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向總書記交上一份不負重托的興安答卷

本報記者邱金鵬 駐站記者高光宇

2014 年1月26 日,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阿爾山, 冒著零下30 多攝氏度的嚴寒, 迎風踏雪慰問在邊防線上巡邏執勤的官兵 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2014年1月26日,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阿爾山看望林業職工群眾。 新華社記者龐興雷 攝

三年的時間不長,但這裡的變化卻是翻天覆地。

三年的時間很短,似乎就像昨天一樣歷歷在目。

習近平總書記三年前來到興安盟阿爾山考察的每一個瞬間、每一處足跡,

始終牢牢定格在老區人民的記憶裡,溫暖依舊。

2014年1月26日, 春節前夕。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的第一站就來到興安大地, 帶來了黨中央對革命老區人民的親切關懷, 激發了興安人民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情和幹勁, 更為興安盟新一輪發展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全盟各族幹部群眾時刻把總書記的深情囑託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化作建設富民強盟新興安的不竭動力, 用行動交出了一份不負重托的興安答卷。

殷殷囑託重若千鈞

濃濃關懷情深似海

深秋的阿爾山, 處處層林盡染, 猶如一幅色彩斑斕的立體油畫, 美不勝收。

伊爾施鎮天池花園社區在晨光中迎來新的一天,

社區內樹木鬱鬱蔥蔥, 居民們圍坐在一起拉家常。 走進社區就好像走進了公園, 優美的環境令人心曠神怡。

叩開一家房門, 剛下早班的李唐玉兩口子笑盈盈地迎了過來。 說起棚改後的幸福生活, 他們笑得合不攏嘴。 他們說, 總書記的到來, 給大家帶來了福氣。 2015年夏天, 他家和周圍的鄰居全都從板夾泥做牆、寒冬透涼風的小平房搬進了新樓房, 成為阿爾山市棚改受益戶。 如今, 不僅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 下崗多年的夫妻倆還找到了在食堂做飯的工作, 孩子也考上了大學, “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3年來, 成千上萬名林業工人及家屬搬進了新居, 告別棚戶區的人們, 敲鑼打鼓、放著鞭炮。 想想幾十年居住在38平方米板泥房裡的辛酸和不易,

想想未來美好可期的日子, 搬家當天李唐玉夫婦淚流滿面。 49歲的李唐玉, 從出生起就一直和父母擠在小平房裡, 1996年下崗後, 日子更是多了幾分艱辛。 而今天, 幾代人的安居夢竟然實現了。 “我們林業工人感恩各級政府,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總書記能再來一次阿爾山, 來新房子裡看看我們的好日子。 ”說起這番話, 李唐玉的眼裡泛著淚花。

劉長榮今年68歲, 他做夢都想不到有生之年還能住上樓房。 禁伐後, 他最發愁的就是取暖。 只要一有空閒, 就滿山遍野撿柴火。 搬新家之前, 望著扔掉的再也用不著的滿滿一汽車的柴禾, 他心疼得不得了, 轉念一想, 從此再也不用滿山拾柴禾了, 又歡喜得不得了!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阿爾山市看望棚戶區群眾,

要求加快棚戶區改造, 讓群眾早日住上新房。 總書記的親切關懷為興安大地帶來了浩蕩春風, 更給全盟各族幹部群眾帶來了巨大鼓舞。 為了不辜負總書記期待和囑託, 全盟幹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

三年來, 阿爾山市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將棚戶區改造作為“天字型大小”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務來抓, 借勢聚力, 扎實推進新一輪棚戶區改造工程, 把黨的溫暖和總書記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 歷經三年攻堅克難, 累計投入資金36億元, 完成房屋徵收9688戶62萬平方米, 籌措回遷安置房源2829戶, 已回遷安置1857戶, 圓滿完成阿爾山有史以來投資最大、覆蓋面最廣的頭號民生工程。

