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互聯網+”引領佛山 從製造之城邁向智造之城

4天, 4.5萬平方米展區, 656家企業參展, 31場專業論壇, 16.8萬觀眾入場。

第三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以下簡稱“本屆博覽會”)于昨日圓滿收官。 本屆博覽會所呈現的先進理念、前沿技術、“黑科技”展品, 震撼著每一位參會嘉賓與觀眾的心。

本屆博覽會以“新互聯、新智造、新未來”為主題, 全面展示了全球互聯網技術在工業製造、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成果。 同期舉行的31場論壇活動中, 與會嘉賓多維度探討了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將如何推動中國製造轉型升級。

隨著連續三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的成功舉辦,

佛山這座傳統製造大市已經成功樹立起“互聯網+”創新創業之城的新形象。

在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構建“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創新格局的戰略引領下, 從製造之城邁向智造之城, “互聯網+”時代的佛山正積極連結全球最先進的創新資源, 與全球最先進的城市和國家並肩而行。

互聯網+製造業 探路智慧製造最前沿

“互聯網+”被譽為“製造業的新引擎”。 以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與製造業的融合, 正成為世界各國分秒必爭的核心攻關領域。 全球領先的“互聯網+智慧製造”技術的集中呈現, 成為本屆博覽會的一大亮點。

每12秒下線一台切碎機的中國製造2025示範線;每3分鐘完成一個定制化可錄音U盤生產的工業4.0示範線。 兩條示範線在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同台展示, 讓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嘖嘖稱奇。

費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顧建黨說, 工業4.0是融合發展的概念, 需要軟體、硬體雙方企業合力打造。

落地佛山機器人學院的工業4.0示範線把各個領域的中外企業產品進行整合, 是“真正能夠展現工業4.0特點的生產線”。

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與青島酷特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展出了服裝個性化切割和定制系統。 這套融合了世界優秀設計理念與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系統, 能夠將企業生產效率提升3~5倍, 良品率從70%提升到90%。

此次參展, 讓佛山市順德區天鍵包裝材料機械有限公司的業務經理羅日純收穫滿滿, 其公司展出的自動化包裝生產線每天都能吸引不少專業觀眾前來洽談, “老客戶希望我們幫他們升級生產線, 新客戶則希望我們幫他們定制生產線”。

主導建立了國內首個工業4.0智慧工廠實驗室的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副院長陳明表示,

很高興在佛山看到高水準的智慧製造示範線。 本屆博覽會的舉辦將有助於推動廣東、佛山的智慧製造水準進一步提升。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在參觀了中國製造2025示範線之後表示, 未來智慧製造系統就是智慧雲, 要把製造技術跟人工智慧、資訊技術相融合, 而這條示範線把製造技術跟雲計算相結合的方向是對的, 非常有發展前景。

互聯網+新技術 全球科技風向標成型

“佛山千古耀穹蒼, 忠義群英譽四方。 昌盛騰飛增燦爛, 繁榮跨越鑄輝煌。 詩城浪漫名千里, 水鎮多情潤萬鄉。 業界精英今盛會, 智慧產業啟新航。 ”在10月12日舉行的2017第七屆中國智慧產業高峰論壇上,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認知系統與資訊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孫富春即興賦詩,

表達對佛山借助博覽會平臺連結全球先進技術、開啟智慧產業的贊許。

實際上, 每一屆“互聯網+”博覽會都是國內外智慧產業、前沿科技的大巡禮。 每一項在展會中亮相的“黑科技”, 都可能為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中國製造2025》起草人之一、工信部智慧製造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朱森第在本屆博覽會的論壇上表示, 無人駕駛、智慧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等領域的技術日趨成熟, 也許很快就會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廣東順德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國際聯合研究院的展區上, 一張4.8cm×4.8cm的小薄片上就分佈有256×256個納米量級的薄膜電晶體, 搭載溫度壓力感測器後, 就能變成可穿戴的電子皮膚,依靠脈搏產生的壓力進行運作。

