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洛陽推行“電代煤”“氣代煤”,這個冬天既要溫暖又要藍天!

(徐馳)這幾天, 洛陽中僑綠城居民潘成群每天都在樓道口“站崗”。 他保衛的物件只有一個——正在鋪設的燃氣供暖管道。

洛陽中僑綠城天然氣分散式集中供暖施工現場,

工人們正在緊張忙碌中(師宗雨 圖)

“搬過來13年, 終於盼來暖氣了, 一點事兒都不能出。 ”潘成群82歲, 參加過抗美援朝, 落下多年“老寒腿”。 一到秋天, 老潘不穿棉褲出不了門。 然而因為社區報裝率達不到要求, 即使離熱電廠只有500米, 卻十多年沒用上暖氣。

今年開始, 洛陽全面推行“電代煤”“氣代煤”, 既要溫暖又要藍天。 中僑綠城社區引進燃氣集中供熱, 報裝率30%即可安裝, 兩個月完工, 潘成群期盼多年的“暖冬”即將到來。

地處中原腹心的洛陽, 集中供熱率只有43%。 城市供暖是市民的“心病”, 也是政府部門必須啃的“硬骨頭”。 今年, 洛陽市政府承諾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000萬平方米, 供熱率達到70%。

另一方面, 燃煤是洛陽大氣污染元兇之一。

洛陽市環保局副局長李緒潭介紹, 污染物排放中, 燃煤占PM10的22%, PM2.5的31.5%。 引進清潔能源, 讓市民過一個“乾淨”的暖冬成為洛陽的必然選擇。

熱源“多點開花”, 中心城區暖起來。 “傳統供熱方式, 電廠離社區最遠70多公里, 損耗嚴重。 燃氣集中供熱, 一兩個社區建一個熱源,

根據天氣變化還可以提前或延遲供暖, 效果當然更好。 ”洛陽新奧華油燃氣公司市場部主任師宗雨說。

“雙替代”中, 洛陽積極推進燃氣等清潔能源供暖, 以其成本低, 建設工期短彌補傳統集中供熱“盲區”。 今年, 洛陽市確定新增的燃氣供熱社區總數已達到19個, 全部可在今冬供暖。

戶戶有補, 天然氣取代黑煤球。 洛陽市對城市區禁燃區內53373戶燃煤居民戶實施集中供氣, 每戶一次性補貼建設費1000元。 “以前生個火嗆一臉黑, 現在動動指頭的事兒, 真好用。 ”家住老城區的王女士燒了半輩子煤球, “氣代煤”後, 她拉上親戚鄰居積極回應。

洛陽人喜歡喝湯, 城區大大小小牛肉湯館、豆腐湯店不計其數。 以往, 湯館大多燒煤,

氣味大、環境差。 “雙替代”中, 洛陽對城區禁燃區內4954戶燃煤商戶煤改氣, 每戶補助3000元, 洛陽湯館集體變樣。

“太乾淨了, 後廚地板能照出人影, 吃著更放心。 ”洛陽市洛龍區一家牛肉湯館的轉變讓熟客小史十分認可。 湯館老闆說, “改頭換面”後, 儘管成本略微增加, 但環境好定價更高, 生意越來越好, 反而多賺了三五鬥。

煤灰亂舞、黑水橫流, 散煤銷售點亂象得到遏制。 目前, 洛陽全市域禁燃區散煤銷售點已全部取締, 23家潔淨型煤生產配送中心及140個配送網點全部投放市場。 “電代煤”“氣代煤”累計完成替代98154戶, 其中民生工程7萬2000餘戶, 提前兩月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據統計, 洛陽市今年“雙替代”涉及民用戶和工商戶, 年可使用天然氣量6500萬立方米。 燃燒1萬立方米天然氣相比提供同等熱量的煤炭, 每年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6.3公斤、煙塵2.4公斤、二氧化硫1公斤。

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說, 實現清潔集中供熱是補齊公共服務短板的重大市政工程, 也是治理城市大氣污染、改善環境品質的有效抓手, 更是回應廣大人民群眾呼聲、提升生活品質的重大民生工程。

這個冬天,洛陽既要“暖”又要“藍”。

更是回應廣大人民群眾呼聲、提升生活品質的重大民生工程。

這個冬天,洛陽既要“暖”又要“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