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銳參考|北京的這場展覽震撼國內外,來自印媒的反應“亮”了

這幾天, 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這樣一組照片“刷屏”?

是的, 這就是正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如果你還沒有來得及親臨人頭攢動的展覽現場,

那麼, 一定也有好友在社交媒體上“直播”令人心潮激蕩的展出盛況。

其實, 不只是在你的朋友圈, 北京的這場展覽正引發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小銳在梳理各國媒體報導時, 發現其中有一個國家的媒體, 報導這場展覽的角度有些“特別”——

印媒為本國沒有“存在感”而失落:提到巴基斯坦, 但“跳過了印度”

上週五。

10月13日, 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嘉賓在展覽上體驗健康檢測。 新華社

一位在印度孟買的媒體人告訴小銳, 他也注意到了印媒對中國此次展覽的關注。

“印度(媒體)不少的評論總喜歡把印度和中國比。

”他認為, 從印媒一貫的心態來看, 這並不意外, 即便是有關中國經濟發展和成就的新聞, 印媒也習慣了通過比較來尋找“存在感”。

相比之下, 許多印度網友就“大氣”很多。

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此次展出的高鐵等一系列中國科技成就時, 來自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位網友不吝讚美之詞:“中國是世界上偉大的發明國家!”

外媒記者感歎:“每個參觀者都很自豪”

其實不只是印度記者, 多家外媒的駐華記者也參觀了展覽。 他們更為關注的則是中國展示了哪些成就。

英國《衛報》記者向讀者介紹說, 展覽的10個展區分別從對外政策、環境保護和反腐等方面進行了展示。

一位中國參觀者用親身經歷告訴他, 展示的這些成就其實就發生在身邊, 比如在環保方面, “現在每年的藍天數確實增加了”。

10月12日, 觀眾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觀看環幕影片。 新華社

路透社記者寫道:展廳裡的中國首艘航母模型、閃亮的高鐵動車組列車、擺脫貧困的村莊中洋溢著的歡樂氣氛……這些都是中國近幾年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成就。

在參觀過程中, 《愛爾蘭時報》的記者還留意到一個細節:很多觀眾都是全家總動員來參觀, “每個人臉上都很自豪”。

來自國際媒體的密集報導, 也使得無法親臨現場的外國網友羡慕不已。

更多網友則真誠地祝福中國,“你們是發展中國家的好榜樣,祝中國好運!”

駐華使節點贊中國:“看到他們這麼開心,真好”

如果說各國網友的稱讚充滿感性,那麼,對中國近幾年發展成就最有說服力的聲音,則來自在中國工作生活多年的多國駐華使節,以及在華工作的外國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們。

13日參觀完展覽後,已經來中國4年多的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引用一句中國俗語對記者說,中國人講“愛拼才會贏”,祝願中國在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方面繼續取得成功。

他對中國這幾年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印象最深,例如,展出的“蛟龍號”模型、“中國天眼”模型和“復興號”動車組模型。

美國專家艾瑞克·尼爾森則關注中國在脫貧攻堅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他看來,中國在這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在人類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這值得自豪。

作為一名企業家,以色列人高哲銘的關注點都放在“一帶一路”上。他認為,中國過去5年既在經濟方面取得了高速發展,同時也避免了發展的不平衡,這值得周邊國家學習。

而在老撾駐華使館參贊雪倫賽·塔通薩看來,所有展品中最打動他的,是一面彙集了中國民眾幸福面容的巨大“笑臉牆”。

塔通薩還特意在笑臉牆前合影留念。“看到他們這麼開心,真好。”他由衷感歎道。

更多網友則真誠地祝福中國,“你們是發展中國家的好榜樣,祝中國好運!”

駐華使節點贊中國:“看到他們這麼開心,真好”

如果說各國網友的稱讚充滿感性,那麼,對中國近幾年發展成就最有說服力的聲音,則來自在中國工作生活多年的多國駐華使節,以及在華工作的外國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們。

13日參觀完展覽後,已經來中國4年多的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引用一句中國俗語對記者說,中國人講“愛拼才會贏”,祝願中國在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方面繼續取得成功。

他對中國這幾年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印象最深,例如,展出的“蛟龍號”模型、“中國天眼”模型和“復興號”動車組模型。

美國專家艾瑞克·尼爾森則關注中國在脫貧攻堅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他看來,中國在這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在人類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這值得自豪。

作為一名企業家,以色列人高哲銘的關注點都放在“一帶一路”上。他認為,中國過去5年既在經濟方面取得了高速發展,同時也避免了發展的不平衡,這值得周邊國家學習。

而在老撾駐華使館參贊雪倫賽·塔通薩看來,所有展品中最打動他的,是一面彙集了中國民眾幸福面容的巨大“笑臉牆”。

塔通薩還特意在笑臉牆前合影留念。“看到他們這麼開心,真好。”他由衷感歎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