定要辦成。 ”

——一院型號系列總設計師 祝學軍

“幹型號工作, 不能總跟在別人身後跑。 ”這是祝學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1999年, 37歲的她從前輩手中接過型號總設計師的重任。 自此, 注重創新的她帶領研製團隊一路快跑, 以技術發展和用戶需求為牽引, 不斷在原有型號中增加新技術,

注入新能量, 搭建新平臺, 開拓新的技術領域。

“自力更生”地“挖掘任務”, 這是該型號研製團隊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堅持的事情。 據與祝學軍一起工作了十幾年的管總介紹, 祝學軍的思維和眼光總是很超前。

祝學軍是典型的“技術大拿”, 不單“以技術服人”, 更能“以理服人”。 在現場協調會上, 面對矛盾和爭議, 她總能站在型號全域優化的角度, 分析利弊, 用探討的語氣提出自己的觀點。 經過她的優化分工, 各單位的優勢技術和資源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 各系統高效和諧地開展工作。

裝備型號研製非常艱苦, 其間難免遇到試驗失利等挫折。 “創新是做之前沒人做過的事, 本身就帶有許多不確定因素, 肯定會有風險。

”祝學軍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

負責、敬業、嚴格、堅韌常被同事拿來形容祝學軍。 管總說, 無論是在型號會議上, 還是在試驗現場, 都能看見祝學軍的身影, 她給團隊帶來鼓舞, 也為其他人做了表率。 陳副總說:“我晚上七八點給祝總辦公室打電話, 她幾乎都能接到。 ”

然而在祝學軍看來, 這都是很正常的事, 是她踐行航太精神的實際行動, “我剛參加工作時, 我的前輩就是這樣做的, 我希望能把航太行業裡的好傳統保持下去。 ”

何宇:這裡最能給我成就感

何宇

何宇, 1971年11月生, 中共黨員, 航太科技集團五院載人航太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空間實驗室系統總指揮。 圓滿完成了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3 次國家重大任務, 為空間站工程的開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為航太強國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

“載人航太的特點就是萬人一杆槍, 一個人在其中能夠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小的, 但整個系統的人力積聚起來, 爆發出來的能量可以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

——五院載人航太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空間實驗室系統總指揮 何宇

從神舟九號開始,何宇就擔任飛船系統的總指揮。在此之前,技術改造的工程師、單機的設計師、分系統的負責人、總體的副主任設計師、副總設計師……他幾乎什麼崗位都幹過,一路與我國載人航太事業共同成長。如今他已加入航太大軍23年。

對於技術的重視程度,何宇有時不亞于總設計師,“規避風險的關鍵就是吃透技術”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工作中遇到任何疑問,何宇都要一探究竟,若有人說“天宮一號就是這麼幹的”,他一定會讓手下盤根究底查個明白才行。

“累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個人心裡都很踏實。”在同事眼裡,何宇坦率直白,有一說一,雖然話不多,但總能擊中問題要害。

節奏快、壓力大的工作日復一日,何宇卻從未萌生過離開的念頭,“這裡最能給我成就感。”他說。

徐洪青:我們不能只顧眼前的名和利

徐洪青

徐洪青,1966 年1 月生,中共黨員,航太科技集團科技委常委、八院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兼型號總指揮。引入了專案管理模式,組織制定9 項型號研製基礎性管理大綱,全面制定型號設計規範和準則,牽頭制定型號28 個設計規範,為型號全面推進、不出現方案性反復、實現一次成功奠定了基礎。

“我們造裝備是為了實用,特別是百年以後不讓後人認為我們是在混日子。”

——八院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兼型號總指揮 徐洪青

在很多人眼裡,徐洪青代表著一種標準、一種態度、一種精神,因為他負責的型號是技術和管理融合的典範。即便是與之朝夕相處的研製團隊成員也會覺得他為了執行標準而不近人情。但事實往往證明,他的一絲不苟帶來的是真正經得起考驗的“精品工程”。

從事航太工作26年,特別是擔任總指揮12年來,數千個日日夜夜,徐洪青每天做的事情可能就是與中國式的人情作鬥爭,甚至與自己的惰性作鬥爭,把技術和品質的標準真正堅持下去。他坦言,自從擔任總指揮以來,他天天如履薄冰。“我是一個拿得起、放不下的人。如果事情沒有做到盡善盡美,就放不下心;連自己都不放心,搞出來的裝備怎麼讓別人放心?”

