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厲害了!“傳銷”手段竟然可以玩進服裝店鋪經營中

年逢到秋冬之時, 你大可前去商城、步行街逛逛, 看下空氣當中是否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火藥味。 再細看下道路兩旁的服裝店鋪, 無不是花樣各異, 紛紛甩出了自己的“絕招”, 但真正能笑到最後的又有幾個。 你說服裝店鋪現在生意不好賺?其實非也, 手段最重要!

傳銷, 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詞語。 它破壞了不計其數的幸福家庭, 但要是拋開其惡劣性質和影響, 其實它的管理和模式對於店鋪經營也是有著可借鑒之處的。 接下來我們便來聊聊, 傳銷手段究竟如何能幫助服裝店鋪出色起來!

一、 成交顧客篇

手段一:騙?NO!是噱頭

就算對傳銷沒有具體的概念, 相信大家也都清楚, 傳銷必然是通過“騙”的方式, 將受害人引誘過來的, 而且不論南、北派傳銷, 都是如此。

那難道服裝店鋪也要用“騙”的方式來吸引顧客嗎?當然不是, “騙”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這點大家要分清楚,

而我們服裝店的手段應該要是“噱頭”。 要想在眾多的服裝店鋪中脫穎而出, 你確定自己的“噱頭”真的夠吸引人嗎?

就拿最簡單的一個促銷活動來舉例, 單純的折扣固然直接明瞭, 但是亮點不足, 最終的效果可能也不能達到最好。 就像傳銷一樣, 單純用“來我這裡旅遊玩一玩”的說法, 肯定效果是有限的, 針對不同人, 你得有不同的招兒。 就拿促銷活動打7.5折舉例, 達到的目的其實是一樣的, 但你只有一個辦法, 而我卻有九個!詳細看《經營||我有9種玩法打7.5折, 而你只會一種》。

手段二:鋪墊, 靜待時機

本文以南派傳銷舉例, 當你被“騙”往目的地以後, 你的小夥伴肯定不會立即帶你上門去聽課, 接受洗腦的。 那麼他會做些什麼呢?自然是先帶你放鬆一下,

到城市裡面轉兩圈, 順帶介紹下這裡的高樓大廈以及城市發展啦。 這一切, 目的也都是為了第二天做鋪墊!

服裝店鋪經營亦是如此, 客戶一進門你第一想法不應該是立即介紹商品, 而是要靜待時機, 做好鋪墊。 那麼如何做好鋪墊, 這點其實並不難。 記住, 將店鋪的主打商品掛在顯眼的位置, 別忘了促銷商品也要單獨分區陳列, 仔細觀察顧客的一舉一動, 營造良好購物環境, 時刻等待上前時機。

手段三:聽課少不了, 介紹必須上

你可能聽過誰誰誰進了傳銷, 然後聽完幾天課後還是沒加入, 但你肯定沒聽過誰誰誰進了傳銷但是一節課都沒聽。 因為不論採用什麼辦法, 拉你的朋友一定會帶你去聽課的,

而你一定會聽上至少一到兩節課!

別忘了我剛才和你們說到的鋪墊, 顯眼的主打款正是你們開場的利器。 顧客無一例外肯定是看到了這些商品的, 即使談不上一眼就喜歡, 但至少你們之間的話題能從這開始。 記住!不要放跑任何一個可能, 顧客進店一分鐘, 你真的確定她看完了你所有的商品麼?

手段四:尋找問題, 逐一擊破

顧客要走, 顧客說不喜歡都是有原因的, 不然人家來逛街還不如在家裡睡覺來的舒服。 即使他們可能只是逛逛, 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 但聰明的導購是一定會幫助她挖掘需求的。

為什麼傳銷去聽課一定要上午見兩個, 下午見兩個, 而且一聽就要四五天。 難道只是反復強調, 加強洗腦效果而已?當然不是,

通過聽課, “老師”們會與你談話, 發現你存在的問題, 然後再告訴你的朋友。 這樣, 你朋友就會在下一堂課前做好準備, 讓下堂課的老師們針對你的這些問題逐一擊破, 打消你心中的疑惑!

因而, 賣產品千萬別只知道“賣”, 只要沒有切中人家需求點, 產品再好也是於事無補。 人家想要買手機套, 你給人家介紹手機, 那你得有多牛逼的話術才能讓人家去買你的手機啊。 捫心自問, 你做得到麼?