在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中,阿爾山市堅持以增加人民福祉為中心,將徵收補償標準和搬遷獎金標準在原基礎上提高了20%;對低保戶、低收入和住房困難家庭實行“不足50平方米實施50平方米”住房保障政策;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兩種方式可自由選擇;設定提前搬遷獎勵、整體搬遷獎勵,鼓勵“早搬遷、早選房、多受益”;對無房戶採取廉租房政策予以安置,確保居者有其屋;針對特殊人群,及時出臺了唯一住房、現狀分戶的補償標準,真正照顧到不同層次居民的住房需求,最大限度讓利於民。

同時,在資金籌集上,採取爭取上級補一塊、通過銀行貸一塊、政府出臺政策免一塊、社會資金投入一塊、土地開發運作一塊“五個一塊”的籌資方式解決資金瓶頸問題。通過爭取率先實現將回購市場存量房作為棚改安置房源,並積極協調國家開發銀行,將貨幣補償比例由30%調整到70%。

阿爾山市以“政策進家、自主徵收、多方安置、陽光拆違、產業扶持”為突破,創新棚戶區改造模式。為棚改自主創業居民提供每戶5萬元小額擔保貸款,並免費為棚改居民提供相關技能培訓。目前,白狼林俗雪村、新鹿村、昊達莊園、移民新村、特色養殖園區、種植基地等一批產業基地已經建成或正在抓緊建設。通過棚戶區改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為促進全市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

總書記的到來,就像阿爾山溫泉湧出的一股股暖流,流進了阿爾山林區百姓的心坎,流進了全盟160多萬各族人民的心田。融融暖意改變的不僅僅是棚改地區居民,整個阿爾山、興安盟都在悄然發生著歷史性的變化。

三年多來,盟委、行署牢固確立民生優先的工作導向,帶著責任和感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努力用最小的財政辦好最大的民生,用政府的緊日子換取百姓的好日子。堅持公共財政向民生領域傾斜,連續三年民生支出均占全部財政支出70%以上。

亮麗的成績單背後,正是全盟各級黨委政府把黨中央和總書記的囑託作為責任,牢記使命,大膽探索,砥礪前行的生動實踐。

“阿爾山自然風光四季都很美,阿爾山旅遊一定會火起來。”總書記的盛情讚譽和諄諄囑託,猶如嘹亮的號角,吹響了阿爾山旅遊業強勢崛起的集結號。盟委、行署乘勢造勢、借力發力,舉全盟之力推動阿爾山“城市美起來、旅遊火起來、百姓富起來”。

阿爾山有著溫泉、森林、草原、冰雪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其森林覆蓋率超過64%,綠色植被率達95%,曾有外國遊客贊道,“這裡的空氣可以罐裝出口”。

童話般美麗的阿爾山,也是森林資源豐富的百年林區,逾80%的民眾為林業工人及其家屬。1998年,阿爾山全面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採伐量逐年減少,直至近年全面停伐。與此同時,林業工人的生計成了問題。當地政府依託阿爾山自然資源和林俗文化,帶領當地民眾開啟了以旅遊業為帶動的林區轉型之路。

“阿爾山旅遊真的要火起來了。”現在到阿爾山市,聽到市民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近年來,阿爾山遊客接待人數快速增長,約八成林區群眾吃上了“旅遊飯”。旅遊旺季時,幾乎天天是一床、一餐、一票難求。當地居民周黎民借助旅遊火起來的勢頭開起了家庭賓館,僅夏季經營一個多月,全家就增收2萬多元。

在剛剛過去的夏天,白狼鎮洮源度假新村創造了連續45天爆滿的記錄,從5月到9月,度假村接待了8000多人次遊客。負責人韓光健年僅25歲,一個夏天的經營讓他信心滿滿。為了迎接一年當中的下一個旅遊旺季,他剛剛買了19匹馬也備好了扒犁。“我要讓遊人走進冰雪童話世界,把最美的冬天送給遊客。”韓光健說。

2017年上半年,全盟接待國內遊客305.17萬人次,同比增長18.95%,旅遊收入為27.66億元,同比增長20.68%。阿爾山全市6.8萬人中,旅遊直接間接從業人員近4萬人,40%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旅遊業實現了增收脫貧。

