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鴿子疾病全解

如有任何問題關注我頭條號可以發私信、
一、鴿痘

是由鴿痘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吸血昆蟲特別是蚊子是本病重要的傳播媒介,流行季節多為春末、夏季和秋初,梅雨季節尤為嚴重,鴿群一旦發病將會帶來嚴重損失.根據病變部位不同,鴿痘可分為皮膚型、白喉粘膜型和混合型三種.

皮膚型鴿痘可用鑷子或剪刀小心地剝離痘痂,用2%~4%硼酸溶液洗滌傷口,然後再塗上紫藥水或稀碘溶液,每天1~2次,連續3~5天,未成熟的痘可以用燒烙法治療.白喉粘膜型鴿痘可先除去喉部粘膜上的膜,然後塗擦碘甘油或紫藥水,每日2~3次,直至痘乾枯脫落為止.在飼料中加入0.1%氯黴素,3~5天為一療程,以防止細菌繼發感染.對眼、鼻發炎的病鴿,可先將分泌物除去,然後用2%硼酸溶液沖洗患部,並塗擦金黴素眼膏,連續3~5天.在保健砂和飲水中增加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可增強鴿的抵抗力,保護皮膚和促進傷口癒合.

接種鴿痘弱毒疫苗是預防鴿痘最有效的辦法.在鴿舍周圍噴灑殺蟲藥劑, 殺滅蚊子等傳播媒介, 以減少疾病的傳播.一旦發病,對已有症狀的病鴿及時隔離治療,鴿群中未出現症狀的鴿進行緊急接種.

二、毛滴蟲

本病又稱口腔潰瘍, 亦稱為"鴿癀"。 是常見的鴿病之一, 病原是禽毛滴蟲。 最常見的特徵變化是口腔和咽喉黏膜形成粗糙鈕扣狀的黃色沉著物;濕潤者, 稱為濕性潰瘍;呈乾酪樣或痂塊狀則稱為幹性潰瘍。 臍部感染時, 皮下形成腫塊, 呈乾酪樣或潰瘍性病變;波及內臟器官時, 便引起黃色粗糙界線明顯的乾酪樣病灶, 結果導致實質器官組織壞死。 病鴿因口腔潰瘍而妨害採食,

在幼鴿和生長期鴿中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

本病主要是接觸性感染, 在一些成鴿的口腔和咽喉黏膜上可見到針頭大小的病灶, 這就是毛滴蟲的聚積物, 也就是傳播本病的傳染源。 因而2-5周齡的乳鴿、童鴿發生本病最為多見, 且病情亦較嚴重。

臨床症狀

許多幼鴿從帶蟲的母鴿獲得母源抗體而得到保護, 因此最初幾天能健康 地生存。 而急性型病例, 通常發生於6-15日齡的幼鴿, 感染後10天左右死亡。 乳鴿、童鴿感染本病後, 表現羽毛松亂, 消化紊亂, 腹瀉和消瘦, 食欲減退, 飲水增加, 口腔分泌物增多且黏稠, 呈淺黃色。 患鴿呼吸受阻, 有輕微的"咕嚕咕嚕"聲。 下頜外面有時可見凸出, 手觸之可摸到黃豆大小的硬物。 嚴重感染的幼鴿會很快消瘦,

4-8天內死亡。 根據病狀, 可分為咽型、臍型和內臟型三種:

① 咽型:最為常見, 也是危害最大的一型。 當攝入大量尖利的穀物和較粗的砂子造成黏膜破損, 可促進病原侵入黏膜而感染發病, 發病後病鴿口腔流出青綠色的涎水, 嗉囊塌癟, 伸頸作吞咽姿勢, 口中散發出惡臭味。 在鴿的咽喉部, 可見淺黃色分泌物, 或有界線明顯呈鈕扣大或黃豆大乾酪樣沉積物, 有些病鴿的整個鼻咽黏膜均勻散佈一層針尖狀病灶, 在不同程度上妨礙了鴿子採食、飲水和呼吸。 因而有些患鴿常張口搖頭, 使勁從口腔中甩出堵塞物--淺紅色黏膜塊或黃色黏膜塊, 像常用的膠水一樣, 連續不斷地甩, 直甩得兩得潮濕流淚, 難受不堪。

② 臍型:當巢盤和墊料沾汙時,

病原可以侵入乳鴿臍孔而引起本型毛滴蟲病。 表現在鴿的臍部皮下形成炎症或腫塊, 腫大的切面是乾酪樣或潰瘍性病變。 這一類型較少見。 患病乳鴿外觀呈前輕後重, 行走困難, 鳴聲微弱, 抬頭伸頸受喂困難。 有的發育不良而變成僵鴿, 病重的還會導致死亡。

③ 內臟型:本型一般是食入被污染的飼料和水而被感染。 病鴿常表現精神沉鬱, 羽毛松亂, 食料減少, 飲水增加, 有黃色黏性水樣的下痢(似硫磺色, 帶泡沫), 龍骨似刀, 體重下降。 隨著病情的發展, 該蟲可侵襲到鴿的內部組織器官。 病變發生在上消化道時, 嗉囊和食道有白色小結節, 內有乾酪樣物, 嗉囊有積液。 肝臟、脾臟的表面也可見灰白色界線分明的小結節。 在肝實質內,有灰白色或深黃色的圓形病灶。但應注意白喉(黏膜)型的鴿痘、鴿念珠菌病的喉部病變與本病相似。鴿沙門氏菌病和結核病的肝、脾小結節也與本病相似,應區別清楚。 另外,還多發生在剛開產的青年母鴿或難產(卵秘)母鴿的泄殖腔型,表現泄殖腔腔道變窄,排泄困難,甚至糞便往往積蓄於腔 。糞便中有時還帶血液和惡臭味,肛門周圍羽毛被稀糞沾汙,翅下垂,縮頸呆立,尾羽拖地,常呈企鵝樣,最後全身消瘦衰竭死亡。泄殖腔型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病型,應引起重視,不能忽略。

防治措施

成年種鴿絕大部分是毛滴蟲的健康攜帶者,在生產乳鴿的過程中,種鴿會在哺乳乳鴿時,將毛滴蟲傳給幼仔。由於乳鴿較脆弱、抵抗能力差,毛滴蟲在乳鴿口咽部大量繁殖而損傷上消化道,引起乳鴿消化吸收不良而消瘦甚至死亡。由於鴿毛滴蟲主要繁殖寄生於鴿消化道的上段,特別是口腔,因而給防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由於毛滴蟲的寄生破壞作用,給腸道有害細菌的增生繁殖增加了機會,造成細菌病與毛滴蟲病的共患或繼發,這就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難度。為切實做好有效的防治工作,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如下一些防治特點。

1)做好後備種鴿的飼養衛生和毛滴蟲病的防治:

做好後備種鴿的飼養陌生和毛滴蟲病的防治工作,是減少種鴿在生產乳鴿過程中毛滴蟲病發生的措施之一。在此,本人建議後備種鴿四個月齡前要離地飼養,這樣可減少後備種鴿對毛滴蟲污染原(特別是有毛滴蟲鴿的吐出物)的接觸機會;後備種鴿在從乳鴿留種出來時要喂3-5天的甲硝唑,之後約兩月齡時要喂一個療程的甲硝唑預防;後備種鴿成熟後配對上籠前喂以甲硝唑5天,使種鴿減少帶蟲上籠的機會。

2)注意藥物的使用方法:

我國目前生產使用的甲硝唑是非水溶性的,最好的使用方法是拌飼料喂給。作為普通的預防用藥,也可以拌于保健砂中喂給。由於甲硝唑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時不能任意加大用量或延長療程,一般一個療程以五天為宜,否則會引起種鴿產蛋減少或光蛋增多的現象。

3)定期用藥進行預防:

成年種鴿大多是毛滴蟲的攜帶者,在種鴿進行生產期間除了要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外,尚需要定期使用藥物進行預防,經實踐經驗總結,不是新上籠的生產種鴿一般在一個月至一個半月就應使用一個療程的預防用藥,一般是3-5天為一個療程。

4)準確判斷種鴿:

生產乳鴿的過程中,種鴿表現正常,而乳鴿患有毛滴蟲病出現消瘦,其外觀症狀不明顯,也無屙稀糞的現象,這是易與維生素缺乏或保健砂供給不足等相混淆。這種情況除了檢查供給的維生素和供給的保健砂的量外,尚可檢查乳鴿的口腔,有毛滴蟲病的乳鴿,其口腔內側前端兩邊會表現為較粗糙且光澤度較差。

三、鴿 I 型副黏病毒病

鴿I型副黏病毒病潛伏期1~10天,一般1~5天,有的可長達28年。不同品種、年齡、性別的鴿均有易感性,鴿齡越小,敏感性越高,其中以乳鴿敏感度最高,5~15日齡的乳鴿最易發病死亡,新疫場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根據病毒毒力的不同,死亡率在30%-100%。0-30日齡乳鴿可以從鴿乳中獲得母源抗體,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只呈現零星死亡。成年鴿感染後,呈慢性經過,無明顯的死亡高峰,最後因採食困難,消瘦衰竭死亡。信鴿發病較小,多發生在3年以下的信鴿。而4年以上的少見發病和死亡。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初冬和初春氣候寒冷多變,容易造成大流行。本病以與大腸桿菌病、毛滴蟲病、鴿出敗、副傷寒和鴿痘等疾病中一種或幾種併發或繼發,並因此而造成死淘率升高。

3、發病症狀

發病初期,少數鴿子無任何發病症狀突然死亡。繼而大部份鴿子陸續表現體溫升高,表現精神不振,縮頭閉目,羽毛蓬鬆,不願活動,食欲減退,飲水量增加,全身震顫,張口呼吸,倒提時有多量黏液從口腔流出。隨後出現腹瀉症狀,排出黃白色水樣或綠色黏糊狀糞便。2-7天后出現典型的神經症狀,陣發性痙攣、頭頸扭曲、轉圈和角反張。受到驚嚇或刺激,神經症狀表現更為明顯。童鴿3-5天后出現大批死亡,夜間死亡較多。成年鴿由於神經症狀影響到正常的採食飲水,表現消瘦、脫水。

4、剖檢病變

急性死亡病鴿,剖解病理特徵明顯,全身敗血症。表現頸部皮下廣泛性出血,呈紫紅色;嗉囔內充滿酸臭的米湯樣液體;咽部黏膜充血,偶有出血;腺胃乳頭出血,肌胃角質層下有出血斑;十二指腸、小腸、直腸彌漫性出血,腸黏膜脫落,腸道脹氣,腸壁變薄;肝、脾腫大出血,腎蒼白腫大,心肌出血;腦水腫,腦血管局部出血;慢性死亡病例,消瘦脫水,皮膚較難剝離,消化道內容物減少,嗉囔無食物,腸道出血嚴重。

防治措施

隔離飼養。肉鴿飼養應執行嚴格的隔離飼養制度,切斷病原的傳播途徑。種鴿場要遠離其他家禽飼養場,尤其是雞場和鴿場,四周最好有生物隔離帶如耕地、草地、樹林、溝壑等。鴿場四周應設圍牆,場區大門設消毒池,進入場區的車輛應嚴格消毒,車體進行噴霧消毒。消毒池中可用2%-3%火堿或3%-5%來蘇兒。場區分為辦公區和生產區。生產區中不同階段的肉鴿應分開飼養,童鴿對鴿瘟最易感,要避免和其他鴿接觸。引種時要防止病原的傳入,不從疫區引種。新引入的種鴿應隔離觀察1個月,確定健康後才能混入大群。

日常消毒。執行嚴格的免疫接種程式並不能保證萬無一失,還要進行有效的日常消毒措施。包括鴿舍進口設置消毒池、飼槽、飲水器的清洗消毒,日常帶鴿噴霧消毒等。噴霧消毒藥應選擇高效低毒產品,如百毒殺、抗毒威、威力碘、季胺鹽等。

中草藥預防。在保健砂中加入一些清熱解毒、抗病毒類中草藥,可以有效預防鴿瘟的發生。如乾草、龍膽草、穿心蓮、銀翹片等。

在鴿群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接種以下疫苗: 10 ~15 日 齡 首 免 , 用 IV系H120二聯疫苗點眼, 同時肌注新城疫油乳劑滅活疫苗。 開產前在 4~5 月齡時, 進行二次加強免疫, 肌注新城疫油乳劑滅活疫苗或 3~4 倍 量的克隆 30 疫苗飲水。 以後每半年肌肉注射一次新城疫油乳劑 滅活疫苗或使用克隆 30 疫苗飲水。也可以 每間隔 2 個月使用一種生物製劑飲水,這樣鴿群在整個養殖期間會比較安全。

在鴿群發病時 用有典型病變死鴿的腦、肝、脾,按比例加入生理鹽水,經高速組織搗碎機勻漿、過濾後,用甲醛滅活,經無菌試驗和安全試驗合格後製成組織滅活苗。用於對剛發病的鴿場進行緊急免疫接種和健康鴿場預防接種。10日齡以上乳鴿和成鴿,每只鴿皮下或肌注1毫升,一周後重複一次,以後每半年加強免疫一次。在注射組織滅活苗的同時配合新城疫克隆30或 N79按常規量飲水免疫。發病鴿場一般在緊急免疫接種半個月左右控制疫情,一個月左右基本恢復正常,從而大大減少了發病場的損失。健康鴿場按上述辦法免疫,預防效果也很好。一年多來,基本控制了本病在當地的流行。

鴿舍中如發現似鴿瘟病鴿,立即隔離。在出現神經症狀前,治療有一定效果,一且出現神經症狀,神經系統受到損傷,失去治療價值。大群用藥,病毒靈原粉0.1%飲水,連用5-7天;中草藥方劑清瘟敗毒散,0.5%拌料,連用3-5天。表現症狀個體高免血清肌肉注射,每只1-1.5毫升;高免蛋黃飲水,每只1.5-2毫升。1日1次,連用2-3次。緊急接種:大群用藥後1周,接種弱毒苗和滅活苗。

四、鴿沙門氏菌病

沙門氏菌屬於腸肝菌科,主要寄生於腸道內,能運動的沙門氏菌呈杆狀,革蘭氏染色陰性,顯微鏡下呈紅色,有一條用於運動的鞭毛。能運動的沙門氏菌所致的鴿病稱為鴿副傷寒。

病因

①經口傳染,通過沙門氏菌污染飼料或飲水互相接吻和飼喂幼鴿而發生。

②氣源性傳染,經呼吸道吸入含有病原的灰塵。

③垂直傳染:已感染沙門氏菌的母鴿,通過卵巢和輸卵管把病原傳給鴿蛋,使雛鴿受到感染。明顯患病的鴿子和潛伏感染的持久帶菌者以及感染此病後存活的永久帶菌者均可成為傳染的來源。

