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思維原創 “針灸必先診脈”的是與非

《靈樞•終始》:“人迎一盛, 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 二瀉一補, 日一取之, 必切而驗之, 疏取之, 上氣和乃止。 人迎二盛, 瀉足太陽補足少陰,

二瀉一補, 二日一取之, 必切而驗之, 疏取之, 上氣和乃止……故可日二取之也。 ”

所以有學者提出了“針灸必先診脈”的結論。

看似很有道理, 然而臨床是否如此呢?

我們先看支持的例子:

《靈樞·經脈篇》在十二條經脈循行文字之後, 都有類似的脈診論述:“肺手太陰之脈……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 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大腸手陽明之脈……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 虛則寒栗不復。 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 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由此可見脈診在針刺治療中的受重視程度。

《素問·脈要精微論》更說“切脈動靜而視精明, 察五色, 現五藏有餘不足, 六府強弱, 形之盛衰, 以此參伍, 決死生之分。 可見, 診脈是判斷患者臟腑虛實、形體盛衰的重要因素, 診脈後對針灸治病更有把握。

《靈樞經·終始》:“終始者, 經脈為紀。 持其脈口人迎, 以知陰陽有餘不足, 平與不平, 天道畢矣。 ”這裡更把脈診提到了極高的地位。

更有甚者, 《素問.繆刺》“今邪客於皮毛, 入舍于孫絡, 留而不去, 閉塞不通, 不得入於經, 流溢於大絡, 而生奇病也。

夫邪客大絡者, 左注右, 右注左, 上下左右與經相干, 而布於四末, 其氣無常處, 不入于經俞, 命曰繆刺。 ”至此發展出了後世的《絡病學》, 也是對針灸中對“脈”這一現象重視程度的體現。

這些都足以見得以臟腑辨證為核心的脈診在中醫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那麼問題來了, 離開脈診是否無法針灸?

阿是穴笑了。

《靈樞》有雲:“小針之要, 易陳而難入, 所謂易陳者, 易言也, 難入者, 難著於人也”。

針灸之前如何克服這一點?針灸學徒如何克服中醫的定勢思維?

老子曰﹕“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 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 大而笑之。 不笑, 不足以為道。 ”

首先, 部分注家對脈診在針灸中的定位有誤解:

《靈樞·九針十二原》中的“凡將用針, 必先診脈”是針刺的基本原則之一, 許多篇章的語義都可按此原則去理解.但遺憾的是, 後世醫家未能理解“凡將用針, 必先診脈”的深刻含義, 將《素問·長刺節論》中的“刺家不診, 聽病者言”錯誤的理解成“刺家不必診脈, 但聽病者言”, 將《靈樞·九針十二原》中本來描述脈象的“徐而疾則實,

疾而徐則虛”理解成針刺手法, 同時還將本來描述脈象改善的“氣至”理解成“針下氣至”等等。

針灸之脈是脈診之脈嗎?

如手少陰心經:是動則病嗌幹, 心痛, 渴而欲飲, 是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 目黃, 脅痛, 臑臂內後廉痛厥, 掌中熱痛——其中描述的經脈循行部位的局部病變, 也是經“脈”病變之反應, 那麼這裡的針灸是不需要診寸口之脈的。

同樣, 是動所生病裡面明確描述的症狀, 也成為後世尋找“奇穴”的思路, 畢竟這些穴位與症狀直接具有明確的聯繫, 那麼針對這些症狀, 一旦出現, 就可以針灸, 例如艾灸至陰穴調整胎位, 或許不需要診脈以判斷病變臟腑等等, 而另一個被忽視的問題是:經絡診斷到哪裡去了?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不同的疾病常有特異性的經脈局部紅疹、斑點等體現,而這裡的診脈,是針灸必先診脈的另一層意義嗎?

師古而不泥古。

參考文獻

胥榮東 , 李輝,"凡將用針,必先診脈"釋義[J].針灸臨床雜誌 , 2006 , 22 (9) :1-4

【一鍵找到好中醫】想要諮詢更多中醫藥養生知識,請搜索添加客服微信號【jinhuatuokf】

【三好中醫師承,盡在金華佗。】想要跟三甲醫院名醫學中醫,請搜索添加課程顧問微信號【jinhuatuo01】

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不同的疾病常有特異性的經脈局部紅疹、斑點等體現,而這裡的診脈,是針灸必先診脈的另一層意義嗎?

師古而不泥古。

參考文獻

胥榮東 , 李輝,"凡將用針,必先診脈"釋義[J].針灸臨床雜誌 , 2006 , 22 (9) :1-4

【一鍵找到好中醫】想要諮詢更多中醫藥養生知識,請搜索添加客服微信號【jinhuatuokf】

【三好中醫師承,盡在金華佗。】想要跟三甲醫院名醫學中醫,請搜索添加課程顧問微信號【jinhuatuo0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