不忘初心守望相助

團結奮鬥一往無前

深秋的北疆,天高雲淡,秋葉燦爛。透過堅挺的白楊,阿爾山三角山哨所巍然屹立。

登上某邊防連駐守的三角山哨所制高點,縱目環視,一片連綿起伏的丘陵向遠方延伸,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在陽光下閃著波光。

對阿爾山邊防某連全體官兵來說,2014年1月26日是一個終生難忘的日子。那天,習近平主席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來到這裡,走巡邏路線、登觀察哨所、進連隊班排,囑託官兵“牢記職責、再接再厲,為祖國站好崗、放好哨、守好邊”。

習近平主席冒著嚴寒,沿著58級陡峭臺階,登上海拔千余米的三角山哨所,動情地對執勤哨兵說:“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勤站崗。”一年後,習近平主席親自給該連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著力加強連隊全面建設,推動強軍目標在連隊、在邊防落地生根,為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再立新功。

如今,連隊榮譽室、宿舍樓的走廊上掛滿了照片,記錄著習主席與官兵一起站崗、一同用餐、一塊拉家常的每一個感人瞬間,刻印著習主席對官兵的每一句囑託、每一份關愛、每一條要求。連隊新幹部任職在這裡宣誓上崗,新兵下連在這裡接受血脈傳承,官兵們說,雖然這裡的冬天零下40多攝氏度,但站崗放哨時感覺習主席就在身邊,渾身充滿了力量。

中南海情牽邊防連,習主席的殷殷囑託,正激勵著新一代戍邊官兵向著新目標不斷砥礪前行。3年多來,連隊全面建設大步推進。

2017年夏天,戰士張偉以課目全優的成績從軍校畢業,再次回到了阿爾山這片“聖水之地”,當上了一名邊防排長。“剛見到習主席,我緊張得心都快從嗓子眼裡蹦出來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張偉仍然激動不已,“習主席滿面笑容,和藹可親,拍著我的胸脯為我整理裝具,親切地說‘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勤站崗’,我的緊張感一下子就沒了。”

儘管時間已過去了三年多,但習主席看望哨所官兵的情景仍歷歷在目,仿佛就發生在昨天。張偉忘不了3年多前習主席登上哨所,親手為他整理裝具的情景;忘不了習主席親切勉勵的話語。他說從那一刻起,自己就下定決心:要像一顆釘子般牢牢地紮在邊防線上,爭做一名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從那以後,他成了訓練場上的“拼命三郎”,邊防線上有名的“執勤能手”,還榮立了二等功,被保送上軍校。

24歲的仝波濤,去年大學畢業來到三角山哨所邊防連。和一茬茬所有下連的新兵一樣,都要去榮譽室集體觀看主席視察連隊的視頻,重走主席路線,然後在界標上完成宣誓。這過程簡單卻莊重,讓每一個新兵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三角山哨所邊防連隊精神的血脈傳承。仝波濤說,沒想到自己能來到這個光榮的連隊,他被哨所“相思樹”的故事深深打動,下定決心像樟子松一樣,堅守在祖國的北疆,站好崗、戍好邊。

連隊指導員竇虹杉說目前連隊的變化特別大,三角山哨所下的58級臺階已經由地方政府援建全部換成木棧新臺階;還打了一口飲水井,告別了過去靠塑膠桶背水上山的歷史;新鋪了一條柏油路;建起了來隊家屬房,新建了溫室大棚,修固了保溫牆……

竇虹杉告訴我們,現在新兵入伍、新幹部任職,參觀榮譽室、重走主席視察路線、聆聽相思樹的故事……成為必修科目。習主席視察連隊三年多來,官兵始終保持高昂的精神面貌,忠誠信念、使命擔當和戍邊情懷,始終牢記習主席的囑託,大力弘揚連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忠實履行守衛一方、團結一方、穩定一方的職能使命,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中,拼搏進取、再立新功。

