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常見三個錯誤,趕緊看看你有沒有!

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治癒糖尿病的方法。 近日, 記者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糖尿病講堂上, 該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曾龍驛提醒, 一旦確診為糖尿病人, 就要準備與糖尿病打一場持久戰, 必須從日常生活細節注意, 不要想法太多。

“確診為糖尿病很多病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輩子再也不能吃甜食了”。 曾龍驛表示, 這是錯誤的理解。 糖尿病的禍端並不是吃糖多, 而是由於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抵抗導致的慢性高血糖狀態。

一、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糖

曾龍驛指出, 首先, 應該明確甜食和糖是什麼關係。 所謂“甜食”, 是指含有大量蔗糖、葡萄糖的食品, 比如葡萄糖水、紅糖水、糖果、雪糕、巧克力、霜淇淋、月餅等, 因為其中含較多的簡單糖, 這些食物的糖分會很快被人體吸收, 導致血糖快速上升並持續一段時間, 應儘量避免進食。 而我們平時吃米飯、麵條、饅頭、豆類、薯類及芋頭、山藥等,

都是澱粉類食物, 屬於多糖, 吃到體內經過消化最終變成葡萄糖。 因這些食物進到胃腸道逐漸被消化吸收, 並且大多含有膳食纖維, 進食後血糖升高相對較慢。

不同的甜食所含的糖分是不一樣的, 這就需要計算所含熱量。

比如吃一兩片西瓜和吃一兩顆葡萄, 多數人選擇吃葡萄(個頭小), 其實西瓜只是水分多糖分卻比葡萄少。 “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 可以適量進食水果或使用代糖的甜食。 ”曾龍驛說, “日常建議老人隨身帶糖以防低血糖的發生。 ”

二、只要吃藥就不用管住嘴

糖尿病的治療措施包括“五架馬車”, 即教育、飲食、運動、藥物和病情監測。 曾龍驛強調, 飲食和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兩大基石。 但臨床上發現, 不少糖友只看重藥物, 飲食上卻從不忌口, 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合理的飲食不僅能夠為我們提供均衡的營養, 還能避免血糖的忽高忽低給身體帶來的危害。

曾龍驛建議, 糖友一天的食譜要儘量包括四大類食物:糧穀類、蔬菜水果類、瘦肉類和奶豆類。 同時, 要少食多餐, 合理分配, 按時按量規律地進餐。

三、控食降糖卻忘了防低血糖

也有另外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況, 有些糖友, 怕吃多了血糖高, 什麼都不敢吃, 結果飲食攝入量不足, 或未能按時進餐、運動量增加但未及時調整飲食或空腹運動時, 都可能出現低血糖反應。 當糖友血糖低於3.9毫摩爾, 稱之為低血糖。

曾龍驛建議, 如果因某些特殊情況(如在旅遊途中)使進餐時間延遲, 身邊常備一些含糖食品;如果活動量較平時增大, 在活動前要比平時多吃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並要隨身攜帶糖果、餅乾等食物,一旦有低血糖症狀,可立即進食,有助於症狀較快緩解。

文|健康養生週刊

責任編輯 姚贊原

並要隨身攜帶糖果、餅乾等食物,一旦有低血糖症狀,可立即進食,有助於症狀較快緩解。

文|健康養生週刊

責任編輯 姚贊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