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員額法官應當具備三種精神

文/彭世理(湖南省岳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法官員額制改革的目的在於落實司法責任制, 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入額後的員額法官作為法院隊伍中的“關鍵少數”, 必須強化示範引領作用。

團隊精神

首先, 員額法官應當弘揚配合無間的團隊精神。 專業化的審判團隊組建, 是法官員額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按照員額法官、法官助理和書記員之間1:1:1的比例要求, 傳統承辦法官“單打獨鬥”的辦案模式逐步向團隊“協同作戰”的辦案模式轉變, 員額法官脫離非審判核心業務。 但這並非職責減輕,

相反, 由於分工的進一步細化, 員額法官除須承擔辦案責任外, 更須擔負起團隊內部的協調管理職責。 為圓滿完成繁重的辦案任務, 防止出現“一人是龍, 三人是蟲”的怪圈, 必須大力弘揚配合無間的團隊精神。

一是要理解不誤解。

按照司法體制改革要求, 雖然法院系統有員額法官、司法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之分, 但崗位的分工從來都不分高低, 就像籃球場上有前鋒、中鋒和後衛一樣, 職責雖然不同, 但卻是一個團隊、一個整體,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改革後, 雖然審判核心業務由員額法官操刀, 但其他輔助性工作同樣不可或缺。

二是要分工不分家。

司法改革是一項“漸進式”改革, 從短期來看, 是在做減法, 但從長遠來看,

卻是在做加法。 以後的司法環境只會越來越好, 法官的職業尊榮感也只會越來越強, 但這並非一蹴而就。 審判團隊組建後, 員額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雖然職責分工不同, 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目標一致。 一個案件辦理下來, 立案、庭審、文書製作、送達等每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 否則不僅影響整個團隊的審判績效, 更損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為此, 必須按照分工不分家的要求, 各司其職, 相互支持, 相互配合。

三是要補台不拆臺。

整體而言, 優中選優、精中選精的員額法官確實應是社會的精英、正義的化身、道德的典範, 但這並非意味著其可以高高在上。 尤其是對於法官助理而言, 其中很大一部分曾經也是法官,

只是由於個人意願、年齡資歷、審判績效等方面的因素暫時未能入額, 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優秀。 團隊組建之初確實需要耐心細緻的磨合, 員額法官必須具備虛懷若谷的胸懷和換位思考的能力, 要能夠準確瞭解團隊需求, 充分尊重個體差異, 如此才能達到“相互補台, 好戲連台”的目的。

工匠精神

其次, 員額法官應當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俗話說,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 雖然每個行業都有其獨特的評價標準與價值體系, 但都不約而同地呼喚一絲不苟、精雕細琢、鍥而不捨的“工匠精神”。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匠人國度, 近年來“工匠精神”更是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成為各行各業追捧的時髦熱詞。 法院作為生產公正司法產品的“工廠”,

員額法官是其操盤手, 如果沒有永不褪色的忠貞信仰、毫不動搖的底線思維和精雕細琢的品質精神, 就不可能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弘揚工匠精神, 一是必須始終堅定法治信仰。

匠人往往能夠從一絲不苟的專注中獲得靈魂昇華, 進而樹立對職業的永恆信仰。 法律亦同樣需要被信仰, 否則它將形同虛設。 作為“輕舌搖動是非立斷, 朱筆一落生死攸關”的員額法官, 在法槌起落、案卷翻飛的背後可能面臨多方面的壓力與干擾, 此時如果不能秉持對法治忠貞不一的信念, 就很難站穩腳跟、挺直脊樑。 俗話說, 沒有攻不破的堡壘, 唯有摧不毀的信念。 從這些年極少數法官違法亂紀的情況來看,

這些人法治信仰的缺失與崩毀, 是導致其司法腐敗的根本原因。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本應作為社會主義法治最忠實崇尚者、最自覺遵守者和最堅定捍衛者的員額法官, 如果自己都對其失去信仰, 又怎能奢求群眾遵從信守法治。 正所謂, 不自信, 何來公信與共信。 對此, 必須清醒認識。

二是必須始終堅守司法良知。

“匠人”貴有“匠心”, 這裡的“匠心”更多的是指良知。 “永遠別讓你的技巧勝過你的品德”, 這是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哈樂德對學子的寄語。 我們耳熟能詳的法諺,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亦說明同樣的道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司法良知是嚴格公正司法的靈魂和底線。 失去良知堅守的員額法官,縱使知識再淵博、經驗再豐富、技藝再嫺熟,也不過是更具殺傷力的“定時炸彈”。事實上,在司法實踐中,許多案件的處理並不總是需要動用多少高深的法律專業知識,有時候依靠良知也能分清是非對錯,但卻總有些案件的處理結果違背常情、常理、常識,游離于司法良知的監管之外。對此,絕不能簡單機械適法,而應在體悟法律精髓的基礎上,用司法良知丈量個案的公正與否。

三是必須始終堅持錘煉技藝。

品質至上是每一位匠人共同的標籤。法律,不但是一項正義的事業,也是一門精湛的技藝。員額制改革過程中,法官能否入額除去年齡資歷等因素影響外,最為根本的標準在於是否具備精湛的業務能力與水準,這也是員額法官的核心競爭力。要達到“技進乎道,藝通乎神”的水準,一方面,要用時間來打磨技藝。要以“積跬步以至千里,匯細流而成江海”的精神,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從每一次庭審、每一次調解、每一次裁判文書的寫作中去感悟積累。另一方面,要從細節處昇華技藝。俗話說,天使與魔鬼都藏在細節中,要徹底根除“差不多”“隨便”的心態,案件越是疑難複雜,越是有可能引起輿論炒作,就越要注重細節,說理越要充分,要讓當事人贏得明明白白,輸得口服心服。

