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關注」孟津女局長進京講敬業故事展現女性的風采

三八國際婦女節期間, 中國氣象局邀請全國氣象系統選拔出的31名縣氣象局女局長做先進事蹟報告。 孟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氣象局局長馬淑玲作為先進代表赴京作報告, 受到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矯梅燕、于新文親切接見, 應邀參觀中央氣象臺、中國衛星氣象中心。 以下是相關圖片和馬淑玲“巾幗建功”事蹟報告全文。

中國氣象局“巾幗建功”事蹟報告會會場

馬淑玲介紹“巾幗建功”先進事蹟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同馬淑玲合影

優秀縣級女氣象局長參觀中央氣象臺

馬淑玲在中央氣象臺座談會會場

馬淑玲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參觀

我為邙原降甘霖

我叫馬淑玲, 1966年1月生, 1990年6月南京氣象學院畢業, 主動申請到青海省海南州工作。 由於結婚年齡找不到物件, 在父母強烈要求下調回老家河南洛陽。

洛陽,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四面青山,

洛水中流, 居天下之中, 氣候四季分明。 1999年12月, 組織任命我為洛陽氣象臺副台長。 作為女氣象人, 能在這樣的城市、這樣的崗位工作, 為社會公眾服務, 我感到無比欣慰、無比滿足。

六年後, 就在這樣醉心業務工作時, 組織決定我任偃師市氣象局局長。 聽到消息, 我腦子裡頓時一片空白。

2006年5月28日, 市局副局長鮑玉輝和人事科長送我上任。 沿著窄細的小巷, 我首次走進偃師氣象局, 農家小院模樣的院落, 四周被建築物包圍。 面對這樣的環境, 我頓感寒心。 難道這就是我的崗位、我的家?

鮑局長是位熟悉基層的老氣象, 他說:“偃師局辦公面積僅有202平方米, 探測環境破壞被國家局通報。 組織安排你到偃師, 要爭取遷建新站, 儘快改變落後面貌。 ”

我像遠離父母的孩童,夜深人靜難以入睡。在洛陽氣象臺,我可以專注喜愛的業務,可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無需抛頭露面求助他人。來到這裡,頂著觀測環境惡化的通報,要由我來改變這樣的面貌。難道,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未來?

我和職工談心,大家苦笑氣象局是四面合圍“坐井觀天”。職工一致要求開闢符合觀測要求的新天地。我們走出角落窩踏勘選址,在城北虎頭山南麓一片開闊的臺地,我們俯瞰整個城區,遠處伊洛河逶迤東區,中嶽嵩山雲起雲飛。

“好地方,好地方啊!我們應該搬到這裡來!”有了理想的選址,還要有完整的遷建方案。究竟征多少地、建多大面積、如何規劃、如何協調,一個個問題不斷閃現。一有思路、一有答案,哪怕丟下碗筷、哪怕半夜爬起,一步步思考,一步步完善,終於形成了氣象局整體遷建方案。

我們向地方政府彙報,得到大力支持。李明智市長說,氣象工作為地方服務,理應無條件支援。明確土地、規劃、城建部門認真研究,爭取儘快付諸實施。2008年春天,我們全部遷建手續到位,新址建設終於開工奠基。

“有人問我事如何,人海闊,無日不風波。”正如元代洛陽詞人姚燧《陽春曲》中的詞句,後半夜電話突然響起,工地報告:“一村民帶頭強行挖土,已經開來40多輛卡車。”

偃師城區位於洛河北岸,許多建築都要墊土加高,一些人挖土賣錢由來已久。我一邊打110報警,一邊趕往工地。深夜兩點,警車來到現場,可面對這樣大規模的當地村民也無能為力。我上前說服,卻引來無理圍攻,一個人指著我的鼻子說:“一個女人家,本事不小,占我們地還不讓挖土,再造次叫你今晚就回不了家……”

