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017年政法十大亮點: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意見印發

2017,政法十大亮點

全國政法機關要強化憂患意識, 提高政治警覺, 增強工作預見性, 不斷創新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 全面提升防範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水準, 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 要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 提高對各種矛盾問題預測預警預防能力, 為黨的十九大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要鍥而不捨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進一步提高司法品質、效率和公信力。 要堅持不懈加強政法隊伍建設, 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生態。

——摘自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要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統一思想、指導工作, 主動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 牢固樹立深度的憂患意識, 增強政治責任感, 提高工作預見性, 一手抓從嚴從實從細做好保安全、護穩定工作, 一手抓深入解決源頭性、基礎性問題, 推動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和過硬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規範的法治環境,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今年, 我們黨將召開十九大, 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做好今年政法工作, 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是政法機關必須肩負起的重大政治責任。 這是一個挑戰與困難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的時代。 我們要以更敏銳的政治眼光、更強烈的憂患意識, 勇於直面挑戰、善於擊退困難, 把工作基點放在應對突發情況、駕馭複雜局面上, 努力掌握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主動權。

——摘自2017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感 動

2017這一年, 政法戰線湧現出了一大批忠誠履職、愛崗敬業、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懲惡揚善、服務人民的英模人物。 他們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 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 他們的英雄事蹟, 口口相傳, 可歌可泣,

感動了無數人。 今天, 我們從中選出8位代表, 展示其風采。

趙鐘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原總隊長。 2017年2月20日, 烏魯木齊大雪紛飛, 53歲的趙鐘勇突發疾病, 犧牲在工作崗位上。 參加工作33年來, 他一心撲在工作上, 只請過兩次假, 一次是妻子生孩子, 另一次是父親去世。 他嚴於律己, 始終堅持不辦人情案、不收黑心錢、不做保護傘;與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約法三章:不得插手他工作上的事情, 不得替他人說情求情, 不得收受他人禮物。

胡建江, 浙江省余姚市公安局陽明派出所刑事偵查組組長。 2017年4月22日淩晨, 胡建江帶隊偵破一起毒品案時, 犯罪嫌疑人石某奪門而出, 用匕首刺穿他的左上臂, 鮮血頓時噴湧而出。

雖然身負重傷, 但胡建江憑著鐵一般的意志追趕了160多米, 追上石某, 用盡全身力氣, 把他死死地摁在了地上。 “作為刑警, 如果讓犯罪嫌疑人從我眼皮子底下逃走, 那將是我一輩子的恥辱”。

俞秀成, 浙江省溫州市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 在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工作期間, 俞秀成參與辦理了千島湖“3·31”等重大案件;持續加強來訪接待室軟硬體建設, 使其連續獲評“全國文明接待室”稱號。 擔任溫州市檢察院檢察長後, 他直面改革發展難題, 勇於擔當, 敢打硬仗, 推動溫州市檢察院各項工作躋身全省前列。 即使後來身患重病, 住進了重症監護病房, 仍然鍥而不捨, 與死神爭分奪秒, 強忍病痛頑強堅持工作。 他說:“寧願在工作中累死, 也不願在病床上苟活。

”從2016年1月開始, 俞秀成一邊治病一邊工作, 啟動了他的帶病堅持工作倒計時:無論在上海開刀還是在溫州化療, 無論在醫院掛瓶還是在雪山療養, 心中念念不忘的始終是他的檢察事業……2016年11月7日, 經搶救無效, 俞秀成不幸因公殉職。

畢冬雲,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1995年, 畢冬雲不幸因車禍失去左腿, 安上假肢後重新回到公訴工作崗位。 為了完成出庭、提審等工作, 她的傷腿多次被假肢磨得血肉模糊, 卻忍著疼痛默默堅持工作。 2014年成立的“冬雲工作室”, 是河南首個以檢察官個人名字命名的未檢工作室, 一直致力於全方位開展未成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為未成年人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至今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500餘起。

侯鐵男,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執行局原局長。2017年2月24日,侯鐵男在工作期間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作為全省法院執行工作帶頭人,他緊緊圍繞“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目標,帶領全省法院執行幹警攻堅克難、埋頭苦幹,取得突出成績。他敢於擔當、銳意改革,在全國率先完成了執行案件流程資訊管理系統對接試點工作,建成功能完備的“龍江網上執行局”,實現全國銀行存款線上查控。

