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泰安600年古村集體搬遷:河邊住怕了!

10月15日對於山東泰安東平縣耿山口村村民來說, 是個不眠之夜。 淩晨5點, 這座位于黃河堤岸邊600年古村裡, 一支由拖拉機、農用三輪車、中巴車組成的車隊綿延6公里, 貼滿了“喜”字。 村民們將在這天完成最後的搬遷工作, 離開居住了一輩子的老村。

記者|付瑩

實習記者|李繼澤 邵蕊 王超

歷時兩年, 涉及783戶共2331人的一次歷史性遷移在泰安市東平縣耿山口社區畫上完美句點。

九曲黃河, 洶湧澎湃的母親河, 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文明, 同時也以其“善淤、善決、善徙”的特點給流經地域百姓帶來無盡災難。 擁有600多年歷史的耿山口村就是其中之一。 低窪住地、惡劣蓄洪區, 大多數耿山口村群眾一輩子都在重複“三年攢錢、三年墊台、三年建房、三年還帳”的苦澀生活。

兩年前, 耿山口村被納入山東省黃河灘區遷建試點, 政府成立整體脫貧專項工作隊進駐東平, 耿山口村安居之路浩然鋪開……

隨著暗色天空中綻出絢麗的煙花, 一時間, 嗩呐齊鳴, 鞭炮鑼鼓聲震天。

而8公里之外的耿山口村新社區也在忙碌著。 舞龍舞獅、群體腰鼓一齊上陣, 大門口、路上也已圍得滿滿當當。 這一天似乎蘇醒的特別早, 也許他們一夜未眠。

28棟磚紅色洋房均裝有電梯。

中央空調、天然氣、熱水設施一應俱全。 之後, 還將陸續配套養老院、幼稚園、衛生所、公園等服務設施, 這裡就是黃河灘區耿山口村民們的新家。

一路上, 大眾網記者看到無數歡欣的笑臉。 世世代代生活在黃河邊的耿山口村民, 對於喬遷新居又有怎樣的感受?他們各有故事……

耿忠英:村裡翻蓋房子次數最多的人

75歲的村民耿忠英, 曾歷經三次大型洪澇災害, 自家房屋4次重建3次翻修共7次修蓋。

要離開居住了一輩子的老村, 耿忠英的老伴兒看著牆上的全家福, 心情有些複雜。

“在河邊住怕了!”這是在採訪中,

大眾網記者問到為什麼想搬家時, 聽到最多的回答。 75歲的村民耿忠英, 曾歷經三次大型洪澇災害, 自家房屋4次重建3次翻修共7次修蓋。

領記者重踏老屋舊址的耿忠英感慨萬千:“第一次發大水的時候我才20來歲, 全村人都往山上跑, 後來我們蹚水回家, 看到那屋全給泡塌了, 那種感覺真是挺心酸的。 ”甚至, 有一年, 五六個人一艘船去收莊稼, 遇上發洪澇船沉, 無人生還。

洪澇給村民帶來的不僅僅是生存的威脅, 更是一種貧窮的“閉環”。 耿山口村村民多以務農為生, 由於洪水常常光顧, 作物有時一年只有一次收成, 利潤極少。 加上多次重建修繕房屋, 幾乎一輩子的辛苦都用來蓋房子了。

當記者跟隨耿忠英到達新居時,看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境況。液晶大彩電、熱帶魚缸,一派簡潔大方的中式裝修。身著中山裝的耿忠英笑容滿面,對大眾網記者說,“怎麼樣?我們村支書也來我家看過,說裝的算平均一流的水準吧!”語氣之中滿是得意。

談及入住新家的感受,耿忠英直言:“能住上這樣的房子,以前可做夢也想不到!這真得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習主席,咱國家富強了,老百姓也跟著過上好日子了。現在啥也不想了,因為這就叫‘安度晚年’了吧!”

