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佛山實施六大工程建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

佛山市新建、提升千畝以上生態綠心規劃佈局圖(2018-2020年)

佛山市新建、提升千畝以上生態綠心規劃佈局圖(2018-2020年)

新建或擴容提升千畝以上生態綠心15個、建成千畝以上公園55個, 全面完成全市建設11個以上森林小鎮的任務, 建立“增綠”獎補制度……在13日召開的佛山市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部署動員大會上, 發佈了《佛山市建設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2)(審議稿)》和《關於推進城市生態綠心群建設的實施方案(2018-2020)(審議稿)》,

諸多新舉措將給佛山市民創造一個宜居宜業宜創新的生態文明城市。

9月27日, 市委書記魯毅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議, 專題審議了這兩個方案, 明確提出要建設“金佛山, 銀佛山, 生態文明創新建設美佛山”, 要走好佛山特色工業城市的生態文明之路。 在13日的動員大會上, 副市長喬羽結合這兩個方案對相關工作做了部署, 要求充分發揮林業綠化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當中的主體作用, 進一步促進我市城市森林和綠地的提質增量, 鞏固提高創森的成果。 市林業局局長唐棣邦對兩個方案作了說明。

實施六大重點生態工程

《佛山市建設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2)(審議稿)》明確, 要將佛山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城市典範。

利用五年時間(2018年-2022年), 在全市新增森林面積13.39萬畝, 新種植樹木1000萬株, 將市域森林覆蓋率從36.3%提升至39.33%。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 佛山將大力實施城市生態綠心群建設工程、森林小鎮建設工程、“三舊”改造增綠工程、退耕還林建設工程、限桉退桉提質工程、城市空間立體綠化工程六大重點生態工程。

佛山將在全市範圍積極開展森林小鎮創建工作, 使全市50%以上的建制鎮達到省級森林小鎮建設標準, 全面完成全市建設11個以上森林小鎮的任務。 以創建考核和驗收為抓手, 確保創建鎮年均新增森林覆蓋率達0.5%以上。

佛山將按照“三舊”改造30%的綠化指標, 對全市五年內將進行改造的“三舊”地塊納入改造,

力爭新增綠地3.3萬畝。

在前一階段調查退耕還林用地的基礎上, 佛山將用好國家政策, 在高明區開展退耕還林建設工程, 在退耕還林地塊中種植鄉土闊葉林, 將2267畝的不合理耕地轉變成為林地。

針對我市重要生態區位仍存在大片桉樹林, 森林景觀和生態效能不佳、不利於區域生態安全的現狀情況, 我市將於2022年前將交通主幹道沿線(包括高速公路)1公里範圍以及水庫集水區等區域的桉樹優先改造成為鄉土闊葉林。

佛山將制定城市空間立體綠化發展規劃和實施指引, 並納入城鄉綠化總體規劃。 新建機關、事業單位以及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建築適宜屋頂綠化的, 應當實施屋頂綠化。

建成千畝以上公園55個

佛山在目前全市已建成100畝~500畝的公園45個, 500畝~1000畝公園15個, 1000畝以上公園49個的基礎上, 制訂《關於推進城市生態綠心群建設的實施方案(2018-2020)(審議稿)》, 開展城市生態綠心群建設工程, 逐步形成“以千畝以上生態綠心為龍頭, 以城市綜合性公園和鎮級公園為骨架, 村居公園均衡分佈, 城鄉綠廊有機串聯”的市域生態公園體系。

方案明確要加強生態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 並通過推進千畝生態綠心建設、加強中心城區綠化提質增量、構建濕地公園體系以及加快鎮級公園、村居公園、農業公園建設等重點任務。

其中重點在主建成區新建、擴建15個千畝以上生態綠心,包括新建大三山生態公園(暫定名)、賢魯生態花島、海心沙生態島、李家沙濕地公園、雲東海國家濕地公園、海上田園(青岐現代水產園區)6個生態綠心;擴建、提升王借崗公園、夢裡水鄉百花園、千燈湖中央公園、佛山植物園、金沙濕地生態島、桑基魚塘濕地公園、花卉世界、順峰山國家生態公園、西江新城山水走廊9個生態綠心。到2020年,全市將形成以55個千畝以上公園為核心的城鄉生態綠心群。

方案還要求到2020年,創建國家濕地公園和國家生態公園各1個;新建省級濕地公園4個,市縣級濕地公園25個;新建1公頃以上的鎮級公園32個;全市739個村(居)至少各建成1個公園,實現村居公園全覆蓋,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舒適的環境;全市建成農業公園30個以上。

方案提出,鼓勵社會各界通過捐資、認種、認建、認養、“冠名”等方式踴躍參與森林綠地建設,助力城市生態綠心群建設。

文|佛山日報記者曾慶斌 見習記者譚海琪

其中重點在主建成區新建、擴建15個千畝以上生態綠心,包括新建大三山生態公園(暫定名)、賢魯生態花島、海心沙生態島、李家沙濕地公園、雲東海國家濕地公園、海上田園(青岐現代水產園區)6個生態綠心;擴建、提升王借崗公園、夢裡水鄉百花園、千燈湖中央公園、佛山植物園、金沙濕地生態島、桑基魚塘濕地公園、花卉世界、順峰山國家生態公園、西江新城山水走廊9個生態綠心。到2020年,全市將形成以55個千畝以上公園為核心的城鄉生態綠心群。

方案還要求到2020年,創建國家濕地公園和國家生態公園各1個;新建省級濕地公園4個,市縣級濕地公園25個;新建1公頃以上的鎮級公園32個;全市739個村(居)至少各建成1個公園,實現村居公園全覆蓋,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舒適的環境;全市建成農業公園30個以上。

方案提出,鼓勵社會各界通過捐資、認種、認建、認養、“冠名”等方式踴躍參與森林綠地建設,助力城市生態綠心群建設。

文|佛山日報記者曾慶斌 見習記者譚海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