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夫妻互動”潛在意識的分析

美國人伯思(E Berne)於1957年首先提出來互動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可視為精神分析的通俗化, 他的方法具有很高的操作性。

互動分析認為, 一個人的意識或自我由三部分構成, 兒童意識、父母意識、成人意識, 他們的特點如下:

1.成人意識

對自己負責, 對別人尊重, 處理事情是理智的。

以下兒童意識和父母意識都發展不充分, 也可以是過分發展的。

成人意識可以發展不充分, 也可以被兒童意識或父母意識污染或整合。 污染指把兒童或父母意識的糟粕或消極面帶進了成人意識, 而整合則把兒童意識或父母意識好的積極因素吸收到成人意識裡。

2.兒童意識

①積極方面:友好合作, 靈活性, 想像力和創造性, 樂觀精神;

②消極方面:不負責任, 只顧自己的享樂主義, 玩世不恭的態度, 依賴別人, 自戀

(沉溺於自我欣賞, 不能對別人有利他主義的愛, 甚至根本不關心別人), 吸引別人的注意等。

3.父母意識

①積極方面:原則性, 道德情操, 關心愛護別人, 服務精神和獻身精神等;

②消極方面:過分指責別人, 對別人強求, 禁忌多, 傾向於懲罰,

對別人過分保護, 恩賜觀點, 特權觀念, 看不起別人等。

對夫妻之間的交往進行分析比較方便易懂, 也富於啟發性, 婚姻治療時用來輔導夫妻改進交流方式很有説明。

【例一】

夫:今天晚飯你打算吃什麼?

妻:“我想去吃一次肯德雞, 你不是也說過想嘗嘗它的味道麼?

這是一次相互以成人意識對成人意識的互動。 丈夫的話是探索性的, 也體現了對妻子意見和喜好的尊重。 妻子的回答把丈夫的願望和自己的意圖統一了起來, 既坦率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也表達了對丈夫的體貼, 丈夫過去說過的話妻子是記在心上的。

這種交往是成功的, 它對促進雙方良好的關係起到積極作用。

【例二】

夫:我的格子襯衣在什麼地方?

妻:你呀, 什麼都不知道, 就差一點要我餵飯給你吃了。

丈夫的話是探索性的, 這來自成人意識。 但妻子並不答覆他的疑問, 而只是指責, 並且這種指責有點過分。 丈夫的成人意識指向妻子的成人意識, 而妻子的父母意識指向丈夫的兒童意識, 二者交叉, 這就不但使本次交往不成功, 而且有可能妨礙下一步的交往。

丈夫如果要使交往成功地繼續下去, 他也許不得不作檢討或者向妻子提出懇求, 這就意味著以兒童意識指向妻子的父母意識。 如果妻子首先告訴丈夫格子襯衣在什麼地方, 或者表示願意幫助他尋找,

或者說她現在正忙於某件事, 不能替他找, 說聲“對不起”等等, 妻子的反應也就同樣是以成人意識對成人意識了。 先作出這種反應以後, 妻子當然可以對丈夫提出勸告或批評性建議, 也還是成人意識的表現。

【例三】

夫:唉喲, 我又頭痛了, 真難受—…

妻:你也許是太緊張太累了, 快躺下休息吧。 我去拿點止痛藥片給你吃。 喝杯熱茶也許會好一些, 我這就去給你沏杯茶。 親愛的, 別難過, 一會兒會好起來的。

一般頭痛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病, 作為一個成人是不必唉聲歎氣, 叫苦連天的。 顯然, 丈夫是以兒童意識對待妻子, 要求得到母親式的關懷和照顧。 妻子以父母意識對待丈夫的兒童意識。 正好滿足了“兒童”的需要。

只要是周瑜打黃蓋, 一個願打, 一個願挨, 交往使是成功的, 雙方都滿足了心理上的需要。

估計在我國很多“良好的”夫妻關係都採取了這樣的互動方式。 所謂夫唱婦隨, 只不過把上述夫妻的地位互相掉換了~下, 也就是丈夫扮演父母, 妻子扮演兒童, 丈夫對妻子進行指導, 妻子接受丈夫的指導。 嚴格地說, 這並不是成人之間的健康的互動, 至少不能說是高水準的互動, 是有待於改進的。

【例四】

有些夫妻幾乎無論大小事情都容易引起爭吵, 因為雙方都以父母意識對待對方把對方看做兒童, 互相指責, 都不服氣。 這種互動是不成功的。 每對話一次(每一次互動)便爭吵一次, 彼此總是話不投機。

