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致敬」他中學立志當一名科學農民,五十年來踏遍黃土高原溝溝坎坎,一生唯願“黃河清”

近日, 一篇題名為《黃河水變清了》的文章

在網路上流傳開來。

文中稱, 新世紀以來的“黃河清”,

持續時間之長, 史上罕見。

網友無不為這一“奇觀”稱讚叫好。

遺憾的是,

一個壞消息隨之傳來,

唯願“黃河流碧水”的老人走了……

為了心中“黃河清”的夢想,

半個多世紀以來,

他默默奮鬥在廣袤的黃土高原上,

沉浸在黃河泥沙治理中,

他就是我國著名土壤學與水土保持專家、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國家突出貢獻專家、

陝西省勞動模範、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

朱顯謨

1915年12月4日, 朱顯謨出生在上海崇明農村。

初小畢業後, 因崇明縣三光鎮沒有高等小學,

朱顯謨失學兩年, 在家務農。

少年時的朱顯謨看到了

古老耕作方法的艱苦和收穫甚微帶給農民的悲涼,

萌發了長大後改變農業落後狀況的念頭。

高中畢業時,

朱顯謨立志學習農業科學, 為國出力。

在全班同學的畢業紀念冊上,

他留言道:“將來當一名科學農民”。

1936年, 21歲的朱顯謨報考了

國立中央大學和浙江大學農學院。

由於學習成績優異,

他同時被兩所高校錄取。

朱顯謨選擇了國立中央大學,

進入農學院農業化學系學習土地肥料專業。

1940年大學畢業後,

朱顯謨考入重慶北碚中央地質調查所,

這是他從事土壤研究的開始。

在指導老師侯光炯的帶領下,

朱顯謨通過大量的野外實習和調查,

對土壤的環境條件、發生過程及其演變規律

有了直接的認識,

對土壤學的概要和基本內涵有了更進一步的把握,

為他後來的土壤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朱顯謨發表的第一篇論文

侯光炯的指導對朱顯謨嚴謹學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朱顯謨回憶說:“侯先生在野外調查工作當中

總是從土壤剖面的形態入手,

深入瞭解它們形成的環境條件、

具體發生過程及其演變規律。

他告訴我們這是研究土壤發生分類的基本功,

並要求我們也要這樣做。

侯光炯常說,

做土壤調查工作必須做到“四到一問”,

即:走到、摸到、看到、訪問到和最後問一個為什麼。

在實地考察中,

侯光炯一再告誡學生,

野外的田間、土壤就是最好的實驗室,

發現問題後最好是先在現場進行測試,

在現場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才採集樣本帶回實驗室分析。

侯光炯這種強調實地考察、注重一手資料的科研態度

對朱顯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朱顯謨不迷信書本、凡事都要探個究竟。

多年來, 他在土壤發生和地理分佈、

土壤侵蝕及其防治方面

不斷提出過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既不符合傳統,

也不適應潮流,

曾被稱之為“離經叛道”或被斥之為“標新立異”。

但經過實踐檢驗,

朱顯謨提出的許多觀點都被證明是正確的。

例如, 前蘇聯著名土壤學家威廉斯提出的

“成土過程與風化過程同時同地進行”的理論,

曾經是指導中國學者

進行土壤發生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但朱顯謨不迷信權威理論,

而是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

發現了威廉斯理論的局限性,

即該理論僅適於

“塊狀岩體上進行的與陸生生物進化相一致的原始成土階段”。

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朱顯謨通過對

太白山岩生植物的演替和原始成土過程

進行系統研究,

首次把從岩生微生物到高等植物為止這一段的成土過程

稱為原始成土過程,

把由此形成的土壤稱為原始土壤。

由此大膽推斷,

沒有陸生生物的著生就沒有土壤的形成;

反之, 倘若沒有土壤的形成和發展,

也就沒有生物的進化和發展,

當然更沒有人類的出現。

朱顯謨這些關於原始成土過程的研究,

發展和豐富了威廉斯關於土壤形成過程的理論,

被稱為“朱氏成土學說”。

朱顯謨參加第12屆國際土壤學會會議(印度 新德里,1982年)

1959年,為了支援大西北建設,

朱顯謨毅然告別了生活和工作條件優越的南京,

舉家來到地處西北農村的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

即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前身。

朱顯謨在水保所建所三十周年學術報告會上(1986年)

