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熊玲:怎樣對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 為女兒的問題來求詢。 女兒15歲, 在上小學前, 父母離異, 由父親監管。 女兒現在常常翹課曠課, 與一些小混混打成一片,

讀倒了幾所學校, 累死了無數個老師;游離於網吧和娛樂場所, 常常夜不歸宿;種種藉口離家出走兩次, 把爺爺的血壓逼到了180, 把奶奶折磨的心力衰竭幾次病危住院;父親無可奈何, 天天以酒消愁;姑姑滿街尋找, 苦口婆心地教導而無暇顧及自己的家, 平添了許多白髮;她母親任她打罵, 儘量滿足她的消費和虛榮心。 她甚至大言不讒地說:“就是要媽媽難受, 當初誰讓她拋棄我了, 給我錢, 我就喊她。 ”

這個案例反應了中國一些家庭長輩們的教子煩惱。

從心理成長的角度, 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時期, 是建立信任感歸屬感、獨立自主和自信的關鍵期, 能夠完成這些建立, 是靠重要關係人(監護人)在情感養育的基礎上結合理性教育。

父親在孩子這個時期的角色是生活上的“夥伴”、精神上的“領袖”。 “夥伴”的任務是:能像孩子一樣與你的孩子共處, 包括遊戲玩耍等, 能夠認同孩子的情感情緒, 陪同孩子處理生活上的困難等。 這種親子關係下, 孩子會建立起親情感, 內心是溫暖和安全的。 即便要對孩子灌輸做人的道理, 也必須是在她內心認同你的情況下才有情緒聽你講道理呵。 “領袖”的任務是:引領孩子走向外部世界。 每個父親都是孩子最重要的精神領袖, 孩子能否認同你, 能否以你為精神榜樣而建立他(她)的獨立自信自主, 是取決於父親與孩子是否建立了安全的親子關係, 然後取決於父親本人是否以親切、自信、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對應孩子。
具體說, 父親是否説明了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存在的公正或不平, 真實或虛偽, 善良或邪惡等東西, 是否説明了孩子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以及處理自己的情緒, 是否給予了孩子獨立處理衝突性事情的機會等等(許多父親是用權威的身份, 理性主義的態度, 給予孩子最直接的要求。 難怪孩子聽不進話), 如果是帶著這樣的心態完成這些任務, 就可能培養出孩子對事物的選擇能力和行為責任能力。

孩子總是往外跑, 意味著他所處的家庭缺乏安全和溫情。 家庭是否具備吸引力, 不在於家庭人員的多少, 在於某個或幾個家庭成員是否讓孩子感覺到了愛與尊重。 中國父母都特愛孩子, 只是他們那種溺愛或說教方式的關愛, 讓孩子總是不領情。 青少年時期, 最需要的愛與尊重, 是成人和同伴對他人格精神上的接納和認同。 女孩總跟小混混在一起, 至少說明她的家庭是一個說教的陣地, 孩子要麼被語重心長地教導, 要麼被尖銳地批評, 這些都明示和暗示了孩子“你是問題多多的壞孩子”,

同理, 說明孩子在家庭沒有獲得心理上被接納被認同感, 沒有獲得重要感。 我們應想想, 孩子的心為何往外飛?青春期的逆反, 或小混混的壞影響, 是不足以說明原由的。 一個人總想去的地方和總想與之相處的人群, 一定是對他來說有吸引的魅力存在, 這個魅力是什麼?肯定是安全與情感依賴, 對成人或許是能找到自我價值與理解, 對孩子或許是能找到被尊重被欣賞之類。 其實那些小混混們, 都是些在家庭缺失關愛, 不被真正接納, 在人格與精神上被許多人鄙視、拋棄的可憐孩子, 他們聚集在一起, 相互能找到認同感。 人都這樣, 在某種地方被否定, 就只有在“同病相憐”的人那裡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我無意指責女孩的迷失是父親之罪過,也無意指小混混團體的可取性,只是想站在心理學的角度,讓眾多父母知道,孩子的行為問題是與我們親子關係的好壞直接相關,希望父母懂一點心理發展學,知道孩子在不同的心理發育階段需要重視的是什麼,以便我們找到好的教子辦法。

再說點女孩的母親和其他親人。女孩的媽媽,無意中扮演了一個受難者的角色(即為了孩子,她寧可傷透心吃盡苦受盡辱),她對孩子的寬容遷就態度與互動方式,雖不會給孩子傷害性的影響,但肯定不能起到對孩子自主、自信的心理成長。母親對少年孩子的任務是,不遷就的關愛。母親自身良好的情緒、自信感才是對孩子積極的關注。受難者式的母親,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是瞧不起的物件,在意識層面的關係也不是孩子精神的支柱。女孩其他的親人,都給予了孩子全心全意的愛護,只是用道理性的說教太多,而從心理上對她認同的感情聯結少了。但他們那份執著的愛心,肯定會潛移默化滋潤著女孩的內心世界。

怎樣對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想,首先是女孩的父親及其他親人取消原有的負性關注,如遷就、指責、教訓、懲罰等。