我們用地經過合法審批,一分不欠付清了征地款,這裡並無多餘土方。可無論如何解釋都無濟於事。無奈之下,我不顧一切闖到挖掘機前,你有本事從我身上挖過去!在這樣的對峙下,看到無法取土,40多輛拉土車在黑夜中逐漸離去。

在全域職工的熱切期盼中工程如期竣工,大家歡天喜地搬遷新址。偃師局固定資產由5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各項工作快速推進,全市考核排名由倒數第一前移了7個位次。

2011年8月,組織調我到孟津局工作。與河川地區不同,一道邙嶺橫臥縣境。氣象災害多發,十年九旱,農業靠天收,構成了這裡的突出特點。

我和局裡的同志到鎮村調研,一段段講述令人痛苦揪心。在送莊鎮,進京打工20年的呂妙霞回鄉創業,帶領村民種草莓。2009年11月11日遭遇特大暴雪,日光溫棚全部垮塌。2010年9月4日突遇14級龍捲風,造成滅頂之災。

作為農業縣,孟津還飽受十年九旱的困擾。上世紀九十年代,大旱驚動黨中央,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帶領專家親赴孟津考察指導抗旱。孟津人不斷探尋著掙脫乾旱之路。

活生生的現實,使我們感到沉甸甸的責任。我們調研提出了以科技為支撐的氣象業務發展思路,明確深度推進災害天氣監測、農業氣象精細化預報,大幅度擴展預報資訊覆蓋面,提高全縣防災減災能力。突出重點,強化人工增雨作業,推動氣象服務能力跨越提升。

按照這樣的思路,我們歷時三年建成氣象災害預警中心,全部建成十鎮自動氣象站,實現了裝備一流、技術一流、隊伍一流。對30米以上暫態大風、30釐米水量大暴雪等重大災害性天氣,全部準確預報,有效預防和降低了災害損失。

我們完成3處人工影響天氣基地佈局,近5年累計增雨作業136批次,增加降雨量約8000萬噸。

在乾旱嶺區,隨著人工增雨作業發揮作用,帶來連年風調雨順。全縣調整種植結構,辦起18個農業節會,加快農旅融合發展。會盟梨花節、荷花節、新米節,送莊草莓節、桃花節、西瓜節,平樂丁香花節,白鶴櫻花節,朝陽桑葚節,常袋紅提節,麻屯櫻桃節,橫水玫瑰節,小浪底石榴節,四季節會不斷,遊客盈門。孟津縣被農業部、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由於我們的氣象服務,草莓基地趨利避害發展壯大,創業帶頭人呂妙霞當選省人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2016年5月10日,全國農業科教現場會在孟津召開,農業氣象服務成為各地代表關注的亮點。

前不久,孟津縣氣象局被授予省級文明單位、全省氣象系統優秀縣局,我個人被授予優秀縣局長。上月,孟津縣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全票選舉我為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這一刻,我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我明白,個人微不足道,這是氣象人的榮譽,這是人民對基層氣象事業的巨大獎賞!

中國夢,我的夢,氣象夢。這一生,我無怨無悔,要永遠做一個光榮的氣象人!

圖文:孟小津

我像遠離父母的孩童,夜深人靜難以入睡。在洛陽氣象臺,我可以專注喜愛的業務,可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無需抛頭露面求助他人。來到這裡,頂著觀測環境惡化的通報,要由我來改變這樣的面貌。難道,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未來?

我和職工談心,大家苦笑氣象局是四面合圍“坐井觀天”。職工一致要求開闢符合觀測要求的新天地。我們走出角落窩踏勘選址,在城北虎頭山南麓一片開闊的臺地,我們俯瞰整個城區,遠處伊洛河逶迤東區,中嶽嵩山雲起雲飛。

“好地方,好地方啊!我們應該搬到這裡來!”有了理想的選址,還要有完整的遷建方案。究竟征多少地、建多大面積、如何規劃、如何協調,一個個問題不斷閃現。一有思路、一有答案,哪怕丟下碗筷、哪怕半夜爬起,一步步思考,一步步完善,終於形成了氣象局整體遷建方案。