【例五】

一對父母意識都很強的夫妻有時也可以談得很投機, 這就是當他們一起議論第三者的時候。

夫:老王又出現風流韻事了,我早就看出他還會在男女關係上犯錯誤的。

妻:我見了他就噁心,你瞧他那臭德性,一見了女人就嘻皮笑臉的,一肚子壞水。

夫妻雙方都以父母意識指責老王,可以聊上一個晚上,交談是在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的。從表面上看,夫妻之間的這種互動是成功的,但是,專門談論第三者並不能解決雙方之間存在的分歧和矛盾,也不能促進雙方深入的相互瞭解。

【例六】

有些夫妻感情好,只不過是雙方都以兒童意識對兒童意識,一起遊戲,吃喝玩樂。除此之外,他們很少以成人意識對成人意識的交往,缺乏互相尊重和逐漸深入的理解。這種兒童式的交往不可能使人上升到高層次的精神生活中去。過了中年以後,夫妻的感情有可能冷淡下去,甚至分歧和爭吵日益加劇,除非他們改變交往方式。

採用互動分析的概念和方法,治療者往往很容易發現夫妻兩人是用兒童意識或父母意識與對方互動,而不是成人式的。這樣,治療者可以用互動實例説明他們對自己的理解,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

在這裡必須強調,醫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以父母意識對待被輔導者,醫生如果對此缺乏自覺,互動就不會對被輔導者有真正的好處。

在婚姻輔導時,醫生發現夫妻兩人扮演的角色有差異時,可以讓夫妻當場試著更改,醫生在旁邊以導演的身份指導,必要時做示範如何相對扮演夫妻適當的角色,以成人意識互動。

促進夫妻協調、解決爭執

由夫妻兩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社會環境、生活習慣不同,兩個人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態度和價值觀。治療者要幫助他們瞭解彼此的差異,並協商彼此妥協的辦法,否則兩人互不相讓,堅持己見,爭執不停,就會造成婚姻上的困難。

如一位丈夫原來的家庭中是父親說了算,母親只是做家務,他就認為大男子漢是幹事業的不應該做家務,他掌握家中的財權也是應該的。妻子原來的家庭中父母比較平等,父親也經常幫助母親幹家務。她認為做丈夫的也應該做家務,為丈夫不幹家務活而生氣、鬧離婚。治療者幫他們分析分歧的緣由,並說服丈夫是否也能幫助妻子做些家務。讓妻子理解丈夫在外面事業成功,朋友多的好處。

促進“夫妻聯盟”與“婚姻認同”的形式

當輔導者發現夫妻兩人所形成的“夫妻聯盟”尚不健全,缺少“婚姻認同”時,其婚姻的輔導重心應放在此方面的改進。所謂“夫妻聯盟”是指一對夫妻在心理上要建立一種概念,認為他們夫妻倆是屬於一個單位,必要時能聯合共同應付外人。“婚姻認同”是指心理上建立一種觀念、態度。建立“我們”夫妻的取向,生活以婚姻為主,不會只顧“自己”,以“我”或“你”的個人取向來經營兩人的婚姻生活。

例如,丈夫的妹妹與自己的妻子鬧矛盾時,做丈夫的能首先袒護自己的妻子,為自己的妻子說話。或者,丈夫被妻子的哥哥批評時,作妻子的能馬上為自己丈夫說話辯護。則是能以夫妻聯盟的立場來應對自己的同胞的例子。如果做丈夫的只會替自己的朋友著急,而輕視妻子的意見,寧可讓妻子生氣,不願得罪朋友則可稱婚姻認同不夠強的表現。

一對夫妻假如缺乏婚姻認同時,在談話中經常聽他們在說自己、我、你的稱呼,“你母親”,“我爸……”,“你們家”,而很少聽到“我們”的稱呼,很少關。動兩人的共同生活。這可證實他們的婚姻在心理上尚不夠健全,需輔導、糾正。通常首先讓這樣的夫妻瞭解他們婚姻心理上的缺陷,並指導他們更正,能建立以婚姻為主,以夫妻兩人為上的觀念和態度。

總的來說,婚姻治療是一種新興的心理治療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把焦點放在一對夫妻身上,從人際關係的觀點來瞭解夫妻的心理與行為,解釋他們的婚姻行為問題,並協助他們去改善不良的關係與適應方式。對於婚姻問題的本質及產生原因,按系統論的觀點運用行為治療、認知治療及分析治療的知識,建立一套以“人際關係”為著眼點,以“夫妻”為物件的治療原則與技巧。因為治療時物件不是單個人,治療目標是以改善夫妻的關係,治療者需要拋棄個人心理治療的習慣,運用不同的觀點和方法來進行婚姻治療工作

