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戴著儒生帽子的和尚們”是如何修行的?

文:大象佛學圖書館

論述理學各派之修養工夫論

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中, 有關道德修養的學說可謂源遠流長, 而其中探討甚細著墨頗豐的當屬宋明理學。

宋明理學諸家的學說明顯受到佛教影響, 因此他們也被傳統儒生稱為“戴著儒生帽子的和尚”。

所謂“宋明理學”是一個廣義的範疇, 學者們一般將其分為兩派:一者是以二程和朱熹為代表的“理學派”, 這一派當然也包括周敦頤和張載;一者是以陸九淵和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派”, 這一派通常被稱為“陸王心學”。

這兩個學派雖都屬於宋明理學, 但對於“理”的闡述有所差別, 以程朱為代表的“理學派”主張“性即理也, 所謂理性是也”(《程氏遺書》卷二十二), 而以陸王為代表的“心學派”則主張“心即理”, 認為“理由心定, 物由心呈”, 一切外部事物都是心體發用所構成的。

“理學派”與“心學派”在核心理念上的這種差異是顯著的,

這也便決定了二者在修養理論的表述上大相徑庭, 本文便是有基於此, 而將理學二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修養學說作一簡要的論述。

一、“理學派”的修養工夫論

“理學派”在宋代的代表人物頗多, 而且在思想上皆有頗高的建樹, 涉及到修養工夫方面,

本文選擇以周敦頤、二程和朱熹為代表, 對他們的修養理論分別加以梳理。

01、周敦頤:“無欲”、“思無”、“誠”

周敦頤作為二程的老師, 一向被視為“宋明理學”的實際開創者, 因而《宋史·道學傳》將周敦頤列於首位。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在本體論上提出了以“無極”為本的“本體無”的學說, 在工夫論上則提出了“人極”的概念, 所謂“人極”即是自孟子以來儒家所宣導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那麼如何達到這一理想境界呢?對此周敦頤提出了“無欲”、“思無”和“誠”等修養理念, 其“無欲主靜”的思想基本繼承於孟子的“寡欲”和荀子的“虛壹而靜”, 而“思無”之說則將“無思”作為“本”, 將“思”作為“用”, 突出“思”在修養過程中的重要性, “然則學聖人者如之何?曰:思無邪。 ”(《宋元學案·濂溪學案上·通書》)

周敦頤在其修養學說中對於“誠”大為宣導, “誠”的理念先秦儒家便時有提及, 如《周易·乾·文言》:“修身立其誠, 可以居業也。 ”

《孟子·離婁上》:“誠者, 天之道也;思誠者, 人之道也。 至誠而不動者, 未之有也;不誠, 未能有動也。 ”《荀子·不苟》:“夫誠者, 君子之所守也, 而政事之本也。 ”周敦頤明顯繼承於此, 故而在《通書》開篇即言:“誠者, 聖人之本”, 又說, “聖, 誠而已矣。 ”可見“誠”之重要, 那麼“誠”為何物呢?周敦頤說, “寂然不動者, 誠也。 ”這個“寂然不動”的“誠”在特徵上的表現是“無為”、“無事”, 便與其《太極圖說》中的本體學說對應起來了。

“誠”是如此之重要, 那麼如何實踐呢?周敦頤認為:“‘乾道變化, 各正性命。 ’誠斯立焉!”意思是說能順應“乾道”之自然便是“誠”, 反之如果違背“乾道”則是“不誠”。

周敦頤還說:“元亨, 誠之通;利貞, 誠之複。 ”“元、亨、利、貞”是“乾”的四德, 因而仍須順應“乾之德”才可謂是“誠通”、“誠複”。 周敦頤對“誠”如此宣導, 那麼做到“誠”又有何益處呢?周敦頤認為:“誠精故明, 神應故妙, 幾微故幽。 ”“至誠則動, 動則變, 變則化。 ”“明誠道確, 天子稱賢。 ”(本文中周敦頤之言, 皆引自《周敦頤集》, 嶽麓書社, 2002)

