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戰爭的後期通道——運輸機

C-130J“大力神”

C-130J“大力神”迄今為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升級版, 它有著堪稱完美的帶有多功能顯示裝置的駕駛艙、用新一代阿裡遜/勞斯萊斯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驅動六槳葉螺旋槳,

對系統進行了多處改進以減少人工作業, 降低了成本和維護費用, 與早期的C-130相比, 節省了生命週期成本。 在性能方面, J型爬升得更快更高, 能以更高的巡航速度飛得更遠, 可以在比早先的“大力神”更短的距離內起降。 C-130J是洛克希德公司自擔經費發展的, 原型機在1996年4月完成了首飛, 1999年1月, 美國空軍接收了第一架C-130J。 洛克希德-馬丁C-130J“大力神” 95座四發戰術運輸機的特點:肩部安裝的直翼;可收入整流罩的收放式起落架;四台被整流罩嚴密包裹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六槳葉螺旋槳。

運-9

運-9是由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開發中的中型中程多用途運輸機, 載重為20噸級。 陝飛生產的運-8飛機自1975年首飛上天以來, 作為中國國產的唯一中程中型運輸機, 已經研製了近30種改型。 運-9將改變這一歷史。 (運-9運輸機其實是61噸運-8F-200運輸機的放大版, 仿製俄羅斯安-12運輸機, 與美國的C-130運輸機相似。 )

運-9原是指中國第一個大型運輸機項目。 該項目於1969年上馬,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被放棄。

目前沒有關於該機的更多資訊。 現在所說的運-9多是指由運-8運輸機改進而來的一種新型運輸機, 通常被認為是空警-200、高新6號的飛機平臺。 “運-9”的編號最早於2005年北京航展上出現, 但中國官方到目前仍未正式採用此編號。

A400M

A400M是歐洲自行設計、研製和生產的新一代軍用運輸機,

也是歐盟國家進行合作的最大的武器聯合研製專案。 A400M開發計畫自1993年開始啟動, 由設在馬德里的空中客車軍用機公司負責設計, 多家歐洲著名公司參加了研發工作, 西班牙的塞維利亞總裝廠將負責總裝。 為了滿足歐洲各國對A400M軍用運輸機提出的一系列要求, 設計人員不僅對總體佈局、貨艙結構和裝卸系統等方面進行了精心設計。 A400M採用懸臂式上單冀和T形尾翼式的常規氣動佈局, 機冀採用超臨界翼型設計採用“寬體化”設計。 增加了貨艙容積和裝載效能, 並改善了結構堅固性、任務適應性和短距起落性能, 還採用了空客民用客機的電傳操縱系統和駕駛艙設計。

C-5“銀河”重型戰略運輸機

C-5“銀河”重型戰略運輸機(Lockheed C-5 Galaxy)是美國現役最大的戰略運輸機, 它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運載超大規格的貨物並在相對較短的距離裡起飛和降落。 地面工作人員可以同時在C-5運輸機的前後艙門進行裝載和卸載。 C-5運輸機是目前世界上現役最大型的運輸機之一。 肩部安裝的後掠翼; 帶整流罩的收放式起落架; 翼下吊掛四台渦輪風島發動機; T形尾翼; 向上開的機頭貨物裝卸門。

VC10 C.1K&K.3/4

VCl 0 C.1K由民用型VCl 0派生而來,於1962年6月29日首飛,1965年開始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英國皇家空軍購買了14架VCl0 C.1運輸機,其中13架後來改裝成了C.1K加油機/運輸機。後來退役的民用客機被改裝成了VC10K2(5架,現已退役)、K.3(4架)和K.4(5架)加油機。這些飛機的退役日期取決於A330 FSTA(未來戰略加油機)何時開始服役。後掠式T型尾翼;後掠式下單翼,翼下空中加油吊艙;機身後部四台羅爾斯·羅伊斯Conway Mk.301渦輪風扇發動機。

SC.7“高空貨車”

7飛機是1959年開始研製的一種具有短距起降能力的小型多用途運輸機,採用邁爾斯公司的Aerovan貨運飛機上使用的高展弦比機翼。SC.7的機身側面為方形,該機型後來得了綽號skyvan“高空貨車”,1963年1月17日裝載美國大陸公司的活塞發動機首飛,1966年開始服役,服役之前已經換裝了透博梅卡·阿斯塔左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包括軍用機型在內,一共製造了150架。斜撐杆式直形上單翼;機翼上安裝兩台蓋瑞特TPE331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三槳葉螺旋槳;機身側面為方形,上掠式尾部安裝了裝卸舷梯;雙尾翼,側面為方形;固定前三點式起落架。

川崎C-1A

一架原型XC-1軍用運輸機於1970年11月12日首飛。EC-1ECM(電子對抗)教練型是從運輸機改裝來,機頭帶有一個大型球形雷達罩,前部機身側面帶兩個較小的雷達罩。各型一共製造了31架。T型尾翼;後掠式上單翼;翼下兩台三菱(普-惠)JT8D-M-9渦輪風扇發動機。

運-20

運-20(Y-20)重型運輸機,代號鯤鵬,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由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研發並製造。該機參考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並融合了美國C-17的部分特點。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運-20的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的改進,載重也有提高。2013年1月26日下午14時整,運-20在閻良基地順利升空,首飛圓滿成功。運-20的成功首飛,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的一次重大突破,中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大型運輸機,是中國空軍建設戰略空軍的一座里程碑。中國運-20重型軍事運輸機使用傳統佈局,大展弦比機翼,前緣後掠角24度,懸臂式T形尾翼,三點式起落架,主起落架6個輪,前起落架2個輪,可90度偏轉。