蔣青春,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從事法院工作35年,蔣青春恪盡職守、兢兢業業,所辦案件無一超審限、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他時刻牢記司法為民宗旨,滿懷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誼,用心調解多起衝突激烈的案件。他熱愛審判事業,始終把執法辦案工作放在第一位,在身患癌症且胃全部切除的情況下,仍以堅強意志克服病痛、堅守崗位,參與審理評查各類案件1.2萬餘件,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高度讚揚。

湯洪林,四川省巴中監獄六監區原監區長。今年3月7日,年僅36歲的湯洪林在工作途中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穿著那身他最愛的警服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由於生前出色的監獄工作,大量被湯洪林感化幫教過的服刑人員得知他犧牲的消息後泣不成聲,自發在獄中為他舉辦了追悼會,還有很多被他關心挽救過的刑滿釋放人員紛紛從外地趕來巴中,一定要見上“恩人”最後一面。

陳賢、曹旭,“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2014年以來,安徽天定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賢已連續4年參加“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在西藏、內蒙古、新疆等地免費提供法律援助,其間她還動員同為律師的丈夫曹旭,和她一同參加志願者行動,成為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開展以來唯一一對志願者律師夫妻。從雪域高原到遼闊草原,再到茫茫戈壁,從隻身前行到夫妻同行,讓更多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感受到了法治陽光的溫暖。

員額法官檢察官選任已完成

今年7月,最高法、最高檢分別遴選出首批367名員額法官、228名員額檢察官,這標誌著,全國員額法官、檢察官選任工作已順利完成,全國共產生入額法官12萬多名、入額檢察官9萬多名,比原來法官、檢察官人數減少40%左右。涉及司法人員切身利益的員額制改革,這一被公認為司法體制改革“最難啃的硬骨頭”,已被總體“啃下”。

7月10日,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在貴州貴陽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司法體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國政法機關要按照黨中央要求,堅定不移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各地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乘風破浪、勇往直前。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四項改革相繼推開,優化了司法職權配置,健全了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法官、檢察官主體地位得到確立,做到“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意見印發

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新形勢下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了新形勢下政法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並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政法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

全國政法機關一手抓突出問題整改、一手抓長效機制建設,推動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五個過硬”政法隊伍建設取得了新進展,廣大政法幹警工作理念在轉變,政治、業務素質在提高,履職能力在增強,人民群眾滿意度在上升。為了祖國安寧、人民幸福、社會公正,政法幹警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辛勞和汗水,有的甚至獻出寶貴生命,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

排除非法證據防範冤假錯案

今年2月,最高法發佈《關於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對採取刑訊逼供、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詞證據,應當依法予以排除。最高檢研究起草《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案件異地審查規定》,明確提出對有重大冤錯可能的申訴案件交由異地進行辦理,以消除阻力和干擾。

6月,“兩高三部”聯合發佈《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各地嚴格執行規定,嚴禁辦案機關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對採用暴力、威脅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以及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的,堅決予以排除,切實防範冤假錯案產生。

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犯罪

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村霸”和宗族惡勢力橫行鄉里問題突出,嚴重侵害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2017年2月,最高檢印發《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犯罪積極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意見》。各級檢察機關認真貫徹意見,依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刑事犯罪,突出打擊為“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職務犯罪行為。

與此同時,各地創新治理,多措並舉,綜合施治,依法嚴厲打擊危害農村和諧穩定的違法犯罪。甘肅、江西、陝西西安等地出臺相關意見,開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干擾農村基層選舉的“鄉惡”“村霸”和宗族惡勢力,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敲詐勒索、暴力收取保護費的“市霸”“行霸”等犯罪,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第一家互聯網法院杭州揭牌

今年6月26日,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關於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8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成立,成為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最大特點是訴訟全程通過網路進行,從起訴、立案、舉證、開庭、送達、判決、執行全部在網上完成,當事人無需舟車勞頓,打官司像網購一樣便捷。

目前,杭州互聯網法院暫時受理杭州市涉網的一審民商事、部分智慧財產權案件,以及最高法指定由杭州互聯網法院審理的重大、疑難、複雜涉網案件。隨著審判條件成熟和審判經驗積累,杭州互聯網法院將進一步擴大轄區範圍和受案類型,將逐步審理全省範圍內涉網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和全國範圍內有重大意義的指定管轄案件。

電信詐騙發案數損失數雙降

今年以來,政法機關持續加大對電信網路詐騙的打擊力度,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電信網路詐騙在內的“三打擊一整治”專項行動。司法機關嚴格執行電信網路詐騙刑案司法解釋,嚴格控制適用緩刑範圍,嚴格掌握適用緩刑條件。造成山東女學生徐玉玉死亡的電信詐騙案,7名被告人終審被判處無期徒刑至3年有期徒刑不等。

