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溫泉古宅用起來 惠城這6個村成首批示範村

目前新農村建設已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議程。 10月9日下午, 惠城區召開新農村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研究會,

就如何開展和推進新農村建設, 惠城區委、區政府提出新農村示範片建設、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特色新農村示範村建設三大工作主線, 定位惠城區以“抓兩頭, 帶中間”的新農村建設總體思路, 即一頭抓區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黃沙洞為核心), 另一頭抓特色新農村示範村創建, 帶動中間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八通四改”為主要工作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三項工作同步進行, 進一步加快惠城區的新農村建設步伐, 提升農村建設水準。

惠城區力爭2018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2017年-2018年打造一批特色示範村, 到2020年完成60%的示範村建設, 到2025年全面完成示範村建設。 第一批示範片涉及橫瀝鎮、蘆洲鎮的黃沙洞、墨園、土橋、沙崗、泰安和墩子場等6個村, 以黃沙洞村為核心, 結合“三宜”新農村示範村建設, 連片打造, 達到建成新農村建設標杆的效果。

初步成效

農村保潔和農村垃圾處理100%完成

惠城區擬辦了《區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區創建新農村示範村建設方案》(徵求意見稿)和《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

惠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組織召開新農村建設專題研究會, 區直相關職能部門也根據各自的工作職責, 加大牽頭抓總力度, 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

區城鄉規劃建設局負責的“三宜”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區環保分局負責的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穩步推進, 區愛衛辦的農村保潔和農村垃圾處理100%完成, 100%的20戶以上自然村配備保潔員, 區林業、水務、交通部門對農村綠化、村村通自來水、通農村公路等工作都取得了明顯的實效。

各鎮(街道)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責任單位, 積極協調區直相關職能部門, 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服務的建設, 確保了全區80%以上的20戶以上自然村完成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一批特色明顯的示範村建設成效初顯。

示範片

將逐步建設水口下源、張村、萬年等

根據區委農辦制訂的《區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實施方案》,

第一批示範片涉及橫瀝鎮、蘆洲鎮的黃沙洞、墨園、土橋、沙崗、泰安和墩子場等6個村, 以黃沙洞村為核心, 結合“三宜”新農村示範村建設, 連片打造, 達到建成新農村建設標杆的效果。

目前主要工作措施有涉及鎮村加大示範片內創建村的相關資料,含建設專案、創建特色元素、人文狀況等的摸底,全面掌握創建的具體內容。由區城鄉規劃建設局牽頭,結合“三宜”新農村規劃編制,儘快啟動區級新農村示範片的規劃編制工作,同時做好各建設節點的建設規劃。

區直各相關職能部門根據新農村示範片的專案庫建設專案要求,實施方案和建設項目庫,統籌一切政策資金,加大示範片各項目的建設。惠城區也成立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工作推進組,加強工作的推進、協調、指導、督查等工作。

在建成第一個新農村示範片後,逐步推進建設水口下源、張村、萬年、萬盧;馬安新樓、龍塘、橫河、水貝;汝湖大良、上圍、下圍、東亞等及蘆洲鎮的沿東江邊小連片的新農村示範片建設。

目標A

力爭2018年上半年前有10個特色村初見成效

據悉,惠城區將在全區範圍內發掘一批資源稟賦、特色鮮明(含歷史人文、產業特色、鄉村自然風光及資源特色)的村莊,通過政府資金投入、社會資本、家鄉外出人士資金投入等方式,同時加大以村莊資源招商引資建設新農村的方式,打造一批具惠城區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特色村。力爭在2018年上半年前有10個特色示範村初見成效,2018年底前完成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各鎮(街道)上報2-3個資源特色的村,由區裡組織特色示範村評審組或委託有資質的機構對上報村進行評審確定創建名單,以區委、區政府發文確定,將擬建設的特色新農村示範村委託設計公司編印成冊,加大農村特色資源招商引資的力度,爭取社會資本建設特色新農村。以區政府名義組織農村建設招商會,通過社會資本建設特色新農村示範村。