C-141“舉重星”

C-141“舉重星”(Starlifter)運輸機是美空軍主力戰略運輸機之一,是世界上第一種完全為貨運設計的噴氣式飛機,是第一種使用渦扇發動機的大型運輸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佐治亞州分部研製。主要用於運送人員和物資。C-141的貨艙雖然不如後來出現的C-5和C-17的大,但是也能輕鬆的裝載長達31米的大型貨物。其貨艙也可一次運載208名全副武裝的地面部隊士兵,或168名攜帶全套裝備的傘兵。該機還可以運送“民兵”戰略彈道導彈。在海灣戰爭期間,C-141飛行了37000架次,在90%的架次中能準時抵達目的地。肩部安裝的後掠翼; 可收入整流罩的收放式起落架; 翼下吊掛四台渦輪風扇發動機; T形尾翼。

C-160

C.160是歐洲Transall集團(Transall一詞由Transporter Allianz組合而成)研製的運輸機,第一架原型機於1963年2月25日首飛。第一批共169架生產型c.160於1972年之前製造完畢。為法國研製的c.160NG(第二系列)中的第一架於1981年4月9日試飛,到1985年之前,29架製造完畢。梯形上單翼;機翼安裝兩台羅爾斯·羅伊斯TyneRTy.20Mk.22渦輪螺旋槳發動機。C.160G Gabriel機型帶有各種天線/雷達罩。

肩部安裝的後掠翼; 帶整流罩的收放式起落架; 翼下吊掛四台渦輪風島發動機; T形尾翼; 向上開的機頭貨物裝卸門。

VC10 C.1K&K.3/4

VCl 0 C.1K由民用型VCl 0派生而來,於1962年6月29日首飛,1965年開始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英國皇家空軍購買了14架VCl0 C.1運輸機,其中13架後來改裝成了C.1K加油機/運輸機。後來退役的民用客機被改裝成了VC10K2(5架,現已退役)、K.3(4架)和K.4(5架)加油機。這些飛機的退役日期取決於A330 FSTA(未來戰略加油機)何時開始服役。後掠式T型尾翼;後掠式下單翼,翼下空中加油吊艙;機身後部四台羅爾斯·羅伊斯Conway Mk.301渦輪風扇發動機。

SC.7“高空貨車”

7飛機是1959年開始研製的一種具有短距起降能力的小型多用途運輸機,採用邁爾斯公司的Aerovan貨運飛機上使用的高展弦比機翼。SC.7的機身側面為方形,該機型後來得了綽號skyvan“高空貨車”,1963年1月17日裝載美國大陸公司的活塞發動機首飛,1966年開始服役,服役之前已經換裝了透博梅卡·阿斯塔左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包括軍用機型在內,一共製造了150架。斜撐杆式直形上單翼;機翼上安裝兩台蓋瑞特TPE331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三槳葉螺旋槳;機身側面為方形,上掠式尾部安裝了裝卸舷梯;雙尾翼,側面為方形;固定前三點式起落架。

川崎C-1A

一架原型XC-1軍用運輸機於1970年11月12日首飛。EC-1ECM(電子對抗)教練型是從運輸機改裝來,機頭帶有一個大型球形雷達罩,前部機身側面帶兩個較小的雷達罩。各型一共製造了31架。T型尾翼;後掠式上單翼;翼下兩台三菱(普-惠)JT8D-M-9渦輪風扇發動機。

運-20

運-20(Y-20)重型運輸機,代號鯤鵬,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由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研發並製造。該機參考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並融合了美國C-17的部分特點。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運-20的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的改進,載重也有提高。2013年1月26日下午14時整,運-20在閻良基地順利升空,首飛圓滿成功。運-20的成功首飛,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的一次重大突破,中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大型運輸機,是中國空軍建設戰略空軍的一座里程碑。中國運-20重型軍事運輸機使用傳統佈局,大展弦比機翼,前緣後掠角24度,懸臂式T形尾翼,三點式起落架,主起落架6個輪,前起落架2個輪,可90度偏轉。

C-141“舉重星”

C-141“舉重星”(Starlifter)運輸機是美空軍主力戰略運輸機之一,是世界上第一種完全為貨運設計的噴氣式飛機,是第一種使用渦扇發動機的大型運輸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佐治亞州分部研製。主要用於運送人員和物資。C-141的貨艙雖然不如後來出現的C-5和C-17的大,但是也能輕鬆的裝載長達31米的大型貨物。其貨艙也可一次運載208名全副武裝的地面部隊士兵,或168名攜帶全套裝備的傘兵。該機還可以運送“民兵”戰略彈道導彈。在海灣戰爭期間,C-141飛行了37000架次,在90%的架次中能準時抵達目的地。肩部安裝的後掠翼; 可收入整流罩的收放式起落架; 翼下吊掛四台渦輪風扇發動機; T形尾翼。

C-160

C.160是歐洲Transall集團(Transall一詞由Transporter Allianz組合而成)研製的運輸機,第一架原型機於1963年2月25日首飛。第一批共169架生產型c.160於1972年之前製造完畢。為法國研製的c.160NG(第二系列)中的第一架於1981年4月9日試飛,到1985年之前,29架製造完畢。梯形上單翼;機翼安裝兩台羅爾斯·羅伊斯TyneRTy.20Mk.22渦輪螺旋槳發動機。C.160G Gabriel機型帶有各種天線/雷達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