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我市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簽訂環保合作框架協議

□記者 王龍

為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 改善環境品質, 增強環境科技創新能力, 促進科學決策和強化環境監管, 加速清華大學科研成果轉化, 市政府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經過前期友好會商, 決定以環境保護專案合作、人才培養和環保產業發展為內容開展長期合作。 昨天下午, 雙方環保合作框架協定簽字儀式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成功舉行。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新偉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代表雙方在協議書上簽字。

簽字儀式前, 王新偉圍繞當前我市環境情況、治理措施以及遇到的困難,

向賀克斌院長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專家作了全面介紹。 王新偉說, 清華大學是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 多年來, 安陽與清華大學一直保持著廣泛的合作交流。 特別是今年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專家組進駐安陽, 幫助我們開展工業企業提標改造、環境治理, 給予了我市強有力的技術支援和智力支撐。

在全面介紹了我市環境治理方面有關情況後, 王新偉說, 儘管我們在環境治理上下了很大功夫, 但是在實踐中仍感到治理環境污染、發展環保產業非常困難, 治汙難度很大、創新能力弱、環保人才不足等矛盾非常突出。 此次再次來到清華大學, 目的就是向環境學院尋求更多、更大的支援, 開展更廣、更深的合作。

我們願同環境學院在四個方面牽手合作, 實現突破。 一是共同開展環境治理攻關。 圍繞霧霾成因, 圍繞鋼鐵、焦化、玻璃、鑄造等重點行業提標治理, 圍繞精准應急管控, 圍繞固廢綜合利用、城市礦產回收再利用, 圍繞水環境治理、土壤污染修復開展聯合攻關。 二是共同推進環境科技轉化。 我市制定了一系列鼓勵科技創新的獎勵扶持政策, 全面啟動了“雙休雙創”示範園區建設, 只要環境學院的師生帶著科技成果來安陽, 我們將提供最優惠政策、最便利條件、最有力保障, 全力推動科技成果應用和環保裝備示範。 三是共同做好環境人才開發。 期望雙方能夠搭建智力資源分享平臺, 共建實習實訓基地, 定期派專家到我市授課、授技或前往環境學院進修學習。
四是共同建立環境合作機制。 希望雙方定期開展會商, 健全日常聯絡機制, 強化資訊互通和服務保障, 同時共同推動合作事項的快速、高效落實。

王新偉最後說, 加強市校合作, 實現名校、古城優勢互補、雙贏共進, 既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更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 安陽各級各部門將全力以赴營造良好環境, 盡最大努力為雙方合作提供優質服務和強力支援, 為清華英才施展才華提供廣闊平臺。 真誠地希望雙方發揮各自優勢, 全面深化合作內容, 加快落實合作事項, 早日結出合作碩果。

賀克斌在會談時對我市致力改善大氣污染現狀的舉措、決心表示贊同, 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績給予肯定,

詳細分析了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現狀, 並結合我市實際情況, 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他表示, 安陽工業結構不合理、氣象條件差、環保人才不足是客觀事實, 能夠取得當前的成績實屬不易。 環境治理猶如打仗, 要把沙盤推演和重型武器結合起來, 通過“靶向治療+技術支撐”方式科學推動工作。 希望雙方在有效落實協定內容的基礎上, 探索設立安陽市大氣污染防治專家諮詢委員會, 定期研究、會商在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和新困難。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將積極落實協定內容, 有效運用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幫助安陽解決實際問題, 為安陽生態環境保護、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