在人工智慧創新比賽賽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帶來的基於眼球控制和人體引導跟隨的漸凍人輪椅智慧輔助系統,通過搭載人工智慧技術,實現了只用眼球就能控制輪椅的前進、轉彎、後退等動作,讓漸凍人也能夠通過輪椅自由出行。

國務院參事湯敏在看完展館之後感慨:“很多原來不敢想像、類似科學幻想的東西在這裡都變成了現實。”湯敏認為,不僅僅是企業家、技術人員應該到博覽會看一看,普通市民也應該到這裡看一看,瞭解最新的技術動向。

第一次來“互聯網+”博覽會觀展的三水市民李華棟就被智慧物流展示區的人工智慧叉車所吸引:“總體感覺展會很不錯,展品比較高端,也富有科技含量。”

互聯網+新經濟 吹響世界市場集結號

中國已成為新一代世界製造中心。推動中國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搶灘全球市場的機遇已經到來。

對佛山而言,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堅定不移地走“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的創新發展之路,更加需要以“互聯網+”提升製造業,推動佛山製造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和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

在本屆博覽會舉行的“互聯網+中國智造”高峰論壇以及多場分論壇活動上,與會專家與企業代表,便圍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中國製造如何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等話題進行思維碰撞,給出了“互聯網+”新形勢下中國製造走向全球的建議。

“中國製造要強大,就不能完全走過去發達國家走過的老路,必須依靠創新,依靠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新技術,開闢新市場、新領域。”湯敏指出,除了工業4.0、中國製造2025之外,還應該把智慧製造與跨境電商結合起來,尤其是通過互聯網媒介,搶先開拓“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的市場資源。

實際上,借助“互聯網+新經濟”,佛山製造在全球市場的佈局早已起航。

順德區跨境電子商務商會會長黃朝暉介紹,近年來,不少以前做B2B的本土代工企業開始打造自主品牌,並利用跨境電商平臺直接向海外零售客戶賣貨。

而借助本屆博覽會這一國際化平臺,海外展團中來自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商會也紛紛向佛山企業推介資源,邀請佛山企業共同合作。

本屆博覽會現場,跨境電商、互聯網金融、智慧交通等展區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觀。“現在購物、出行都離不開互聯網,淘寶、滴滴、支付寶這些互聯網企業也都發展得很好,互聯網新經濟其實跟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係。”市民游詩敏說。

互聯網+博覽會 擦亮國際範城市名片

一場優質的產業博覽會,是一座產業強市最好的品牌注解。連續舉辦三屆的“互聯網+”博覽會,已經成為佛山這座城市走向全球的一張響噹噹的名片。

展會期間,廣東歡顏機器人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陳龍飛從珠海慕名而來。“佛山這場博覽會的展品涵蓋的技術挺豐富的,有很多新奇的產品。”陳龍飛表示,此次特意趕來,希望能更深入瞭解佛山機器人發展狀況,尋求合作。

“佛山舉辦了三屆的‘互聯網+’博覽會,每一屆都辦得很不錯。”美國IBM公司高級工程師淩棕表示,本屆博覽會邀請了國內外互聯網業內的專業人士聚在一起,從不同角度分享行業的前沿資訊,希望這種交流模式以後還能繼續延續。“也希望我現場分享的觀點能為企業帶來啟發,產生商業價值。”

“‘互聯網+’ 博覽會非常棒,搭建了很大的發展平臺。”長期關注機器人產業的雄克精密機械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杜尚儉表示,當前機器人產業發展蓬勃,珠三角市場需求旺盛,但要大規模應用的話,人才不可缺少,而人才顯然和需求並不同步,本屆博覽會上揭牌的佛山機器人學院在這方面將大有可為。

本屆博覽會的圓滿結束,也讓與會嘉賓對佛山滿懷期待。孫富春建議佛山通過與專家團隊合作,把本屆博覽會的成果落實好,“不僅要把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的思想留下來,更要讓他們為佛山多做實事”。