周敦頤對於“誠”的宣導, 在宋之時便頗受關注, 如朱熹的朋友張栻即謂其“誠通、誠複之論, 其至矣乎!聖人與天地同用, 通而複, 複而通。 ”而時至今日, 為人、為政者皆匱乏此“誠”, 故本文亦對此多加關注也。

02、二程:“主敬”、“識仁”、“定性”

二程即程顥、程頤兩兄弟, 程氏兄弟發揮先秦“道體論”學說而提出“天理”是萬物的本原, 萬物皆從“天理”而來又皆是此“天理”的體現, 因而“去人欲,存天理”便成為道德修養的目標和歸宿,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程氏兄弟提出了“主敬”、“窮理”、“識仁”、“定性”等理念。

二程的“主敬”之說,又名“持敬”或“致敬”,程氏兄弟對此非常重視,曾說:“君子之遇事,無巨細,一於敬而已矣。”又說:“涵養須用敬”,“入道以敬為本”,可見“敬”之一字在程氏修養工夫論中的重要性。

關於“敬”的實踐,程頤說:“所謂敬者,主一之謂敬;所謂一者,無適之謂一。”所謂“主一”,即是將心安住於所緣之對象;所謂“無適”,即是不三心二意,左思右想。可見,這裡所宣導的“敬”不是一種恭敬的態度,而是專心一致使內心保持寧靜的觀修方法,近乎於佛法中的禪定練習。

二程“主敬”的目的一則在於防止內心生起邪見,二則是作為“窮理”的基礎,由於“窮理”與“格物”的學說在其弟子朱熹那裡發揚的更為廣大,故此暫不提及,此處且論述一下二程的“識仁”、“定性”之說。

此學說可以勾勒出二程修養工夫論的次第:首先,要識得“仁之體”;其次在工夫上,要通過“動靜合一”而達到“內外合一”之道;再次,要“應物無累”,即能夠“廓然大公,物來順應”;最後,能夠應物之後,仍需回歸到“仁之體”,回復到本體湛然常明的境界。二程的這種修養次第,對其弟子朱熹乃至於後來的陸王哲學,都是有所啟迪和影響的。(本文中二程之言,皆引自《二程集》,中華書局,1981)

03、朱熹:“居敬”、“窮理”、“格物致知”

朱熹作為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也可謂是“理學派”修養工夫論的完成者,他繼承和發展了二程的“主敬”思想,提出了“居敬”與“窮理”互補的觀念,他說道:“學者工夫,唯在居敬窮理二事。此二事互發,能窮理,則居敬工夫日益進;能居敬,則窮理工夫日益密。”(《朱子語類》卷九)

關於“居敬”,朱熹提出了“主一”、“無適”、“閑邪”、“謹獨”等方法,此中“主一”與“無適”的概念皆傳自二程之說,而所謂“閑邪”是指杜絕不良思想的產生,“謹獨”是指事情不論大小都要辦的合乎“義理”,這實際上就是要把“居敬”思想落實到一切日常行為中去了。

朱熹所謂的“窮理”,是指“即物窮理”,通過“窮理”而“致知”,這也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認為:“人入德處,全在致知、格物”(《朱子語類》卷十五),而“格物致知”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朱熹說:“若其用力之方,則或考之事為之著,或察之念慮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講論之際,便於身心性情之德,人倫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變,鳥獸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見其所當然而不容己與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

(《大學或問》卷二)可見,朱熹講的“格物致知”主要是指通過讀書講學等具體實踐來實現對“天理”的把握,這在實踐的落實上自然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因而多被後人推崇,成為影響深遠的修養學說。(本文中朱熹之言,皆引自《朱子全書》,上海古籍,2002)