惠城區將結合“三宜”新農村示範村建設,以PPP的模式創建特色新農村示範村。區直有關職能部門積極爭取上級的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向特色示範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傾斜,力爭特色示範村早見成效。

鎮(街)、村是新農村特色示範建設的主體責任單位,按照工作推進進度,每月上報1次工作進度情況,以便統一集中研究解決新農村特色示範村創建過程中的問題。惠城區還建立創建特色新農村示範村聯帶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掌握新農村特色示範村建設的進度、存在問題,並協調解決創建過程中的各項工作。

為加強特色新農村示範村創建工作的督查督導,惠城區將經常性地督查指導各鎮(街)開展特色新農村示範村的創建工作,以簡報和專報的形式將督查情況報區委、區政府有關領導,對工作後進、拖拉的及時上報區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並進行通報。

B

全面整治全區1092個20戶以上自然村

在推進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面,惠城區以20戶以上自然村為基本單元,對全區1092個20戶以上自然村進行全面的整治工作,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八通四改”工作。據各鎮(街)上報完成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20戶以上自然村約80%,15項資料已錄入省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雲平臺,資料實行動態管理,每季度錄入上報一次。按照要求,該項工作要在2018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目前,各鎮(街)對照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整潔村的要求,對轄區內所有20戶以上自然村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逐條村逐項進行核對,掌握工作的底數,做到每個20戶以上自然村一冊一表,將完成的進度情況建立工作臺賬,動態性進行管理。

由區愛衛辦組織統籌,各鎮(街)負責,開展一次全區性的“三清理”工作,開展農村衛生大整治活動。由區城鄉規劃建設局組織統籌,各鎮(街)負責,開展一次“三拆除”行動,對農村廢危舊房、殘牆斷壁、路障、亂搭亂建等進行登記拆除。

由各鎮(街)負責,對在人居生態環境整治過程中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八通四改”工作中的照片進行收集,收集整治前、後對比的圖片,以20戶以上自然村的標準建立工作臺賬。

C

明年6月前基本完成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在當天的新農村建設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研究會上,惠城區副區長陳廣文提出了3點要求,首先是理清思路,區直相關部門參照《總體實施方案》制定詳細可行的任務實施方案,積極指導各鎮(街)新農村建設及人居環境工作推進,各鎮(街)要建立例會制度,鎮(街)黨、政主要領導積極聽取彙報,整合資源,結合實際制定本鎮(街)的實施方案,有效指導各村完成既定任務。村要發揮黨委、黨員、代表的作用,引導村民、外村鄉賢等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最後要發揮鎮(街)駐村團隊的作用,加大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力度。

陳廣文說,以“三清三拆”整治和“八通四改”為主要內容,先完成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相關指標,以示範村創建為載體提升農村建設水準。各鎮(街)積極收集整合當地農村農業生產資源(如土地、山林等)、農村特色資源(如溫泉、古宅等)、農村特色產品資源(如民間工藝等),力爭以鄉村資源進行招商引資。

目前主要工作措施有涉及鎮村加大示範片內創建村的相關資料,含建設專案、創建特色元素、人文狀況等的摸底,全面掌握創建的具體內容。由區城鄉規劃建設局牽頭,結合“三宜”新農村規劃編制,儘快啟動區級新農村示範片的規劃編制工作,同時做好各建設節點的建設規劃。

區直各相關職能部門根據新農村示範片的專案庫建設專案要求,實施方案和建設項目庫,統籌一切政策資金,加大示範片各項目的建設。惠城區也成立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工作推進組,加強工作的推進、協調、指導、督查等工作。

在建成第一個新農村示範片後,逐步推進建設水口下源、張村、萬年、萬盧;馬安新樓、龍塘、橫河、水貝;汝湖大良、上圍、下圍、東亞等及蘆洲鎮的沿東江邊小連片的新農村示範片建設。

