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朱德與解放石家莊

武春霞

今年11月12日, 是石家莊解放70周年。 1947年11月12日, 繼清風店大殲滅戰勝利之後, 我晉察冀人民解放軍一舉攻克華北戰略要地石家莊, 開我軍攻克堅固設防城市的先例, 成為由人民解放軍獨立解放的第一座城市。 石家莊戰役是在朱德的親自指導下進行的, 他從戰前準備、戰術運用、戰役過程到戰後總結, 傾注了大量心血, 展現了朱德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軍事指揮才能。 2016年, 在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了他在解放戰爭中的豐功偉績。

戰略部署:先打石門

我軍解放大城市的創例---解放石家莊

1947年3月, 胡宗南大舉進犯我黨中央首腦機關所在地延安。 面對10倍於己的強大敵人, 黨中央被迫決定一分為三、主動撤離延安。 其中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 率部分中直機關幹部前往華北, 從事黨中央委託的工作。

1947年6月14日, 轉戰陝北的毛澤東發出關於“將晉察冀軍事問題解決好”“將土地會議開好”“將財經辦事處建立起來”的指示電。 其中, 中央工委三項任務中的第一項就是把“將晉察冀軍事問題解決好”。 落實這一指示, 通過攻堅戰奪取大中城市, 成為解放軍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更早一點, 毛澤東就以中央軍委名義致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 下達了相機奪取“三路四城”的作戰任務。 “三路”是:正太路(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 同蒲路(山西大同至蒲州鎮), 平漢路北段(北平至石家莊段);“四城”是:大同、太原、保定和石門(今石家莊)。 由此可見, 奪取石家莊已包含在毛澤東奪取“三路四城”計畫任務之中。

8月16日, 朱德與劉少奇、聶榮臻致電晉察冀野戰軍,

指出:石門既不好作戰, 請提出新的戰役意見, 以便我們商討後呈軍委決定。 ……待秋高時大舉進攻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帶和平漢、津浦、北寧三條鐵路, 或再攻石門。

晉察冀野戰軍為打破敵我雙方在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帶的對峙局面, 積極捕捉戰機。 9月上旬的大清河北戰役, 10月下旬的清風店戰役的勝利, 對扭轉華北戰局起了關鍵的作用。 清風店戰役之後, 攻克地處平漢、正太、石德三條鐵路交會處的石家莊, 就成為晉察冀野戰軍亟待完成的任務。

10月22日, 朱德收到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的電報, 提出乘清風店戰役勝利之機奪取石家莊的建議。 10月23日, 朱德、劉少奇聯名致電中央軍委建議批准聶榮臻同志奪取石家莊的意見。

“我們意見亦以打石門為有利。 石門無城牆, 守兵僅三團, 周圍四十裡長的戰線, 其主管官被俘, 內部動搖, 情況亦易瞭解。 乘勝進攻, 有可能打開, 亦可能引起平、保敵人南援, 在保、石間尋求大規模的運動戰的機會。 你們意見如何, 望速複。 ”同日, 中共中央軍委複電同意乘勝奪取石家莊的建議。 當日, 毛澤東親擬電文予以批准。 毛澤東的批復指示下達後, 石家莊便成了“一顆成熟的果子”(聶榮臻語), 就等我軍去“採摘”了!與此同時, 朱德又起草了致電聶榮臻、劉瀾濤等人電報, 指示:我們同意乘勝打石門……在石、保間可能尋求大規模的運動戰, 對我有利。 請你們預為準備各種補充。 待軍委批准後, 用全力來進行此戰役。