奉獻精神

再次,員額法官應當弘揚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法院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肩負的擔子很重,尤其是在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司法體制改革全面鋪開後,員額法官的責任更大、要求更高,此時更應該弘揚不計得失、不問回報的無私奉獻精神,用司法“服務指數”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一是要甘當“燃燈者”。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內涵,鄒碧華用自己的責任擔當生動闡釋了“燃燈者”的精神內核。點燃自己、照亮別人,需要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覺悟,更需要有“紅軍不怕遠征難,萬里千山只等閒”韌勁。當前司法體制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剩下的都是硬骨頭。面對各種新問題、新任務和新挑戰,每一名員額法官都要帶頭弘揚“燃燈者”精神,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闖勁和“啃硬骨頭、涉身險灘”的幹勁,勇立潮頭、迎難而上,努力做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二是要甘當“新愚公”。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沒有哪一項使命能夠一蹴而就,司法體制改革越到後面,難度越大,阻力越強。此時此刻,我們思想來不得半點鬆懈、力度來不得絲毫減退、目標來不得丁點偏移,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推進推進再推進。要大力弘揚“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精神,以“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堅定意志和“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頑強毅力,咬定目標不放鬆,任爾東南西北風。

三是要甘當“孺子牛”。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面對日益增長的案件和人民群眾需求,員額法官確實很辛苦,經常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尤其是當前的司法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不知法、不信法、不守法的現象還屢見不鮮。對此,我們不能悲觀洩氣,絕不能充當“公堂木偶”。“守攤子”“混日子”“撂擔子”既愧對組織的培養,更愧對群眾的信任。要確保“不讓職責掛空擋,不讓承諾放空炮”就要弘揚“孺子牛”精神,以“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自強不息精神和“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的嚴實作風,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任勞任怨,在小事中成就大事,在平凡中造就非凡。

失去良知堅守的員額法官,縱使知識再淵博、經驗再豐富、技藝再嫺熟,也不過是更具殺傷力的“定時炸彈”。事實上,在司法實踐中,許多案件的處理並不總是需要動用多少高深的法律專業知識,有時候依靠良知也能分清是非對錯,但卻總有些案件的處理結果違背常情、常理、常識,游離于司法良知的監管之外。對此,絕不能簡單機械適法,而應在體悟法律精髓的基礎上,用司法良知丈量個案的公正與否。

三是必須始終堅持錘煉技藝。

品質至上是每一位匠人共同的標籤。法律,不但是一項正義的事業,也是一門精湛的技藝。員額制改革過程中,法官能否入額除去年齡資歷等因素影響外,最為根本的標準在於是否具備精湛的業務能力與水準,這也是員額法官的核心競爭力。要達到“技進乎道,藝通乎神”的水準,一方面,要用時間來打磨技藝。要以“積跬步以至千里,匯細流而成江海”的精神,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從每一次庭審、每一次調解、每一次裁判文書的寫作中去感悟積累。另一方面,要從細節處昇華技藝。俗話說,天使與魔鬼都藏在細節中,要徹底根除“差不多”“隨便”的心態,案件越是疑難複雜,越是有可能引起輿論炒作,就越要注重細節,說理越要充分,要讓當事人贏得明明白白,輸得口服心服。

奉獻精神

再次,員額法官應當弘揚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法院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肩負的擔子很重,尤其是在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司法體制改革全面鋪開後,員額法官的責任更大、要求更高,此時更應該弘揚不計得失、不問回報的無私奉獻精神,用司法“服務指數”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一是要甘當“燃燈者”。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內涵,鄒碧華用自己的責任擔當生動闡釋了“燃燈者”的精神內核。點燃自己、照亮別人,需要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覺悟,更需要有“紅軍不怕遠征難,萬里千山只等閒”韌勁。當前司法體制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剩下的都是硬骨頭。面對各種新問題、新任務和新挑戰,每一名員額法官都要帶頭弘揚“燃燈者”精神,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闖勁和“啃硬骨頭、涉身險灘”的幹勁,勇立潮頭、迎難而上,努力做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二是要甘當“新愚公”。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沒有哪一項使命能夠一蹴而就,司法體制改革越到後面,難度越大,阻力越強。此時此刻,我們思想來不得半點鬆懈、力度來不得絲毫減退、目標來不得丁點偏移,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推進推進再推進。要大力弘揚“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精神,以“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堅定意志和“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頑強毅力,咬定目標不放鬆,任爾東南西北風。

三是要甘當“孺子牛”。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面對日益增長的案件和人民群眾需求,員額法官確實很辛苦,經常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尤其是當前的司法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不知法、不信法、不守法的現象還屢見不鮮。對此,我們不能悲觀洩氣,絕不能充當“公堂木偶”。“守攤子”“混日子”“撂擔子”既愧對組織的培養,更愧對群眾的信任。要確保“不讓職責掛空擋,不讓承諾放空炮”就要弘揚“孺子牛”精神,以“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自強不息精神和“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的嚴實作風,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任勞任怨,在小事中成就大事,在平凡中造就非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