取消負性語言交流。語言交流是富有神奇魔力的,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有著不同效果。如“你別再跟小混混們混”之類,可以這樣說:“孩子,現在我理解了你為何願跟那些孩子朋友一起,是你能找到快樂”。繼後可以說:“請你相信,你的朋友能給你的快樂,我們也會的呵”之類。注意,重要的語言改變是“小混混”-“孩子朋友”。“小混混”言詞,存在我們對孩子人格否定、鄙視和不接納的含義,你越這樣說越可能激起孩子對你敵視的反抗。“孩子朋友”會讓女孩感覺你對她在開始尊重和接納了(包括接納她的人際朋友),儘管你意識上並不接納她的人際環境,但要讓孩子脫離那樣的環境,你得先改善敵對的親子關係。許多成人不清楚,“為啥我們給他講那麼多道理他就是聽不進”的原因何在。要使一個人的行為(或態度)改變,往往不在於你說什麼,而在於你怎麼說。

孩子的撫養者們做改變。我們改變不了學校或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但可以改變我們來于孩子“惹我心煩”的情緒態度。即:在與孩子互動時避免傳遞負面情緒,如怒斥、憂傷、哀歎、訴苦,或是那種“恨鐵不成鋼”的焦慮不安;改變孩子的前提,是成人要有一貫性的平和、穩定、溫柔、自信的情緒態度,這是給孩子走向成熟人生態度的榜樣力量;減少說教性的語言和理性交流,增加情感交流和互動;減少為她做事或作主的行為,增加讓她自己對自己人生作思考和選擇的機會;在學業等等問題上,給孩子表明你們的態度,希望她做到和不希望看到她的是什麼?然後相信她能做到,也相信她能夠自己承擔失望或失敗結果的責任。

另外,大人們要學會等待。有時我們對孩子過多的關注,不如給孩子一些放手更能使他們成長。哪怕孩子會有受傷害、挫折的風險。我們越擔心孩子在外面學壞就越要去管緊孩子,其實正是這個“擔心”滋生的教子負面情緒,以及這個“管緊”對孩子產生的操控感,才造成了孩子與大人的疏離。學會等待,意味著給予孩子自主的信任,給予她“我們期盼你能回到親人身邊”的信賴感覺。

我無意指責女孩的迷失是父親之罪過,也無意指小混混團體的可取性,只是想站在心理學的角度,讓眾多父母知道,孩子的行為問題是與我們親子關係的好壞直接相關,希望父母懂一點心理發展學,知道孩子在不同的心理發育階段需要重視的是什麼,以便我們找到好的教子辦法。

再說點女孩的母親和其他親人。女孩的媽媽,無意中扮演了一個受難者的角色(即為了孩子,她寧可傷透心吃盡苦受盡辱),她對孩子的寬容遷就態度與互動方式,雖不會給孩子傷害性的影響,但肯定不能起到對孩子自主、自信的心理成長。母親對少年孩子的任務是,不遷就的關愛。母親自身良好的情緒、自信感才是對孩子積極的關注。受難者式的母親,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是瞧不起的物件,在意識層面的關係也不是孩子精神的支柱。女孩其他的親人,都給予了孩子全心全意的愛護,只是用道理性的說教太多,而從心理上對她認同的感情聯結少了。但他們那份執著的愛心,肯定會潛移默化滋潤著女孩的內心世界。

怎樣對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想,首先是女孩的父親及其他親人取消原有的負性關注,如遷就、指責、教訓、懲罰等。

取消負性語言交流。語言交流是富有神奇魔力的,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有著不同效果。如“你別再跟小混混們混”之類,可以這樣說:“孩子,現在我理解了你為何願跟那些孩子朋友一起,是你能找到快樂”。繼後可以說:“請你相信,你的朋友能給你的快樂,我們也會的呵”之類。注意,重要的語言改變是“小混混”-“孩子朋友”。“小混混”言詞,存在我們對孩子人格否定、鄙視和不接納的含義,你越這樣說越可能激起孩子對你敵視的反抗。“孩子朋友”會讓女孩感覺你對她在開始尊重和接納了(包括接納她的人際朋友),儘管你意識上並不接納她的人際環境,但要讓孩子脫離那樣的環境,你得先改善敵對的親子關係。許多成人不清楚,“為啥我們給他講那麼多道理他就是聽不進”的原因何在。要使一個人的行為(或態度)改變,往往不在於你說什麼,而在於你怎麼說。

孩子的撫養者們做改變。我們改變不了學校或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但可以改變我們來于孩子“惹我心煩”的情緒態度。即:在與孩子互動時避免傳遞負面情緒,如怒斥、憂傷、哀歎、訴苦,或是那種“恨鐵不成鋼”的焦慮不安;改變孩子的前提,是成人要有一貫性的平和、穩定、溫柔、自信的情緒態度,這是給孩子走向成熟人生態度的榜樣力量;減少說教性的語言和理性交流,增加情感交流和互動;減少為她做事或作主的行為,增加讓她自己對自己人生作思考和選擇的機會;在學業等等問題上,給孩子表明你們的態度,希望她做到和不希望看到她的是什麼?然後相信她能做到,也相信她能夠自己承擔失望或失敗結果的責任。

另外,大人們要學會等待。有時我們對孩子過多的關注,不如給孩子一些放手更能使他們成長。哪怕孩子會有受傷害、挫折的風險。我們越擔心孩子在外面學壞就越要去管緊孩子,其實正是這個“擔心”滋生的教子負面情緒,以及這個“管緊”對孩子產生的操控感,才造成了孩子與大人的疏離。學會等待,意味著給予孩子自主的信任,給予她“我們期盼你能回到親人身邊”的信賴感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