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南澗村,我把生活暖陽獻給你!

2014年8月1日, 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扶貧日”的批復明確, 從2014年起, 將每年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

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 也充分體現了對於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格外關心, 設立“扶貧日”是繼續向貧困宣戰的一個重要舉措, 也是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

10月15日, 徐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陳輝來到新沂市新店鎮南澗村調研指導扶貧工作, 為村裡捐贈了電腦和書籍, 為“小康書屋”揭牌, 慰問了5戶困難群眾, 詢問了他們的生活狀況和身體情況, 並送上慰問金, 鼓勵他們積極面對生活, 努力克服困難。

新沂市南澗村是徐州市公安局的掛鉤幫扶點, 通過近兩年的結對幫扶, 南澗村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生產生活環境不斷改善, 成果顯著。 徐州市公安局也因此被市委、市政府評為“2016年度脫貧致富奔小康幫扶先進單位”。

撲下身子 探尋“貧困源”

南澗村位於新沂市新店鎮西北部, 緊臨駱馬湖和京杭大運河, 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2016年3月掛鉤幫扶南澗村時, 陳輝同志就立下了“軍令狀”:“我們一定要把扶貧幫困作為份內職責, 真情扶貧、精准幫困, 把南澗村打造成公安幫扶的良心工程、樣板工程。 ”

徐州市公安局多次到南澗村進行走訪, 充分把脈群眾的思想動態和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通過深入調研, 村“兩委”模範帶頭作用發揮不強、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人均耕地面積較少、留守人員較多、農民增收管道較窄、產業較為單一、幾乎無村集體收入等七大因素成為制約村民發展的癥結。

“貧症”找准後, 徐州市公安局結合村裡實際, 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 圍繞扶貧目標制定了《南澗村三年幫扶總體規劃》, 出臺了《徐州市公安局掛鉤幫扶南澗村貧困戶工作方案》, 以促進南澗村經濟、社會良性迴圈發展。

找准出路 力摘“窮帽子”

要想富, 找出路。 徐州市公安局專門組織了15名村幹部、村民代表去周邊富裕鄰近鄉鎮考察學習電商綜合服務、農民產業工廠、物流園區等生產經驗, 並先後與村組幹部、村民代表和村裡能人召開了多場座談會,幫助村“兩委”班子找准發展思路。

此外,徐州市公安局協調專項資金,對村裡原有四縱兩橫的6條3040米長的土路、泥路全面改造,並拓寬為3米寬村級水泥路,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讓南澗村的稻米等農作物“有路可出”。

有了發展的路子,還要有優質的資源。針對南澗村種植的稻米品質不好的問題,徐州市公安局邀請農機專家幫助村民建立起500畝無公害優質稻米基地;針對豐收後稻米滯銷的問題,又幫助南澗村建立了稻米合作社,對稻米進行統一包裝,創建品牌。

為擴大南澗村稻米的銷量,徐州市公安局16家伙食單位食堂全部定點採購南澗村大米,僅此一項措施每月可以幫助消化5萬斤大米,還可為村集體年增加收入數萬元。

為進一步解決過剩勞動力,徐州市公安局促成了雲飛紡織服裝有限公司與南澗村合作開工廠,此項每年為南澗村增加收入近20萬元,並優先錄用南澗村貧困工人,促進村民就業脫貧。

結對幫扶 親情“不斷線”

依據“扶貧先扶弱”思路,徐州市公安局把95戶最困難的孤殘家庭、特困家庭,分解到28家直屬單位,再由各單位具體包掛到具體人員,制定切實的致富專案,幫助貧困戶儘快走出貧困。

徐州市公安局28家直屬單位在2016年、2017年中秋節、扶貧日和春節分別對困難群體進行慰問,先後累計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40余萬元。

針對15名單親孤兒、失學、失管留守兒童的問題,在全域範圍內公開徵集“員警爸爸”、“員警媽媽”活動。15名“員警爸爸”、“員警媽媽”與15名單親孤兒、失學、失管留守兒童結對幫扶,保證孩子走上健康成長的道路。

此外,徐州市公安局還協調啟動資金,幫助村裡建起了800平方米的村綜合服務中心和衛生室,切實解決了村民辦事、看病無場所的問題。

標本兼治 扶貧更扶“智”

