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銳參考|"超燃!"在這個鄰國,只有中國人才會得到這樣的待遇

雖然國慶日已經過去一段時間, 但來自一個鄰國的最熱情的祝福, 仍然在中國民眾耳邊迴響——

注意到, 本月初, 一段“巴鐵用中文唱《歌唱祖國》”的視頻開始在網路上熱傳。

巴基斯坦青年用中文唱《歌唱祖國》視頻截圖

視頻中, 一群坐在教室裡的巴基斯坦青年人齊聲高歌, 儘管他們的中文發音未必完全標準, 但真誠與熱情卻溢於言表。

當這首中文歌在“巴鐵”們的掌聲中結束時, “圍觀”的中國網友感動不已。

他們用中文唱起了《歌唱祖國》與中國國歌

小銳向新華社駐伊斯蘭馬巴德記者劉天求證後得知, 這段《歌唱祖國》的視頻確實來自巴基斯坦, 是在今年中國國慶日前錄製的。

唱中文歌的青年人都是伊斯蘭馬巴德當地一所知名中文語言學校的學生。

美國媒體報導截圖:巴基斯坦約8千名兒童都在學習中文。

其實, 在巴基斯坦街頭, 你可能隨時聽到當地人說中文。 劉天告訴小銳, 作為中國面孔, 他經常在巴基斯坦的旅遊景點被當地人邀請合影。

劉天還介紹說, 很多巴基斯坦人都會用中文說“你好”。 在得知對方是中國人之後, 他們往往會熱情地表示:“我愛中國, 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兄弟。 ”

事實上, 巴基斯坦人會唱中文歌,

對於巴網友而言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

去年春節期間, 一段“巴基斯坦千人合唱中國國歌”的視頻也曾被該國網友熱傳。

視頻截圖

據媒體報導, 當時, 由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和巴基斯坦中國文化中心等機構共同舉辦的“歡樂春節”活動在一所學校舉行,

有上千名師生參加。

這震撼人心的一幕就出現在開幕式上:師生們全體起立, 揮舞著中巴兩國國旗, 用字正腔圓的中文唱起了中國國歌!

上千名巴基斯坦師生齊聲高唱中國國歌。

據組織活動的一位元當地學校負責人透露,

活動當天, 學生們都是自發前來。 為了唱好中國國歌, 他們已練習了近兩個月, 為這場合唱下足了“功夫”。

演唱結束後, 師生們還齊聲高呼“中巴友誼萬歲!”此情此景, 讓現場的時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孫衛東感慨道, 自己“身在巴基斯坦卻如身在祖國”。

“中國速度”助力巴基斯坦告別電力短缺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 在巴基斯坦, 還有一首和中國有關的歌家喻戶曉。

那就是《中巴友誼之歌》。 去年11月, 在位於中巴經濟走廊終點的瓜達爾港的開航儀式上, 伴隨著汽笛聲的, 正是中巴兩國青年歌手共同演唱的《中巴友誼之歌》。

《中巴友誼之歌》視頻截圖

當天,由中巴兩國共同組織的貿易車隊從喀什駛抵瓜達爾港,隨後集裝箱被吊裝至中國商船上。

眾多國際媒體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美聯社當時報導稱,“當中國商船從瓜達爾港出發,一條新的國際貿易通道就此開啟。”

巴基斯坦《黎明報》截圖,報導稱瓜達爾港的開航開創了歷史。

在巴基斯坦媒體看來,這正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給巴基斯坦帶來的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也是巴基斯坦青年唱起《中巴友誼之歌》的原因。

近年來巴基斯坦經濟發展迅速,然而電力短缺一直是困擾其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即便在首都伊斯蘭馬巴德,也經常拉閘限電。

公開報導顯示,中巴經濟走廊在建的18個早期收穫專案中有11個是能源專案,裝機總容量為7470兆瓦。其中一些項目將在兩年內完工,巴基斯坦有望告別電力短缺時代。

卡洛特水電站專案規劃圖

就在上個月,來自美國彭博社的報導稱,中國將超前完成在巴基斯坦的最大水電項目——卡洛特水電站。這比原計劃提前了9個月。

除了卡洛特水電站,巴基斯坦還有一座由中國建設的電站有望於今年年內開始供電。

作為中巴經濟走廊首個落地的能源類旗艦專案,凱西姆電站最早將在今年年底發電。其建成後將解決巴基斯坦約400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

