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埃及鑄幣始於托勒密王朝之前

關於古埃及鑄幣出現的時間, 學界一度認為托勒密王朝(前305—前30年)之前埃及沒有發行鑄幣。 考古發掘證明這種看法難以立足, 有充分證據表明, 第29王朝(前399—前380年)和第30王朝(前380—前343年)時期, 埃及人就已經鑄造錢幣。

從模仿到逐步埃及化

在第29王朝時期, 埃及人仿照雅典錢幣進行鑄幣。 第2代法老哈考爾(前393—前380年)是埃及鑄幣的先驅, 在引進雅典的錢範基礎上鑄造了第一批埃及鑄幣。 在孟菲斯的阿皮斯墓地發現的窖藏銀幣, 就是哈考爾鑄造的雅典“貓頭鷹”錢幣的仿製品。 雖然哈考爾是埃及鑄幣的拓荒者, 但僅僅是引入雅典鑄幣而已,

其鑄造的錢幣在重量、幣面圖案以及成色方面, 與雅典錢幣幾乎完全一樣, 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埃及鑄幣。

第30王朝時期, 埃及人鑄造的錢幣逐漸埃及化, 出現了真正的埃及鑄幣。 第1代法老和第2代法老的鑄幣, 在圖案與文字上加入了埃及文化元素。 第1代法老尼克塔尼布斯一世(前380—前362年)鑄造的銀幣, 正面圖案為雅典娜, 背面為雙貓頭鷹, 貓頭鷹中間及下部有兩個埃及僧侶體文字, 意思是“所有的上好(銀幣)”。 第2代法老泰奧斯(前362—前360年)發行的鑄幣存世有三枚:金幣1枚、銀幣2枚。 金幣正面為雅典娜頭像, 背面主體圖案為貓頭鷹, 上邊緣為紙草, 下邊緣為泰奧斯名字的希臘文譯文。 一枚銀幣正面圖案為豺狼頭(阿努比斯),

背面為一隻貓頭鷹, 貓頭鷹前面是一個類似埃及王名圈的圓環, 圓環中是埃及象形文字, 意為“真實、真理”, 即是說, 該銀幣是足額的錢幣。 另外一枚銀幣的正面圖案為雅典娜頭像, 背面為貓頭鷹以及用世俗文寫作的泰奧斯的名字。

第30王朝末代法老尼克塔尼布斯二世(前360—前343年)的鑄幣則具有鮮明的埃及風格。 其正面圖案分為3類, 以奔馬、飛奔羚羊為主。 背面的圖案分為2類:天秤和象形文字符號。 其所鑄錢幣最著名者為“努布涅菲爾”金幣, 正面圖案為奔馬, 背面為兩個埃及僧侶體文字組成的圖案, 意思是“上好的金(幣)”。 有學者將敘利亞發現的一些銅幣歸於尼克塔尼布斯二世所鑄, 其中一枚銅幣正面圖案為掉轉頭飛奔的羚羊,

背面為一杆天秤。 天秤在古埃及信仰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在亡靈書中用公平女神馬阿特的羽毛來稱量死者的心臟, 因而天秤在來世信仰中與“公平、公正”聯繫在一起。 顯然, 這裡的天秤圖案象徵著貨幣的優良與足額。

從古埃及鑄幣的演變來看, 它經歷了一個從完全模仿雅典鑄幣, 到加入埃及元素, 最終實現鑄幣埃及化的發展過程。 法老哈考爾的鑄幣是埃及鑄幣的開端, 當時的鑄幣完全模仿雅典鑄幣。 法老尼克塔尼布斯一世、泰奧斯時期, 開始在鑄幣中用埃及元素取代希臘元素, 例如, 埃及的紙草取代了希臘的橄欖枝, 埃及的僧侶體文字、世俗體文字取代希臘文字, 阿努比斯神的頭像取代雅典娜頭像,

這可以視為鑄幣埃及化的開端。 到法老尼克塔尼布斯二世時代, 其鑄造的錢幣上圖案、文字已經完全埃及化, 完成了從仿製外幣到埃及化的過渡, 標誌著埃及鑄幣的誕生。

源于古埃及貨幣自身演化

對於古埃及鑄幣出現的原因, 一些學者從外因角度進行考察。 在後埃及時代(第21王朝至第31王朝, 即前1085—前332年), 埃及與東地中海地區交往頻繁, 第26王朝(前664—前525年)從地中海地區招募大量外來雇傭兵。 在這些外來雇傭兵中間, 流通著外來鑄幣, 例如波斯金幣達裡克、希臘銀幣德拉克馬。 希臘人則在尼羅河三角洲的貿易據點諾克拉底斯鑄造並使用希臘鑄幣。 西元前525年波斯征服埃及後, 將其鑄幣帶到了埃及。 考古學家在埃及發現的十幾個錢窖,

