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東北人看過來 教你怎樣做大醬 值得收藏噢

大醬是滿族的傳統美食, 滿族人做豆醬的歷史悠久, 源遠流長。 做大醬要選擇優質的大豆, 一定不要轉基因大豆。

東北黃豆醬一般來說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純黃豆發酵而成, 通常我們叫“大醬”或“東北農家醬”, 另種是用提前發酵好的醬引子配上黃豆製成, 通常我們叫做“盤醬”或現在市面上經常見到的黃豆醬。 下面小編介紹東北農村醬的做法~

秋天收穫好的黃豆, 經一段時間的晾曬, 之後水煮熟, 用石磨磨成黃豆泥, 再把磨好的大豆泥做成醬坯, 通常這個都是在11月份開始做, 之後在室內經一冬天的自然發酵, 形成真正的做大醬原料。

東北大醬很講究時間的, 一般一年中有兩次做醬的時間, 一次是臘月, 一次是正月末, 二月初, 下醬的時間也是要十八或廿八這兩個時間。 首先將選擇好的黃豆洗乾淨放入水中泡, 泡好的豆子, 全身脹大, 將豆皮撐破了,

然後將豆皮挑出。

2.大鍋生火, 將泡好的豆子和水放入鍋中烀。 水不能太少, 以免糊底, 也不能太多, 這樣烀好的豆子會稀。 水放少些可以在中途添加, 注意火候, 發現有糊香, 就加點水。 豆子烀好後呈紅色, 越發紅, 說明豆子越好, 這樣做出來的醬就會香。

3.將烀好的豆子杵碎, 不要有豆瓣。 也可以用手動繳碎機, 將豆子繳碎, 這樣繳出來的豆子碎得正好, 還省力氣。 醬碎好的豆子放在平板上用力的摔, 將豆子往一起摔, 做成一個醬塊, 摔好的醬塊不會裂開。 在五、六十年代, 農村沒有電, 只能用手推石磨來磨碎。

在五、六十年代, 農村沒有電, 只能用手推石磨來磨碎。

4.將醬塊用報紙包好, 外面纏上線, 防止報紙裂開。 然後將醬塊放置在稍熱的地方, 以備發酵。 小編家住農村, 就在炕尾的地方, 騰起一點地方, 放置醬塊。 不能太熱, 那樣醬塊會太幹, 不會發酵。

5.一般醬塊要發酵兩個月,發好的醬塊會有刺鼻的氣味產生,這時就可以將醬塊打開進行清洗。因為醬塊是發酵的,經常會有黴菌產生,所以,如果看見黴菌,不要害怕,是正常現象。用刷子將醬塊刷洗乾淨後,曬乾。

6.準備一個瓷缸,將曬好的醬塊按需要和水一起放入缸中,加鹽。鹽要多加,醬鹹一點沒關係,但若不夠鹹的話,醬會變成臭醬,會很難吃。一般10斤豆子最少要放4斤鹽,當然也和水量有關。

7.醬塊入缸後還需要發酵,這時要注意每天都用要制的醬爬,醬杵來打缸。就是一遍遍的攪動缸中的混合物,使醬中的雜質浮在水面上,用勺子將浮在表面的沫子和黑色的雜技撇淨,這樣最後做出來的醬才是最乾淨的。

8.醬缸要用一塊布蒙上,要透氣的不透灰的。外面要蓋上防水的鐵皮蓋子。醬在發酵的時候要每天早上打一遍缸,然後就要曬缸,就是鐵皮蓋子拿掉,日曬。不曬缸的話,做出來的醬會有很難聞的臭味,不好吃。下雨天要注意防水,不要讓雨水進入缸中。

9.發好的醬會呈黃色,發紅,這時的醬 香氣濃郁,就可以吃了。蘸醬菜,雞蛋醬,各種美味……

現在很多居民都住上樓房了,做醬的人也越來越少,都是因為樓房沒有合適的地方放一口缸,小編建議大家用罎子就可以做,家裡放罎子的地方還是有的呦~

5.一般醬塊要發酵兩個月,發好的醬塊會有刺鼻的氣味產生,這時就可以將醬塊打開進行清洗。因為醬塊是發酵的,經常會有黴菌產生,所以,如果看見黴菌,不要害怕,是正常現象。用刷子將醬塊刷洗乾淨後,曬乾。

6.準備一個瓷缸,將曬好的醬塊按需要和水一起放入缸中,加鹽。鹽要多加,醬鹹一點沒關係,但若不夠鹹的話,醬會變成臭醬,會很難吃。一般10斤豆子最少要放4斤鹽,當然也和水量有關。

7.醬塊入缸後還需要發酵,這時要注意每天都用要制的醬爬,醬杵來打缸。就是一遍遍的攪動缸中的混合物,使醬中的雜質浮在水面上,用勺子將浮在表面的沫子和黑色的雜技撇淨,這樣最後做出來的醬才是最乾淨的。

8.醬缸要用一塊布蒙上,要透氣的不透灰的。外面要蓋上防水的鐵皮蓋子。醬在發酵的時候要每天早上打一遍缸,然後就要曬缸,就是鐵皮蓋子拿掉,日曬。不曬缸的話,做出來的醬會有很難聞的臭味,不好吃。下雨天要注意防水,不要讓雨水進入缸中。

9.發好的醬會呈黃色,發紅,這時的醬 香氣濃郁,就可以吃了。蘸醬菜,雞蛋醬,各種美味……

現在很多居民都住上樓房了,做醬的人也越來越少,都是因為樓房沒有合適的地方放一口缸,小編建議大家用罎子就可以做,家裡放罎子的地方還是有的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