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朱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打造福建生態高顏值

朱華:福建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書記、廳長, 十九大代表。

在全國31個省(市、區)的環保廳局長中, 朱華是為數不多的女性廳長。

朱華的履職經歷十分豐富。

在出任福建省環保廳廳長之前, 她做過福州市鼓樓區的區長、區委書記, 當過福州市副市長, 同時兼任過宣傳部部長、教工委書記。 在出任福建省環保廳廳長前, 她還曾履職福建省旅遊局, 擔任黨組書記、局長。

2015年5月, 朱華出任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 2016年, 福建成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 承擔著引領帶動生態文敏建設和體制改革的重任。 作為環保廳廳長, 朱華時常感到責任重大。

朱華說, “清新福建”已成為福建一張靚麗的名片, 今後, 福建省委省政府會繼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守護好福建省這個全國為數不多的大氣、水、生態品質“全優”省份的綠水青山。

對話

朱華:生態環境好不好, 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

我們認為, 處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關係的關鍵是牽住地方黨政“一把手”這個“牛鼻子”。

環保部發佈:大家都知道福建生態“顏值高”, 究竟有多高?

朱華:2016年, 福建全省12條主要河流Ⅰ~Ⅲ類水質占比96.5%, 9個設區城市空氣平均達標天數占比98.4%, 森林覆蓋率達65.95%, 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 水、大氣、生態環境品質保持全優, “清新福建”成為一張靚麗的名片。

環保部發佈:您覺得福建生態的“高顏值”, 是如何做到的?

朱華:福建是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工作生活近18年,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了許多積極探索。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福建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 堅持新發展理念,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用心做好“生態+”的文章, 加快去產能、增加新動能、促進技術改選、優化產業結構, 推動產業發展、城鄉環境、生活品質的轉型升級,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努力實現生態環境的“高顏值”和經濟發展的“高素質”。

環保部發佈:您認為處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關係的關鍵是什麼?

朱華:通過近年來的觀察與思考, 我們認為, 處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關係的關鍵是牽住地方黨政“一把手”這個“牛鼻子”, 把責任加到“一把手”身上, 逐步改變地方主政者“生態環境為經濟發展讓路”的固有觀念, 建立健全內生機制,

推動環境監管從督企向督政轉變,切實用制度來推動和保障綠色發展、環境保護。

構建由督企向督政轉變的環境監管新格局, 從省到鄉(鎮)黨政一把手都切實感受到身上的擔子和壓力。

環保部發佈:“生態環境為經濟發展讓路”的觀念在很多地方主政者的心裡根深蒂固, 如何打破?

朱華:我們推動做了幾件事。 首先, 實行生態環保“黨政同責”, 福建在全國率先成立由省委書記擔任組長、省長擔任常務副組長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 各地市也相應成立以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副組長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 對本地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負總責。 同時建立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制, 每年由省委書記和省長與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黨政“一把手”簽訂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

環保部發佈:環境保護不是環保廳一個部門單打獨鬥, 怎麼調動其他部門的積極性, 履行環保責任?

朱華:這些年, 省委省政府不斷深化生態環保“一崗雙責”, 推動以省政府名義下達省直有關部門環境保護目標責任。 省直相關部門落實環保目標責任情況納入各單位年度績效考核內容, 並作為省直各單位黨政領導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 在每一個省直部門確定專職領導履行本系統環境保護監督職責, 今年, 福建制定出臺《福建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 明確52個部門130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 理清各部門履職範圍、職責邊界。

通過這些制度和機制的出臺, 福建省初步構建起了由督企向督政轉變的環境監管新格局,從省到鄉(鎮),各地黨委政府和部門之間都切實感受到身上的擔子和壓力,履行生態環保責任也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環保部發佈:在環境管理制度上,福建有很多創新的做法,能否介紹一下?

朱華:福建省是全國較早建立了大氣、水環境品質排名制度的省份。早在2014年7月,我省就開始每月對外公佈設區城市空氣環境品質排名,並逐步擴大資訊公開範圍;自2016年1月起,在原先排名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深化,每月公佈設區市及縣級行政區空氣品質排名、全省地表水環境品質狀況等環境監測資訊,有效倒逼各級黨委政府落實環境保護責任。

此外,我們建立了環境品質會商機制,分為月會商、雙月會商、季度會商、半年會商和全年會商,為環境品質管制和污染防治提供決策依據。此外,一旦發現超標或敏感污染物檢出等資料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啟動會商機制,及時分析研判,採取果斷措施,消除隱患與異常。

不論是“綠色青山”還是“金山銀山”,關鍵的落腳點還是在人民身上。

環保部發佈: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福建最關注的是什麼方面?

朱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兩山理論”中不論是“綠色青山”還是“金山銀山”,關鍵的落腳點還是在人民身上。生態環境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所以堅持環境保護為人民,以良好生態環境造福百姓,推動取得一批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能受益的治理成果,是我們近年來在環境保護工作中最關心、關注的問題。

環保部發佈:治理成果,怎麼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

朱華:首先要解決群眾關心、關切的突出問題。通過建立與綜治網格無縫對接、全覆蓋、精細化的環保網格化監管體系,我們掃除了環保監管工作的盲區,環境監管實現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部分地區甚至劃到五級網格,包括居住社區、工業園區等更小細胞單元。僅2017年1-8月全省城鄉社區網格員上報環保網格監管事件達26340件,有效推動環境執法力量向基層延伸。

環保部發佈:怎麼確保群眾反映,或者環境執法中發現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朱華:我們建立了環保問題常態化督查通報機制。從2015年起,把各地市突出環境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納入省政府季度經濟形勢運行分析暨督查通報會的主要內容之一,每季度選擇一項環境專題進行全省通報,省政府領導現場點評並提出整改要求,通報的突出環境問題由省政府辦公廳分解到各地市政府研究處理,省政府督查室跟蹤督辦,有效解決了一批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生態環保突出問題。

環保部發佈:近年來,可以感受到,公眾、企業的環保意識都在不斷提升,但表現形式可能有支援,也有指責,這些有沒有給環保工作帶來壓力?

