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海南島白沙三月三:將傳統做到極致 也是出路

作者|自遊人阿端編輯|小琴台

黎苗族的三月三, 在不久的以前, 外界對它是既陌生又懷有好奇。 黎族在世界上只分佈在海南島,

加上居住地大多是崇山峻嶺, 地理上的隔絕產生了心理上的神秘。 不過, 在今日, 民族傳統已經演變成全城同樂的節日。

三月三是黎族非常傳統的節日, 它的古老甚至可以上溯到宋朝。 在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這一天, 黎族人民都會身著傳統服裝,

挑著山蘭米酒, 帶上竹筒香飯, 從四面八方彙集一起, 或祭拜始祖, 或三五成群相會、喝酒、對歌、跳舞、吹奏樂器來歡慶佳節, 青年男女更是借節狂歡, 直到天亮。

白天, 我來到白沙的時候, 陽光明媚, 甚至還有些曬, 電子商務產業園裡有一個特色商品美食展,

或許白沙本來人口就不多的緣故, 這裡相對比較冷清, 商品的種類也比較少, 舉目盡是白沙綠茶。 在人們的印象中, 提到白沙, 想到的應該就是綠茶了, 宛如看到興隆, 腦海中出現的是咖啡。

幾年前, 《走讀家》曾發文, 宣傳滯銷的白沙咖啡, 今天阿端也有看到有白沙咖啡在銷售,

不過在攤位前只看到幾包咖啡與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在聚精會神地玩手機遊戲。 海南有咖啡文化上的寶貴資源, 但即使是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 海南咖啡依然是不溫不火。

白沙有天賜的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要數森林覆蓋率,

我想白沙肯定是位列前茅。 幾十萬年前, 從天而降的巨大隕石對白沙是一場大災難, 但今天, 這個外星來的物質, 卻孕育了一方生靈。 隕石坑不僅可以吸引八方來客, 在此種植的農作物更是富含更多的微量元素。

特色商品展最吸引遊客的是白沙地瓜, 價錢也比較親民。賣地瓜的妹子忙得不可開交,看到此情景,阿端也饒有興趣地抱起一籮筐地瓜,就地為白沙地瓜代言一回。

三月三好玩的還是設在南開河邊的水岸長桌宴。幾百上千張桌子,在河堤邊一字擺開,桌子上鋪上新鮮的芭蕉葉,芭蕉葉上擺上各種黎家傳統美食、三色飯、山蘭糯米酒、五腳豬、羊排、小魚幹......很多食物我都叫不出名來。長桌宴這種傳統也是歷史悠久,曾是最高最隆重的禮儀。

參加長桌宴的除了當地黎苗族鄉親還有遊客,大家個個樂開懷,笑呵呵,相互敬酒,長桌上不斷傳來一陣又一陣的歌聲,雖然聽不懂唱的是什麼,但從旋律中感受到了節日的歡快氣氛。要想真正瞭解與融入一種文化,語言是通行證。

有意思的是,長桌宴才剛開始不久,天空忽然下起了暴雨,在意料之外,毫無防備,人被暴雨淋濕,芭蕉葉也積滿了水珠,可惜了,這麼多的美食。

阿端卻比較幸運,近鄰的七坊鎮鄉親飛跑抬來兩頂大帳篷,並拼命向我們招手:“過來,過來一起躲雨”,我們擠進帳篷中,心裡感到一陣一陣的暖意,旅行在外,每得到一個善意都心存感激。

沒想到的是,即使是暴雨,但也絲毫沒有影響黎族鄉親的熱情,他們把音響打開,就在帳篷中跟在對面的對起歌來,你一段我一段,歌聲中有笑聲,笑聲中歌聲,黎族鄉親的熱情與歡樂,把我們都感染了,不由自主地扭動身體,手腳跟起了節奏。

七坊鎮的鄉親一邊對歌還一邊不斷招呼我們:“來來,這個羊腿味道非常不錯”,開始還有點拘束的我們,此刻也完全放開,跟黎族鄉親們融合到一起,吃起羊腿,喝起山蘭糯米酒,跟著節拍翩翩起舞,

