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葉檀專訪摩拜CEO 30億押金去哪兒了?王曉峰這麼回答

隨著共用單車行業的火熱興起, 押金問題也隨之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近日,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跟摩拜單車CEO王曉峰的一場專訪裡算了一筆賬, 摩拜單車每名用戶299元的押金, 總額共計28.7億元, 押金去哪兒了?王曉峰解釋了為什麼收押金、為什麼是299元, 而對於葉檀反復追問的押金用途問題, 卻始終未作正面回應, 最終的回答是去問招商銀行。

央視在一檔財經節目中就以“押金不能直接退還,

數億款項缺監管”為題進行報導, 財新週刊等專業財經媒體也對此進行過報導。 以在共用單車行業押金最高的摩拜單車為例, 使用者用車需要繳納299元的押金, 合計押金總計就有近30億人民幣。

企業拿這筆錢做什麼?據媒體報導, 自行車租賃的押金不屬於預付卡範疇, 沒有監管主題, 不需要銀行存管。 所以, 對於王曉峰“甩鍋”給招行的說法, 似乎並不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 葉檀還跟王曉峰算了一筆賬。 每輛城市10萬輛單車, 摩拜單車平均成本按3000元計算, 運營費用5000萬, 單車每年折舊費用600元計算, 摩拜單車一個城市的成本是1.25億, 一輛單車需要至少被騎行5次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點。 而在實際情況中, 平均騎行5次顯然不現實。

此前就有媒體曝光, 摩拜用戶吐槽押金退款慢等問題。 在高額的運營成本、瘋狂的城市拓展、依然模糊的盈利模式面前, 摩拜作為共用單車行業成本最高、押金最高的企業, 很難不讓人引發猜想。

共用單車是方便了城市居民出行, 又推動了節能減排,

獲得了政府和民眾的支持和鼓勵。 然而隨著共用單車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興起, 各個顏色的共用單車在各個城市跑馬圈地, 押金監管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 成為亟待行業解決的一大問題。

面對媒體對押金去向的質疑、面對用戶對押金安全的質疑, 政府如何主導推動押金監管機制, 成為公眾關心的焦點。 而企業更應該正視和直面質疑, 公開押金去向, 給媒體、用戶、公眾一個放心的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