埋藏有希臘、波斯、腓尼基的鑄幣。 因此, 有的學者據此認為, 流入埃及的外來鑄幣刺激了埃及本土鑄幣的出現。 另有學者從埃及鑄造錢幣目的這一角度進行討論, 認為埃及之所以鑄造錢幣, 是因為受雇於埃及的希臘雇傭兵習慣於希臘鑄幣, 而不願意接受埃及的實物薪水, 在這種情況下, 埃及法老不得不鑄造錢幣, 以便為希臘雇傭兵發放薪水。

埃及鑄幣起源的外因論不足以解釋埃及鑄幣出現的全部原因。 除了外因, 我們還需要考慮內因。 從古王國時期(第3至第6王朝, 約前2686—前2181年)到新王國(從第18王朝至第20王朝, 約前1567—前1085年)末期, 古埃及人在商品交易中通常使用記帳單位, 在現實中通常不用貨幣進行支付。 換句話說,當時埃及的貨幣僅具有貨幣的價值尺度功能,尚不具備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到新王國末期,埃及的貨幣具有明顯的金屬化發展態勢,白銀逐漸變成錢的代名詞,例如,一份文獻把支付的所有實物稱為“銀子”。與此同時,貴金屬可能具有了貨幣的支付功能,一封書信提及用法老國庫中的黃金來交稅。從西元前9世紀開始,在婚約、借貸契約、租賃契約、買賣契約中,往往會出現“稱出銀子”這樣的表述,這表明銀子此時可能具備了貨幣的支付手段這一功能。此外,埃及政府在貴金屬的成色方面提供了某種保證,例如,從第21王朝開始,有的文獻提及支付的白銀來自“哈爾沙普罕斯國庫”;第26王朝時代的文獻提及白銀來自“底比斯國庫”;波斯人征服埃及之後,文獻中提及的白銀來自“普塔國庫”。可見,至遲到第26王朝時期,古埃及的貨幣已經逐步具有後世貨幣的主要職能,而交易中的貴金屬可能是由國家統一冶煉的,從而保證貴金屬的價值。這為埃及鑄幣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因此,古埃及鑄幣的出現,是古埃及貨幣自身演化的必然結果,外來鑄幣只是起到了某種刺激作用。當然,與東地中海其他地區相比,古埃及鑄幣出現的時間要晚一些。正是在後埃及時代鑄造錢幣的基礎上,托勒密王朝才在埃及大規模發行、使用鑄幣。換句話說,後埃及的鑄幣為托勒密王朝的大規模鑄幣活動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換句話說,當時埃及的貨幣僅具有貨幣的價值尺度功能,尚不具備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到新王國末期,埃及的貨幣具有明顯的金屬化發展態勢,白銀逐漸變成錢的代名詞,例如,一份文獻把支付的所有實物稱為“銀子”。與此同時,貴金屬可能具有了貨幣的支付功能,一封書信提及用法老國庫中的黃金來交稅。從西元前9世紀開始,在婚約、借貸契約、租賃契約、買賣契約中,往往會出現“稱出銀子”這樣的表述,這表明銀子此時可能具備了貨幣的支付手段這一功能。此外,埃及政府在貴金屬的成色方面提供了某種保證,例如,從第21王朝開始,有的文獻提及支付的白銀來自“哈爾沙普罕斯國庫”;第26王朝時代的文獻提及白銀來自“底比斯國庫”;波斯人征服埃及之後,文獻中提及的白銀來自“普塔國庫”。可見,至遲到第26王朝時期,古埃及的貨幣已經逐步具有後世貨幣的主要職能,而交易中的貴金屬可能是由國家統一冶煉的,從而保證貴金屬的價值。這為埃及鑄幣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因此,古埃及鑄幣的出現,是古埃及貨幣自身演化的必然結果,外來鑄幣只是起到了某種刺激作用。當然,與東地中海其他地區相比,古埃及鑄幣出現的時間要晚一些。正是在後埃及時代鑄造錢幣的基礎上,托勒密王朝才在埃及大規模發行、使用鑄幣。換句話說,後埃及的鑄幣為托勒密王朝的大規模鑄幣活動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