楊英華:做夢也沒想到能搬進新房

楊英華在搬家路上。因村子地勢低窪、處於惡劣蓄洪區,大多數像楊英華一樣的耿山口村群眾一輩子都在重複“三年攢錢、三年墊台、三年建房、三年還帳”的苦澀生活。

楊英華翻看丈夫照片。

丁莊村楊英華一戶是最早搬進新社區的一批,現已居住兩個多月。還在電梯裡她就提前跟記者打了“預防針”,“我家都是老傢俱,沒怎麼裝修,也沒怎麼收拾,別見怪。”

裝修上的確沒有做太多添置,陳舊的傢俱和嶄新的牆面似乎有些格格不入。楊英華告訴大眾網記者,“當時沒怎麼捯飭,老公在新房只住了一夜就過世了。他沒享到這個福啊……”

大眾網記者瞭解到,楊英華育有3個兒子,老大老二都已成家,由於家中經濟條件不太好,兒子結婚分房後,楊英華和丈夫還有小兒子一直租房住。在耿山村新社區建成後,補貼差價錢不夠,楊英華本以為只能“眼饞”。村支書耿進平在瞭解到情況後,當機立斷“先住房後補款”。

租房幾年的楊英華一家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她告訴記者,“這是做夢也沒有想到的。”而村裡像她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在政府和村委的支持下,耿山口村村民全部完成入住。

入住當晚,楊英華丈夫離世。翻開丈夫的相片,臉上一直掛著笑容的楊英華終於忍不住淚流,“我們感情很好,老公你沒福氣啊,我們終於住上新房子了,你卻走了。”

不過,楊英華也說:“丈夫在天上能安心了,因為政府會把我們安排好的。”大眾網記者看到,楊英華現在靠針灸按摩技術可以維持生計。她透露,之後社區會幫忙解決村民就業問題,到時會考慮去村委會工作。

一周後,村子會消失成為耕地。

圖為村子緊靠的黃河。九曲黃河,洶湧澎湃的母親河,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文明,同時也以其“善淤、善決、善徙”的特點給流經地域百姓帶來無盡災難。

張君會:傳家寶裡翻出躲避洪水的家訓

“右洞下、張家院,洪水後、遷東邊”,這則古老家訓是62歲村民張君會家的“傳家之寶”。它清楚地記錄下黃河灘區群眾躲避洪水的經歷。

談及張君會,耿山口村幾乎無人不曉。19歲便在村衛生室工作的他,當了43年的鄉村醫生,治病救人醫術高超,在村裡很有名望,甚至在1982發洪水時,他還在村裡給人看病。

村裡一戶人家的古老家訓清楚地記錄下黃河灘區群眾躲避洪水的經歷。它成為了62歲村民張君會家的“傳家之寶”。

張君會從祖上留下厚厚的幾摞古醫學書中給大眾網記者翻出了這本家訓筆記。家訓字體剛勁有力,濃厚的歷史感中飽含傳承的意義。“避洪”不僅是張君會祖輩在耿山口村的生活經歷,更是整個家族為躲避洪水,從山西一路逃荒到山東定居的歷史記錄。

出生于書香門第的張君會格外注重對子女的教育。如今,他的孩子們多在外地成家立業。當聽說耿山口村要整體遷居,子女紛紛趕回鄉,出錢出力。僅張君會一支就自願捐款近3萬元,成為村中家族式捐款最多的一戶。

退休後,張君會每月都要騎電動車跑工地,看看房子進度,見證了新社區一磚一瓦的建成。他動情地告訴大眾網記者:“絕對的良心工程!政府建房子費心了,村民不僅住宿環境變好了,更重要的是,大家還在一起!”

據東平縣發改局副局長孫允建介紹,黃河在東平縣境內全長32公里,由於常年受黃河水的侵蝕,灘區內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人均收入低,群眾生活受到很大影響。2015年,為確保黃河灘區群眾安全,山東省開展遷建試點,對灘區群眾給予重點扶持。“2015年和2016年,東平縣先後被納入全省黃河灘區遷建一期和二期試點,總投資3.16億元,涉4村4436人,3個社區總建築面積18.7萬平方米。”孫允建說。

今年8月1日,《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規劃》正式印發,面向灘區群眾精准扶貧和精准脫貧攻堅戰全面展開。按規劃,到2020年,山東省計畫全面完成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各項任務,基本解決60.62萬灘區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問題。

對於山東黃河沿岸的60多萬居民來說,東平的樣板只是一個開端。

大眾網原創圖文

版權所有 禁止轉載

當記者跟隨耿忠英到達新居時,看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境況。液晶大彩電、熱帶魚缸,一派簡潔大方的中式裝修。身著中山裝的耿忠英笑容滿面,對大眾網記者說,“怎麼樣?我們村支書也來我家看過,說裝的算平均一流的水準吧!”語氣之中滿是得意。

談及入住新家的感受,耿忠英直言:“能住上這樣的房子,以前可做夢也想不到!這真得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習主席,咱國家富強了,老百姓也跟著過上好日子了。現在啥也不想了,因為這就叫‘安度晚年’了吧!”