為了讓自己和用戶都放心,裝備應用後,徐洪青就定下來堅持定期走訪用戶的慣例。時任總調度的朱光華回憶,這一習慣已經成為徐洪青與用戶溝通的平臺。

“我們不能只顧眼前的名和利。”徐洪青說。無論是被團隊指責不近人情,還是被外界所誤解,徐洪青始終認為,國家裝備的意義更重要。

2005年,徐洪青從前輩手中接過總指揮的接力棒,之後十幾年來,他帶領的這支團隊湧現出了院長助理、總體部主任、總體所黨委副書記、專業所副所長、型號副總師等人才,其人才培養智慧可見一斑。

徐洪青提出從技術、進度、品質、人員和經費5個維度管理型號,使型號技術指標全面實現,創造了國內相關型號的紀錄,使用者讚不絕口。

羅志軍:我沒有業餘愛好,工作就是我的興趣。

羅志軍(左二)

羅志軍,1968 年11月生,中共黨員,航太科技集團和八院科技委常委、型號總設計師,帶領團隊攻克多項關鍵技術,創造了型號定型試驗一次成功的紀錄,打造精品工程,為國防科技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作為碩士研究生導師,培養多名碩士研究生和型號技術骨幹。

“從前輩手中接過型號研製的重擔,我們不講任何困難,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八院科技委常委、型號總設計師 羅志軍

他是一位超級學霸,曾師從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是航太科技集團八院八部第一位博士後;他是型號研製團隊的領袖,潛心打造精品裝備,鑄就國防利器堅如磐石;他是令人尊敬的導師,對別人嚴格,對自己更嚴格,以身示範培育科學作風。他就是八院科技委常委、型號總設計師羅志軍。

“我沒有業餘愛好,工作就是我的興趣。”羅志軍至今工作了20年,其中做型號總設計師就做了10年。

都說藝高人膽大,有一次試驗失利,羅志軍迅速找到殘骸,一眼就看出問題所在。一般人沒有1個月是不可能完成歸零的,可他僅用了幾天時間就完成了,使得試驗工作繼續進行。

2008年,他帶領團隊僅用7天時間就完成7次飛行試驗,且試驗均一次成功,為國防科技進步和八院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羅志軍對自己要求嚴格,他常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從設計師到型號總設計師,他一直保持著自己看模型、編程式、推公式的習慣。

作為型號總設計師,羅志軍熱心追求新技術,通過新的技術手段,不斷擴展裝備的使用功能。有時即便用戶沒有提出要求,羅志軍也會作出承諾,因為他要為國家設計好用管用的裝備,而不僅僅是做試驗。

謝天懷:“二次創業”放手一搏

謝天懷(右二)

謝天懷,1958 年2 月生,中共黨員,航太科技集團九院科技委主任、國家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成功主持將撓性捷聯系統推向運載、飛船、航空等領域;為航太鐳射慣導事業的創建、保障重點型號任務成功作出了突出貢獻。

“不吃老本,從零開始。”

——九院科技委主任 謝天懷

大學畢業後,謝天懷進入航太系統,師從陸元九院士,潛心于慣性導航技術研究。跟隨行業泰斗,謝天懷迅速成長,38歲時,已經成為副所長。

一次偶然的機會,謝天懷到國防科技大學拜訪高伯龍教授。高伯龍教授向他展示了鐳射陀螺的最新研究進展。這是慣性導航領域的一項新技術,有望帶來該領域的新突破。

這次拜訪,讓謝天懷心裡“長了草”。對於這個新領域,他早已關注,也非常感興趣,想試一試。可是,如果現在投身進去,就意味著必須放棄當前從事的研究方向,而這些“老型號”恰恰是旁人看來“最平穩、最實惠、最容易名利雙收”的福地。

在人生的岔路口,謝天懷體內的“不安定因數”占了上風。40歲時,這位功成名就的航太人離開了熟悉的戰場,選擇從零開始。找廠房、搞設備、組建隊伍、學習技術……他忙得不亦樂乎。