手段五:要會舉例子, 真相是很美麗的!

“這課我不聽啦!”

你對著朋友說出這句話, 氣衝衝的準備要走, 這時他會就這樣讓煮熟的鴨子飛掉麼?不可能的吧!相信肯定很多圍觀的吃瓜群眾(就是同居的其他傳銷人員)會湊到你面前。

“哎呀。小X,我跟你說,我以前一個朋友剛來的時候也和你一樣。他才初中畢業,當時他的朋友帶他去聽這個‘生意’,他一聽就覺得是‘傳銷’,還動手打了老師。但是最後還是耐心聽完了五天,現在你再看他,都已經升總了,寶馬三系都買了一輛。”

說完,吃瓜群眾就開始拿出手機,翻起了相冊,找到那個某某某提寶馬的照片,不時還和你聊聊其他牛逼人物剛進來時的情況。為的就是通過例子讓你動搖,從而留下來聽完整場的“洗腦”課程。

所以說,舉例子是很重要的,引到服裝店而言,好的產品配好人,多誇讚是必不可少的,先誇人再誇商品的先後次序很重要。再就是能舉些例子自然最好不過,例如“之前某某美女也說這個顏色不太適合她,她不怎麼喜歡,不過試過之後才發現顏色非常稱她的氣質。美女我看你皮膚也很好,和那個美女也挺像的,可以試穿一下沒關係的,肯定非常好看”(當然也要切合實際,不要不打草稿的誇,會起反效果的!)。

本篇說到底,其實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服務不可少,但是細節更是不可忽略。傳銷從到達目的地,住進住宅區開始,便處處有細節,經營服裝店亦該如此。商品還未呈現前,我們的裝修和陳列就得多多用心,要知道一分付出一分收穫,傳銷者尚且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經營服裝店之人就更要處處留心了。

二、 團隊管理篇

手段一:不准街頭吃東西?紀律是保證!

這一點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已經進入傳銷的人員是不能在大街上吃東西的,而且抽煙也是有規定的,高於一定金額的煙不准抽,諸如此類的條規還有很多很多。簡而言之就是什麼呢,因為我們是國家支援的組織,得注意自己的言行,言行舉止上達不到要求的人,組織對於這類人是不接納的。

用到服裝店來說,你的服裝店鋪真的紀律嚴明嗎?如果大家都是有活幹活,沒活撒丫子玩,這樣的店鋪真的能出色?要明白寬鬆不是放任,而是建立在紀律條例下的一種相互尊重。制定條例約束大家並不是目的,而是為了讓店鋪更好經營,產生業績的一種手段。

手段二:五級三晉制,給你看得到的希望

作為一個從業人員,你最關心的可能是工資,但你最關注的必定是升職空間的大小。五級三晉製作為傳銷的一大利器,很好的激勵著傳銷人員為之拋頭顱、灑熱血,不惜欺騙家人以及親朋好友。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拉滿了29個人頭就能升總,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升職”。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小編放到手段三進行講解。

服裝店沒有激勵員工的手段可不行,沒有誰願意一輩子呆在最底層,哪怕沒有職位的承諾,退求其次能給予業績達標獎勵的承諾也行。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激勵,往往比空口白話的鼓勵要實際得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自營品牌能夠做得強大的原因之一。

手段三:第二平臺?畫藍圖你會嗎

對傳銷有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上總後每個月六位數的工資固然是很吸引人,但是最最吸引人的其實還是所謂的“第二平臺”,一個充滿神秘,無時無刻吸引著傳銷人員前仆後繼的陷阱。

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我們往往將財富納入“生理需求”中,也就是最底層的需求。那麼,如果一個人的“生理需求”得到了滿足,他會不會想著更高層次的需求呢。答案是肯定的,因而傳銷組織合理的畫出了最高層次的“自我超越需求”,也就是“第二平臺”。

對於服裝店鋪而言,每位員工都可能為工資發愁,都願意為溫飽去努力工作。那麼已經大可不必為溫飽問題去發愁的人,是不是還得去激勵他們更努力工作呢,難道要用更高、更好的物質?所以,適時為你的員工們也搭構一張藍圖,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往往都是必不可少的!舉例來說,你做得好提成就高這是物質的激勵;你做的非常好,公司給你股權,讓你成為合夥人之一,這就是物資加精神的激勵了。