8月4日,174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從印尼押解回國;8月5日,77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從斐濟押解回國……公安機關強化國際警務合作,絕不讓犯罪分子逍遙海外。2017年上半年,全國電信詐騙發案數、群眾財產損失數同比分別下降12.3%、30.8%。

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

今年以來,各地司法行政機關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江蘇深化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改革,推動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資源下沉,多層次、多領域、多管道開展公共法律服務。河北省推出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冀法通”,安徽省推動建立覆蓋全省的村(社區)法律服務微信群,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優質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9月,司法部印發《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要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立足“法律事務諮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指引和提供”,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路三大平臺,到2018年底前基本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到2020年總體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體系。

家門口打異地官司減少訴累

到外地打官司,從立案開始就是一件累人的事。為減少群眾訴累,今年3月底,最高法在福建泉州召開全國法院跨域立案訴訟服務試點工作培訓會,明確北京、浙江、江蘇等7個高級法院和廣東佛山、陝西安康、寧夏銀川等7個中級法院開展試點,推行跨域立案訴訟服務。

5月1日,江蘇全面啟動跨域立案試點,所有屬於立案登記範圍的案件,都可以通過跨域立案和網上立案進行。6月7日,京津冀法院跨區域立案服務一體化試點工作啟動。與此同時,江蘇、浙江、福建等地積極探索跨省域立案工作。對於當事人訴訟材料準備不足的,各地明確,管轄法院一次性書面告知,在指定期限內補正。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偵辦傳銷犯罪案件同比翻倍

近年來,傳銷犯罪案件名目繁雜、持續多發,波及範圍廣、涉及人數多,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嚴重危害市場經濟秩序。公安機關主動加強與工商、教育、人社、住建、工信、商務、銀監等部門及檢法機關、金融機構的協作,綜合採取預警監測、社會面防控、專項打擊、重點案件查處、警示宣傳、完善法律法規制度等措施,持續開展打擊整治。

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集中打擊以“虛擬貨幣”等為包裝的網路傳銷和傳統的聚集型傳銷。據統計,今年1月至9月份,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傳銷犯罪案件5983起,同比上升118.5%,涉案金額近300億元。

完善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

今年8月,“兩高三部”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的意見》,就法律援助值班律師職責、運行模式、監督管理、工作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規定。今年以來,各地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共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答諮詢16.7萬餘人次,轉交法律援助申請1.9萬件。

目前,全國共建立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2300餘個,覆蓋率88%,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1700餘個,覆蓋率51.7%。部分省份實現看守所和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蓋,有力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

感 言

● 全國人大代表、安踏集團董事長丁世忠:“在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模式下,老百姓打異地官司不必再長途奔波、來回折騰,大大減輕了訴累,其效果有目共睹。”

——摘自2017年4月10日《法制日報》三版《家門口打異地官司群眾少受累》

● 江蘇省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龍虎塘派出所輔警隊長任金鑫:“隨著新政策的出臺和逐步落實,輔警的職業保障和尊榮感等方面不斷提升,工作起來幹勁更足了。”

——摘自2017年5月27日《法制日報》三版《新政策激勵讓輔警幹勁更足》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志銘:“改革前,院庭長往往只辦理少數疑難複雜新類型案件,如今,優秀法官回歸審判一線辦案,大量辦案,對統一裁判尺度、促進司法公正都有積極意義。”

——摘自2017年6月5日《法制日報》三版《收案大省江蘇改革破解案多人少難題》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副院長陳遼敏:“網上法庭的出現,不僅方便了消費者及其他電子商務參與者依法維權,還利用互聯網大資料的優勢,開發訴訟結果預測功能,引導當事人正確評估案件走向,使得結果可預期,公平看得見。”

——摘自2017年6月29日《法制日報》三版《杭州互聯網法院的前世今生》

● 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法官管理部副部長劉崢:“在法院的每一個崗位上,只要盡心盡力,都有大展宏圖的機會和平臺。”

——摘自2017年7月4日《法制日報》三版《最高法367名員額法官誕生記》

●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公訴五處處長張希靖:“今天是我檢察官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一天。作為入額檢察官,我會嚴格按照權力清單履行職責,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依法、認真辦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摘自2017年7月18日《法制日報》三版《最高檢228名員額檢察官誕生記》

侯鐵男,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執行局原局長。2017年2月24日,侯鐵男在工作期間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作為全省法院執行工作帶頭人,他緊緊圍繞“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目標,帶領全省法院執行幹警攻堅克難、埋頭苦幹,取得突出成績。他敢於擔當、銳意改革,在全國率先完成了執行案件流程資訊管理系統對接試點工作,建成功能完備的“龍江網上執行局”,實現全國銀行存款線上查控。