建設中的凱西姆電站。

坐上中國“量身打造”的列車,巴網友說:“與中國為鄰我們很榮幸”

對於普通巴基斯坦人而言,中巴兩國愈發緊密的交往得出的不只是漂亮的資料和成績,更是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改變。

就在一周前,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爾迎來了首列來自中國的地鐵列車,這標誌著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正式上線,巴基斯坦由此進入了地鐵時代。

巴基斯坦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專案首列車接車儀式現場。

列車正式開通後,預計每天將有25萬名乘客使用列車服務。

當巴基斯坦乘客們登上這列完全用中國的技術標準打造的列車,他們驚喜地發現,它看起來是如此親切。因為地鐵在外觀設計上融入了巴基斯坦國花素馨花元素,如同花瓣一般的金黃色腰帶以及肩帶包圍著整個車身。

為了適應當地的炎熱氣候,該列車還專門採用了五檔自動調溫的空調系統,耐高溫的轉向架和安全可靠的牽引系統。使列車能夠在巴基斯坦持續高溫環境下安全運行。

所有這些貼心的設計,再一次讓巴鐵感受來自中國的情誼。他們在社交網站上留下了這樣的“好評”:

《中巴友誼之歌》視頻截圖

當天,由中巴兩國共同組織的貿易車隊從喀什駛抵瓜達爾港,隨後集裝箱被吊裝至中國商船上。

眾多國際媒體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美聯社當時報導稱,“當中國商船從瓜達爾港出發,一條新的國際貿易通道就此開啟。”

巴基斯坦《黎明報》截圖,報導稱瓜達爾港的開航開創了歷史。

在巴基斯坦媒體看來,這正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給巴基斯坦帶來的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也是巴基斯坦青年唱起《中巴友誼之歌》的原因。

近年來巴基斯坦經濟發展迅速,然而電力短缺一直是困擾其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即便在首都伊斯蘭馬巴德,也經常拉閘限電。

公開報導顯示,中巴經濟走廊在建的18個早期收穫專案中有11個是能源專案,裝機總容量為7470兆瓦。其中一些項目將在兩年內完工,巴基斯坦有望告別電力短缺時代。

卡洛特水電站專案規劃圖

就在上個月,來自美國彭博社的報導稱,中國將超前完成在巴基斯坦的最大水電項目——卡洛特水電站。這比原計劃提前了9個月。

除了卡洛特水電站,巴基斯坦還有一座由中國建設的電站有望於今年年內開始供電。

作為中巴經濟走廊首個落地的能源類旗艦專案,凱西姆電站最早將在今年年底發電。其建成後將解決巴基斯坦約400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

建設中的凱西姆電站。

坐上中國“量身打造”的列車,巴網友說:“與中國為鄰我們很榮幸”

對於普通巴基斯坦人而言,中巴兩國愈發緊密的交往得出的不只是漂亮的資料和成績,更是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改變。

就在一周前,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爾迎來了首列來自中國的地鐵列車,這標誌著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正式上線,巴基斯坦由此進入了地鐵時代。

巴基斯坦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專案首列車接車儀式現場。

列車正式開通後,預計每天將有25萬名乘客使用列車服務。

當巴基斯坦乘客們登上這列完全用中國的技術標準打造的列車,他們驚喜地發現,它看起來是如此親切。因為地鐵在外觀設計上融入了巴基斯坦國花素馨花元素,如同花瓣一般的金黃色腰帶以及肩帶包圍著整個車身。

為了適應當地的炎熱氣候,該列車還專門採用了五檔自動調溫的空調系統,耐高溫的轉向架和安全可靠的牽引系統。使列車能夠在巴基斯坦持續高溫環境下安全運行。

所有這些貼心的設計,再一次讓巴鐵感受來自中國的情誼。他們在社交網站上留下了這樣的“好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