在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中,阿爾山市堅持以增加人民福祉為中心,將徵收補償標準和搬遷獎金標準在原基礎上提高了20%;對低保戶、低收入和住房困難家庭實行“不足50平方米實施50平方米”住房保障政策;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兩種方式可自由選擇;設定提前搬遷獎勵、整體搬遷獎勵,鼓勵“早搬遷、早選房、多受益”;對無房戶採取廉租房政策予以安置,確保居者有其屋;針對特殊人群,及時出臺了唯一住房、現狀分戶的補償標準,真正照顧到不同層次居民的住房需求,最大限度讓利於民。

同時,在資金籌集上,採取爭取上級補一塊、通過銀行貸一塊、政府出臺政策免一塊、社會資金投入一塊、土地開發運作一塊“五個一塊”的籌資方式解決資金瓶頸問題。通過爭取率先實現將回購市場存量房作為棚改安置房源,並積極協調國家開發銀行,將貨幣補償比例由30%調整到70%。

阿爾山市以“政策進家、自主徵收、多方安置、陽光拆違、產業扶持”為突破,創新棚戶區改造模式。為棚改自主創業居民提供每戶5萬元小額擔保貸款,並免費為棚改居民提供相關技能培訓。目前,白狼林俗雪村、新鹿村、昊達莊園、移民新村、特色養殖園區、種植基地等一批產業基地已經建成或正在抓緊建設。通過棚戶區改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為促進全市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

總書記的到來,就像阿爾山溫泉湧出的一股股暖流,流進了阿爾山林區百姓的心坎,流進了全盟160多萬各族人民的心田。融融暖意改變的不僅僅是棚改地區居民,整個阿爾山、興安盟都在悄然發生著歷史性的變化。

三年多來,盟委、行署牢固確立民生優先的工作導向,帶著責任和感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努力用最小的財政辦好最大的民生,用政府的緊日子換取百姓的好日子。堅持公共財政向民生領域傾斜,連續三年民生支出均占全部財政支出70%以上。

亮麗的成績單背後,正是全盟各級黨委政府把黨中央和總書記的囑託作為責任,牢記使命,大膽探索,砥礪前行的生動實踐。

“阿爾山自然風光四季都很美,阿爾山旅遊一定會火起來。”總書記的盛情讚譽和諄諄囑託,猶如嘹亮的號角,吹響了阿爾山旅遊業強勢崛起的集結號。盟委、行署乘勢造勢、借力發力,舉全盟之力推動阿爾山“城市美起來、旅遊火起來、百姓富起來”。

阿爾山有著溫泉、森林、草原、冰雪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其森林覆蓋率超過64%,綠色植被率達95%,曾有外國遊客贊道,“這裡的空氣可以罐裝出口”。

童話般美麗的阿爾山,也是森林資源豐富的百年林區,逾80%的民眾為林業工人及其家屬。1998年,阿爾山全面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採伐量逐年減少,直至近年全面停伐。與此同時,林業工人的生計成了問題。當地政府依託阿爾山自然資源和林俗文化,帶領當地民眾開啟了以旅遊業為帶動的林區轉型之路。

“阿爾山旅遊真的要火起來了。”現在到阿爾山市,聽到市民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近年來,阿爾山遊客接待人數快速增長,約八成林區群眾吃上了“旅遊飯”。旅遊旺季時,幾乎天天是一床、一餐、一票難求。當地居民周黎民借助旅遊火起來的勢頭開起了家庭賓館,僅夏季經營一個多月,全家就增收2萬多元。

在剛剛過去的夏天,白狼鎮洮源度假新村創造了連續45天爆滿的記錄,從5月到9月,度假村接待了8000多人次遊客。負責人韓光健年僅25歲,一個夏天的經營讓他信心滿滿。為了迎接一年當中的下一個旅遊旺季,他剛剛買了19匹馬也備好了扒犁。“我要讓遊人走進冰雪童話世界,把最美的冬天送給遊客。”韓光健說。

2017年上半年,全盟接待國內遊客305.17萬人次,同比增長18.95%,旅遊收入為27.66億元,同比增長20.68%。阿爾山全市6.8萬人中,旅遊直接間接從業人員近4萬人,40%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旅遊業實現了增收脫貧。