症狀和診斷

根據病理變化的部位,沙門氏菌病常見有4種類型,有時各種類型同時發生。

①腸型:發生典型的腹瀉,漿狀的未消化的飼料成分被粘液包裹,其周圍是粘稠或水樣、帶褐色的、有泡沫且惡臭的液體。注意,拉綠色糞便不是此病特徵性症狀。因為這種顏色是膽汁所致,並且在飼喂不定時或飼料改變時候和所有伴有腸炎和食量減少的疾病都可見到這種情況。典型腹瀉使鴿迅速消瘦,這種現象在患副傷寒鴿子中尤其顯著。

②關節炎型:沙門氏菌寄生在關節內,引起嚴重炎症,使關節腫脹,表現為翅膀垂下或把腿提起,尤其是肘關節和踝關節明顯。

③內臟型:沙門氏菌侵犯肝、腎、脾、心的胰臟,形成腫瘤、油膩、灰黃色針頭到榛子般大小結節,病鴿精神不振,呼吸困難,發展迅速的進行性衰弱等症狀。

④神經型:沙氏菌感染進入腦和骨髓,產生炎症,神經纖維受到壓迫,產生麻痹症。育雛期發生嚴重死亡,或幼鴿發育不良可懷疑有沙門氏菌存在,當鴿群出現典型腹瀉並有翅和腿麻痹症狀時,養鴿者更應注意發生此病的可能,但應注意類型鑒別:腸型副傷寒引起腹瀉和毛細線蟲病、蛔蟲病或球蟲病引起腹瀉症狀相類似。後幾種病糞便外觀和前者不同,其糞便含水分較多,而典型副傷寒糞便呈粘液性和泡沫狀。神經型沙門氏菌應注意與鴿痘、營養缺乏症和多種中毒症相區別,鴿沙門氏菌病神經型發病率一般5%左右,而鴿瘟神經型發生率一般20%以上。痛風也像沙門氏菌病那樣產生關節腫大、疼痛 ,但痛風病例中關節腫得象骨頭一樣堅硬。在幼鴿中,沙門氏菌病病程急劇並能迅速導致幼鴿死亡。因此不易見到明顯臨診症狀,這種情況類似急性鳥疫,此時只能用細菌學檢驗方法作鑒別診斷。3.防治 不要從有病鴿場引入種鴿,如引入應注意隔離和檢查,並用金黴素做預防性投藥,連續6天。信鴿在飛行季節易感染此病,應每週用低劑量抗生素預防,發生本病時要做好嚴格隔離,消毒和死鴿處理等,病鴿治療可用氯黴素或金黴素口服,每天每只15~20毫克,分三次服用,連用3~5天,氯黴素肌注鴿 反應較大,產蛋種鴿應慎用。金黴素類治療時,應停喂沙礫和其他鈣質,因為在腸內鈣質能與部分金黴素結合,使之藥效下降,也可用慶大黴素每千克體重8毫克肌注;恩諾沙星、氟呱酸、壯觀黴素、禽喘靈可溶于水飲用;或用磺 胺類藥物拌料。

五、鴿球蟲病

是由一種單細胞球蟲,即由艾美耳屬的球蟲引起的腸道病,其特徵是病鴿拉水樣綠色或紅褐色稀糞,腸道充血或出血等。它是單細胞生物體,寄生在鴿的腸道中,本病分佈比較廣泛,幾乎所有的鴿子都是帶蟲者,並隨糞排出卵囊,只有少數鴿子才表現明顯的症狀。經常接觸帶球蟲的鴿子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力。球蟲常在童鴿體內大量繁殖,引起球蟲病,還會導致死亡。而不表現臨床症狀的帶蟲成年鴿,不但對球蟲病不每敏感,而且不但向環境排出球蟲卵囊而使本病連續不斷,難以根除。潮濕溫暖的環境、擁擠、過度飛翔和繁殖、長途運輸、營養缺乏(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K3)以及某些疾病等都可誘發本病暴發。家禽、家畜、某些昆蟲和人,均可機械地傳播球蟲病。特別是春秋季節溫度、濕度都較高,極易暴發本病;梅雨時節前後往往發病率最高。

(1) 臨床症狀:本病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健康鴿。在陰暗潮濕、大群飼養、衛生較 差且糞便堆積的鴿場,容易造成流行。發病鴿子一般表現羽毛髒亂,消化不良,食欲減退,飲水增加,機體消瘦,飛翔無力。排黏液水樣綠色帶臭稀糞,某些病例可見黑褐色或紅褐色帶血的稀糞。由於腸黏膜受到破壞而使吸入的水量約有40%-60%未能吸收,往往患鴿表現有腳幹和眼睛下陷的失水現象。嚴重者幾天至十幾天即可死亡,剛離親的幼鴿受害嚴重,死亡率會較高。有的由於抵抗力降低及腸道嚴重損傷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而使病情加重和損失增大。抵抗力強或大齡鴿會慢慢恢復。 病理剖檢主要見於腸道膨氣,有時可見某斷小腸和大腸呈黑褐色,或整個腸道腫脹,腸內可見卡他性炎症,腸黏膜充血、出血,有的可出現壞死,內容物稀爛,呈綠色或紅褐色。偶爾見到個別病例肝臟稍腫,有黃色斑狀的壞死點。

(2) 防治措施:防治本病應搞好飼養管理和清潔衛生,平時應針對殺滅卵囊和減少 卵囊的存在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防範。籠養鴿應注意清洗飼槽和水槽,並經常更換污染的墊料和墊板;利用生物熱進行發酵,殺滅卵囊;舍內地面也應保持乾燥清潔。不同時期的鴿子,應分群飼養,而且應保持合理的密度,避免擁擠。病鴿要及時隔離治療,病舍及被患鴿污染過的工具、用具、棲架等,均應用20%的生石灰水或其他有效消毒藥液,進行噴灑消毒,以杜絕和殺滅卵囊。治療可選用以下任何一種,均可獲得很好的療效。

六、鴿子胃腸炎

( 1 )發病原因:胃腸炎是鴿群經常發生的消化道疾病。各年齡鴿子均可發生,其中以幼鴿為多發。病原菌常在鴿子抵抗力減弱後大量增殖而致病,所以陰暗潮濕而且污穢的生活環境,突然變換飼料種類,飼料品質低劣,以及污穢的飼料、飲水,都是本病發生的原因。

( 2 )主要症狀:病鴿食欲不振,羽毛蓬鬆,精神呆滯,喜歡飲水,嗉囊食滯,間嘔吐、下痢,拉綠色或白色稀糞,嚴重時呈黏稠的墨綠色,有時還有帶血的黏液,肛門四周羽毛多被痢便所污染。

( 3 )防治方法:① 改善鴿群生活條件,加強飼養管理,不喂劣質飼料,保持籠舍、飼料和飲水的衛生,增強鴿群體質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重要措施。② 給病鴿投服磺胺二甲基嘧啶,每次0 . 125 克(第一次劑量加倍),每天3 次,連服2 ~ 3 天。

七、鴿子嗉囊病

包括嗉囊食滯、嗉囊酸酵、硬嗉病、消化不良等,是肉鴿養殖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病。嗉囊病主要是鴿子吃了不易消化或發黴變質的飼料,以及飲水不足或飲用污水,保健砂不足或砂粒太小造成的。還有食入難以消化的東西,使消化道阻塞,飼料不能通過蠕動推向腺胃。有的鴿因消化道中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如胃腸道疾病等,都可引起本病發生。