上述電文也表明,

朱德對於石家莊戰役早已運籌帷幄, 成竹在胸。

戰術實施:勇打加智打

石家莊素有“南北通衢, 燕晉咽喉”之稱, 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石家莊的防禦工事, 在當時的華北屈指可數。 國民黨軍在日軍修築了八年防禦體系的基礎上, 繼續經營, 把一個沒有城牆護衛的城市, 搞得碉堡林立, 溝壕縱橫, 堅固設防, 易守難攻。 6000個碉堡遍佈全市, 沿著內、外市溝和環城鐵路, 分別由鹿寨、雷區、電網、碉堡組成三道防線, 形成三道地下城牆。 駐守的國民黨第三軍第三十二師及保安團隊, 總兵力約2.4萬人。 國民黨把這座城市作為向冀中、冀南、冀晉、太行各解放區進攻的中心。 難怪他們的宣傳機器也自吹:“憑石門工事, 國軍可坐守三年”, “三道防線勝過馬其諾防線”。

石家莊設防的堅固,引起了朱德的高度重視。關鍵時刻,朱德親自前去晉察冀野戰軍進行部署和準備,給全軍增添了巨大的力量。10月25日,朱德專程前去參加了晉察冀野戰軍召開的旅長以上幹部參加的前委擴大會議,並在會上提出了“勇敢加技術”的口號。27日淩晨,朱德又來到安國縣(今安國市)西北的西伯章村炮兵駐地。他不辭辛勞,不僅參加了我炮兵、工兵的戰前協同會議,而且專門接見了炮兵旅第一團的排以上幹部。朱德在會上說:“我們強攻石家莊,在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意義都很大。……如果這一招兒成功了,蔣介石的最後一張王牌就沒有了。”因此,“前途就只能是我軍必勝,蔣介石必敗!”

10月31日,在朱德的全程參與下,晉察冀野戰軍在安國城外的舍二村召開旅以上幹部會議,正式傳達了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關於“解放石家莊”的作戰命令。從此,解放石家莊的戰役進入到戰前的實戰準備階段。

為了確有把握地攻克石家莊,朱德同晉察冀野戰軍領導人共同擬定了周密的作戰計畫。地方黨政軍民堅決貫徹總司令的指示,在不到10天的時間裡,組織了近10萬民兵、民工和萬余副擔架、萬餘頭牲口,4000輛車的支前大軍,把8萬發各種炮彈、150萬發各種槍彈、6萬餘斤炸藥、20萬斤各種攻堅器材、24萬斤主副食品送到了前線。

攻堅戰就要開始了,朱德仍留在野戰軍司令部。敵軍的飛機不斷地來轟炸,大家都為總司令的安全擔心。遠在陝北的毛澤東得知朱德到了前線,很不放心,遂於11月1日致電劉少奇,請勸朱總回工委,不要親臨最前線。朱德執拗不過,沒有辦法,遂離開安國,到達冀中軍區所在地河間縣(今河間市)。經過一系列緊張而周密的運籌,一支龐大的攻城大軍雲集石家莊城下,一個我軍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城市攻堅戰役即將打響了。

1947年11月6日零時,石家莊戰役打響了。朱德人雖在河間,但每時每刻無不關注著石家莊前線的戰況。在戰役打響的第二天,他便從冀中軍區打電話給在前線指揮的楊得志,詢問戰役進展情況,指示他按原定計劃打下去。

在戰鬥中,指戰員們靈活運用總司令“勇敢加技術”的作戰原則,創造出了許多新經驗。如在我軍炮兵彈藥數量不足時,就採用迫擊炮火力集中使用的戰法,並且第一次採用了編成炮兵群統一指揮的打法,集中了主要地段的火力優勢,給敵以出其不意的打擊。9日,敵固守的內外市溝之間的據點全部被攻克。朱德打電話到前線詢問情況後,當即指示楊得志等野戰軍領導:“突破市溝後,一定要猛推、深插、狠打,不讓敵人有半分鐘喘息;充分做好打巷戰的準備,全殲一切敵人,包括鄉團在內。”野戰軍按照朱德的指示,在巷戰中充分運用戰前演練的打法,避開街道,破牆連院,迂回穿插,以小分隊戰鬥隊形分割殲敵,這一著徹底粉碎了敵人依託街道繼續頑抗的企圖。到11日夜,經過20多小時的激戰,街巷戰鬥基本結束,市區大部被人民解放軍佔領。12日,人民解放軍向敵核心工事發起總攻。就在這時,朱德又打電話要親自到第一線看看,在電話中,朱德還是詢問了守敵情況怎樣,炮兵夠不夠用,要不要再調榴彈炮團支援。之後,他又拍來電報鼓勵全體指戰員說:“入城後,遵守紀律,迅速恢復秩序極重要,軍隊應如此,其他方面亦須如此,要切實辦好。”

