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媽媽,是家的溫暖

媽媽走了三年了, 每次回到只有爸爸在的娘家, 都有一種荒涼冷寂的感覺, 沒有媽媽的家, 感覺不到溫暖。 沒有媽媽噓寒問暖忙裡忙外,

嘮嘮叨叨地講親戚四鄰的家長里短, 廚房裡沒了咕嘟咕嘟燉著的各種湯, 過年的時候, 不再有媽媽張張羅羅地擦這洗那、準備年貨、做年夜飯, 年的圓滿和熱鬧, 再也不復存在……

以前不覺得, 現在才深切體會到, 沒有媽的家, 真的太冷。

婆婆和我們一起生活了三年有餘, 似乎是圓滿地完成了照顧兒孫飲食起居的任務, 回老家生活了。 婆婆不在家的日子, 每次從單位回來, 家裡沒有鍋碗瓢盆寫就的煙火情詩, 廚間沒有了婆婆忙碌的身影, 餐桌上也沒有了准點上桌的粥飯, 家裡似乎冷清了很多。 屬於我的休息日, 一日三餐要麼晚點不吃, 要麼去餐廳“湊合一下”……

婆婆在的時候, 覺得心是踏實的, 生活是安定的。 每次下班回來, 想到家裡有婆婆在, 不管什麼時間回到家, 都會有一口熱氣騰騰的飯菜, 就會心情大好……

今天的早飯晚點, 午飯時間沒有進食的需要, 也就一直捱到晚飯才去餐廳隨便吃了點兒。 中午老公下班回來, 問到我“是否吃飯”的事兒, 就突然說:“是不是該考慮把媽媽又接來?……”

我去外地上班的幾天, 兒子出門隨身攜帶著鑰匙, 放學回家自己開門, 日常生活也由自己打理。 划算著週末我回家的日子, 就會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到家, 他出門就不用帶鑰匙了……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裡, 爸爸雖說是一個家的頂樑柱,

但似乎是一個象徵性的存在, 而事實上, 通常媽媽才是一個家的靈魂, 決定著家庭的精神面貌。

每一個女人身上都會散發母性的溫暖, 他們對家有著與生俱來的天然的熱愛, 用細膩、溫柔、周全的天然稟賦, 將家經營得溫馨舒適。

窗臺上的灰塵需要擦拭, 座椅上需要購置舒適的靠墊, 牙缸的顏色型號的搭配, 餐具的集齊和擺放, 大人孩子飲食起居的安排, 重大節日要有儀式感, 長假籌畫帶著全家去合適的地方出遊……

一個家庭的經濟建設, 可能是爸爸的職責所在, 但在精神建設上, 媽媽往往既擅長去做又會用心去做, 而且能做到井井有條, 紋絲不亂。

家裡亂不亂, 得看媽媽在不在; 家裡暖不暖, 媽媽說的算。

如果一個家裡沒有女人, 家的氣息就會削減一多半, 女人是家的能量場, 散發著溫暖的氣息。 我們習以為常享受著來自家的溫暖, 那是媽媽種下陽光。

媽媽不露聲色地, 不由分說地, 用柔軟的愛、細膩的心暖熱了家裡的角角落落, 把我們和外界冰冷的世界隔開。

這個世界上, 有一件事永遠不用懷疑有錯,那就是:趁媽媽還在,好好愛媽媽,體諒她的辛苦,感恩她的付出,幫她分擔,替他著想……若已為人母,就請盡力做個暖意融融的好媽媽。

媽媽在,家就在,媽媽在家,家就溫暖……

有一件事永遠不用懷疑有錯,那就是:趁媽媽還在,好好愛媽媽,體諒她的辛苦,感恩她的付出,幫她分擔,替他著想……若已為人母,就請盡力做個暖意融融的好媽媽。

媽媽在,家就在,媽媽在家,家就溫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