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家電百科:電視盒子“短命”的三大原因

【天極網家電頻道】不知你有沒有發現, 曾經一度的行業焦點話題“電視盒子”在近一段時間突然銷聲匿跡, 找不到蹤影。 據很多使用者反映, 在購買電視盒子產品後, 使用不到一年就會將之遺棄,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據瞭解, 2013年互聯網電視盒子增長率高達236.7%, 零售量高達1010萬台, 隨後2014年增速下滑到28.7%, 2015年出現負增長, 為-6.7%。 2016年雖有所復蘇, 但是整體發展勢頭依舊處於下滑趨勢。

消失原因一:政策監管力度大

互聯網電視盒子從2010年開始興起, 經過三年探索期之後, 在包括樂視、小米等企業的推動下, 於2013年迎來爆發式增長。

隨後由於政策監管加強, 互聯網電視盒子市場也不斷降溫。

2015年, 國家進一步打擊互聯網電視盒子的違規行為, 遮罩風雲直播、喜馬拉雅、熊貓聽書等81個非法軟體, 要求七大牌照商對照包括“電視機和盒子不能通過USB埠安裝應用”在內的四點要求自查自糾。

按照規定, 機上盒上播放的內容, 全部需要提交牌照方進行一一審核, 審核通過後, 方可進入電視螢幕。 可允許播放的內容實際上只有兩種, 一是牌照方提供的內容, 二是機上盒廠家自己有版權的內容,但都不涉及電視直播。

消失原因二:使用者體驗差

互聯網電視盒子崛起的一個因素在於價格, 相比動輒數千元的智慧電視, 價格只有一兩百元的互聯網電視盒子成為很多家庭獲取互聯網電視內容的優先選擇。

資料顯示, 2016年互聯網電視盒子市場零售均價是223元/台;而100-199元價格段產品銷量占比高達48.9%。

價格雖然親民, 但在用戶體驗上卻難以保證。 相比電視而言, 互聯網電視盒子的好評度要差上不少, 好評度普遍在95%以下, 而電視的好評度則在98%左右。 互聯網電視盒子好評不高, 主要集中在產品品質差、卡頓、速度慢等。

消失原因三:智慧電視普及率逐年升高

除此之外,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道出了另一個原因, 用戶體驗差自然會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 但更關鍵的在於智慧電視的普及, 對於購買了智慧電視的使用者來說, 互聯網電視盒子幾乎毫無用處, 最終, 電視盒子難逃行業過渡品的命運。

隨著智慧電視產品憑藉OLED、量子點、HDR等新技術的相繼驚豔亮相, 使得智慧盒子開始變得黯淡無光。 最大原因正是人們追求的是高端顯示技術, 唯美的客廳藝術所帶來的震感體驗, 這正是智慧盒子永遠無法帶來的視覺體驗。

除了顯示技術外, 使用者對電視與客廳在藝術感、時代感和臨場感方面的協調,

也讓互聯網電視盒子無能為力。 近年來, 在電視藝術設計方面發力的還不止三星一家, 小米、海信、TCL……幾乎所有的電視廠商都以此為賣點, 特別是在電視的音響效果上不斷提升, 可見用戶、家電廠商所追求的, 並不只是能夠播放互聯網視頻的設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