目標A

力爭2018年上半年前有10個特色村初見成效

據悉,惠城區將在全區範圍內發掘一批資源稟賦、特色鮮明(含歷史人文、產業特色、鄉村自然風光及資源特色)的村莊,通過政府資金投入、社會資本、家鄉外出人士資金投入等方式,同時加大以村莊資源招商引資建設新農村的方式,打造一批具惠城區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特色村。力爭在2018年上半年前有10個特色示範村初見成效,2018年底前完成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各鎮(街道)上報2-3個資源特色的村,由區裡組織特色示範村評審組或委託有資質的機構對上報村進行評審確定創建名單,以區委、區政府發文確定,將擬建設的特色新農村示範村委託設計公司編印成冊,加大農村特色資源招商引資的力度,爭取社會資本建設特色新農村。以區政府名義組織農村建設招商會,通過社會資本建設特色新農村示範村。

惠城區將結合“三宜”新農村示範村建設,以PPP的模式創建特色新農村示範村。區直有關職能部門積極爭取上級的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向特色示範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傾斜,力爭特色示範村早見成效。

鎮(街)、村是新農村特色示範建設的主體責任單位,按照工作推進進度,每月上報1次工作進度情況,以便統一集中研究解決新農村特色示範村創建過程中的問題。惠城區還建立創建特色新農村示範村聯帶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掌握新農村特色示範村建設的進度、存在問題,並協調解決創建過程中的各項工作。

為加強特色新農村示範村創建工作的督查督導,惠城區將經常性地督查指導各鎮(街)開展特色新農村示範村的創建工作,以簡報和專報的形式將督查情況報區委、區政府有關領導,對工作後進、拖拉的及時上報區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並進行通報。

B

全面整治全區1092個20戶以上自然村

在推進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面,惠城區以20戶以上自然村為基本單元,對全區1092個20戶以上自然村進行全面的整治工作,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八通四改”工作。據各鎮(街)上報完成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20戶以上自然村約80%,15項資料已錄入省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雲平臺,資料實行動態管理,每季度錄入上報一次。按照要求,該項工作要在2018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目前,各鎮(街)對照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整潔村的要求,對轄區內所有20戶以上自然村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逐條村逐項進行核對,掌握工作的底數,做到每個20戶以上自然村一冊一表,將完成的進度情況建立工作臺賬,動態性進行管理。

由區愛衛辦組織統籌,各鎮(街)負責,開展一次全區性的“三清理”工作,開展農村衛生大整治活動。由區城鄉規劃建設局組織統籌,各鎮(街)負責,開展一次“三拆除”行動,對農村廢危舊房、殘牆斷壁、路障、亂搭亂建等進行登記拆除。

由各鎮(街)負責,對在人居生態環境整治過程中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八通四改”工作中的照片進行收集,收集整治前、後對比的圖片,以20戶以上自然村的標準建立工作臺賬。

C

明年6月前基本完成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在當天的新農村建設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研究會上,惠城區副區長陳廣文提出了3點要求,首先是理清思路,區直相關部門參照《總體實施方案》制定詳細可行的任務實施方案,積極指導各鎮(街)新農村建設及人居環境工作推進,各鎮(街)要建立例會制度,鎮(街)黨、政主要領導積極聽取彙報,整合資源,結合實際制定本鎮(街)的實施方案,有效指導各村完成既定任務。村要發揮黨委、黨員、代表的作用,引導村民、外村鄉賢等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最後要發揮鎮(街)駐村團隊的作用,加大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力度。

陳廣文說,以“三清三拆”整治和“八通四改”為主要內容,先完成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相關指標,以示範村創建為載體提升農村建設水準。各鎮(街)積極收集整合當地農村農業生產資源(如土地、山林等)、農村特色資源(如溫泉、古宅等)、農村特色產品資源(如民間工藝等),力爭以鄉村資源進行招商引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