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胸悶氣短,咳嗽嘔吐?按膻中穴!

導讀:知道了這個穴位, 再也不害怕胸悶氣短啦!

說穴位之前咱們先來聊聊按摩。

按摩, 又稱推拿, 是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鬥爭中逐漸總結認識和發展起來的, 中國最古老的醫療方法。

從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可以發現, 早在西元前14世紀, 就有“按摩”的文字記載。 春秋戰國及其以前時期, 《莊子》、《老子》、《旬子》、《墨子》等著作也提到了鍛煉及自我按摩的方法。 秦漢時期出現了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典-《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不僅記載了按摩的起源, 而且指出了按摩的作用和應用, 對按摩療法有了較為具體的論述。

三國時期, 開始形成按摩與導引、外用藥物配合應用的方法, 出現膏摩、火灸。 魏、晉、隋、唐時期, 設有按摩科, 又相應建立了按摩醫政。 到了明代, 太醫院將按摩列為醫政十三科之一。 隨著按摩的進一步發展, 許多按摩專著相繼問世, 以小兒推拿方面的專著居多, 如中國現存最早似的小兒按摩書籍《小兒按摩經》及《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小兒推拿秘訣》等。

去做按摩的時候你會感覺按摩師的力道分佈並不均勻, 有些地方力道會重幾分。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地方可能是某個穴位, 你在享受的按摩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穴位按摩。

人體總共有720個穴位, 其中醫用穴位402個。 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 激發人的經絡之氣,

以達到通經活絡、調整人的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今天要介紹的, 就是膻中穴的按摩。

dàn

膻中

zhōng

xué

膻中穴具有寬胸理氣、活血通絡、清肺止喘、舒暢心胸等功能。 《黃帝內經》認為“氣會膻中”, 也就是說膻中可調節人體全身的氣機。

【膻中穴】

位於胸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第四肋間處。

取穴時可正坐或仰臥, 位於人體的胸部人體正中線上, 兩乳頭之間連線的中點。

按摩膻中穴有哪些功效:

按摩膻中穴, 可治療咳嗽、哮喘、支氣管炎、胸膜炎、肺炎等呼吸系統病症, 呃逆、嘔吐、食道炎、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胸悶胸痛、冠心病、心絞痛、心悸等心血管系統病症;產後缺乳、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

咳嗽、哮喘

膻中穴為氣會, 肺主氣, 肺氣上逆會表現出咳嗽、咳痰、氣短、喘促等症狀。 有理氣寬胸、止咳平喘之功, 各種呼吸道疾病按揉本穴, 可有效緩解。

噁心、嘔吐

胃氣以降為和, 胃氣上逆則表現為噯氣、呃逆、噁心、嘔吐等症狀。

氣會膻中, 本穴具有調理人身氣機之功能, 按壓本穴時以有酸痛感為宜。

胸悶、胸痛

心肺居於胸中, 心主血脈, 肺主氣, 氣為血之帥, 氣行則血行, 如肺氣鬱痹, 或心脈瘀阻, 氣血運行不暢, 不通則痛。 膻中穴具有理氣散瘀的作用。 胸悶胸痛時可稍用力捶打或按壓膻中穴。

產後缺乳

乳汁分泌與經絡臟腑相關,氣機調暢是重要環節,而膻中穴調氣作用強,故為治療乳汁少的重要穴位。

按摩膻中穴的具體方法:

分揉法和推法。

揉法:拇指或由手掌大魚際部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20次,反復10次。

推法:拇指或手掌大魚際部由上向下推,持續5-10分鐘。

★特別提醒:小兒及骨質疏鬆患者手法要輕揉。

產後缺乳

乳汁分泌與經絡臟腑相關,氣機調暢是重要環節,而膻中穴調氣作用強,故為治療乳汁少的重要穴位。

按摩膻中穴的具體方法:

分揉法和推法。

揉法:拇指或由手掌大魚際部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20次,反復10次。

推法:拇指或手掌大魚際部由上向下推,持續5-10分鐘。

★特別提醒:小兒及骨質疏鬆患者手法要輕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