蔣青春,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從事法院工作35年,蔣青春恪盡職守、兢兢業業,所辦案件無一超審限、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他時刻牢記司法為民宗旨,滿懷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誼,用心調解多起衝突激烈的案件。他熱愛審判事業,始終把執法辦案工作放在第一位,在身患癌症且胃全部切除的情況下,仍以堅強意志克服病痛、堅守崗位,參與審理評查各類案件1.2萬餘件,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高度讚揚。

湯洪林,四川省巴中監獄六監區原監區長。今年3月7日,年僅36歲的湯洪林在工作途中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穿著那身他最愛的警服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由於生前出色的監獄工作,大量被湯洪林感化幫教過的服刑人員得知他犧牲的消息後泣不成聲,自發在獄中為他舉辦了追悼會,還有很多被他關心挽救過的刑滿釋放人員紛紛從外地趕來巴中,一定要見上“恩人”最後一面。

陳賢、曹旭,“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2014年以來,安徽天定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賢已連續4年參加“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在西藏、內蒙古、新疆等地免費提供法律援助,其間她還動員同為律師的丈夫曹旭,和她一同參加志願者行動,成為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開展以來唯一一對志願者律師夫妻。從雪域高原到遼闊草原,再到茫茫戈壁,從隻身前行到夫妻同行,讓更多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感受到了法治陽光的溫暖。

員額法官檢察官選任已完成

今年7月,最高法、最高檢分別遴選出首批367名員額法官、228名員額檢察官,這標誌著,全國員額法官、檢察官選任工作已順利完成,全國共產生入額法官12萬多名、入額檢察官9萬多名,比原來法官、檢察官人數減少40%左右。涉及司法人員切身利益的員額制改革,這一被公認為司法體制改革“最難啃的硬骨頭”,已被總體“啃下”。

7月10日,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在貴州貴陽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司法體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國政法機關要按照黨中央要求,堅定不移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各地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乘風破浪、勇往直前。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四項改革相繼推開,優化了司法職權配置,健全了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法官、檢察官主體地位得到確立,做到“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意見印發

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新形勢下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了新形勢下政法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並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政法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

全國政法機關一手抓突出問題整改、一手抓長效機制建設,推動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五個過硬”政法隊伍建設取得了新進展,廣大政法幹警工作理念在轉變,政治、業務素質在提高,履職能力在增強,人民群眾滿意度在上升。為了祖國安寧、人民幸福、社會公正,政法幹警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辛勞和汗水,有的甚至獻出寶貴生命,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

排除非法證據防範冤假錯案

今年2月,最高法發佈《關於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對採取刑訊逼供、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詞證據,應當依法予以排除。最高檢研究起草《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案件異地審查規定》,明確提出對有重大冤錯可能的申訴案件交由異地進行辦理,以消除阻力和干擾。

6月,“兩高三部”聯合發佈《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各地嚴格執行規定,嚴禁辦案機關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對採用暴力、威脅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以及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的,堅決予以排除,切實防範冤假錯案產生。

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犯罪

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村霸”和宗族惡勢力橫行鄉里問題突出,嚴重侵害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2017年2月,最高檢印發《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犯罪積極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意見》。各級檢察機關認真貫徹意見,依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刑事犯罪,突出打擊為“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職務犯罪行為。

與此同時,各地創新治理,多措並舉,綜合施治,依法嚴厲打擊危害農村和諧穩定的違法犯罪。甘肅、江西、陝西西安等地出臺相關意見,開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干擾農村基層選舉的“鄉惡”“村霸”和宗族惡勢力,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敲詐勒索、暴力收取保護費的“市霸”“行霸”等犯罪,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第一家互聯網法院杭州揭牌

今年6月26日,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關於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8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成立,成為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最大特點是訴訟全程通過網路進行,從起訴、立案、舉證、開庭、送達、判決、執行全部在網上完成,當事人無需舟車勞頓,打官司像網購一樣便捷。

目前,杭州互聯網法院暫時受理杭州市涉網的一審民商事、部分智慧財產權案件,以及最高法指定由杭州互聯網法院審理的重大、疑難、複雜涉網案件。隨著審判條件成熟和審判經驗積累,杭州互聯網法院將進一步擴大轄區範圍和受案類型,將逐步審理全省範圍內涉網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和全國範圍內有重大意義的指定管轄案件。