徐州市公安局在注重扶“貧”的同時,更加注重扶“智”,始終將提升扶貧物件自身“造血”功能放在首位。

2017年初,徐州市公安局幫助村民流轉土地25畝種植拱棚西瓜,該專案先由村幹部帶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後帶動了13人搞起這項種植並掌握了這項技術。接著,徐州市公安局又協調專項經費,幫助村裡流轉土地,建設30畝蔬菜鋼架溫室大棚。

南澗村有著優質的水資源,而且土質肥沃,適合搞規模化種植。於是,徐州市公安局專門邀請了農業專家,教授農戶搞特色水產品養殖及行銷策略,改變了過去農民“每年一季小麥、一季水稻”的傳統種植觀念和生產模式。

此外,徐州市公安局還幫助238戶低收入農戶將每人1600元省級扶貧資金以股份的形式參與新店鎮工業園區建設,每年年底參股農戶可獲得160元的收益分紅。

“公安局還要幫我們建優質葡萄採摘園,等有錢了,我們還要建文化活動室、文體活動廣場,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南澗村村民樂呵呵地這樣說。

並先後與村組幹部、村民代表和村裡能人召開了多場座談會,幫助村“兩委”班子找准發展思路。

此外,徐州市公安局協調專項資金,對村裡原有四縱兩橫的6條3040米長的土路、泥路全面改造,並拓寬為3米寬村級水泥路,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讓南澗村的稻米等農作物“有路可出”。

有了發展的路子,還要有優質的資源。針對南澗村種植的稻米品質不好的問題,徐州市公安局邀請農機專家幫助村民建立起500畝無公害優質稻米基地;針對豐收後稻米滯銷的問題,又幫助南澗村建立了稻米合作社,對稻米進行統一包裝,創建品牌。

為擴大南澗村稻米的銷量,徐州市公安局16家伙食單位食堂全部定點採購南澗村大米,僅此一項措施每月可以幫助消化5萬斤大米,還可為村集體年增加收入數萬元。

為進一步解決過剩勞動力,徐州市公安局促成了雲飛紡織服裝有限公司與南澗村合作開工廠,此項每年為南澗村增加收入近20萬元,並優先錄用南澗村貧困工人,促進村民就業脫貧。

結對幫扶 親情“不斷線”

依據“扶貧先扶弱”思路,徐州市公安局把95戶最困難的孤殘家庭、特困家庭,分解到28家直屬單位,再由各單位具體包掛到具體人員,制定切實的致富專案,幫助貧困戶儘快走出貧困。

徐州市公安局28家直屬單位在2016年、2017年中秋節、扶貧日和春節分別對困難群體進行慰問,先後累計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40余萬元。

針對15名單親孤兒、失學、失管留守兒童的問題,在全域範圍內公開徵集“員警爸爸”、“員警媽媽”活動。15名“員警爸爸”、“員警媽媽”與15名單親孤兒、失學、失管留守兒童結對幫扶,保證孩子走上健康成長的道路。

此外,徐州市公安局還協調啟動資金,幫助村裡建起了800平方米的村綜合服務中心和衛生室,切實解決了村民辦事、看病無場所的問題。

標本兼治 扶貧更扶“智”

徐州市公安局在注重扶“貧”的同時,更加注重扶“智”,始終將提升扶貧物件自身“造血”功能放在首位。

2017年初,徐州市公安局幫助村民流轉土地25畝種植拱棚西瓜,該專案先由村幹部帶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後帶動了13人搞起這項種植並掌握了這項技術。接著,徐州市公安局又協調專項經費,幫助村裡流轉土地,建設30畝蔬菜鋼架溫室大棚。

南澗村有著優質的水資源,而且土質肥沃,適合搞規模化種植。於是,徐州市公安局專門邀請了農業專家,教授農戶搞特色水產品養殖及行銷策略,改變了過去農民“每年一季小麥、一季水稻”的傳統種植觀念和生產模式。

此外,徐州市公安局還幫助238戶低收入農戶將每人1600元省級扶貧資金以股份的形式參與新店鎮工業園區建設,每年年底參股農戶可獲得160元的收益分紅。

“公安局還要幫我們建優質葡萄採摘園,等有錢了,我們還要建文化活動室、文體活動廣場,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南澗村村民樂呵呵地這樣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