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銳評」記住“立此存照”,別讓人以為去了假洱海

對洱海邊客棧、餐飲經營者而言, 懸了許久的“政策靴子”終於落地了。 3月31日下午, 雲南省大理州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 宣佈從4月1日起, 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內, 所有餐飲、客棧經營戶一律自行暫停營業, 接受核查。 其中, 措施嚴格、措辭嚴厲的通告, 讓洱海保護再次引發關注。

從通告內容看, 當地針對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的專項整治, 堪稱“史上最嚴”。 對此, 一些從業者哀歎“矯枉過正”“板子打偏了”, 而更多網友留言“但願洱海不要成為第二個滇池”“給子孫留下最好的洱海吧”。 可見, 嚴厲的整治舉措對利益相關方的確影響巨大;大理人和更多關心大理的人,

則對洱海開啟“搶救模式”報以掌聲。

去年洱海出現的藍藻, 提示人們“再不整治就來不及了”並非危言聳聽。 近些年來, 雖然洱海治理頗有成效, 創造了“城市近郊湖泊保護的範例”, 但治理也一直在跟污染賽跑。

經過多年的種養結構調整, 洱海周邊農業面源污染已在縮小;當前最突出的問題, 是環保的力度與污染發展的勢頭不匹配。 尤其是洱海周邊客棧餐飲業井噴式的無序發展, 給環保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一般來說, 越是客棧餐飲密集的地方, 洱海水質就越差, 例如雙廊玉磯島附近。

面對治理, 大家會有各種假設:如果當初對環洱海客棧餐飲業未雨綢繆, 有統一規劃;如果從業者都能自覺用好環保設備, 不讓一滴污水進洱海;如果基層管理者更有執行力……歷史不相信“如果”, 當前最緊迫的, 還是如何堵住洱海邊源源不斷的大量污水。 正因此, 儘管動真碰硬難免會觸碰利益, 但圍繞矛盾問題, 當事各方不妨“跳出來”思考:十年或更久以後再回頭看整治,

大家能不能做到問心無愧, 會不會留下遺憾?

不難預見, 治理洱海的“攻堅戰”要打上幾年甚至更長時間。 解決“老大難”問題, 雲南省正在推進的“史上最嚴”的旅遊業整頓, 值得參照。 攻堅克難、讓洱海長清, 也需要葆有相同的定力和擔當。 當然, 既要敢於答題, 更要善於解題。 某種意義上, 雷厲風行的專項整治是一項環保工程, 也是一項民生工程。 洱海旅遊業涉及數千經營者, 關乎成千上萬群眾的生計;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應盡力做到依法、科學、透明, 給利益相關者以穩定預期。 作為投資者、經營者, 在關心權益的同時也應更好履行社會責任;作為遊客, 對環保的支持必將換來更好的旅遊體驗。

洱海早日走上與環境容量相適應的保護開發軌道, 在根本上符合大家的利益。

“立此存照, 過幾年再來, 希望水更乾淨清澈。 ”習近平總書記在洱海邊同當地幹部合影後的殷切囑託, 言猶在耳。 “蒼山不墨千秋畫, 洱海無弦萬古琴”, 美麗的洱海是聞名遐邇的高原明珠,

滋養了一方土地。 能否“給子孫留下最好的洱海”, 時代正期待著我們這一代人作出回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