在黃土高原工作的50多年中,

朱顯謨實地考察了黃土高原的溝溝坎坎20多遍,

三次跨越昆侖,兩度入疆。

通過大量的研究,

他先後撰寫發表了200餘篇學術論文,

出版《塿土》

《中國黃土高原土地資源》

《黃土高原土壤與農業》等專著。

在研究中,朱顯謨通過對

黃土-古土壤性徵的對比及其形成機理

以及植被繁生與土壤滲透性和抗沖性的鞏固提高等作用的研究,

根據孢粉、石器、歷史地理以及水土流失的定位觀測資料,

提出了全新看法。

他認為,

黃土高原本是黃土物質由西部給源地

被季風攜帶至黃河流域上空,

通過黃土粉末自重降落、

凝聚降落和雨淋降落三種方式沉降堆積而成,

是250萬年以來高空泥攔水、

水截泥而形成的黃土沉積,

即西來塵暴和東來濕氣相遇交鋒的結果。

在其著作《中國黃土高原土地資源》圖片集中,

他以圖片的形式展示了

“沒有季風就沒有黃塵的降落;

沒有植被的及時繁生也就沒有黃土高原”的科學論斷,

對黃土和黃土高原的形成

提出了風成沉積的新理論。

朱顯謨給研究生講授土壤剖面

(左起:吳普特、朱顯謨、劉國彬、鄭粉麗,1994年)

多年來,

朱顯謨心中一直有個夢叫“黃河清”。

為此,朱顯謨通過40餘年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規律與水土保持、

國土整治等科學研究成果

並結合群眾的實踐經驗,

於上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

“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

米糧下川上原、林果下溝上岔、草灌上坡下坬”的

“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

近20年來,朱顯謨曾先後

“六論”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

逐步發展與完善了其內涵。

朱顯謨曾說:“黃河不清,我死不瞑目!

重建黃土高原土壤水庫是治理黃河的根本……”

如今夢圓了,

往昔的“一支濁黃”已變成一派清流。

但唯願“黃河流碧水”的朱老卻走了,

網友們紛紛留言悼念:

滾滾黃河也將永遠銘記老先生的一世奉獻!

本文根據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資料整理改編

也就沒有生物的進化和發展,

當然更沒有人類的出現。

朱顯謨這些關於原始成土過程的研究,

發展和豐富了威廉斯關於土壤形成過程的理論,

被稱為“朱氏成土學說”。

朱顯謨參加第12屆國際土壤學會會議(印度 新德里,1982年)

1959年,為了支援大西北建設,

朱顯謨毅然告別了生活和工作條件優越的南京,

舉家來到地處西北農村的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

即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前身。

朱顯謨在水保所建所三十周年學術報告會上(1986年)

在黃土高原工作的50多年中,

朱顯謨實地考察了黃土高原的溝溝坎坎20多遍,

三次跨越昆侖,兩度入疆。

通過大量的研究,

他先後撰寫發表了200餘篇學術論文,

出版《塿土》

《中國黃土高原土地資源》

《黃土高原土壤與農業》等專著。

在研究中,朱顯謨通過對

黃土-古土壤性徵的對比及其形成機理

以及植被繁生與土壤滲透性和抗沖性的鞏固提高等作用的研究,

根據孢粉、石器、歷史地理以及水土流失的定位觀測資料,

提出了全新看法。

他認為,

黃土高原本是黃土物質由西部給源地

被季風攜帶至黃河流域上空,

通過黃土粉末自重降落、

凝聚降落和雨淋降落三種方式沉降堆積而成,

是250萬年以來高空泥攔水、

水截泥而形成的黃土沉積,

即西來塵暴和東來濕氣相遇交鋒的結果。

在其著作《中國黃土高原土地資源》圖片集中,

他以圖片的形式展示了

“沒有季風就沒有黃塵的降落;

沒有植被的及時繁生也就沒有黃土高原”的科學論斷,

對黃土和黃土高原的形成

提出了風成沉積的新理論。

朱顯謨給研究生講授土壤剖面

(左起:吳普特、朱顯謨、劉國彬、鄭粉麗,1994年)

多年來,

朱顯謨心中一直有個夢叫“黃河清”。

為此,朱顯謨通過40餘年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規律與水土保持、

國土整治等科學研究成果

並結合群眾的實踐經驗,

於上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

“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

米糧下川上原、林果下溝上岔、草灌上坡下坬”的

“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

近20年來,朱顯謨曾先後

“六論”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

逐步發展與完善了其內涵。

朱顯謨曾說:“黃河不清,我死不瞑目!

重建黃土高原土壤水庫是治理黃河的根本……”

如今夢圓了,

往昔的“一支濁黃”已變成一派清流。

但唯願“黃河流碧水”的朱老卻走了,

網友們紛紛留言悼念:

滾滾黃河也將永遠銘記老先生的一世奉獻!

本文根據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資料整理改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