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不要自欺欺人了,沒錢不是你敷衍生活的理由!(深度文章)

等我有錢了, 我就去追她。

等我有錢了, 我就去旅遊。

等我有錢了, 我就去留學。

等我有錢了, 就休假去享受生活。

……

在現實當中, 人們總是善於等待, 把旅行、深造、愛情、生活, 都放在“有錢”以後, 人們認為“沒錢”是問題的根源, “窮”是一切的阻礙, 為什麼總把勇氣的問題看作金錢的問題?

記得《奇葩說》曾辯論過“窮遊值不值得驕傲?”

注:“窮遊”顧名思義就是沒有錢但去旅遊。

窮遊的群體大多是十幾二十幾的年輕人, 他們還在求學或剛進入職場, 他們財富很少, 他們精力充沛, 野心很多, 想走很多路, 看到更寬廣的世界。

蔡康永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16歲的人進羅浮宮,

去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 跟66歲時, 再走進去看, 內心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你錯過那個時間點, 這件事情就不那麼感人了, 亞馬遜河的星空我也看到了, 可是我已經不是在我最想看到的那個年紀看到我已經錯過了, 那個年紀回不來了。

在馬雲成為首富後, 曾做過演講“擁抱改變”。

他說:

很多年輕人都這樣, 前一晚睡覺前, 腦海裡很多想法和創新, 感覺馬上就能改變生活甚至改變世界。 但是第二天醒來, 他會忘得一乾二淨, 就算記得也不去想起, 依舊朝九晚六上下班, 沒有任何改變。

是的, 大部分人沒改變的原因是“沒錢”, “沒底氣”, 他們需要維持生計的薪水, 所以選擇做一份不得不的工作,

把夢想、想法、好生活、興趣暫時擱置。

但是馬雲又說:Don't worry about the money.Money follow the people and peoplefollow dreams.(不用擔心錢, 錢跟隨人們, 人們追尋夢想)

但是, 現在有很多“斜杠青年”, 他們有多重身份, 人力資源人事兼職瑜伽教練, 財務部職員兼職英語老師, 銀行職員兼職酒吧駐唱……

我想, 大概他們是我見過最認真生活的一群人:從不擱置夢想, 不曾敷衍生活。

“懶”人才會“沒錢”, 勤快的人, 總能在各種打拼摸索中找到出口。

所以, 不要自欺欺人了, 沒錢不是你敷衍生活的理由, 也不是你墮落的藉口。

每一天, 都是重新塑造“自己”的過程, 不是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