症狀

本病以1-3月齡的鴿較為多見,乳鴿也有少數發生。病鴿主要表現食欲減少,嗉囊脹大,內有酸臭的污濁粘性液體,用手觸摸有的堅實,有的綿軟,或有波動感。飲水增多,排糞減少,糞便稀爛或便秘。呼出氣味酸臭,口腔唾液粘稠。嚴重的病鴿嗉囊潰爛以致死亡。

防治

預防本病發生,要保持飼料新鮮和飲水衛生。在治療上可用2%食鹽溶液或0.1%高錳酸鉀溶液灌洗嗉囊2-3次,再將嗉囊中的液體擠淨,清洗完畢後,再口服酵母片2片(乳鴿用1片)、氯黴素半片,加喂服B什水3-5毫升,每天1次,連用3天。

八、軟骨病

飼料配比不當,鈣磷比例失調,維生素缺乏,籠具結構不良,鴿舍陰暗潮濕,光照不足,營養不良,患胃腸道等因素均可引發鴿軟骨病。

症狀

曲胸骨病為胸骨(龍骨)畸形,骨質軟化彎曲,肋骨胸段與脊椎骨連接處關節腫大,骨軟無力導致軟骨病。 軟腳病體衰弱,喜臥伏,腳軟無力,不願行走,站立不穩,靠兩翼支撐身體。重病關節腫大,骨軟易彎,的下痢,飲食異常。

防治

減少豆類料,多喂含鈣料,增加光照,做好清潔衛生。治療用2%碘酊塗擦腳部。維丁膠性鈣肌注,每天1毫升,連用3~5天。維生素D3肌注或口服,每只每次2~3萬單位,每天1次,連用5~7天。濃魚肝油口服,每只每次0.1毫升,每天2次,連用3~5天。乳酸鈣片口服,每只每次1片,每天2次,連用5~7天。用磷酸鈣3毫克、硫酸鈣0.7毫克、碳酸鈣5毫克,加入粘糊劑均勻混合製成小藥丸喂服(系一隻鴿量),每天1~2次,連用3~5天。

九、鴿子食鹽中毒

( 1 )中毒症狀:病鴿精神萎靡,運動失調,兩腳無力,食欲廢絕,口渴,大量飲水而使嗉囊擴張,嘴、眼、鼻有分泌物流出,常發生下痢,排黏液樣小便,皮膚脫水,眼睛凹陷,繼而出現呼吸困難,抽搐性痙攣,最後因呼吸衰竭、脫水而死亡。

( 2 )防治方法:① 立即停止喂含鹽飼料及飲水,更換飼料,同時給新鮮飲水或含糖水。② 靜脈注射葡萄糖水溶液。③ 投服鈣製劑、輕瀉劑及鎮靜劑。④ 嚴格控制飼料中食鹽的含量。

十、鴿子絛蟲病?

( l )主要症狀:輕度感染者無明顯症狀。感染嚴重的,表現為發育停滯,羽毛粗亂無光澤,常獨居一角,體況較差,無力,下痢,拉黏稠帶有泡沫的糞便,仔細檢查糞便時,可見有極小的方形或長方形白色不透明的離體絛蟲體節。患絛蟲病後,飛翔能力和生產成績也受影響,並會繼發營養缺乏症引起腸道其他傳染病。

( 2 )防治措施:搞好鴿舍內外衛生,消滅中間宿主― 蚰蜒、蝸牛、螞蟻、小螺螄等。每天清掃糞便並堆積發酵,定期消毒鴿舍和籠具。對病鴿治療,可給服硫雙二氯酚,按每幹克體重150 ~200 毫克的劑量給藥。也可用中藥檳榔片,按1 . 5 克/千克體重的劑量,煎汁于早晨空腹時灌服。

十一、鴿子蛔蟲病

( 1 )主要症狀:患鴿症狀和鴿齡大小和寄生蟲寄生數量的多少有關。一般情況下,幼鴿的症狀重于成年鴿。如寄生的蟲體不多,一般無明顯症狀;寄生的蛔蟲較多時,鴿的生長速度、生產性能和食欲等會明顯下降,甚至出現麻痹症狀;時間較長時,患鴿體重減輕,明顯消瘦。

( 2 )防治措施:① 要避免鴿與糞便接觸,每天清除糞便,搞好籠舍內外的清潔衛生,保持飼料、飲水的潔淨、無污染。② 要定期驅蟲,童鴿每3 個月全群驅蟲1 次,成年鴿每年驅蟲1 次,信鴿比賽前半個月驅蟲1 次。③ 對病鴿用鹽酸左旋咪唑,每只每天半片(每片25 毫克),晚上喂服。輕者用1 次,重者用2 次。④ 可用驅蛔靈每只每天半片,晚上喂服,連用2 天。⑤ 在驅蟲後應於次日早上檢查驅蟲效果,清除糞便,消毒場地。⑥ 在驅蟲後增加飼料營養,多喂含維生素A 的多維素或魚肝油,儘快醫治腸道創傷。

十二、鴿子念珠菌

鴿念珠菌病以上消化道損害為特徵,幼鴿發病率高。初期有個別鴿離群呆立,不入窩,食欲不振,幾天後波及全群,病鴿消瘦,嚎襄積食脹大,喉頭有黃白色假膜,如繼發其它疾病,死亡率很高。

剖檢

口腔和咽喉部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潰瘍,食道後段粘膜有假膜斑塊,嚎囊褶皺增粗加深和水腫,有的有潰瘍而,腺胃腫脹,肌胃角質層難以剝寓,肝臟壞死,腎臟蒼白腫大。

防治

禽念珠菌屬於酵母類黴菌。防治以碘製劑、結晶紫、硫酸銅以及制黴菌素為主。個別治療時,病鴿口腔粘膜上的潰瘍面可塗敷碘甘油,嚎囊中可以灌服數毫升2%的硼酸溶液消毒。大群治療可以在飲水中按1∶2000的比例加入硫酸銅(蘭礬),或在每公斤飼料中拌入50毫克~100毫克制黴菌素混飼,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發生與發展,療效也最佳。加強消毒,不喂黴變飼料,密度不宜過大,通風透氣良好可減少本病的發生。

十三、鴿子衣原體

( 1 )流行特點:本病能感染所有鳥類,也是一種能夠傳染給人的人鳥共患疾病。2 ~ 3 周齡幼鴿感染本病危險性最大,死亡率可達20%~ 30% ,成年鴿是隱性感染;正常鴿群中約有30%的鴿帶有衣原體,一旦受到長途運輸、緊張飛行、過度繁殖、營養缺乏等環境和飼養條件改變的嚴重應激,成年鴿也會發生慢性或亞急性病例本病的感染率隨季節而變化,每年1 ~ 4 月份感染率最低,5 月、7 月份逐漸上升,至11 月份感染率最高,達80 %以上。本病病原體隨糞便、淚液和咽喉的黏液及鴿乳排出體外,鴿子通過攝食被污染的飼料和飲水、接吻以及母鴿喂仔等途徑感染,也可通過吸入空氣中的病原體感染。

( 2 )防治措施:

① 病鴿可用土黴素肌注或口服,每只5 萬~8 萬單位,每天1次,連用5 天。

② 鴿群流行本病時,可選用金黴素、四環素、土黴素、紅黴素拌料,以金黴素為佳,用量為0 . 04 %~0.06 % , 連續2 個療程,每個療程5 天,中間停2 天。

③ 鴿群混合感 染黴形體病時,可用泰樂菌素0.8 克/升,飲水3 天

④ 發現鴿患鳥疫後,應封鎖鴿舍,加強飼養管理,舍內外進行全面的消毒,保持舍內清潔、乾燥,避免應激。另外,本病為人畜共患病,場內有關人員應做好防護工作,以防感染。

十四、鴿霍亂

( 1 )流行特點:鴿霍亂的特點是來勢急、病情重、死亡快。所有的鴿子都可發生本病,但以童鴿和成年(產)鴿為多見,參賽的信鴿、密度較大的群養鴿以及遠途運輸的鴿也容易暴發本病。通過病鴿排泄物污染飼料、飲水和籠具以及與病鴿接觸,使健康鴿受到感染,帶菌的動物和外來人員也可成為本病的傳播媒介。

( 2 )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患病鴿一般呈急性,精神很差,羽毛髒亂,食欲少或無,體溫升高達42 ℃ 以上,口渴,頻頻飲水,造成嗉囊脹大,口腔黏液增多,或流出黃色黏稠液體,眼結膜炎,鼻瘤灰白,啄、眼、鼻瘤等部位潮濕且汙髒,多數鴿伴有下痢,糞便稀爛、呈白色或綠色,病鴿常在1~3 天內死亡。

食道、嗉囊積物酸臭,腫淤血或有出血點。心冠脂肪及心外膜也有出血點,心包積液增多,肝腫大,有針尖大的灰白色壞死點。腸卡他性變化、出血。腎腫脹。

( 3 )防治措施:發現附近鴿場發生本病時,信鴿不宜放出,肉鴿舍防止外來飛鳥進人,投藥物預防;禁止外來人員參觀鴿場,場內應做好各種消毒防疫工作;立即隔離治療病鴿,深埋或燒毀死鴿;徹底消毒鴿舍、籠具;鴿群絕對不能與雞、鴨等家禽混養,遠離其他家禽或鳥類。

治療用藥:① 鏈黴素每只每次5 萬~7 萬單位(用生理鹽水溶解,每毫升含10 萬單位為宜),肌注3 萬~4 萬單位,連用3 ~ 4 。本品對鴿有副作用,應慎用。② 磺胺二甲基嘧啶0.3 %~ 0. 6% ,混人飼料中喂5 天。③ 長效磺胺,口服,每只每天0 . 25 克,每天1 次,連用3 ~ 4 天。

在肝實質內,有灰白色或深黃色的圓形病灶。但應注意白喉(黏膜)型的鴿痘、鴿念珠菌病的喉部病變與本病相似。鴿沙門氏菌病和結核病的肝、脾小結節也與本病相似,應區別清楚。 另外,還多發生在剛開產的青年母鴿或難產(卵秘)母鴿的泄殖腔型,表現泄殖腔腔道變窄,排泄困難,甚至糞便往往積蓄於腔 。糞便中有時還帶血液和惡臭味,肛門周圍羽毛被稀糞沾汙,翅下垂,縮頸呆立,尾羽拖地,常呈企鵝樣,最後全身消瘦衰竭死亡。泄殖腔型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病型,應引起重視,不能忽略。

防治措施

成年種鴿絕大部分是毛滴蟲的健康攜帶者,在生產乳鴿的過程中,種鴿會在哺乳乳鴿時,將毛滴蟲傳給幼仔。由於乳鴿較脆弱、抵抗能力差,毛滴蟲在乳鴿口咽部大量繁殖而損傷上消化道,引起乳鴿消化吸收不良而消瘦甚至死亡。由於鴿毛滴蟲主要繁殖寄生於鴿消化道的上段,特別是口腔,因而給防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由於毛滴蟲的寄生破壞作用,給腸道有害細菌的增生繁殖增加了機會,造成細菌病與毛滴蟲病的共患或繼發,這就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難度。為切實做好有效的防治工作,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如下一些防治特點。

1)做好後備種鴿的飼養衛生和毛滴蟲病的防治:

做好後備種鴿的飼養陌生和毛滴蟲病的防治工作,是減少種鴿在生產乳鴿過程中毛滴蟲病發生的措施之一。在此,本人建議後備種鴿四個月齡前要離地飼養,這樣可減少後備種鴿對毛滴蟲污染原(特別是有毛滴蟲鴿的吐出物)的接觸機會;後備種鴿在從乳鴿留種出來時要喂3-5天的甲硝唑,之後約兩月齡時要喂一個療程的甲硝唑預防;後備種鴿成熟後配對上籠前喂以甲硝唑5天,使種鴿減少帶蟲上籠的機會。

2)注意藥物的使用方法:

我國目前生產使用的甲硝唑是非水溶性的,最好的使用方法是拌飼料喂給。作為普通的預防用藥,也可以拌于保健砂中喂給。由於甲硝唑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時不能任意加大用量或延長療程,一般一個療程以五天為宜,否則會引起種鴿產蛋減少或光蛋增多的現象。

3)定期用藥進行預防:

成年種鴿大多是毛滴蟲的攜帶者,在種鴿進行生產期間除了要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外,尚需要定期使用藥物進行預防,經實踐經驗總結,不是新上籠的生產種鴿一般在一個月至一個半月就應使用一個療程的預防用藥,一般是3-5天為一個療程。

4)準確判斷種鴿:

生產乳鴿的過程中,種鴿表現正常,而乳鴿患有毛滴蟲病出現消瘦,其外觀症狀不明顯,也無屙稀糞的現象,這是易與維生素缺乏或保健砂供給不足等相混淆。這種情況除了檢查供給的維生素和供給的保健砂的量外,尚可檢查乳鴿的口腔,有毛滴蟲病的乳鴿,其口腔內側前端兩邊會表現為較粗糙且光澤度較差。

三、鴿 I 型副黏病毒病

鴿I型副黏病毒病潛伏期1~10天,一般1~5天,有的可長達28年。不同品種、年齡、性別的鴿均有易感性,鴿齡越小,敏感性越高,其中以乳鴿敏感度最高,5~15日齡的乳鴿最易發病死亡,新疫場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根據病毒毒力的不同,死亡率在30%-100%。0-30日齡乳鴿可以從鴿乳中獲得母源抗體,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只呈現零星死亡。成年鴿感染後,呈慢性經過,無明顯的死亡高峰,最後因採食困難,消瘦衰竭死亡。信鴿發病較小,多發生在3年以下的信鴿。而4年以上的少見發病和死亡。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初冬和初春氣候寒冷多變,容易造成大流行。本病以與大腸桿菌病、毛滴蟲病、鴿出敗、副傷寒和鴿痘等疾病中一種或幾種併發或繼發,並因此而造成死淘率升高。

3、發病症狀

發病初期,少數鴿子無任何發病症狀突然死亡。繼而大部份鴿子陸續表現體溫升高,表現精神不振,縮頭閉目,羽毛蓬鬆,不願活動,食欲減退,飲水量增加,全身震顫,張口呼吸,倒提時有多量黏液從口腔流出。隨後出現腹瀉症狀,排出黃白色水樣或綠色黏糊狀糞便。2-7天后出現典型的神經症狀,陣發性痙攣、頭頸扭曲、轉圈和角反張。受到驚嚇或刺激,神經症狀表現更為明顯。童鴿3-5天后出現大批死亡,夜間死亡較多。成年鴿由於神經症狀影響到正常的採食飲水,表現消瘦、脫水。

