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察布查爾:“植樹造林+貧困戶脫貧”兩不誤

“今天伊犁州在這裡舉行春季義務植樹活動, 一方面是為貧困戶種植生態經濟林, 讓貧困戶進行管護, 達到提高貧困戶收入, 實現生態扶貧的目的, 同時也有利於改善我們全縣的生態環境。 ”4月1日, 縣扶貧辦黨組書記李煒在察布查爾縣萬畝生態林基地義務植樹現場時這樣說道。

植樹造林的同時, 還可以讓貧困戶脫貧, 這是怎麼回事, 一起來看看吧: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察布查爾縣牢固樹立這一理念, 年初, 在縣委十三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報告中就明確提出要構建“生態大格局”, 大力植樹造林, 實施10萬畝生態扶貧造林工程, 將產業、扶貧、旅遊、生態有機結合, 既改善生態環境, 又形成產業帶動脫貧。

在探索實踐中, 察布查爾縣建立了“植樹造林+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 貧困戶通過打工方式享受30%收益的分配, 讓更多貧困戶在植樹造林中擁有更多獲得感。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

2017年實施第一期生態扶貧造林工程1.1萬畝。 通過篩選確定建檔立卡貧困戶220戶, 戶均管理土地50畝、造林前5年無收益時, 給予每戶/畝100元的補助, 按戶均50畝計算, 每戶年均獲得勞務報酬5000元。

5年掛果後進行二次分配,

再次拿出1.1萬畝的30%收益給貧困戶, 戶均享受約15畝地的分紅, 掛果後貧困戶可以繼續從事勞務, 公司按市場用工標準支付工資, 把綠化工作與百姓脫貧致富結合起來, 政策持續30年不變。

幫扶機制:在1.1萬畝地塊內建立幫扶機制, 以幫扶單位+説明戶+幫扶幹部+聯繫鄉鎮、村,

共同管理的聯動機制, 從種樹開始就樹立標識牌, 到管護、到修剪、到掛果、到收穫、到銷售都和參與單位、參與人員掛鉤, 建立扶貧幫困考核機制。

後期實施的“生態扶貧”二期和三期工程也按此計畫推廣, 最終達到3101戶、10847人貧困人全面覆蓋。

在4月1日的伊犁州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現場, 就有一位因此而受益的貧困戶, 是來自察布查爾縣闊洪齊鄉楊古孜亞尕其村村民地裡木拉提·阿曼, 來聽聽他怎麼說:

“前面我是貧困戶的時候, 各級單位、幫扶幹部説明我們解決了不少事情, 發了雞苗、羊, 蓋了棚圈和房子,現在家庭條件比以前好得多,今年還讓我管護這50畝生態林,每年還付給我5000塊錢管護費,5年以後按照成活率的30%承包給我本人,對我今後發展致富、早日脫貧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決心一定要管護好這片生態林,增加家庭收入,非常感謝黨和政府。”

文 | 白羽

編輯 | 牙生江

責編 | 任 豔

審核 | 舒 丁

蓋了棚圈和房子,現在家庭條件比以前好得多,今年還讓我管護這50畝生態林,每年還付給我5000塊錢管護費,5年以後按照成活率的30%承包給我本人,對我今後發展致富、早日脫貧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決心一定要管護好這片生態林,增加家庭收入,非常感謝黨和政府。”

文 | 白羽

編輯 | 牙生江

責編 | 任 豔

審核 | 舒 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