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國產手機之殤:華為小米互黑對立,500強與新勢力都被誤解

曾經的繁華市場, 如今還剩幾家?且噴且珍惜——致國產手機關注者。

背景:國產手機競爭加劇, 從產品的對標延伸到口水戰, 輿論戰,

有著從“產品行銷”轉向“惡意行銷”的趨勢, 互聯網烏煙瘴氣, 什麼米粉、花粉、魅友對立, 罵戰此起彼伏, 但“噴的對嗎?”

華為, 堅持走高研高投入高端路線, 與三星蘋果對標, 賣得貴沒什麼錯(沒有華為, 還有XXX, 總要有人跟三星蘋果爭奪市場)

小米, 堅持走貼近網友的性價比路線, 普及都買得起的新國貨, 賣的相對便宜定位清晰(沒有小米, 也會有人走這條路)

OV, 堅持本分精神, 踏實穩健的產品, 賣高品質+門店服務路線, 滿足普通消費者需求(沒有OV, 被小米忽視的線下也許會一團糟)

還有魅族、金立等, 都有自己的固定消費群體與產品特色……

不管是賣得貴、賣的便宜還是什麼賣產品方式, 這都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根本目的也都是追求——利潤(凡是講什麼不賺錢良心的,

都是把經濟學原理吃了的故意洗腦), 也都有存在的合法與合理性。

如果國產想用比較大品牌的, 國內也就華為(高科技企業形象背書), 如果嫌貴那就小米(極致性價比背書), 系統人性化還配置高。 如果是對手機不是很瞭解只要好用,

選OV(十年如一日)沒錯, 系統簡化還有門店時刻服務。 稍微分析就會發現不管是產品還是管道甚至服務, 如今做大做強的這幾家都有一定的互補性, 也沒有所謂的“買誰就傻X”, 有這種認知的多數是“低端噴子”。

當然, 在如今的高壓競爭下, 品牌之前的相互滲透也在時刻進行,

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來驗證, 誰也沒有100%的預言哪家會走到最後。 希望, 少一點無腦噴, 多一點理性, 國產手機都不差, 差的其實只有消費者的“錢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