4、剖檢病變

急性死亡病鴿,剖解病理特徵明顯,全身敗血症。表現頸部皮下廣泛性出血,呈紫紅色;嗉囔內充滿酸臭的米湯樣液體;咽部黏膜充血,偶有出血;腺胃乳頭出血,肌胃角質層下有出血斑;十二指腸、小腸、直腸彌漫性出血,腸黏膜脫落,腸道脹氣,腸壁變薄;肝、脾腫大出血,腎蒼白腫大,心肌出血;腦水腫,腦血管局部出血;慢性死亡病例,消瘦脫水,皮膚較難剝離,消化道內容物減少,嗉囔無食物,腸道出血嚴重。

防治措施

隔離飼養。肉鴿飼養應執行嚴格的隔離飼養制度,切斷病原的傳播途徑。種鴿場要遠離其他家禽飼養場,尤其是雞場和鴿場,四周最好有生物隔離帶如耕地、草地、樹林、溝壑等。鴿場四周應設圍牆,場區大門設消毒池,進入場區的車輛應嚴格消毒,車體進行噴霧消毒。消毒池中可用2%-3%火堿或3%-5%來蘇兒。場區分為辦公區和生產區。生產區中不同階段的肉鴿應分開飼養,童鴿對鴿瘟最易感,要避免和其他鴿接觸。引種時要防止病原的傳入,不從疫區引種。新引入的種鴿應隔離觀察1個月,確定健康後才能混入大群。

日常消毒。執行嚴格的免疫接種程式並不能保證萬無一失,還要進行有效的日常消毒措施。包括鴿舍進口設置消毒池、飼槽、飲水器的清洗消毒,日常帶鴿噴霧消毒等。噴霧消毒藥應選擇高效低毒產品,如百毒殺、抗毒威、威力碘、季胺鹽等。

中草藥預防。在保健砂中加入一些清熱解毒、抗病毒類中草藥,可以有效預防鴿瘟的發生。如乾草、龍膽草、穿心蓮、銀翹片等。

在鴿群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接種以下疫苗: 10 ~15 日 齡 首 免 , 用 IV系H120二聯疫苗點眼, 同時肌注新城疫油乳劑滅活疫苗。 開產前在 4~5 月齡時, 進行二次加強免疫, 肌注新城疫油乳劑滅活疫苗或 3~4 倍 量的克隆 30 疫苗飲水。 以後每半年肌肉注射一次新城疫油乳劑 滅活疫苗或使用克隆 30 疫苗飲水。也可以 每間隔 2 個月使用一種生物製劑飲水,這樣鴿群在整個養殖期間會比較安全。

在鴿群發病時 用有典型病變死鴿的腦、肝、脾,按比例加入生理鹽水,經高速組織搗碎機勻漿、過濾後,用甲醛滅活,經無菌試驗和安全試驗合格後製成組織滅活苗。用於對剛發病的鴿場進行緊急免疫接種和健康鴿場預防接種。10日齡以上乳鴿和成鴿,每只鴿皮下或肌注1毫升,一周後重複一次,以後每半年加強免疫一次。在注射組織滅活苗的同時配合新城疫克隆30或 N79按常規量飲水免疫。發病鴿場一般在緊急免疫接種半個月左右控制疫情,一個月左右基本恢復正常,從而大大減少了發病場的損失。健康鴿場按上述辦法免疫,預防效果也很好。一年多來,基本控制了本病在當地的流行。

鴿舍中如發現似鴿瘟病鴿,立即隔離。在出現神經症狀前,治療有一定效果,一且出現神經症狀,神經系統受到損傷,失去治療價值。大群用藥,病毒靈原粉0.1%飲水,連用5-7天;中草藥方劑清瘟敗毒散,0.5%拌料,連用3-5天。表現症狀個體高免血清肌肉注射,每只1-1.5毫升;高免蛋黃飲水,每只1.5-2毫升。1日1次,連用2-3次。緊急接種:大群用藥後1周,接種弱毒苗和滅活苗。

四、鴿沙門氏菌病

沙門氏菌屬於腸肝菌科,主要寄生於腸道內,能運動的沙門氏菌呈杆狀,革蘭氏染色陰性,顯微鏡下呈紅色,有一條用於運動的鞭毛。能運動的沙門氏菌所致的鴿病稱為鴿副傷寒。

病因

①經口傳染,通過沙門氏菌污染飼料或飲水互相接吻和飼喂幼鴿而發生。

②氣源性傳染,經呼吸道吸入含有病原的灰塵。

③垂直傳染:已感染沙門氏菌的母鴿,通過卵巢和輸卵管把病原傳給鴿蛋,使雛鴿受到感染。明顯患病的鴿子和潛伏感染的持久帶菌者以及感染此病後存活的永久帶菌者均可成為傳染的來源。

症狀和診斷

根據病理變化的部位,沙門氏菌病常見有4種類型,有時各種類型同時發生。

①腸型:發生典型的腹瀉,漿狀的未消化的飼料成分被粘液包裹,其周圍是粘稠或水樣、帶褐色的、有泡沫且惡臭的液體。注意,拉綠色糞便不是此病特徵性症狀。因為這種顏色是膽汁所致,並且在飼喂不定時或飼料改變時候和所有伴有腸炎和食量減少的疾病都可見到這種情況。典型腹瀉使鴿迅速消瘦,這種現象在患副傷寒鴿子中尤其顯著。

②關節炎型:沙門氏菌寄生在關節內,引起嚴重炎症,使關節腫脹,表現為翅膀垂下或把腿提起,尤其是肘關節和踝關節明顯。

③內臟型:沙門氏菌侵犯肝、腎、脾、心的胰臟,形成腫瘤、油膩、灰黃色針頭到榛子般大小結節,病鴿精神不振,呼吸困難,發展迅速的進行性衰弱等症狀。

④神經型:沙氏菌感染進入腦和骨髓,產生炎症,神經纖維受到壓迫,產生麻痹症。育雛期發生嚴重死亡,或幼鴿發育不良可懷疑有沙門氏菌存在,當鴿群出現典型腹瀉並有翅和腿麻痹症狀時,養鴿者更應注意發生此病的可能,但應注意類型鑒別:腸型副傷寒引起腹瀉和毛細線蟲病、蛔蟲病或球蟲病引起腹瀉症狀相類似。後幾種病糞便外觀和前者不同,其糞便含水分較多,而典型副傷寒糞便呈粘液性和泡沫狀。神經型沙門氏菌應注意與鴿痘、營養缺乏症和多種中毒症相區別,鴿沙門氏菌病神經型發病率一般5%左右,而鴿瘟神經型發生率一般20%以上。痛風也像沙門氏菌病那樣產生關節腫大、疼痛 ,但痛風病例中關節腫得象骨頭一樣堅硬。在幼鴿中,沙門氏菌病病程急劇並能迅速導致幼鴿死亡。因此不易見到明顯臨診症狀,這種情況類似急性鳥疫,此時只能用細菌學檢驗方法作鑒別診斷。3.防治 不要從有病鴿場引入種鴿,如引入應注意隔離和檢查,並用金黴素做預防性投藥,連續6天。信鴿在飛行季節易感染此病,應每週用低劑量抗生素預防,發生本病時要做好嚴格隔離,消毒和死鴿處理等,病鴿治療可用氯黴素或金黴素口服,每天每只15~20毫克,分三次服用,連用3~5天,氯黴素肌注鴿 反應較大,產蛋種鴿應慎用。金黴素類治療時,應停喂沙礫和其他鈣質,因為在腸內鈣質能與部分金黴素結合,使之藥效下降,也可用慶大黴素每千克體重8毫克肌注;恩諾沙星、氟呱酸、壯觀黴素、禽喘靈可溶于水飲用;或用磺 胺類藥物拌料。

