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應對兒童觸網低齡化?

兒童“觸網”年齡越來越小, 3歲玩微信, 7歲會網購, 14歲網路技能已全面超過父母。 第四屆廣東省網路安全宣傳周青少年日主題活動——廣東省少年兒童網路安全論壇昨日舉行, 論壇上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揭示了當前兒童“觸網”低齡化的現狀。 (9月24日《廣州日報》)

綜合分析

不可否認, 互聯網時代, 即便是成年人也難以抵制網路的誘惑, 更何況是自製力偏弱的未成年兒童, 另外家長因工作沒有時間陪孩子或者直接在孩子面前“示範導向”,

以及兒童自身對網路的好奇心等也是造成“觸網”低齡化的原因。

該不該讓孩子過早“觸網”, 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一方面, 網路為孩子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他們可以通過網路學習知識、開闊視野。 另一方面, 過早“觸網”不僅影響孩子的視力和身體發育, 還極易使孩子沉迷于網路而無法自拔, 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 降低他們的學習熱情。 此外, 也不乏一些未成年受網路不良資訊影響而步入歧途。 顯然, 兒童“觸網”低齡化問題已不容忽視, 而如何降低過早“觸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參考對策

中公教育總結:對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將孩子遮罩在互聯網之外都是不現實,

也不科學的。 對此, 家庭教育尤為重要。

一是家長在自我約束上應該起榜樣作用, 盡可能地多陪伴孩子, 多帶孩子走出去。

二是多瞭解孩子的“數位軌跡”, 儘早培養孩子的網路安全意識。

三是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調整教育方式, 加強對孩子上網行為的引導和監督。

在學校方面, 應儘早開展兒童網路素養教育, 將網路安全和媒介素養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中, 普及網路安全法治教育。

政府方面應積極作為, 及早建立“網路分級”制度, 為孩子打造一個綠色、健康的網路環境。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