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朱軍委員:打撈更多青年的聲音上岸 構建青年思想引領新常態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3日電“互聯網時代青少年流動性強、選擇性強, 好多人說傳統的團結引領青年的方式都過時了, 我不這麼認為, 現在反而更需要有更多青年的聲音被打撈上岸, 彙聚社會資源精准匹配青年需求的嘗試也越來越多。 ”全國政協委員、央視著名主持人朱軍談及互聯網時代的青年特點時說。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朱軍用“責任”二字詮釋了自己的五年履職感受。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拓 攝

朱軍給記者列出了一組數位:在互聯網時代, 青少年逐漸習慣於網路空間的意見表達。 當前, 全國線民共7.31億, 80%是青年;互聯網從業人員中, 80%是青年;青少年獲取資訊的管道中, 80%來自互聯網。 因此, 如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探索一條青少年思想引領的新路徑, 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青少年提供精神養分, 營造向上向善的輿論氛圍,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新常態建設,

已成為國家有關部門面臨的重大課題。

“總書記也強調, 共青團要做好青少年思想引導工作, 必須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點上。 因此在網上爭奪人心、凝聚青年, 鞏固党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 我覺得新時期我們可以探索更多網上聯繫青年的新形式。 ”朱軍舉例介紹, 比如通過2015年正式上線的“青年之聲”互動社交平臺, 正能量內容每天可一鍵直達青年。 據瞭解, “青年之聲”圍繞黨團重大事件、社會時事熱點、國家政策等主動設置話題3000餘個, 截至2017年2月底, 青年之聲平臺閱讀量達97億, 問題留言總數1900萬條。 線上上引領的同時, “青年之聲”進一步加大社會資源的集聚,

寓引導于服務, 形成越來越強的服務力, 圍繞青年成長成才、就業創業、權益維護、文化交流、社會公益慈善, 多角度、全方位回應青年訴求。 2016年, 團中央15個服務體系共開展各類活動90場, 線上線下覆蓋受眾90多萬人次。

朱軍表示, 首先, 建議打造國家級青年服務工程, 並將“青年之聲”納入國家財政支持, 由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共青團中央牽頭, 商請財政部下撥專項活動經費, 長期可持續地、有組織有步驟地推進平臺建設深入開展, 持續加大“青年之聲”技術平臺投入, 全面強化青年之聲、團委門戶、支部專區、個人空間的規模化運行支援, 增加研發投入, 通過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提升“青年之聲”個性化、精准化服務能力。 並建設大資料研究中心,

加強大資料採擷與運營支持, 更加貼近青年用戶群體的需求和用網習慣的變化。

其次, 建議由團中央下撥專項基金, 依託“青年之聲”搭建“微心願”公益眾籌平臺, 通過自主發佈、自願認領的方式, 為貧困地區的青少年及留守兒童搭建一個實現願望的管道。 一方面, 借助社交網路的便捷傳播途徑, 為貧困地區困難青少年及留守兒童提供快速的心願發佈通道;另一方面, 為廣大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提供“一幫一”的眾籌愛心專案, 以公開透明、便捷高效的捐助方式, 打造一個圓夢平臺。

最後, 建議組織開展“青年之聲”主題系列線下服務活動。 由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指導, 在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節、國慶日等特殊時間節點,

結合青少年就業、創業、情感、健康等多方面需求, 開展網路文化產品徵集、就業服務季高校宣傳推廣、青年創客大賽、單身青年社交活動、精准扶貧助學行動、志願服務行動等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 積極探索和總結新形勢下青少年文化活動的發展規律, 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成長、激勵當代青年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青春和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