五、鴿球蟲病

是由一種單細胞球蟲,即由艾美耳屬的球蟲引起的腸道病,其特徵是病鴿拉水樣綠色或紅褐色稀糞,腸道充血或出血等。它是單細胞生物體,寄生在鴿的腸道中,本病分佈比較廣泛,幾乎所有的鴿子都是帶蟲者,並隨糞排出卵囊,只有少數鴿子才表現明顯的症狀。經常接觸帶球蟲的鴿子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力。球蟲常在童鴿體內大量繁殖,引起球蟲病,還會導致死亡。而不表現臨床症狀的帶蟲成年鴿,不但對球蟲病不每敏感,而且不但向環境排出球蟲卵囊而使本病連續不斷,難以根除。潮濕溫暖的環境、擁擠、過度飛翔和繁殖、長途運輸、營養缺乏(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K3)以及某些疾病等都可誘發本病暴發。家禽、家畜、某些昆蟲和人,均可機械地傳播球蟲病。特別是春秋季節溫度、濕度都較高,極易暴發本病;梅雨時節前後往往發病率最高。

(1) 臨床症狀:本病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健康鴿。在陰暗潮濕、大群飼養、衛生較 差且糞便堆積的鴿場,容易造成流行。發病鴿子一般表現羽毛髒亂,消化不良,食欲減退,飲水增加,機體消瘦,飛翔無力。排黏液水樣綠色帶臭稀糞,某些病例可見黑褐色或紅褐色帶血的稀糞。由於腸黏膜受到破壞而使吸入的水量約有40%-60%未能吸收,往往患鴿表現有腳幹和眼睛下陷的失水現象。嚴重者幾天至十幾天即可死亡,剛離親的幼鴿受害嚴重,死亡率會較高。有的由於抵抗力降低及腸道嚴重損傷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而使病情加重和損失增大。抵抗力強或大齡鴿會慢慢恢復。 病理剖檢主要見於腸道膨氣,有時可見某斷小腸和大腸呈黑褐色,或整個腸道腫脹,腸內可見卡他性炎症,腸黏膜充血、出血,有的可出現壞死,內容物稀爛,呈綠色或紅褐色。偶爾見到個別病例肝臟稍腫,有黃色斑狀的壞死點。

(2) 防治措施:防治本病應搞好飼養管理和清潔衛生,平時應針對殺滅卵囊和減少 卵囊的存在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防範。籠養鴿應注意清洗飼槽和水槽,並經常更換污染的墊料和墊板;利用生物熱進行發酵,殺滅卵囊;舍內地面也應保持乾燥清潔。不同時期的鴿子,應分群飼養,而且應保持合理的密度,避免擁擠。病鴿要及時隔離治療,病舍及被患鴿污染過的工具、用具、棲架等,均應用20%的生石灰水或其他有效消毒藥液,進行噴灑消毒,以杜絕和殺滅卵囊。治療可選用以下任何一種,均可獲得很好的療效。

六、鴿子胃腸炎

( 1 )發病原因:胃腸炎是鴿群經常發生的消化道疾病。各年齡鴿子均可發生,其中以幼鴿為多發。病原菌常在鴿子抵抗力減弱後大量增殖而致病,所以陰暗潮濕而且污穢的生活環境,突然變換飼料種類,飼料品質低劣,以及污穢的飼料、飲水,都是本病發生的原因。

( 2 )主要症狀:病鴿食欲不振,羽毛蓬鬆,精神呆滯,喜歡飲水,嗉囊食滯,間嘔吐、下痢,拉綠色或白色稀糞,嚴重時呈黏稠的墨綠色,有時還有帶血的黏液,肛門四周羽毛多被痢便所污染。

( 3 )防治方法:① 改善鴿群生活條件,加強飼養管理,不喂劣質飼料,保持籠舍、飼料和飲水的衛生,增強鴿群體質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重要措施。② 給病鴿投服磺胺二甲基嘧啶,每次0 . 125 克(第一次劑量加倍),每天3 次,連服2 ~ 3 天。

七、鴿子嗉囊病

包括嗉囊食滯、嗉囊酸酵、硬嗉病、消化不良等,是肉鴿養殖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病。嗉囊病主要是鴿子吃了不易消化或發黴變質的飼料,以及飲水不足或飲用污水,保健砂不足或砂粒太小造成的。還有食入難以消化的東西,使消化道阻塞,飼料不能通過蠕動推向腺胃。有的鴿因消化道中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如胃腸道疾病等,都可引起本病發生。

症狀

本病以1-3月齡的鴿較為多見,乳鴿也有少數發生。病鴿主要表現食欲減少,嗉囊脹大,內有酸臭的污濁粘性液體,用手觸摸有的堅實,有的綿軟,或有波動感。飲水增多,排糞減少,糞便稀爛或便秘。呼出氣味酸臭,口腔唾液粘稠。嚴重的病鴿嗉囊潰爛以致死亡。

防治

預防本病發生,要保持飼料新鮮和飲水衛生。在治療上可用2%食鹽溶液或0.1%高錳酸鉀溶液灌洗嗉囊2-3次,再將嗉囊中的液體擠淨,清洗完畢後,再口服酵母片2片(乳鴿用1片)、氯黴素半片,加喂服B什水3-5毫升,每天1次,連用3天。

八、軟骨病

飼料配比不當,鈣磷比例失調,維生素缺乏,籠具結構不良,鴿舍陰暗潮濕,光照不足,營養不良,患胃腸道等因素均可引發鴿軟骨病。

症狀

曲胸骨病為胸骨(龍骨)畸形,骨質軟化彎曲,肋骨胸段與脊椎骨連接處關節腫大,骨軟無力導致軟骨病。 軟腳病體衰弱,喜臥伏,腳軟無力,不願行走,站立不穩,靠兩翼支撐身體。重病關節腫大,骨軟易彎,的下痢,飲食異常。

防治

減少豆類料,多喂含鈣料,增加光照,做好清潔衛生。治療用2%碘酊塗擦腳部。維丁膠性鈣肌注,每天1毫升,連用3~5天。維生素D3肌注或口服,每只每次2~3萬單位,每天1次,連用5~7天。濃魚肝油口服,每只每次0.1毫升,每天2次,連用3~5天。乳酸鈣片口服,每只每次1片,每天2次,連用5~7天。用磷酸鈣3毫克、硫酸鈣0.7毫克、碳酸鈣5毫克,加入粘糊劑均勻混合製成小藥丸喂服(系一隻鴿量),每天1~2次,連用3~5天。

九、鴿子食鹽中毒

( 1 )中毒症狀:病鴿精神萎靡,運動失調,兩腳無力,食欲廢絕,口渴,大量飲水而使嗉囊擴張,嘴、眼、鼻有分泌物流出,常發生下痢,排黏液樣小便,皮膚脫水,眼睛凹陷,繼而出現呼吸困難,抽搐性痙攣,最後因呼吸衰竭、脫水而死亡。

( 2 )防治方法:① 立即停止喂含鹽飼料及飲水,更換飼料,同時給新鮮飲水或含糖水。② 靜脈注射葡萄糖水溶液。③ 投服鈣製劑、輕瀉劑及鎮靜劑。④ 嚴格控制飼料中食鹽的含量。

十、鴿子絛蟲病?