暴雨在半個小時候停止,水中的舞臺開始活動起來,身著節日盛裝的黎苗鄉親開始表演節目,在阿端看來,黎苗鄉親的每一個細胞中都充滿了藝術,隨嘴就是美妙歌聲,隨意擺動都是動人的舞蹈,像阿儂子黎、陳金花等都是不錯的代表性歌手。

三月三文藝晚會在長桌宴後就拉開了序幕,雖然是雨後,但整個文化公園都擠滿了觀眾,幾乎所有的節目都是量身打造,頗具民族特色,演員表演水準也是令人稱讚。

織黎錦的幾個節目,令人印象深刻。這樣的表演對本地鄉親來說,倍感親切,而對於我們外來的旅行者,卻是一次難得的文化之旅。

晚會後,在下榻的酒店的床上,我想,能將傳統做到極致也是一種出路。在海南島,除黎苗文化還有很多可以做的傳統,如何做到極致,這是個技術活。

價錢也比較親民。賣地瓜的妹子忙得不可開交,看到此情景,阿端也饒有興趣地抱起一籮筐地瓜,就地為白沙地瓜代言一回。

三月三好玩的還是設在南開河邊的水岸長桌宴。幾百上千張桌子,在河堤邊一字擺開,桌子上鋪上新鮮的芭蕉葉,芭蕉葉上擺上各種黎家傳統美食、三色飯、山蘭糯米酒、五腳豬、羊排、小魚幹......很多食物我都叫不出名來。長桌宴這種傳統也是歷史悠久,曾是最高最隆重的禮儀。

參加長桌宴的除了當地黎苗族鄉親還有遊客,大家個個樂開懷,笑呵呵,相互敬酒,長桌上不斷傳來一陣又一陣的歌聲,雖然聽不懂唱的是什麼,但從旋律中感受到了節日的歡快氣氛。要想真正瞭解與融入一種文化,語言是通行證。

有意思的是,長桌宴才剛開始不久,天空忽然下起了暴雨,在意料之外,毫無防備,人被暴雨淋濕,芭蕉葉也積滿了水珠,可惜了,這麼多的美食。

阿端卻比較幸運,近鄰的七坊鎮鄉親飛跑抬來兩頂大帳篷,並拼命向我們招手:“過來,過來一起躲雨”,我們擠進帳篷中,心裡感到一陣一陣的暖意,旅行在外,每得到一個善意都心存感激。

沒想到的是,即使是暴雨,但也絲毫沒有影響黎族鄉親的熱情,他們把音響打開,就在帳篷中跟在對面的對起歌來,你一段我一段,歌聲中有笑聲,笑聲中歌聲,黎族鄉親的熱情與歡樂,把我們都感染了,不由自主地扭動身體,手腳跟起了節奏。

七坊鎮的鄉親一邊對歌還一邊不斷招呼我們:“來來,這個羊腿味道非常不錯”,開始還有點拘束的我們,此刻也完全放開,跟黎族鄉親們融合到一起,吃起羊腿,喝起山蘭糯米酒,跟著節拍翩翩起舞,

暴雨在半個小時候停止,水中的舞臺開始活動起來,身著節日盛裝的黎苗鄉親開始表演節目,在阿端看來,黎苗鄉親的每一個細胞中都充滿了藝術,隨嘴就是美妙歌聲,隨意擺動都是動人的舞蹈,像阿儂子黎、陳金花等都是不錯的代表性歌手。

三月三文藝晚會在長桌宴後就拉開了序幕,雖然是雨後,但整個文化公園都擠滿了觀眾,幾乎所有的節目都是量身打造,頗具民族特色,演員表演水準也是令人稱讚。

織黎錦的幾個節目,令人印象深刻。這樣的表演對本地鄉親來說,倍感親切,而對於我們外來的旅行者,卻是一次難得的文化之旅。

晚會後,在下榻的酒店的床上,我想,能將傳統做到極致也是一種出路。在海南島,除黎苗文化還有很多可以做的傳統,如何做到極致,這是個技術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