二、“心學派”的修養工夫論

在宋明理學中,“心學派”與“理學派”之所以別派分宗,主要是由於對作為萬物與人倫之本體的“理”的認識產生了分歧,西學中常謂“世界觀決定人生觀,人生觀決定方法論”,因而這種本體層面上的分歧必然會影響到修養方法的不同。對於“心學派”的修養工夫論,本文且只選取其中最具代表的陸九淵和王陽明二人之學說略加論述。

01、陸九淵:“存心去欲”、“發明本心”

在理學諸家中,陸九淵的思想可謂別具一格,他在學問上自稱直接承繼於孟子,在治學方法上提出“六經注我”的驚人之論。

在陸九淵的思想體系中,最為核心最為根本的概念便是“本心”,他曾說:“學問之要,得其本心而已。”又說:“古之人自其身達之家國天下而無愧焉,不失其本心而已。”因而,他的修養工夫論便是一個由“存心去欲”而達到“發明本心”的過程。

陸九淵的“存心去欲”之說,是對《孟子》中“存心”、“養心”、“求放心”等說法的繼承和發展,他認為道德完善的過程也就是人的自我實現過程,換言之,也即是“發明本心”,使人所固有的“本心”成為意識主宰的過程。

為此,他依據《孟子》發揮了“存”涵義:“《易》曰:‘閑邪存其誠。’孟子曰:‘存其心’。某舊亦嘗以存名齋。孟子曰:‘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又曰:‘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只‘存’之一字,自可使人明得此理。此理本天所以與我,非由外鑠。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為主,則外物不能移,邪說不能惑。”

在由“存心”到“發明本心”的過程中,陸九淵著重強調了“去欲”的意義,這也可以看作是對孟子“寡欲”的繼承,如其說道:“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則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則心之存者必多。

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則心自存矣。”可見在其修養學說中,“去欲”與“存心”是相輔相成的。陸九淵之學說與程朱“理學派”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所追求的終極道德目標是“本心”所本來具足的,修養的核心不在於外而在於內,其後王陽明的思想也是與此一脈相承的。(本文中陸九淵之語,皆引自《陸九淵集》,中華書局,1980)

02、王陽明:“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陽明被看作“心學派”的集大成者,其學說中的最根本範疇亦是“心”,但他是用“良知”來表述“心”的,“良知”即心,心即性,性即理。在他看來,一般人的“良知”總是被私意私欲所蔽,因而人的道德修養過程便是去除私欲發揮良知的過程,這個過程便是所謂的“致良知”。

“致良知”分為體認良知和實現良知兩個階段,在體認良知的階段,王陽明提出了“正心”、“克己”等方法;而在實現良知的階段,王陽明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的理論,強調“知行並進”,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傳習錄》上)他的意思是說,“知”是“行”的主導,而“行”是“知”的著實用功之處。他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有學者認為其中隱含了對朱熹“格物致知”說的批判,但本文對此不再探討。(本文中王陽明之語,皆引自《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1992)

三、結語

宋明理學各家對於修養工夫的論述極其豐富,其他諸家如張載的“知禮成性”之說,劉宗周的“誠意”之學,等等,也都是很有必要瞭解一下的,但限於篇幅本文難以一一引述。

通過比較可以得知,理學家們的修養工夫論在表述上雖然大相徑庭,但理論核心卻是比較一致的,那便是對於作為本體意義上的“理”或“心”的認識和回歸,現代學者朱康有通過比對諸家學說,將理學家們的修養過程歸納為“見證本體”、“磨練本體”、“應用本體”、“返歸本體”和“完成本體”五個次第,理學家們通過這樣的修養次第實現“內聖”之境界,進而便可以之指導一切“外王”之實踐,這即是宋明理學的精髓之所在。

宋明理學的學說,很明顯的是受到隋唐佛法的影響和啟發,而其以認識和回歸本體意義上的“理”、“心”等觀念,又極大的影響和改變了宋明之後的佛教思想和修行模式。古人雲,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對理學諸家略加瞭解,對於佛法的深入和甄別也是有幫助的。

參考資料:

周敦頤:《周敦頤集》,嶽麓書社,2002年版。

程顥、程頤:《二程集》,中華書局,1981年版。

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2002年版。

陸九淵:《陸九淵集》,中華書局,1980年版。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1992年版。

朱康有:《宋明理學的心性修養特徵》,載《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2003年第1期,第63—67頁。

因而“去人欲,存天理”便成為道德修養的目標和歸宿,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程氏兄弟提出了“主敬”、“窮理”、“識仁”、“定性”等理念。

二程的“主敬”之說,又名“持敬”或“致敬”,程氏兄弟對此非常重視,曾說:“君子之遇事,無巨細,一於敬而已矣。”又說:“涵養須用敬”,“入道以敬為本”,可見“敬”之一字在程氏修養工夫論中的重要性。

關於“敬”的實踐,程頤說:“所謂敬者,主一之謂敬;所謂一者,無適之謂一。”所謂“主一”,即是將心安住於所緣之對象;所謂“無適”,即是不三心二意,左思右想。可見,這裡所宣導的“敬”不是一種恭敬的態度,而是專心一致使內心保持寧靜的觀修方法,近乎於佛法中的禪定練習。

二程“主敬”的目的一則在於防止內心生起邪見,二則是作為“窮理”的基礎,由於“窮理”與“格物”的學說在其弟子朱熹那裡發揚的更為廣大,故此暫不提及,此處且論述一下二程的“識仁”、“定性”之說。

此學說可以勾勒出二程修養工夫論的次第:首先,要識得“仁之體”;其次在工夫上,要通過“動靜合一”而達到“內外合一”之道;再次,要“應物無累”,即能夠“廓然大公,物來順應”;最後,能夠應物之後,仍需回歸到“仁之體”,回復到本體湛然常明的境界。二程的這種修養次第,對其弟子朱熹乃至於後來的陸王哲學,都是有所啟迪和影響的。(本文中二程之言,皆引自《二程集》,中華書局,1981)

03、朱熹:“居敬”、“窮理”、“格物致知”

朱熹作為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也可謂是“理學派”修養工夫論的完成者,他繼承和發展了二程的“主敬”思想,提出了“居敬”與“窮理”互補的觀念,他說道:“學者工夫,唯在居敬窮理二事。此二事互發,能窮理,則居敬工夫日益進;能居敬,則窮理工夫日益密。”(《朱子語類》卷九)

關於“居敬”,朱熹提出了“主一”、“無適”、“閑邪”、“謹獨”等方法,此中“主一”與“無適”的概念皆傳自二程之說,而所謂“閑邪”是指杜絕不良思想的產生,“謹獨”是指事情不論大小都要辦的合乎“義理”,這實際上就是要把“居敬”思想落實到一切日常行為中去了。

朱熹所謂的“窮理”,是指“即物窮理”,通過“窮理”而“致知”,這也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認為:“人入德處,全在致知、格物”(《朱子語類》卷十五),而“格物致知”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朱熹說:“若其用力之方,則或考之事為之著,或察之念慮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講論之際,便於身心性情之德,人倫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變,鳥獸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見其所當然而不容己與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

(《大學或問》卷二)可見,朱熹講的“格物致知”主要是指通過讀書講學等具體實踐來實現對“天理”的把握,這在實踐的落實上自然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因而多被後人推崇,成為影響深遠的修養學說。(本文中朱熹之言,皆引自《朱子全書》,上海古籍,2002)

二、“心學派”的修養工夫論

在宋明理學中,“心學派”與“理學派”之所以別派分宗,主要是由於對作為萬物與人倫之本體的“理”的認識產生了分歧,西學中常謂“世界觀決定人生觀,人生觀決定方法論”,因而這種本體層面上的分歧必然會影響到修養方法的不同。對於“心學派”的修養工夫論,本文且只選取其中最具代表的陸九淵和王陽明二人之學說略加論述。