手段四:互相鼓勵

之前說到過激勵很重要,那麼是不是代表鼓勵就不重要了呢?當然不是,鼓勵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傳銷組織內的成員每日都會互相通電話,互相道賀祝福,鼓勵對方早日上總。試問每天都有一大堆人跟你說:“你能行!你一定會成功的”,在這樣的環境下,你還會不努力去為目標奮鬥麼。

如果店員與店員之間的話題都是充滿正能量的,平時都是相互鼓勵,相互激勵,遇到問題、挫折時主動幫忙分析。試問店鋪在這樣的環境下,銷售業績會沒有起色?每個員工都帶著滿滿的信心與激情,還會賣不出去商品?

手段五:互幫互助

都說行業之間有競爭,其實店鋪的員工之間也有競爭。往往良性的競爭都能起到不錯的效果,但是競爭壞了那可就真壞了!

“互幫互助”在傳銷組織中可謂是完美的體現。例如你有朋友來,我可以協助你一起做飯,也可以陪你朋友打打牌,放鬆一下心情,總之就是幫助你讓他感受到親切溫暖,降低戒備心。你朋友要走,你和他大吵了一架,我也會幫你勸住他,總之你不方便或是做不到的,作為組織一員的我都會幫你竭力而為,不圖回報。這就是傳銷組織的“互幫互助”。

現實中,這麼純粹的互幫互助已經很少見了,員工們潛意識中大多還都是以自己利益為中心,事不關己那就高高掛起。其實,很多顧客在即將成交時,都差了那麼臨門一腳,其他導購其實早已經看出端倪了,但就是緘口不言。心裡還想著,你的業績與我無關,說不準幫你一把,你業績還得超過我。於是,導致最終這單生意黃了。因而,服裝店鋪也要經常在會議上灌輸“團結互助”的理念,最好能夠定期舉辦一些活動,讓員工之間能夠更加齊心。

本篇說完,想告訴大家,產品、裝修其實都是外在的,管理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做生意嘛,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一下子就能成功,要明白事物也都是有其發展規律的。因而,我們要時常學會借鑒身邊的好點子,不斷積累,多關注每個小細節,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出色”。

最後,衷心提醒大家,“傳銷”害人害己,小心提防每一位邀你做大生意,旅遊,戀愛和求看望的好友。

“哎呀。小X,我跟你說,我以前一個朋友剛來的時候也和你一樣。他才初中畢業,當時他的朋友帶他去聽這個‘生意’,他一聽就覺得是‘傳銷’,還動手打了老師。但是最後還是耐心聽完了五天,現在你再看他,都已經升總了,寶馬三系都買了一輛。”

說完,吃瓜群眾就開始拿出手機,翻起了相冊,找到那個某某某提寶馬的照片,不時還和你聊聊其他牛逼人物剛進來時的情況。為的就是通過例子讓你動搖,從而留下來聽完整場的“洗腦”課程。

所以說,舉例子是很重要的,引到服裝店而言,好的產品配好人,多誇讚是必不可少的,先誇人再誇商品的先後次序很重要。再就是能舉些例子自然最好不過,例如“之前某某美女也說這個顏色不太適合她,她不怎麼喜歡,不過試過之後才發現顏色非常稱她的氣質。美女我看你皮膚也很好,和那個美女也挺像的,可以試穿一下沒關係的,肯定非常好看”(當然也要切合實際,不要不打草稿的誇,會起反效果的!)。

本篇說到底,其實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服務不可少,但是細節更是不可忽略。傳銷從到達目的地,住進住宅區開始,便處處有細節,經營服裝店亦該如此。商品還未呈現前,我們的裝修和陳列就得多多用心,要知道一分付出一分收穫,傳銷者尚且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經營服裝店之人就更要處處留心了。

二、 團隊管理篇

手段一:不准街頭吃東西?紀律是保證!