朱華:十八大以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逐步深入人心,公眾對環保的意識逐步增強,但與此同時,在日常工作當中依然會存在有一些部門、企業和公眾對環保的認識度還不夠深,有時候對環保的工作存在不理解和不支援的情況。所以近年來,我們對如何提高全社會對環保工作認同度、支持度、參與度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要在福建構建環保的“黨政主導、企業施治、社會參與”多元共治的社會共治大格局。

從近年來看,全社會的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越來越高,公眾對環保越來越關心,越來越支持。特別是2016年我省建立環保“一網兩微一端”以來,“福建環境”官方微信粉絲量達4.6萬人,環保人人網總訪問人數近27萬,點擊量近102萬,集中體現了社會公眾對環保的關心關注,群眾環境滿意度逐年提高,環境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

黨代表寄語

福建是習近平總書記工作生活近18年的地方,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思想形成、發展和實踐的重要階段,也是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肩負著國家賦予的先行先試重任。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唯有恪盡職守、奮發進取、真抓實幹,帶領全省環保系統幹部職工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進一步將福建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的綠色發展之路,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朱華

福建省初步構建起了由督企向督政轉變的環境監管新格局,從省到鄉(鎮),各地黨委政府和部門之間都切實感受到身上的擔子和壓力,履行生態環保責任也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環保部發佈:在環境管理制度上,福建有很多創新的做法,能否介紹一下?

朱華:福建省是全國較早建立了大氣、水環境品質排名制度的省份。早在2014年7月,我省就開始每月對外公佈設區城市空氣環境品質排名,並逐步擴大資訊公開範圍;自2016年1月起,在原先排名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深化,每月公佈設區市及縣級行政區空氣品質排名、全省地表水環境品質狀況等環境監測資訊,有效倒逼各級黨委政府落實環境保護責任。

此外,我們建立了環境品質會商機制,分為月會商、雙月會商、季度會商、半年會商和全年會商,為環境品質管制和污染防治提供決策依據。此外,一旦發現超標或敏感污染物檢出等資料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啟動會商機制,及時分析研判,採取果斷措施,消除隱患與異常。

不論是“綠色青山”還是“金山銀山”,關鍵的落腳點還是在人民身上。

環保部發佈: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福建最關注的是什麼方面?

朱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兩山理論”中不論是“綠色青山”還是“金山銀山”,關鍵的落腳點還是在人民身上。生態環境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所以堅持環境保護為人民,以良好生態環境造福百姓,推動取得一批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能受益的治理成果,是我們近年來在環境保護工作中最關心、關注的問題。

環保部發佈:治理成果,怎麼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

朱華:首先要解決群眾關心、關切的突出問題。通過建立與綜治網格無縫對接、全覆蓋、精細化的環保網格化監管體系,我們掃除了環保監管工作的盲區,環境監管實現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部分地區甚至劃到五級網格,包括居住社區、工業園區等更小細胞單元。僅2017年1-8月全省城鄉社區網格員上報環保網格監管事件達26340件,有效推動環境執法力量向基層延伸。

環保部發佈:怎麼確保群眾反映,或者環境執法中發現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朱華:我們建立了環保問題常態化督查通報機制。從2015年起,把各地市突出環境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納入省政府季度經濟形勢運行分析暨督查通報會的主要內容之一,每季度選擇一項環境專題進行全省通報,省政府領導現場點評並提出整改要求,通報的突出環境問題由省政府辦公廳分解到各地市政府研究處理,省政府督查室跟蹤督辦,有效解決了一批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生態環保突出問題。

環保部發佈:近年來,可以感受到,公眾、企業的環保意識都在不斷提升,但表現形式可能有支援,也有指責,這些有沒有給環保工作帶來壓力?

朱華:十八大以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逐步深入人心,公眾對環保的意識逐步增強,但與此同時,在日常工作當中依然會存在有一些部門、企業和公眾對環保的認識度還不夠深,有時候對環保的工作存在不理解和不支援的情況。所以近年來,我們對如何提高全社會對環保工作認同度、支持度、參與度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要在福建構建環保的“黨政主導、企業施治、社會參與”多元共治的社會共治大格局。

從近年來看,全社會的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越來越高,公眾對環保越來越關心,越來越支持。特別是2016年我省建立環保“一網兩微一端”以來,“福建環境”官方微信粉絲量達4.6萬人,環保人人網總訪問人數近27萬,點擊量近102萬,集中體現了社會公眾對環保的關心關注,群眾環境滿意度逐年提高,環境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

黨代表寄語

福建是習近平總書記工作生活近18年的地方,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思想形成、發展和實踐的重要階段,也是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肩負著國家賦予的先行先試重任。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唯有恪盡職守、奮發進取、真抓實幹,帶領全省環保系統幹部職工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進一步將福建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的綠色發展之路,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朱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