不忘初心守望相助

團結奮鬥一往無前

深秋的北疆,天高雲淡,秋葉燦爛。透過堅挺的白楊,阿爾山三角山哨所巍然屹立。

登上某邊防連駐守的三角山哨所制高點,縱目環視,一片連綿起伏的丘陵向遠方延伸,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在陽光下閃著波光。

對阿爾山邊防某連全體官兵來說,2014年1月26日是一個終生難忘的日子。那天,習近平主席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來到這裡,走巡邏路線、登觀察哨所、進連隊班排,囑託官兵“牢記職責、再接再厲,為祖國站好崗、放好哨、守好邊”。

習近平主席冒著嚴寒,沿著58級陡峭臺階,登上海拔千余米的三角山哨所,動情地對執勤哨兵說:“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勤站崗。”一年後,習近平主席親自給該連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著力加強連隊全面建設,推動強軍目標在連隊、在邊防落地生根,為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再立新功。

如今,連隊榮譽室、宿舍樓的走廊上掛滿了照片,記錄著習主席與官兵一起站崗、一同用餐、一塊拉家常的每一個感人瞬間,刻印著習主席對官兵的每一句囑託、每一份關愛、每一條要求。連隊新幹部任職在這裡宣誓上崗,新兵下連在這裡接受血脈傳承,官兵們說,雖然這裡的冬天零下40多攝氏度,但站崗放哨時感覺習主席就在身邊,渾身充滿了力量。

中南海情牽邊防連,習主席的殷殷囑託,正激勵著新一代戍邊官兵向著新目標不斷砥礪前行。3年多來,連隊全面建設大步推進。

2017年夏天,戰士張偉以課目全優的成績從軍校畢業,再次回到了阿爾山這片“聖水之地”,當上了一名邊防排長。“剛見到習主席,我緊張得心都快從嗓子眼裡蹦出來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張偉仍然激動不已,“習主席滿面笑容,和藹可親,拍著我的胸脯為我整理裝具,親切地說‘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勤站崗’,我的緊張感一下子就沒了。”

儘管時間已過去了三年多,但習主席看望哨所官兵的情景仍歷歷在目,仿佛就發生在昨天。張偉忘不了3年多前習主席登上哨所,親手為他整理裝具的情景;忘不了習主席親切勉勵的話語。他說從那一刻起,自己就下定決心:要像一顆釘子般牢牢地紮在邊防線上,爭做一名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從那以後,他成了訓練場上的“拼命三郎”,邊防線上有名的“執勤能手”,還榮立了二等功,被保送上軍校。

24歲的仝波濤,去年大學畢業來到三角山哨所邊防連。和一茬茬所有下連的新兵一樣,都要去榮譽室集體觀看主席視察連隊的視頻,重走主席路線,然後在界標上完成宣誓。這過程簡單卻莊重,讓每一個新兵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三角山哨所邊防連隊精神的血脈傳承。仝波濤說,沒想到自己能來到這個光榮的連隊,他被哨所“相思樹”的故事深深打動,下定決心像樟子松一樣,堅守在祖國的北疆,站好崗、戍好邊。

連隊指導員竇虹杉說目前連隊的變化特別大,三角山哨所下的58級臺階已經由地方政府援建全部換成木棧新臺階;還打了一口飲水井,告別了過去靠塑膠桶背水上山的歷史;新鋪了一條柏油路;建起了來隊家屬房,新建了溫室大棚,修固了保溫牆……

竇虹杉告訴我們,現在新兵入伍、新幹部任職,參觀榮譽室、重走主席視察路線、聆聽相思樹的故事……成為必修科目。習主席視察連隊三年多來,官兵始終保持高昂的精神面貌,忠誠信念、使命擔當和戍邊情懷,始終牢記習主席的囑託,大力弘揚連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忠實履行守衛一方、團結一方、穩定一方的職能使命,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中,拼搏進取、再立新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