在朱德的親自關懷下、晉察冀野戰軍經過6晝夜奮戰,一舉解放了石家莊,取得了城市攻堅的首戰勝利。

戰役經驗:奪取大城市之創例

攻克石家莊的第二天,朱德給聶榮臻司令員發電,向晉察冀軍區全體指戰員表示熱烈祝賀,高度評價解放石家莊“殲滅守敵,這是很大的勝利,也是奪取大城市之創例,特嘉獎全軍。”他還以《攻克石門》為題,賦詩一首:

石門封鎖太行山,勇士掀開指顧間。

盡滅全師收重鎮,不教胡馬返秦關。

攻堅戰術開新面,久困人民動笑顏。

我黨英雄真輩出,從茲不慮鬢毛斑。

12月1日,朱德在野戰軍幹部會議上作了《打下石家莊的意義和經驗教訓》的重要報告,總結出一套攻堅戰的戰術。他認為:“這次勝利,繳獲很多,但最大的收穫是我們提高了戰術,學會了攻堅,學會了打大城市。這是軍事上政治上的意義。經濟上的意義也是很大的,可以把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發展交通、工業、商業,發展生產,支援戰爭。”他並且強調指出:陣地攻堅戰,這是我國革命征途上的一個里程碑,一個新課題。它意味著中國革命戰爭已經跨入一個新階段。朱德認為:能打下石家莊,一是有充分的準備,二是動員工作做得好,三是講究戰術,四是善於利用俘虜。他要求大家把這些經驗收集起來,加以整理、學習和發展。這些經驗從當時的全域出發,著眼於奪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勝利,在解決後來全國各解放區戰場進行的攻堅戰及如何收復城市,收復後如何管理等重大問題上,都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解放石家莊,是黨中央正確決策和晉察冀指戰員浴血奮戰的結果,也和朱德的直接參加決策、協調指揮、關懷幫助是分不開的。這是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大城市攻堅戰中的第一次成功軍事實踐。

石家莊設防的堅固,引起了朱德的高度重視。關鍵時刻,朱德親自前去晉察冀野戰軍進行部署和準備,給全軍增添了巨大的力量。10月25日,朱德專程前去參加了晉察冀野戰軍召開的旅長以上幹部參加的前委擴大會議,並在會上提出了“勇敢加技術”的口號。27日淩晨,朱德又來到安國縣(今安國市)西北的西伯章村炮兵駐地。他不辭辛勞,不僅參加了我炮兵、工兵的戰前協同會議,而且專門接見了炮兵旅第一團的排以上幹部。朱德在會上說:“我們強攻石家莊,在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意義都很大。……如果這一招兒成功了,蔣介石的最後一張王牌就沒有了。”因此,“前途就只能是我軍必勝,蔣介石必敗!”

10月31日,在朱德的全程參與下,晉察冀野戰軍在安國城外的舍二村召開旅以上幹部會議,正式傳達了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關於“解放石家莊”的作戰命令。從此,解放石家莊的戰役進入到戰前的實戰準備階段。

為了確有把握地攻克石家莊,朱德同晉察冀野戰軍領導人共同擬定了周密的作戰計畫。地方黨政軍民堅決貫徹總司令的指示,在不到10天的時間裡,組織了近10萬民兵、民工和萬余副擔架、萬餘頭牲口,4000輛車的支前大軍,把8萬發各種炮彈、150萬發各種槍彈、6萬餘斤炸藥、20萬斤各種攻堅器材、24萬斤主副食品送到了前線。