( l )主要症狀:輕度感染者無明顯症狀。感染嚴重的,表現為發育停滯,羽毛粗亂無光澤,常獨居一角,體況較差,無力,下痢,拉黏稠帶有泡沫的糞便,仔細檢查糞便時,可見有極小的方形或長方形白色不透明的離體絛蟲體節。患絛蟲病後,飛翔能力和生產成績也受影響,並會繼發營養缺乏症引起腸道其他傳染病。

( 2 )防治措施:搞好鴿舍內外衛生,消滅中間宿主― 蚰蜒、蝸牛、螞蟻、小螺螄等。每天清掃糞便並堆積發酵,定期消毒鴿舍和籠具。對病鴿治療,可給服硫雙二氯酚,按每幹克體重150 ~200 毫克的劑量給藥。也可用中藥檳榔片,按1 . 5 克/千克體重的劑量,煎汁于早晨空腹時灌服。

十一、鴿子蛔蟲病

( 1 )主要症狀:患鴿症狀和鴿齡大小和寄生蟲寄生數量的多少有關。一般情況下,幼鴿的症狀重于成年鴿。如寄生的蟲體不多,一般無明顯症狀;寄生的蛔蟲較多時,鴿的生長速度、生產性能和食欲等會明顯下降,甚至出現麻痹症狀;時間較長時,患鴿體重減輕,明顯消瘦。

( 2 )防治措施:① 要避免鴿與糞便接觸,每天清除糞便,搞好籠舍內外的清潔衛生,保持飼料、飲水的潔淨、無污染。② 要定期驅蟲,童鴿每3 個月全群驅蟲1 次,成年鴿每年驅蟲1 次,信鴿比賽前半個月驅蟲1 次。③ 對病鴿用鹽酸左旋咪唑,每只每天半片(每片25 毫克),晚上喂服。輕者用1 次,重者用2 次。④ 可用驅蛔靈每只每天半片,晚上喂服,連用2 天。⑤ 在驅蟲後應於次日早上檢查驅蟲效果,清除糞便,消毒場地。⑥ 在驅蟲後增加飼料營養,多喂含維生素A 的多維素或魚肝油,儘快醫治腸道創傷。

十二、鴿子念珠菌

鴿念珠菌病以上消化道損害為特徵,幼鴿發病率高。初期有個別鴿離群呆立,不入窩,食欲不振,幾天後波及全群,病鴿消瘦,嚎襄積食脹大,喉頭有黃白色假膜,如繼發其它疾病,死亡率很高。

剖檢

口腔和咽喉部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潰瘍,食道後段粘膜有假膜斑塊,嚎囊褶皺增粗加深和水腫,有的有潰瘍而,腺胃腫脹,肌胃角質層難以剝寓,肝臟壞死,腎臟蒼白腫大。

防治

禽念珠菌屬於酵母類黴菌。防治以碘製劑、結晶紫、硫酸銅以及制黴菌素為主。個別治療時,病鴿口腔粘膜上的潰瘍面可塗敷碘甘油,嚎囊中可以灌服數毫升2%的硼酸溶液消毒。大群治療可以在飲水中按1∶2000的比例加入硫酸銅(蘭礬),或在每公斤飼料中拌入50毫克~100毫克制黴菌素混飼,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發生與發展,療效也最佳。加強消毒,不喂黴變飼料,密度不宜過大,通風透氣良好可減少本病的發生。

十三、鴿子衣原體

( 1 )流行特點:本病能感染所有鳥類,也是一種能夠傳染給人的人鳥共患疾病。2 ~ 3 周齡幼鴿感染本病危險性最大,死亡率可達20%~ 30% ,成年鴿是隱性感染;正常鴿群中約有30%的鴿帶有衣原體,一旦受到長途運輸、緊張飛行、過度繁殖、營養缺乏等環境和飼養條件改變的嚴重應激,成年鴿也會發生慢性或亞急性病例本病的感染率隨季節而變化,每年1 ~ 4 月份感染率最低,5 月、7 月份逐漸上升,至11 月份感染率最高,達80 %以上。本病病原體隨糞便、淚液和咽喉的黏液及鴿乳排出體外,鴿子通過攝食被污染的飼料和飲水、接吻以及母鴿喂仔等途徑感染,也可通過吸入空氣中的病原體感染。

( 2 )防治措施:

① 病鴿可用土黴素肌注或口服,每只5 萬~8 萬單位,每天1次,連用5 天。

② 鴿群流行本病時,可選用金黴素、四環素、土黴素、紅黴素拌料,以金黴素為佳,用量為0 . 04 %~0.06 % , 連續2 個療程,每個療程5 天,中間停2 天。

③ 鴿群混合感 染黴形體病時,可用泰樂菌素0.8 克/升,飲水3 天

④ 發現鴿患鳥疫後,應封鎖鴿舍,加強飼養管理,舍內外進行全面的消毒,保持舍內清潔、乾燥,避免應激。另外,本病為人畜共患病,場內有關人員應做好防護工作,以防感染。

十四、鴿霍亂

( 1 )流行特點:鴿霍亂的特點是來勢急、病情重、死亡快。所有的鴿子都可發生本病,但以童鴿和成年(產)鴿為多見,參賽的信鴿、密度較大的群養鴿以及遠途運輸的鴿也容易暴發本病。通過病鴿排泄物污染飼料、飲水和籠具以及與病鴿接觸,使健康鴿受到感染,帶菌的動物和外來人員也可成為本病的傳播媒介。

( 2 )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患病鴿一般呈急性,精神很差,羽毛髒亂,食欲少或無,體溫升高達42 ℃ 以上,口渴,頻頻飲水,造成嗉囊脹大,口腔黏液增多,或流出黃色黏稠液體,眼結膜炎,鼻瘤灰白,啄、眼、鼻瘤等部位潮濕且汙髒,多數鴿伴有下痢,糞便稀爛、呈白色或綠色,病鴿常在1~3 天內死亡。

食道、嗉囊積物酸臭,腫淤血或有出血點。心冠脂肪及心外膜也有出血點,心包積液增多,肝腫大,有針尖大的灰白色壞死點。腸卡他性變化、出血。腎腫脹。

( 3 )防治措施:發現附近鴿場發生本病時,信鴿不宜放出,肉鴿舍防止外來飛鳥進人,投藥物預防;禁止外來人員參觀鴿場,場內應做好各種消毒防疫工作;立即隔離治療病鴿,深埋或燒毀死鴿;徹底消毒鴿舍、籠具;鴿群絕對不能與雞、鴨等家禽混養,遠離其他家禽或鳥類。

治療用藥:① 鏈黴素每只每次5 萬~7 萬單位(用生理鹽水溶解,每毫升含10 萬單位為宜),肌注3 萬~4 萬單位,連用3 ~ 4 。本品對鴿有副作用,應慎用。② 磺胺二甲基嘧啶0.3 %~ 0. 6% ,混人飼料中喂5 天。③ 長效磺胺,口服,每只每天0 . 25 克,每天1 次,連用3 ~ 4 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