我們向地方政府彙報,得到大力支持。李明智市長說,氣象工作為地方服務,理應無條件支援。明確土地、規劃、城建部門認真研究,爭取儘快付諸實施。2008年春天,我們全部遷建手續到位,新址建設終於開工奠基。

“有人問我事如何,人海闊,無日不風波。”正如元代洛陽詞人姚燧《陽春曲》中的詞句,後半夜電話突然響起,工地報告:“一村民帶頭強行挖土,已經開來40多輛卡車。”

偃師城區位於洛河北岸,許多建築都要墊土加高,一些人挖土賣錢由來已久。我一邊打110報警,一邊趕往工地。深夜兩點,警車來到現場,可面對這樣大規模的當地村民也無能為力。我上前說服,卻引來無理圍攻,一個人指著我的鼻子說:“一個女人家,本事不小,占我們地還不讓挖土,再造次叫你今晚就回不了家……”

我們用地經過合法審批,一分不欠付清了征地款,這裡並無多餘土方。可無論如何解釋都無濟於事。無奈之下,我不顧一切闖到挖掘機前,你有本事從我身上挖過去!在這樣的對峙下,看到無法取土,40多輛拉土車在黑夜中逐漸離去。

在全域職工的熱切期盼中工程如期竣工,大家歡天喜地搬遷新址。偃師局固定資產由5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各項工作快速推進,全市考核排名由倒數第一前移了7個位次。

2011年8月,組織調我到孟津局工作。與河川地區不同,一道邙嶺橫臥縣境。氣象災害多發,十年九旱,農業靠天收,構成了這裡的突出特點。

我和局裡的同志到鎮村調研,一段段講述令人痛苦揪心。在送莊鎮,進京打工20年的呂妙霞回鄉創業,帶領村民種草莓。2009年11月11日遭遇特大暴雪,日光溫棚全部垮塌。2010年9月4日突遇14級龍捲風,造成滅頂之災。

作為農業縣,孟津還飽受十年九旱的困擾。上世紀九十年代,大旱驚動黨中央,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帶領專家親赴孟津考察指導抗旱。孟津人不斷探尋著掙脫乾旱之路。

活生生的現實,使我們感到沉甸甸的責任。我們調研提出了以科技為支撐的氣象業務發展思路,明確深度推進災害天氣監測、農業氣象精細化預報,大幅度擴展預報資訊覆蓋面,提高全縣防災減災能力。突出重點,強化人工增雨作業,推動氣象服務能力跨越提升。

按照這樣的思路,我們歷時三年建成氣象災害預警中心,全部建成十鎮自動氣象站,實現了裝備一流、技術一流、隊伍一流。對30米以上暫態大風、30釐米水量大暴雪等重大災害性天氣,全部準確預報,有效預防和降低了災害損失。

我們完成3處人工影響天氣基地佈局,近5年累計增雨作業136批次,增加降雨量約8000萬噸。

在乾旱嶺區,隨著人工增雨作業發揮作用,帶來連年風調雨順。全縣調整種植結構,辦起18個農業節會,加快農旅融合發展。會盟梨花節、荷花節、新米節,送莊草莓節、桃花節、西瓜節,平樂丁香花節,白鶴櫻花節,朝陽桑葚節,常袋紅提節,麻屯櫻桃節,橫水玫瑰節,小浪底石榴節,四季節會不斷,遊客盈門。孟津縣被農業部、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由於我們的氣象服務,草莓基地趨利避害發展壯大,創業帶頭人呂妙霞當選省人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2016年5月10日,全國農業科教現場會在孟津召開,農業氣象服務成為各地代表關注的亮點。

前不久,孟津縣氣象局被授予省級文明單位、全省氣象系統優秀縣局,我個人被授予優秀縣局長。上月,孟津縣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全票選舉我為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這一刻,我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我明白,個人微不足道,這是氣象人的榮譽,這是人民對基層氣象事業的巨大獎賞!

中國夢,我的夢,氣象夢。這一生,我無怨無悔,要永遠做一個光榮的氣象人!

圖文:孟小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