楊英華:做夢也沒想到能搬進新房

楊英華在搬家路上。因村子地勢低窪、處於惡劣蓄洪區,大多數像楊英華一樣的耿山口村群眾一輩子都在重複“三年攢錢、三年墊台、三年建房、三年還帳”的苦澀生活。

楊英華翻看丈夫照片。

丁莊村楊英華一戶是最早搬進新社區的一批,現已居住兩個多月。還在電梯裡她就提前跟記者打了“預防針”,“我家都是老傢俱,沒怎麼裝修,也沒怎麼收拾,別見怪。”

裝修上的確沒有做太多添置,陳舊的傢俱和嶄新的牆面似乎有些格格不入。楊英華告訴大眾網記者,“當時沒怎麼捯飭,老公在新房只住了一夜就過世了。他沒享到這個福啊……”

大眾網記者瞭解到,楊英華育有3個兒子,老大老二都已成家,由於家中經濟條件不太好,兒子結婚分房後,楊英華和丈夫還有小兒子一直租房住。在耿山村新社區建成後,補貼差價錢不夠,楊英華本以為只能“眼饞”。村支書耿進平在瞭解到情況後,當機立斷“先住房後補款”。

租房幾年的楊英華一家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她告訴記者,“這是做夢也沒有想到的。”而村裡像她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在政府和村委的支持下,耿山口村村民全部完成入住。

入住當晚,楊英華丈夫離世。翻開丈夫的相片,臉上一直掛著笑容的楊英華終於忍不住淚流,“我們感情很好,老公你沒福氣啊,我們終於住上新房子了,你卻走了。”

不過,楊英華也說:“丈夫在天上能安心了,因為政府會把我們安排好的。”大眾網記者看到,楊英華現在靠針灸按摩技術可以維持生計。她透露,之後社區會幫忙解決村民就業問題,到時會考慮去村委會工作。

一周後,村子會消失成為耕地。

圖為村子緊靠的黃河。九曲黃河,洶湧澎湃的母親河,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文明,同時也以其“善淤、善決、善徙”的特點給流經地域百姓帶來無盡災難。

張君會:傳家寶裡翻出躲避洪水的家訓

“右洞下、張家院,洪水後、遷東邊”,這則古老家訓是62歲村民張君會家的“傳家之寶”。它清楚地記錄下黃河灘區群眾躲避洪水的經歷。

談及張君會,耿山口村幾乎無人不曉。19歲便在村衛生室工作的他,當了43年的鄉村醫生,治病救人醫術高超,在村裡很有名望,甚至在1982發洪水時,他還在村裡給人看病。

村裡一戶人家的古老家訓清楚地記錄下黃河灘區群眾躲避洪水的經歷。它成為了62歲村民張君會家的“傳家之寶”。

張君會從祖上留下厚厚的幾摞古醫學書中給大眾網記者翻出了這本家訓筆記。家訓字體剛勁有力,濃厚的歷史感中飽含傳承的意義。“避洪”不僅是張君會祖輩在耿山口村的生活經歷,更是整個家族為躲避洪水,從山西一路逃荒到山東定居的歷史記錄。

出生于書香門第的張君會格外注重對子女的教育。如今,他的孩子們多在外地成家立業。當聽說耿山口村要整體遷居,子女紛紛趕回鄉,出錢出力。僅張君會一支就自願捐款近3萬元,成為村中家族式捐款最多的一戶。

退休後,張君會每月都要騎電動車跑工地,看看房子進度,見證了新社區一磚一瓦的建成。他動情地告訴大眾網記者:“絕對的良心工程!政府建房子費心了,村民不僅住宿環境變好了,更重要的是,大家還在一起!”

據東平縣發改局副局長孫允建介紹,黃河在東平縣境內全長32公里,由於常年受黃河水的侵蝕,灘區內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人均收入低,群眾生活受到很大影響。2015年,為確保黃河灘區群眾安全,山東省開展遷建試點,對灘區群眾給予重點扶持。“2015年和2016年,東平縣先後被納入全省黃河灘區遷建一期和二期試點,總投資3.16億元,涉4村4436人,3個社區總建築面積18.7萬平方米。”孫允建說。

今年8月1日,《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規劃》正式印發,面向灘區群眾精准扶貧和精准脫貧攻堅戰全面展開。按規劃,到2020年,山東省計畫全面完成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各項任務,基本解決60.62萬灘區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問題。

對於山東黃河沿岸的60多萬居民來說,東平的樣板只是一個開端。

大眾網原創圖文

版權所有 禁止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