電信詐騙發案數損失數雙降

今年以來,政法機關持續加大對電信網路詐騙的打擊力度,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電信網路詐騙在內的“三打擊一整治”專項行動。司法機關嚴格執行電信網路詐騙刑案司法解釋,嚴格控制適用緩刑範圍,嚴格掌握適用緩刑條件。造成山東女學生徐玉玉死亡的電信詐騙案,7名被告人終審被判處無期徒刑至3年有期徒刑不等。

8月4日,174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從印尼押解回國;8月5日,77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從斐濟押解回國……公安機關強化國際警務合作,絕不讓犯罪分子逍遙海外。2017年上半年,全國電信詐騙發案數、群眾財產損失數同比分別下降12.3%、30.8%。

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

今年以來,各地司法行政機關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江蘇深化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改革,推動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資源下沉,多層次、多領域、多管道開展公共法律服務。河北省推出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冀法通”,安徽省推動建立覆蓋全省的村(社區)法律服務微信群,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優質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9月,司法部印發《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要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立足“法律事務諮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指引和提供”,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路三大平臺,到2018年底前基本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到2020年總體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體系。

家門口打異地官司減少訴累

到外地打官司,從立案開始就是一件累人的事。為減少群眾訴累,今年3月底,最高法在福建泉州召開全國法院跨域立案訴訟服務試點工作培訓會,明確北京、浙江、江蘇等7個高級法院和廣東佛山、陝西安康、寧夏銀川等7個中級法院開展試點,推行跨域立案訴訟服務。

5月1日,江蘇全面啟動跨域立案試點,所有屬於立案登記範圍的案件,都可以通過跨域立案和網上立案進行。6月7日,京津冀法院跨區域立案服務一體化試點工作啟動。與此同時,江蘇、浙江、福建等地積極探索跨省域立案工作。對於當事人訴訟材料準備不足的,各地明確,管轄法院一次性書面告知,在指定期限內補正。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偵辦傳銷犯罪案件同比翻倍

近年來,傳銷犯罪案件名目繁雜、持續多發,波及範圍廣、涉及人數多,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嚴重危害市場經濟秩序。公安機關主動加強與工商、教育、人社、住建、工信、商務、銀監等部門及檢法機關、金融機構的協作,綜合採取預警監測、社會面防控、專項打擊、重點案件查處、警示宣傳、完善法律法規制度等措施,持續開展打擊整治。

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集中打擊以“虛擬貨幣”等為包裝的網路傳銷和傳統的聚集型傳銷。據統計,今年1月至9月份,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傳銷犯罪案件5983起,同比上升118.5%,涉案金額近300億元。

完善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

今年8月,“兩高三部”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的意見》,就法律援助值班律師職責、運行模式、監督管理、工作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規定。今年以來,各地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共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答諮詢16.7萬餘人次,轉交法律援助申請1.9萬件。

目前,全國共建立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2300餘個,覆蓋率88%,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1700餘個,覆蓋率51.7%。部分省份實現看守所和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蓋,有力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

感 言

● 全國人大代表、安踏集團董事長丁世忠:“在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模式下,老百姓打異地官司不必再長途奔波、來回折騰,大大減輕了訴累,其效果有目共睹。”

——摘自2017年4月10日《法制日報》三版《家門口打異地官司群眾少受累》

● 江蘇省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龍虎塘派出所輔警隊長任金鑫:“隨著新政策的出臺和逐步落實,輔警的職業保障和尊榮感等方面不斷提升,工作起來幹勁更足了。”

——摘自2017年5月27日《法制日報》三版《新政策激勵讓輔警幹勁更足》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志銘:“改革前,院庭長往往只辦理少數疑難複雜新類型案件,如今,優秀法官回歸審判一線辦案,大量辦案,對統一裁判尺度、促進司法公正都有積極意義。”

——摘自2017年6月5日《法制日報》三版《收案大省江蘇改革破解案多人少難題》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副院長陳遼敏:“網上法庭的出現,不僅方便了消費者及其他電子商務參與者依法維權,還利用互聯網大資料的優勢,開發訴訟結果預測功能,引導當事人正確評估案件走向,使得結果可預期,公平看得見。”

——摘自2017年6月29日《法制日報》三版《杭州互聯網法院的前世今生》

● 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法官管理部副部長劉崢:“在法院的每一個崗位上,只要盡心盡力,都有大展宏圖的機會和平臺。”

——摘自2017年7月4日《法制日報》三版《最高法367名員額法官誕生記》

●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公訴五處處長張希靖:“今天是我檢察官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一天。作為入額檢察官,我會嚴格按照權力清單履行職責,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依法、認真辦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摘自2017年7月18日《法制日報》三版《最高檢228名員額檢察官誕生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