01、陸九淵:“存心去欲”、“發明本心”

在理學諸家中,陸九淵的思想可謂別具一格,他在學問上自稱直接承繼於孟子,在治學方法上提出“六經注我”的驚人之論。

在陸九淵的思想體系中,最為核心最為根本的概念便是“本心”,他曾說:“學問之要,得其本心而已。”又說:“古之人自其身達之家國天下而無愧焉,不失其本心而已。”因而,他的修養工夫論便是一個由“存心去欲”而達到“發明本心”的過程。

陸九淵的“存心去欲”之說,是對《孟子》中“存心”、“養心”、“求放心”等說法的繼承和發展,他認為道德完善的過程也就是人的自我實現過程,換言之,也即是“發明本心”,使人所固有的“本心”成為意識主宰的過程。

為此,他依據《孟子》發揮了“存”涵義:“《易》曰:‘閑邪存其誠。’孟子曰:‘存其心’。某舊亦嘗以存名齋。孟子曰:‘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又曰:‘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只‘存’之一字,自可使人明得此理。此理本天所以與我,非由外鑠。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為主,則外物不能移,邪說不能惑。”

在由“存心”到“發明本心”的過程中,陸九淵著重強調了“去欲”的意義,這也可以看作是對孟子“寡欲”的繼承,如其說道:“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則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則心之存者必多。

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則心自存矣。”可見在其修養學說中,“去欲”與“存心”是相輔相成的。陸九淵之學說與程朱“理學派”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所追求的終極道德目標是“本心”所本來具足的,修養的核心不在於外而在於內,其後王陽明的思想也是與此一脈相承的。(本文中陸九淵之語,皆引自《陸九淵集》,中華書局,1980)

02、王陽明:“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陽明被看作“心學派”的集大成者,其學說中的最根本範疇亦是“心”,但他是用“良知”來表述“心”的,“良知”即心,心即性,性即理。在他看來,一般人的“良知”總是被私意私欲所蔽,因而人的道德修養過程便是去除私欲發揮良知的過程,這個過程便是所謂的“致良知”。

“致良知”分為體認良知和實現良知兩個階段,在體認良知的階段,王陽明提出了“正心”、“克己”等方法;而在實現良知的階段,王陽明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的理論,強調“知行並進”,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傳習錄》上)他的意思是說,“知”是“行”的主導,而“行”是“知”的著實用功之處。他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有學者認為其中隱含了對朱熹“格物致知”說的批判,但本文對此不再探討。(本文中王陽明之語,皆引自《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1992)

三、結語

宋明理學各家對於修養工夫的論述極其豐富,其他諸家如張載的“知禮成性”之說,劉宗周的“誠意”之學,等等,也都是很有必要瞭解一下的,但限於篇幅本文難以一一引述。

通過比較可以得知,理學家們的修養工夫論在表述上雖然大相徑庭,但理論核心卻是比較一致的,那便是對於作為本體意義上的“理”或“心”的認識和回歸,現代學者朱康有通過比對諸家學說,將理學家們的修養過程歸納為“見證本體”、“磨練本體”、“應用本體”、“返歸本體”和“完成本體”五個次第,理學家們通過這樣的修養次第實現“內聖”之境界,進而便可以之指導一切“外王”之實踐,這即是宋明理學的精髓之所在。

宋明理學的學說,很明顯的是受到隋唐佛法的影響和啟發,而其以認識和回歸本體意義上的“理”、“心”等觀念,又極大的影響和改變了宋明之後的佛教思想和修行模式。古人雲,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對理學諸家略加瞭解,對於佛法的深入和甄別也是有幫助的。

參考資料:

周敦頤:《周敦頤集》,嶽麓書社,2002年版。

程顥、程頤:《二程集》,中華書局,1981年版。

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2002年版。

陸九淵:《陸九淵集》,中華書局,1980年版。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1992年版。

朱康有:《宋明理學的心性修養特徵》,載《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2003年第1期,第63—67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