鐳射慣導技術難度太大,獨立研究至少花費十年。謝天懷決定跟國防科大合作,對方拿出已有的技術,他則搭建一個“產學研”平臺,把一項單純的技術轉變成一個集成系統研究。

2003年,謝天懷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在一次重大型號任務中,鐳射慣導產品得到了一次寶貴的搭載機會。“雖然只是一次搭載,不參與實際控制,但我把它看成是一次重大跨越,跨過去了,鐳射慣導就要成功了。”謝天懷說。

2005年,在航空領域,謝天懷帶領團隊迎來新的機遇——獲得參與一項舊飛機改裝工程的機會。在這項工程中,他們首次把鐳射慣導技術應用到飛機導航中,取得成功。為此,他們賺到了第一桶金。

舊飛機改造成功後,鐳射慣導的風頭一度蓋過了航空領域的傳統慣導設備。背後映射的無疑是一場創新與守舊的爭奪戰。“這是一次現代和傳統的切磋。”謝天懷說。

——五院載人航太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空間實驗室系統總指揮 何宇

從神舟九號開始,何宇就擔任飛船系統的總指揮。在此之前,技術改造的工程師、單機的設計師、分系統的負責人、總體的副主任設計師、副總設計師……他幾乎什麼崗位都幹過,一路與我國載人航太事業共同成長。如今他已加入航太大軍23年。

對於技術的重視程度,何宇有時不亞于總設計師,“規避風險的關鍵就是吃透技術”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工作中遇到任何疑問,何宇都要一探究竟,若有人說“天宮一號就是這麼幹的”,他一定會讓手下盤根究底查個明白才行。

“累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個人心裡都很踏實。”在同事眼裡,何宇坦率直白,有一說一,雖然話不多,但總能擊中問題要害。

節奏快、壓力大的工作日復一日,何宇卻從未萌生過離開的念頭,“這裡最能給我成就感。”他說。

徐洪青:我們不能只顧眼前的名和利

徐洪青

徐洪青,1966 年1 月生,中共黨員,航太科技集團科技委常委、八院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兼型號總指揮。引入了專案管理模式,組織制定9 項型號研製基礎性管理大綱,全面制定型號設計規範和準則,牽頭制定型號28 個設計規範,為型號全面推進、不出現方案性反復、實現一次成功奠定了基礎。

“我們造裝備是為了實用,特別是百年以後不讓後人認為我們是在混日子。”

——八院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兼型號總指揮 徐洪青

在很多人眼裡,徐洪青代表著一種標準、一種態度、一種精神,因為他負責的型號是技術和管理融合的典範。即便是與之朝夕相處的研製團隊成員也會覺得他為了執行標準而不近人情。但事實往往證明,他的一絲不苟帶來的是真正經得起考驗的“精品工程”。

從事航太工作26年,特別是擔任總指揮12年來,數千個日日夜夜,徐洪青每天做的事情可能就是與中國式的人情作鬥爭,甚至與自己的惰性作鬥爭,把技術和品質的標準真正堅持下去。他坦言,自從擔任總指揮以來,他天天如履薄冰。“我是一個拿得起、放不下的人。如果事情沒有做到盡善盡美,就放不下心;連自己都不放心,搞出來的裝備怎麼讓別人放心?”

為了讓自己和用戶都放心,裝備應用後,徐洪青就定下來堅持定期走訪用戶的慣例。時任總調度的朱光華回憶,這一習慣已經成為徐洪青與用戶溝通的平臺。

“我們不能只顧眼前的名和利。”徐洪青說。無論是被團隊指責不近人情,還是被外界所誤解,徐洪青始終認為,國家裝備的意義更重要。

2005年,徐洪青從前輩手中接過總指揮的接力棒,之後十幾年來,他帶領的這支團隊湧現出了院長助理、總體部主任、總體所黨委副書記、專業所副所長、型號副總師等人才,其人才培養智慧可見一斑。

徐洪青提出從技術、進度、品質、人員和經費5個維度管理型號,使型號技術指標全面實現,創造了國內相關型號的紀錄,使用者讚不絕口。

羅志軍:我沒有業餘愛好,工作就是我的興趣。

羅志軍(左二)

