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進入快車道,車企聯合互聯網公司成大勢所趨?

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稱, 到2025年, 每三輛車中就有一輛會搭載生物識別感測器。 在健康方面, 生物測定學將監測駕車者開車時的身體狀況;比如心率、血壓、疲勞程度、血液酒精含量以及可能出現的癲癇發作等。 生物識別技術將發生重要作用的另一個領域是安全。 未來幾年內, 可以預見的是, 指紋感測器、視網膜掃描和語音/面部識別將逐步取代傳統的車鑰匙, 用於訪問和啟動車輛。

點評:生物識別技術在人們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 汽車領域只是冰山一角。 我們對汽車上的生物識別技術充滿期待的同時也為個人資訊安全擔憂, 當車主在使用汽車中大規模的生物識別技術時, 是否面臨著放棄一些私人資訊?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普及, 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 來保護個人行為資訊, 也是勢在必行的。

2、2017年9月30日, 奇瑞汽車建設完成一條V2X示範道路,

也是安徽省首條建成的V2X示範道路。 這條V2X示範道路由奇瑞汽車前瞻技術研究院至奇瑞集團總部, 全長4.4km, 涉及8個紅綠燈路口, 1條隧道。 改裝開放道路下行駛車輛10輛, 安裝路側設備12套。 示範道路實現的V2X應用場景包括:V2V場景:無紅綠燈交叉口碰撞預警;換道輔助/盲區監測;前向碰撞預警;車隊間視頻傳輸;前方事故車輛提醒;V2I場景:紅綠燈信號提醒+車速引導;隧道提醒;施工路段提醒;V2P場景:路口行人提醒。

點評:以無人駕駛、V2X為代表的智慧網聯技術, 正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未來技術創新風口, 奇瑞讓我們看到了國產汽車的未來, 但迄今為止, 車聯網的主要份額仍然掌握在車企手中, 汽車製造仍是車聯網最大的銷售管道, 要想正在實現智慧網聯, 需要傳統車企、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等各方的協同努力和資料融合, 而並不是各車企“各自為戰”, 按照各自的理解設計專屬的車聯網, 名為車聯網, 實際上只是車內網, 最多只能是同品牌車型之間的局域網。

2、最近,

國外的一個研究小組發佈了一套白皮書, 其中有一項觀點就是人類今後需要將車道使用權逐漸過渡給自動駕駛汽車。 這家總部位於西雅圖的研究小組選擇了亞馬遜董事會成員 Tom Alberg,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前微軟首席技術官 Craig Mundie 等人作為白皮書的作者。 他們認為, 未來某一天, 自動駕駛汽車終究會成為美國道路上的主宰者。 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1.交通事故率可以大幅下降;2.將車道使用權讓給自動駕駛汽車可以緩解擁堵;3.大氣排放問題也將得到改善。 自動駕駛汽車使用。 白皮書中也給出了這樣一項建議:未來可以打造一條自動駕駛長廊用來取代西雅圖與溫哥華之間的 5 號洲際公路。

點評:可以看出, 美國無人駕駛技術發展即將進入快車道。 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 也將給城市道路規劃、城市建設帶來巨大的影響。 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 私家車快速普及, 導致在全球各地, 幾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擴建道路網路, 增加車道, 隨著自動駕駛的發展, 這一現狀將有可能得到改變。

行業熱點

如今談到新能源汽車,行業內外更多將關注點放在了自動駕駛和節能環保領域。然而被許多人忽略的是,新能源汽車對於傳統汽車後市場涉及到的維修保養體系也是一次巨大的顛覆。

相比燃油車,純電動汽車保養成本十分低廉。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保養擁有三大特點:保養週期長,保養費用低,保養內容簡單。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逐步提升,傳統汽車後市場玩家從維修保養環節獲得的收入將大幅減少。為此,小到街邊維修店,大到經銷商集團,大家都需要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

由於新能源汽車電氣化程度較高,車輛結構相對簡單。因此,純電動汽車的維修保養也相對容易,對技師經驗要求較低。傳統汽修廠中“一帶一”的師徒培養體系,在新能源汽車維修保養領域將不復存在。新手只要能通過相關檢測設備對車輛部件運行情況進行檢測,看懂信號,就能準確定位車輛的問題。因此,今後修理廠和維保連鎖店的收入雖然會降低,但支出也會相對減少。據估計,純電動汽車維保所需人力僅為傳統燃油車的1/5。隨著車輛智慧化程度的提升,人力成本還有進一步降低的可能。

此外,傳統維保企業還可以與新造車企業合作,在幫助後者建設售後服務體系的同時,完成自身業務的轉型。

相比較已經擁有較為完善經銷商與售後維保體系的傳統車企,新造車企業如何利用有限資金為自己佈設完善的經銷商與售後體系,是各家造車新勢力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這也是傳統汽車後市場玩家的新機會。對此,獨立維修廠和協力廠商連鎖維修機構可以與新造車企業達成合作,在授權維修管道、線下展廳和融資租賃合作管道等領域進行合作。

行業熱點

如今談到新能源汽車,行業內外更多將關注點放在了自動駕駛和節能環保領域。然而被許多人忽略的是,新能源汽車對於傳統汽車後市場涉及到的維修保養體系也是一次巨大的顛覆。

相比燃油車,純電動汽車保養成本十分低廉。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保養擁有三大特點:保養週期長,保養費用低,保養內容簡單。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逐步提升,傳統汽車後市場玩家從維修保養環節獲得的收入將大幅減少。為此,小到街邊維修店,大到經銷商集團,大家都需要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

由於新能源汽車電氣化程度較高,車輛結構相對簡單。因此,純電動汽車的維修保養也相對容易,對技師經驗要求較低。傳統汽修廠中“一帶一”的師徒培養體系,在新能源汽車維修保養領域將不復存在。新手只要能通過相關檢測設備對車輛部件運行情況進行檢測,看懂信號,就能準確定位車輛的問題。因此,今後修理廠和維保連鎖店的收入雖然會降低,但支出也會相對減少。據估計,純電動汽車維保所需人力僅為傳統燃油車的1/5。隨著車輛智慧化程度的提升,人力成本還有進一步降低的可能。

此外,傳統維保企業還可以與新造車企業合作,在幫助後者建設售後服務體系的同時,完成自身業務的轉型。

相比較已經擁有較為完善經銷商與售後維保體系的傳統車企,新造車企業如何利用有限資金為自己佈設完善的經銷商與售後體系,是各家造車新勢力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這也是傳統汽車後市場玩家的新機會。對此,獨立維修廠和協力廠商連鎖維修機構可以與新造車企業達成合作,在授權維修管道、線下展廳和融資租賃合作管道等領域進行合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