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武進試點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拓展土地空間“天花板”

——全面深化改革系列報導①

2014年, 我區拉開全面深化改革大幕。 今年初, 我區出臺了《改革工作要點》, 持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以及國家“雙創”區域示範基地建設、省級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等各項工作。

當前, 是我區深化改革、放大成效、釋放紅利的關鍵時期。 為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有力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本報今起推出4篇報導, 聚焦我區農村土地制度、產城融合示範區以及“雙創”區域示範基地、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

敬請關注。

開展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 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的改革任務。 2015年2月, 經中央深改組批准, 我區成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開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33個試點地區之一, 承擔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任務。 去年9月, 根據國土資源部新部署, 我區又成為統籌協調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的15個試點地區之一。

今年6月, 國土資源部督察調研組在調研我區時指出, 武進的改革試點工作體現了江蘇特點, 形成了常州經驗和武進模式;6月27日, 省委書記李強在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上指出,

武進作為中央統籌協調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地區, 取得了明顯成效, 有不少創新和突破。

我區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從宅基地改革單項試點起步, 制定出臺了22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政策檔, 配套政策30個, 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武進樣本”, 在全國實現了率先編制空間全覆蓋的規劃體系、率先建立城鄉全覆蓋的基準地價體系、率先實現集體與國有土地的同網交易、率先實現資本市場上集體與國有土地的同權同價、率先實踐所有類型的入市試點、率先發放農村“三權”抵押貸款的“六個率先”。

試點以來, 全區完成了5個村的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完成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網上交易1374畝,

交易總額4.28億元;江蘇雷利電機成為全國首家以出讓方式取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後實現主機板上市的企業, 在最高層級的資本市場實現了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零的突破;構建了“兩確保、一增強”為核心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 全區集體土地入市增值收益2.6億元, 惠及農民42.5萬余人;出臺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房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 累計發放農房財產權抵押貸款3706萬元、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1.87億元。

下階段, 我區將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不斷擴大三項試點覆蓋範圍和工作領域, 努力拓展土地空間的“天花板”, 具體將實現“2、20、2000”的目標, 即到2018年底, 全區盤活集體建設用地空間2萬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金突破20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2000元。

副市長、區委書記史志軍點評: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解決了上級需要探索的問題, 通過改革形成了政府、企業、集體、個人四方盈利的機制, 對於拓展攻堅、爭取紅利、保障農民收入十分有益。

下階段,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全面推進, 任何一個板塊、參與的部門都要成為參與者, 而不是旁觀者, 進一步將改革推向深入, 在全區推開。 要千方百計通過三項制度改革, 完善制度建設、組織建設, 充分挖掘改革的紅利, 牢牢把握好深化改革的機遇, 在2018年取得突破性進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