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畜牧業成為新疆脫貧攻堅“助推器”

【開欄語】

扶貧大計, 產業先行。 對於貧困地區來說, 產業的長足發展可以促進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 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在第四個國家扶貧日脫貧攻堅, 民生優先, 通過發展特色畜牧業的功能, 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促進更多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創業, 正逐漸成為脫貧攻堅工作的助推器, 為新疆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新農村建設開闢了有效模式。

近年來, 新疆因地制宜, 組合聚集各方產業力量, 加大產業扶貧力度, 一系列畜牧業扶貧項目層出不窮, 在新疆大地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

牧企合作成效顯著

10月9日,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蹟報告會在北京舉行, 會上對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者進行了表彰。 其中, 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團董事長陳鋼糧因發展特色奶駝養殖業, 帶動北疆地區農牧民脫貧致富受到表彰。

作為新疆企業幫扶脫貧攻堅的代表, 陳鋼糧2010年開始以福海縣為起點, 幫扶當地牧民發展奶駝養殖業。 截至目前, 阿勒泰地區、塔城、伊犁等地與陳鋼糧簽約的開始訂單式養殖駱駝脫貧致富的牧民已經超過兩千戶。 其中, 駱駝養殖數量在200峰以上的有50餘戶, 駱駝最多的牧民, 養殖數量多達500峰。

現今, 新疆積極創新扶貧方式, 探索疆內協作扶貧新路, 組織開展“千企幫千村”精准扶貧行動,

著力推進產業就業扶貧,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發展合作經濟, 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 更是強化“造血”功能, 拓展了社會扶貧管道。

近年來, 新疆通過鼓勵企業和合作社發展, 完善企農利益聯結機制, 帶動脫貧成效顯著。 截至今年9月, 全疆參與脫貧攻堅的涉牧企業(合作社)1197家, 直接帶動養殖戶2萬餘戶。 企業通過發展畜牧業產業鏈建設, 以鼓勵農牧民發展養殖業提供就業崗位等方式, 直接、間接説明脫貧人數達數萬人。

科技助力南疆畜牧業

2017年以來, 新疆進一步加大南疆四地州畜牧科技扶貧力度, 依託自治區畜牧科學院、畜牧總站、草原總站、動物衛生監督所組建6支服務隊, 專家團隊達35人, 面向南疆四地州開展包片巡迴服務, 取得了明顯成效。

僅2017年, 針對南疆開展的畜禽良種繁育、科學飼養、常見病防治、飼草高效栽培等畜牧業實用技術培訓就達85期, 累計培訓一萬餘人次。 編印發放《肉用羔羊育肥技術》等6類畜牧實用技術手冊(維文版)60000冊, 雙語對應版庭院雞鴿養殖實用技術口袋書7000冊。

同時力抓南疆畜禽良種繁育技術服務工作, 培訓種畜場管理人員和育種員50多名, 指導60多家種羊場開展規範化建設, 遴選自治區級種羊場3家。

此外, 畜牧實用技術試驗示範基地也成為畜牧業科技扶貧的重點內容。 從肉羊養殖技術示範基地、家兔特色養殖試驗示範基地、黑雞庭院養殖示範基地到飼草種植示範基地, 幾乎涵蓋了畜牧業養殖的方方面面。

畜產品外銷和資源深度開發成新目標

“今後, 我們將加大鼓勵、支援特色畜產品基地建設力度, 提高特色畜產品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 積極發展外向型畜牧業。 ”自治區畜牧廳畜牧處處長熊斌介紹。

新疆優質畜產品將在積極爭取對口援疆省市支援的同時,

組織當地行銷企業、合作社利用已有的行銷管道, 積極宣傳推介貧困地區特色優質畜產品, 參展內地舉辦的各類農畜產品博覽會, 提高產品知名度, 擴大產品銷量。

熊斌表示, 畜牧資源深度開發將是未來的工作重點, 依託現有的景區及線路, 結合牧民定居點建設和牧區公共服務設施的改善, 推進牧區鄉村草原文化生態旅遊業發展。

“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牧家樂、家庭旅館、自駕遊營地, 促進貧困牧民轉產分流, 從事多種形式的旅遊服務業。 ”熊斌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