文|佛山日報記者謝煒君、文倩、阮鳳娟、覃征鵬

就能變成可穿戴的電子皮膚,依靠脈搏產生的壓力進行運作。

在人工智慧創新比賽賽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帶來的基於眼球控制和人體引導跟隨的漸凍人輪椅智慧輔助系統,通過搭載人工智慧技術,實現了只用眼球就能控制輪椅的前進、轉彎、後退等動作,讓漸凍人也能夠通過輪椅自由出行。

國務院參事湯敏在看完展館之後感慨:“很多原來不敢想像、類似科學幻想的東西在這裡都變成了現實。”湯敏認為,不僅僅是企業家、技術人員應該到博覽會看一看,普通市民也應該到這裡看一看,瞭解最新的技術動向。

第一次來“互聯網+”博覽會觀展的三水市民李華棟就被智慧物流展示區的人工智慧叉車所吸引:“總體感覺展會很不錯,展品比較高端,也富有科技含量。”

互聯網+新經濟 吹響世界市場集結號

中國已成為新一代世界製造中心。推動中國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搶灘全球市場的機遇已經到來。

對佛山而言,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堅定不移地走“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的創新發展之路,更加需要以“互聯網+”提升製造業,推動佛山製造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和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

在本屆博覽會舉行的“互聯網+中國智造”高峰論壇以及多場分論壇活動上,與會專家與企業代表,便圍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中國製造如何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等話題進行思維碰撞,給出了“互聯網+”新形勢下中國製造走向全球的建議。

“中國製造要強大,就不能完全走過去發達國家走過的老路,必須依靠創新,依靠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新技術,開闢新市場、新領域。”湯敏指出,除了工業4.0、中國製造2025之外,還應該把智慧製造與跨境電商結合起來,尤其是通過互聯網媒介,搶先開拓“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的市場資源。

實際上,借助“互聯網+新經濟”,佛山製造在全球市場的佈局早已起航。

順德區跨境電子商務商會會長黃朝暉介紹,近年來,不少以前做B2B的本土代工企業開始打造自主品牌,並利用跨境電商平臺直接向海外零售客戶賣貨。

而借助本屆博覽會這一國際化平臺,海外展團中來自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商會也紛紛向佛山企業推介資源,邀請佛山企業共同合作。

本屆博覽會現場,跨境電商、互聯網金融、智慧交通等展區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觀。“現在購物、出行都離不開互聯網,淘寶、滴滴、支付寶這些互聯網企業也都發展得很好,互聯網新經濟其實跟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係。”市民游詩敏說。

互聯網+博覽會 擦亮國際範城市名片

一場優質的產業博覽會,是一座產業強市最好的品牌注解。連續舉辦三屆的“互聯網+”博覽會,已經成為佛山這座城市走向全球的一張響噹噹的名片。

展會期間,廣東歡顏機器人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陳龍飛從珠海慕名而來。“佛山這場博覽會的展品涵蓋的技術挺豐富的,有很多新奇的產品。”陳龍飛表示,此次特意趕來,希望能更深入瞭解佛山機器人發展狀況,尋求合作。

“佛山舉辦了三屆的‘互聯網+’博覽會,每一屆都辦得很不錯。”美國IBM公司高級工程師淩棕表示,本屆博覽會邀請了國內外互聯網業內的專業人士聚在一起,從不同角度分享行業的前沿資訊,希望這種交流模式以後還能繼續延續。“也希望我現場分享的觀點能為企業帶來啟發,產生商業價值。”

“‘互聯網+’ 博覽會非常棒,搭建了很大的發展平臺。”長期關注機器人產業的雄克精密機械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杜尚儉表示,當前機器人產業發展蓬勃,珠三角市場需求旺盛,但要大規模應用的話,人才不可缺少,而人才顯然和需求並不同步,本屆博覽會上揭牌的佛山機器人學院在這方面將大有可為。

本屆博覽會的圓滿結束,也讓與會嘉賓對佛山滿懷期待。孫富春建議佛山通過與專家團隊合作,把本屆博覽會的成果落實好,“不僅要把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的思想留下來,更要讓他們為佛山多做實事”。

文|佛山日報記者謝煒君、文倩、阮鳳娟、覃征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