這就是當他們一起議論第三者的時候。

夫:老王又出現風流韻事了,我早就看出他還會在男女關係上犯錯誤的。

妻:我見了他就噁心,你瞧他那臭德性,一見了女人就嘻皮笑臉的,一肚子壞水。

夫妻雙方都以父母意識指責老王,可以聊上一個晚上,交談是在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的。從表面上看,夫妻之間的這種互動是成功的,但是,專門談論第三者並不能解決雙方之間存在的分歧和矛盾,也不能促進雙方深入的相互瞭解。

【例六】

有些夫妻感情好,只不過是雙方都以兒童意識對兒童意識,一起遊戲,吃喝玩樂。除此之外,他們很少以成人意識對成人意識的交往,缺乏互相尊重和逐漸深入的理解。這種兒童式的交往不可能使人上升到高層次的精神生活中去。過了中年以後,夫妻的感情有可能冷淡下去,甚至分歧和爭吵日益加劇,除非他們改變交往方式。

採用互動分析的概念和方法,治療者往往很容易發現夫妻兩人是用兒童意識或父母意識與對方互動,而不是成人式的。這樣,治療者可以用互動實例説明他們對自己的理解,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

在這裡必須強調,醫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以父母意識對待被輔導者,醫生如果對此缺乏自覺,互動就不會對被輔導者有真正的好處。

在婚姻輔導時,醫生發現夫妻兩人扮演的角色有差異時,可以讓夫妻當場試著更改,醫生在旁邊以導演的身份指導,必要時做示範如何相對扮演夫妻適當的角色,以成人意識互動。

促進夫妻協調、解決爭執

由夫妻兩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社會環境、生活習慣不同,兩個人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態度和價值觀。治療者要幫助他們瞭解彼此的差異,並協商彼此妥協的辦法,否則兩人互不相讓,堅持己見,爭執不停,就會造成婚姻上的困難。

如一位丈夫原來的家庭中是父親說了算,母親只是做家務,他就認為大男子漢是幹事業的不應該做家務,他掌握家中的財權也是應該的。妻子原來的家庭中父母比較平等,父親也經常幫助母親幹家務。她認為做丈夫的也應該做家務,為丈夫不幹家務活而生氣、鬧離婚。治療者幫他們分析分歧的緣由,並說服丈夫是否也能幫助妻子做些家務。讓妻子理解丈夫在外面事業成功,朋友多的好處。

促進“夫妻聯盟”與“婚姻認同”的形式

當輔導者發現夫妻兩人所形成的“夫妻聯盟”尚不健全,缺少“婚姻認同”時,其婚姻的輔導重心應放在此方面的改進。所謂“夫妻聯盟”是指一對夫妻在心理上要建立一種概念,認為他們夫妻倆是屬於一個單位,必要時能聯合共同應付外人。“婚姻認同”是指心理上建立一種觀念、態度。建立“我們”夫妻的取向,生活以婚姻為主,不會只顧“自己”,以“我”或“你”的個人取向來經營兩人的婚姻生活。

例如,丈夫的妹妹與自己的妻子鬧矛盾時,做丈夫的能首先袒護自己的妻子,為自己的妻子說話。或者,丈夫被妻子的哥哥批評時,作妻子的能馬上為自己丈夫說話辯護。則是能以夫妻聯盟的立場來應對自己的同胞的例子。如果做丈夫的只會替自己的朋友著急,而輕視妻子的意見,寧可讓妻子生氣,不願得罪朋友則可稱婚姻認同不夠強的表現。

一對夫妻假如缺乏婚姻認同時,在談話中經常聽他們在說自己、我、你的稱呼,“你母親”,“我爸……”,“你們家”,而很少聽到“我們”的稱呼,很少關。動兩人的共同生活。這可證實他們的婚姻在心理上尚不夠健全,需輔導、糾正。通常首先讓這樣的夫妻瞭解他們婚姻心理上的缺陷,並指導他們更正,能建立以婚姻為主,以夫妻兩人為上的觀念和態度。

總的來說,婚姻治療是一種新興的心理治療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把焦點放在一對夫妻身上,從人際關係的觀點來瞭解夫妻的心理與行為,解釋他們的婚姻行為問題,並協助他們去改善不良的關係與適應方式。對於婚姻問題的本質及產生原因,按系統論的觀點運用行為治療、認知治療及分析治療的知識,建立一套以“人際關係”為著眼點,以“夫妻”為物件的治療原則與技巧。因為治療時物件不是單個人,治療目標是以改善夫妻的關係,治療者需要拋棄個人心理治療的習慣,運用不同的觀點和方法來進行婚姻治療工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