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最大的成功者變成了最大的失敗者,只因過於追求效果

在中國歷史上的所有變法人物中, 商鞅應該是個最為悲劇性的人物。 他的變法最成功, 設計的國策讓秦國迅速強大, 在當時的七國中脫穎而出,

並最終滅掉了六國, 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 他的結局也最悲慘, 逃難時被自己設計的法律條文所限制, 無路可走, 被統治者五馬分屍, 車裂而死。

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變法, 也是成效最明顯的變法

秦國的秦孝公即位後,

決心圖強改革, 於是下令招賢納士, 廣攬賢才。 商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到秦國的,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 商鞅制定了一系列完善配套的變法措施, 包括廢井田開阡陌, 獎勵軍功、統一度量衡等等。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 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 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 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 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 通過改革, 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 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 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 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同時, 壯大了國力, 實現了富國強兵。 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變法過於嚴酷, 小罪大坐, 不近人情, 留下隱患

商鞅從小就喜歡刑名之學, 主張用嚴刑峻法來治理天下。 他立法的原則就是輕罪重罰, 就連在路上倒灰這種小過錯, 也要在臉上刺字進行懲罰。 同時, 還制定了連坐法, 一人犯罪, 全族遭殃。 制定了刑用於將過的方法,

一個人只要有犯罪的表示, 即使沒有犯罪, 也要處於刑罰。 對於那些對變法有看法的人, 商鞅不是循循誘導, 而是嚴加制裁, 一次曾在渭河邊上殺掉七百多個他認為反對變法的人, 這些人的血流到河裡, 染紅了渭河。 商鞅對於後來成為國王的太子駟也毫不留情, 只因為他是太子, 無法用刑, 就對他的兩位老師處以極具羞辱性的刑罰, 為自己今後的處境買下來禍根。

自己被自己設計的刑法所困, 最終被五馬分屍

秦孝公死後, 原來的太子駟繼位, 就是秦惠文王。 雖然繼續推行商鞅變法的內容, 但對商鞅的一些做法極度不滿。 朝中有人明白惠文王的心思, 告發商鞅謀反, 於是秦惠文王在全國通緝商鞅。 商鞅無奈, 只得連夜逃跑, 逃到函谷關, 因身上沒帶憑證, 店主不敢讓他住下, 說按照商鞅法律, 將來會連坐治罪。 這樣, 商鞅就被自己制定的法律困死。 沒辦法, 他逃到魏國, 魏國人對他帶兵攻打魏國很為痛恨, 將他驅逐。 商鞅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 起兵反抗, 結果被秦惠文王的軍隊擊敗, 商鞅也被五馬分屍,車裂而死。

商鞅也被五馬分屍,車裂而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