這一點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已經進入傳銷的人員是不能在大街上吃東西的,而且抽煙也是有規定的,高於一定金額的煙不准抽,諸如此類的條規還有很多很多。簡而言之就是什麼呢,因為我們是國家支援的組織,得注意自己的言行,言行舉止上達不到要求的人,組織對於這類人是不接納的。

用到服裝店來說,你的服裝店鋪真的紀律嚴明嗎?如果大家都是有活幹活,沒活撒丫子玩,這樣的店鋪真的能出色?要明白寬鬆不是放任,而是建立在紀律條例下的一種相互尊重。制定條例約束大家並不是目的,而是為了讓店鋪更好經營,產生業績的一種手段。

手段二:五級三晉制,給你看得到的希望

作為一個從業人員,你最關心的可能是工資,但你最關注的必定是升職空間的大小。五級三晉製作為傳銷的一大利器,很好的激勵著傳銷人員為之拋頭顱、灑熱血,不惜欺騙家人以及親朋好友。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拉滿了29個人頭就能升總,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升職”。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小編放到手段三進行講解。

服裝店沒有激勵員工的手段可不行,沒有誰願意一輩子呆在最底層,哪怕沒有職位的承諾,退求其次能給予業績達標獎勵的承諾也行。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激勵,往往比空口白話的鼓勵要實際得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自營品牌能夠做得強大的原因之一。

手段三:第二平臺?畫藍圖你會嗎

對傳銷有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上總後每個月六位數的工資固然是很吸引人,但是最最吸引人的其實還是所謂的“第二平臺”,一個充滿神秘,無時無刻吸引著傳銷人員前仆後繼的陷阱。

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我們往往將財富納入“生理需求”中,也就是最底層的需求。那麼,如果一個人的“生理需求”得到了滿足,他會不會想著更高層次的需求呢。答案是肯定的,因而傳銷組織合理的畫出了最高層次的“自我超越需求”,也就是“第二平臺”。

對於服裝店鋪而言,每位員工都可能為工資發愁,都願意為溫飽去努力工作。那麼已經大可不必為溫飽問題去發愁的人,是不是還得去激勵他們更努力工作呢,難道要用更高、更好的物質?所以,適時為你的員工們也搭構一張藍圖,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往往都是必不可少的!舉例來說,你做得好提成就高這是物質的激勵;你做的非常好,公司給你股權,讓你成為合夥人之一,這就是物資加精神的激勵了。

手段四:互相鼓勵

之前說到過激勵很重要,那麼是不是代表鼓勵就不重要了呢?當然不是,鼓勵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傳銷組織內的成員每日都會互相通電話,互相道賀祝福,鼓勵對方早日上總。試問每天都有一大堆人跟你說:“你能行!你一定會成功的”,在這樣的環境下,你還會不努力去為目標奮鬥麼。

如果店員與店員之間的話題都是充滿正能量的,平時都是相互鼓勵,相互激勵,遇到問題、挫折時主動幫忙分析。試問店鋪在這樣的環境下,銷售業績會沒有起色?每個員工都帶著滿滿的信心與激情,還會賣不出去商品?

手段五:互幫互助

都說行業之間有競爭,其實店鋪的員工之間也有競爭。往往良性的競爭都能起到不錯的效果,但是競爭壞了那可就真壞了!

“互幫互助”在傳銷組織中可謂是完美的體現。例如你有朋友來,我可以協助你一起做飯,也可以陪你朋友打打牌,放鬆一下心情,總之就是幫助你讓他感受到親切溫暖,降低戒備心。你朋友要走,你和他大吵了一架,我也會幫你勸住他,總之你不方便或是做不到的,作為組織一員的我都會幫你竭力而為,不圖回報。這就是傳銷組織的“互幫互助”。

現實中,這麼純粹的互幫互助已經很少見了,員工們潛意識中大多還都是以自己利益為中心,事不關己那就高高掛起。其實,很多顧客在即將成交時,都差了那麼臨門一腳,其他導購其實早已經看出端倪了,但就是緘口不言。心裡還想著,你的業績與我無關,說不準幫你一把,你業績還得超過我。於是,導致最終這單生意黃了。因而,服裝店鋪也要經常在會議上灌輸“團結互助”的理念,最好能夠定期舉辦一些活動,讓員工之間能夠更加齊心。

本篇說完,想告訴大家,產品、裝修其實都是外在的,管理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做生意嘛,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一下子就能成功,要明白事物也都是有其發展規律的。因而,我們要時常學會借鑒身邊的好點子,不斷積累,多關注每個小細節,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出色”。

最後,衷心提醒大家,“傳銷”害人害己,小心提防每一位邀你做大生意,旅遊,戀愛和求看望的好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