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在這裡,讀懂家鄉泉城

如果說一座城的美麗源於她的青山綠水, 那麼家鄉濟南是當之無愧的。 無論是“齊煙九點”的北部山脈, 還是南部綿延起伏的生態屏障, 濟南的山色都讓這座飽含底蘊的城市充滿了渾厚、陽剛和大氣。

有了山的挺拔俊俏, 更離不開水的涓涓柔情。 這座以水聞名的城市由於南高北低的特殊地形和地質結構, 形成了難以數計的泉眼。 4大泉域匯流成72名泉, 或碧波蕩漾, 或奔騰不息, 幾千年的流淌奠定了這座老城最深厚的脈脈相連。

“四面環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大明湖作為北方水域一顆璀璨的明珠, 與南方的西湖遙相呼應, 一路向北的水流一直延伸到小清河。 有著八百多年的歷史的人工河道連接著齊魯大地中部和濱海的重要水路, 往北流去便是黃河穿城而過。

山水相依, 文化繁榮。 從遠古商周時期的開鑿石器時代, 以東部為龍山文化代表的城子崖,

抑或西部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 都完整的保留了齊魯文化的精髓。 千年滄桑”上訖後李文化期, 下至改革開放前, 系統呈現了一條濟南文明發展史、城市發展史和歷代名士, 時間維度跨越八千多年。

曾記否“家家泉水, 戶戶垂楊”, 原齊魯大學典雅古樸的老建築,

兼具南北四合院之長的濟南四合院不僅有北方的嚴謹與厚重, 更具江南水鄉的靈秀;具有巴羅克風格原豐大銀行的老建築, 以燕喜堂、宏濟堂、瑞蚨祥為代表的老字型大小, 構成了“老城古韻”, 獨特的風貌。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一輩輩勤勞勇敢、樸實典雅、生生不息的泉城人, 不負“中國歷史文化名城”2600餘年的稱號, 喚起了新老濟南人對這座城市的歷史歸屬感與文化共鳴。 這是活著的老濟南, 它們與這座城市的人們共同經歷風雨, 共度歲月, 無聲的表白更具歷史發展的見證。

“海右此亭古, 濟南名士多。 ” 南宋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和軍事將領辛棄疾, 是典型的“風流儒將真名士”, 人稱詞中之龍;還有傳授《漢書》第一人伏生, 被譽為當之無愧的《尚書》開拓者, 現代的書畫家嶽祥書和弭菊田, 數不盡的文人騷客祖籍都是濟南, 他們為我們這座城市增添了最具文化的濃郁氣息。

歷史的車輪不斷的前行, 改革開放的春風讓我們的古城煥發新的活力。 對於這座欣欣向榮的城區, 每一步的跨越都為了實現奮鬥的夢想, 塑造“風雅之城”和“生態之城”。 豐厚的文化韻味, 清新明朗的城市風貌, 激發了人們對美好家園、美好生活的讚美與嚮往。

看如今群樓升起, 日新月異, 美輪美奐的泉城廣場夜景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 讓人駐足,奧體中心的“東荷西柳”其實恢弘,成功的舉辦了第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還有剛剛崛起的西部新城,作為齊魯大地的一道閃亮的座標,當之無愧的成為新門戶。九頂塔風情區的潑灑幸福之水,豐富的民俗山會,曲山藝海~~~~~太多太多值得書寫的篇章,都融匯在這座溫暖而不張揚的家鄉泉城。

在這裡,歷經千年滄桑的泉城正蓬勃生機。祝福我可愛的家鄉,希望她繼續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延續著悠長的文脈,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讓人駐足,奧體中心的“東荷西柳”其實恢弘,成功的舉辦了第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還有剛剛崛起的西部新城,作為齊魯大地的一道閃亮的座標,當之無愧的成為新門戶。九頂塔風情區的潑灑幸福之水,豐富的民俗山會,曲山藝海~~~~~太多太多值得書寫的篇章,都融匯在這座溫暖而不張揚的家鄉泉城。

在這裡,歷經千年滄桑的泉城正蓬勃生機。祝福我可愛的家鄉,希望她繼續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延續著悠長的文脈,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