攻堅戰就要開始了,朱德仍留在野戰軍司令部。敵軍的飛機不斷地來轟炸,大家都為總司令的安全擔心。遠在陝北的毛澤東得知朱德到了前線,很不放心,遂於11月1日致電劉少奇,請勸朱總回工委,不要親臨最前線。朱德執拗不過,沒有辦法,遂離開安國,到達冀中軍區所在地河間縣(今河間市)。經過一系列緊張而周密的運籌,一支龐大的攻城大軍雲集石家莊城下,一個我軍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城市攻堅戰役即將打響了。

1947年11月6日零時,石家莊戰役打響了。朱德人雖在河間,但每時每刻無不關注著石家莊前線的戰況。在戰役打響的第二天,他便從冀中軍區打電話給在前線指揮的楊得志,詢問戰役進展情況,指示他按原定計劃打下去。

在戰鬥中,指戰員們靈活運用總司令“勇敢加技術”的作戰原則,創造出了許多新經驗。如在我軍炮兵彈藥數量不足時,就採用迫擊炮火力集中使用的戰法,並且第一次採用了編成炮兵群統一指揮的打法,集中了主要地段的火力優勢,給敵以出其不意的打擊。9日,敵固守的內外市溝之間的據點全部被攻克。朱德打電話到前線詢問情況後,當即指示楊得志等野戰軍領導:“突破市溝後,一定要猛推、深插、狠打,不讓敵人有半分鐘喘息;充分做好打巷戰的準備,全殲一切敵人,包括鄉團在內。”野戰軍按照朱德的指示,在巷戰中充分運用戰前演練的打法,避開街道,破牆連院,迂回穿插,以小分隊戰鬥隊形分割殲敵,這一著徹底粉碎了敵人依託街道繼續頑抗的企圖。到11日夜,經過20多小時的激戰,街巷戰鬥基本結束,市區大部被人民解放軍佔領。12日,人民解放軍向敵核心工事發起總攻。就在這時,朱德又打電話要親自到第一線看看,在電話中,朱德還是詢問了守敵情況怎樣,炮兵夠不夠用,要不要再調榴彈炮團支援。之後,他又拍來電報鼓勵全體指戰員說:“入城後,遵守紀律,迅速恢復秩序極重要,軍隊應如此,其他方面亦須如此,要切實辦好。”

在朱德的親自關懷下、晉察冀野戰軍經過6晝夜奮戰,一舉解放了石家莊,取得了城市攻堅的首戰勝利。

戰役經驗:奪取大城市之創例

攻克石家莊的第二天,朱德給聶榮臻司令員發電,向晉察冀軍區全體指戰員表示熱烈祝賀,高度評價解放石家莊“殲滅守敵,這是很大的勝利,也是奪取大城市之創例,特嘉獎全軍。”他還以《攻克石門》為題,賦詩一首:

石門封鎖太行山,勇士掀開指顧間。

盡滅全師收重鎮,不教胡馬返秦關。

攻堅戰術開新面,久困人民動笑顏。

我黨英雄真輩出,從茲不慮鬢毛斑。

12月1日,朱德在野戰軍幹部會議上作了《打下石家莊的意義和經驗教訓》的重要報告,總結出一套攻堅戰的戰術。他認為:“這次勝利,繳獲很多,但最大的收穫是我們提高了戰術,學會了攻堅,學會了打大城市。這是軍事上政治上的意義。經濟上的意義也是很大的,可以把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發展交通、工業、商業,發展生產,支援戰爭。”他並且強調指出:陣地攻堅戰,這是我國革命征途上的一個里程碑,一個新課題。它意味著中國革命戰爭已經跨入一個新階段。朱德認為:能打下石家莊,一是有充分的準備,二是動員工作做得好,三是講究戰術,四是善於利用俘虜。他要求大家把這些經驗收集起來,加以整理、學習和發展。這些經驗從當時的全域出發,著眼於奪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勝利,在解決後來全國各解放區戰場進行的攻堅戰及如何收復城市,收復後如何管理等重大問題上,都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解放石家莊,是黨中央正確決策和晉察冀指戰員浴血奮戰的結果,也和朱德的直接參加決策、協調指揮、關懷幫助是分不開的。這是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大城市攻堅戰中的第一次成功軍事實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