羅志軍,1968 年11月生,中共黨員,航太科技集團和八院科技委常委、型號總設計師,帶領團隊攻克多項關鍵技術,創造了型號定型試驗一次成功的紀錄,打造精品工程,為國防科技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作為碩士研究生導師,培養多名碩士研究生和型號技術骨幹。

“從前輩手中接過型號研製的重擔,我們不講任何困難,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八院科技委常委、型號總設計師 羅志軍

他是一位超級學霸,曾師從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是航太科技集團八院八部第一位博士後;他是型號研製團隊的領袖,潛心打造精品裝備,鑄就國防利器堅如磐石;他是令人尊敬的導師,對別人嚴格,對自己更嚴格,以身示範培育科學作風。他就是八院科技委常委、型號總設計師羅志軍。

“我沒有業餘愛好,工作就是我的興趣。”羅志軍至今工作了20年,其中做型號總設計師就做了10年。

都說藝高人膽大,有一次試驗失利,羅志軍迅速找到殘骸,一眼就看出問題所在。一般人沒有1個月是不可能完成歸零的,可他僅用了幾天時間就完成了,使得試驗工作繼續進行。

2008年,他帶領團隊僅用7天時間就完成7次飛行試驗,且試驗均一次成功,為國防科技進步和八院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羅志軍對自己要求嚴格,他常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從設計師到型號總設計師,他一直保持著自己看模型、編程式、推公式的習慣。

作為型號總設計師,羅志軍熱心追求新技術,通過新的技術手段,不斷擴展裝備的使用功能。有時即便用戶沒有提出要求,羅志軍也會作出承諾,因為他要為國家設計好用管用的裝備,而不僅僅是做試驗。

謝天懷:“二次創業”放手一搏

謝天懷(右二)

謝天懷,1958 年2 月生,中共黨員,航太科技集團九院科技委主任、國家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成功主持將撓性捷聯系統推向運載、飛船、航空等領域;為航太鐳射慣導事業的創建、保障重點型號任務成功作出了突出貢獻。

“不吃老本,從零開始。”

——九院科技委主任 謝天懷

大學畢業後,謝天懷進入航太系統,師從陸元九院士,潛心于慣性導航技術研究。跟隨行業泰斗,謝天懷迅速成長,38歲時,已經成為副所長。

一次偶然的機會,謝天懷到國防科技大學拜訪高伯龍教授。高伯龍教授向他展示了鐳射陀螺的最新研究進展。這是慣性導航領域的一項新技術,有望帶來該領域的新突破。

這次拜訪,讓謝天懷心裡“長了草”。對於這個新領域,他早已關注,也非常感興趣,想試一試。可是,如果現在投身進去,就意味著必須放棄當前從事的研究方向,而這些“老型號”恰恰是旁人看來“最平穩、最實惠、最容易名利雙收”的福地。

在人生的岔路口,謝天懷體內的“不安定因數”占了上風。40歲時,這位功成名就的航太人離開了熟悉的戰場,選擇從零開始。找廠房、搞設備、組建隊伍、學習技術……他忙得不亦樂乎。

鐳射慣導技術難度太大,獨立研究至少花費十年。謝天懷決定跟國防科大合作,對方拿出已有的技術,他則搭建一個“產學研”平臺,把一項單純的技術轉變成一個集成系統研究。

2003年,謝天懷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在一次重大型號任務中,鐳射慣導產品得到了一次寶貴的搭載機會。“雖然只是一次搭載,不參與實際控制,但我把它看成是一次重大跨越,跨過去了,鐳射慣導就要成功了。”謝天懷說。

2005年,在航空領域,謝天懷帶領團隊迎來新的機遇——獲得參與一項舊飛機改裝工程的機會。在這項工程中,他們首次把鐳射慣導技術應用到飛機導航中,取得成功。為此,他們賺到了第一桶金。

舊飛機改造成功後,鐳射慣導的風頭一度蓋過了航空領域的傳統慣導設備。背後映射的無疑是一場創新與守舊的爭奪戰。“這是一次現代和傳統的切磋。”謝天懷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