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肝癌發現時多半是晚期?新技術來了,肝癌早診早治實現重大突破!

最近“破解肝癌身份指紋”的研究大火!

搶了娛樂圈的不少風頭。

我國是肝癌發病和死亡大國

每年新發肝癌病人約占全球的50%

肝癌素有“癌王”之稱

起病隱匿, 早期很難篩查

患者一旦出現臨床症狀

病情往往已經處於中晚期

失去根治性治療的機會

近日, 肝癌檢測這一世界性難題有了突破!

我國專家研究出新型檢測方法

抽一管血就能驗出有沒有肝癌

還能“科學算命”,

預測癌症發展過程及死亡風險!

這麼厲害?

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檢驗?

這是什麼黑科技?

格林威治時間10月9日, 國際學術頂尖雜誌《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上的一篇關於肝癌早診早治的文章一經發表, 即引起了國內外科學界的廣泛關注。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醫院院長徐瑞華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Kang Zhang(張康)教授一同帶領的中美科學家團隊破解了肝癌早診早治世界性難題。

原有檢測方法漏診率高達40%

肝癌起病隱匿, 患者一旦出現臨床症狀, 病情往往處於中晚期, 5年生存率只有30%和15%, 而早期的5年生存率則可達50%~70%。 但肝癌患者的早診率很低, 我國只有10%的患者處於早期, 其餘90%都已是中晚期甚至末期。

目前使用的甲胎蛋白AFP檢測法, 其敏感性只有60%左右。 這就是說, 僅依賴AFP作為早期診斷標誌物, 100名肝癌患者中將有40人被漏診。 同時, AFP對肝癌的診斷特異性在80%左右, 也容易導致肝癌的誤診。

一直以來, 醫生們都在尋找早期診斷肝癌的檢測方法。

技術難度:“猶如在數百萬人中抓一個小偷”

任何細胞都會更新代謝, 癌細胞也不例外。 癌細胞壞死凋亡後會釋放到血液中, 這就是迴圈腫瘤DNA(ctDNA)。

如果在癌症早期就檢測到這些ctDNA, 就能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 但是, 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極微, 每毫升血中僅有約20ng, 相當於一滴水的一億分之一, 好比在機場火車站的數百萬人流中尋找一個人,

難度極大。

▲徐瑞華教授團隊

大家這裡還要瞭解一個詞, 叫“液體活檢”:通常是指從血液裡尋找腫瘤的蹤跡和特點。 血液中之所以有腫瘤DNA, 是因為腫瘤其實像一個器官, 不斷有細胞生長, 也不斷有細胞死亡。 腫瘤細胞死亡過程中, 可能會釋放出自身的DNA,進入血液迴圈。通過分析它們,也可能瞭解腫瘤的特性。

徐瑞華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Kang Zhang(張康)教授一同帶領的中美科學家團隊先後攻克了多個技術壁壘,終於從40多萬個候選位點中尋找到10個早期診斷和療效相關以及8個預後相關的位點。這好比破獲了肝癌的“身份指紋”。

這種新的檢測方法,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還能準確預測腫瘤的療效和復發。利用這一方法,肝癌患者的漏診率將降低一半以上,降至15%左右,而誤診率更是降至7%左右。

同樣的技術能用於其它癌症類型麼?

可以!

從理論上講,這種方法是普適的。只要比較不同癌細胞和正常組織,就可能找到所有癌症類型的“身份指紋“。

據張康教授介紹,他們其實已經在尋找,甚至已經找到了肺癌指紋,乳腺癌指紋,結直腸癌指紋,胃癌指紋,胰腺癌指紋等等。

暢想未來,最理想的情況,是開發一個產品,一次性檢查所有主要癌症的甲基化指紋,成功的話,還真的可能實現“一管血查癌症”。

必須闢謠

“滴血查癌”?還做不到!

一滴血是非常少的,不足以完成腫瘤標記物的檢測。目前,即使採用最靈敏的方法來檢測腫瘤,例如這次發佈的肝癌早期診斷新技術,至少需要檢驗三毫升的血,只能由護士協助抽血。所以說,宣稱“滴血查癌”是誇張的,目前還做不到。

當然,面對癌症最好的方法還是預防!

如何預防肝癌?

病毒性肝炎是肝癌最重要的原因,在我國主要是乙型肝炎,在歐美日本等主要是丙型肝炎。

所以預防乙肝是最重要的,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和肝癌的最有效手段。

其次是不吃黴變食品,避免致癌物質黃麴黴素的攝入,飲用清潔水,避免飲水污染,避免酗酒等。

此外,具有肝癌高危因素,如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有肝癌家族史的正常人定期接受防癌體檢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可能會釋放出自身的DNA,進入血液迴圈。通過分析它們,也可能瞭解腫瘤的特性。

徐瑞華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Kang Zhang(張康)教授一同帶領的中美科學家團隊先後攻克了多個技術壁壘,終於從40多萬個候選位點中尋找到10個早期診斷和療效相關以及8個預後相關的位點。這好比破獲了肝癌的“身份指紋”。

這種新的檢測方法,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還能準確預測腫瘤的療效和復發。利用這一方法,肝癌患者的漏診率將降低一半以上,降至15%左右,而誤診率更是降至7%左右。

同樣的技術能用於其它癌症類型麼?

可以!

從理論上講,這種方法是普適的。只要比較不同癌細胞和正常組織,就可能找到所有癌症類型的“身份指紋“。

據張康教授介紹,他們其實已經在尋找,甚至已經找到了肺癌指紋,乳腺癌指紋,結直腸癌指紋,胃癌指紋,胰腺癌指紋等等。

暢想未來,最理想的情況,是開發一個產品,一次性檢查所有主要癌症的甲基化指紋,成功的話,還真的可能實現“一管血查癌症”。

必須闢謠

“滴血查癌”?還做不到!

一滴血是非常少的,不足以完成腫瘤標記物的檢測。目前,即使採用最靈敏的方法來檢測腫瘤,例如這次發佈的肝癌早期診斷新技術,至少需要檢驗三毫升的血,只能由護士協助抽血。所以說,宣稱“滴血查癌”是誇張的,目前還做不到。

當然,面對癌症最好的方法還是預防!

如何預防肝癌?

病毒性肝炎是肝癌最重要的原因,在我國主要是乙型肝炎,在歐美日本等主要是丙型肝炎。

所以預防乙肝是最重要的,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和肝癌的最有效手段。

其次是不吃黴變食品,避免致癌物質黃麴黴素的攝入,飲用清潔水,避免飲水污染,避免酗酒等。

此外,具有肝癌高危因素,如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有肝癌家族史的正常人定期接受防癌體檢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