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學生“遇見”蘇軾,“神作”刷爆朋友圈,中產階級爸媽該想想了

文/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 熗炒素心

10月9日, 發表在公眾號“清華附小2012級4班”的一篇題為《當小學生遇見蘇軾》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一群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利用假期進行了以蘇軾為主題的小課題研究, 全班共完成課題研究23份, 諸如《大資料幫你進一步認識蘇軾》、《蘇軾的旅遊品牌價值》、《今人對蘇軾的評價及蘇軾的影響力》等文章引來大批網友圍觀。

“就報告來看, 其方法之科學, 邏輯之嚴密, 考據之嚴謹, 思想之成熟, 令一眾研究生也歎為觀止, 自愧弗如。 ”

網友們集體獻上了自己的膝蓋:

也有網友毫不客氣地提出了這樣的質疑:如果這群小學生背後沒有一群牛逼的爸爸, 他們還能撰寫出這樣的研究報告嗎?

能嗎?能嗎?能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先來講幾個我生活中的小故事。

故事一:

有一天和要好的朋友聊天, 她笑著告訴我:“我兒子才搞笑, 他跟我說, '媽媽, 我長大了要做一個學者型官員。 '他屁大點兒知道什麼是學者型官員哦。 所以我就問他什麼是學者型官員。 他居然說'就是一邊做博導一邊當官啊。

'簡直是人小鬼大, 我導師不就是這樣的嗎。 ”

備註一下。 我朋友是國內某名校博士畢業留校執教, 同時準備攻讀博士後。 孩子爸是中國人大研究生畢業, 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讀完了博士, 現在擔任某省委書記秘書長職位。 我朋友導師是某市副市長兼某名校學院院長兼博導。 他們的兒子不過6歲多, 還沒有上小學一年級。

想想看我們的孩子六歲多的時候職業理想會是什麼呢?

故事二:

我們社區今年被劃為學區房, 女兒可以在家門口就讀成都市某重點小學, 可謂省心省錢省力, 我一開心忍不住將這個好消息發了條朋友圈。 誰知道勾出了師姐的傷心事。

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的師姐在我心目中已經是極優秀的了,

她私信我說:“師妹, 有空沒, 我需要你的心靈雞湯, 心理按摩。 ”

師姐說:“我感覺自己像同時打開了十個瓶子, 現在蓋上這個蓋不上那個了。 一天忙得雞飛狗跳, 工作瑣碎壓力大又沒掙到多少錢。 一邊工作一邊讀博, 哪頭都不敢輕慢。 頂著壓力買了車子、房子, 生了孩子, 可是現在哪裡都要錢, 我都快青黃不接了。 新手開車時不時出事故, 嚇得我車都不敢開了。 沒有買到學區房, 孩子也沒有好學校上。 我現在非常焦慮, 也很抑鬱, 生活中也很少感覺到快樂。 ”

師姐屬於典型的中產階層, 與先生都擁有名校高學歷和穩定的體制內工作, 收入並不算少。 “三子”皆有, 已經屬於讓很多人羡慕的了。 如果她不說, 可能不會有人想到她的生活中居然面臨著這麼大的壓力。 尤其是在孩子的教,養方面。

故事三:

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一個日本朋友發佈的資訊。

說實話,雖然我也來自農村,小時候家裡也並不富裕,但是印象中80年代的生活也沒有這麼苦的,至少吃飯穿衣上學沒有什麼問題。因此我很難想像中國社會發展到現在,居然還真的有吃不飽穿不暖上不起學的孩子。孩子們一個學期的學費是幾百塊,可是仍然有家庭無法給付。

讀完了這三個小故事,也許我們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吧。

“寒門再難出貴子”,“你奮鬥十八年,還是不能和我坐在一起喝咖啡”,這些關於階層固化的論調時時揪著我們的心。

一方面是底層難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向上流動,另一方面是中產拼命不讓自己和孩子向底層滑落,唯有站在金字塔最頂端的人們篤定地延續著自己的財富、權勢代代遺傳的美夢。

而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加劇了階層固化。

清華附小學生的爸媽肯定算不上權貴階層,充其量他們是中產中的佼佼者罷了。好事者忍不住扒了清華附小入讀條件,得到以下資訊:

“10月11日下午,探員在清華附小採訪到了校長竇桂梅。校長介紹說,該校隸屬于清華大學,學生大多數是清華大學教職工子弟,學校教師隊伍中一共有4個博士、62個碩士,同時,該校將男老師比例控制在百分之四十左右,並在每個班設置兩名班主任,實行男女搭配,不同學科搭配。班主任不設專門辦公室,直接在教室內辦公,工作時間都在和學生接觸。”

果然,大部分學生爸媽或者祖輩是清華大學教職工。

其實孩子們能寫出這樣的研究報告真沒什麼好奇怪的。一方面清華大學附小校長竇桂梅本來就是一位小學教育專家,在小學教育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前面,出了名的有想法,愛創新。另一方面,老師們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提到了那個班好多孩子是二年級才從國外回來或者寒暑假經常會跟父母去國外遊學的。

校方負責人面對網友質疑是這樣說的:

他們這樣質疑有依據嗎?沒有吧。只能說他們對於小學生的現狀太不瞭解了,不太清楚現在小學生的狀態。附小的小課題研究是從孩子們一年級就開始了,每年有不同的主題。孩子們能夠做成這樣也不是一年能成的,是他們經過了六年踏踏實實的積累。

網上有人在說這個事情的時候,是對目前中國小學的教育和發展太不瞭解,對清華附小更是不太瞭解。父母參與課程是避免不了的,孩子有疑問回家問父母,難道父母就是代替孩子嗎?太武斷了。孩子們的研究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我只能說清華附小的小學生狀態的確是不能代表中國大部分小學生的狀態,如果非要說能代表,我只能說這樣的說法太武斷了。

由於我的很多朋友遍佈成都市以及市屬地區、縣、鎮、鄉小學任教,不得不說從我收集到的意見來看,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一項教育資源,當然這屬於自有資源而非分配所能決定的。

學生們在研究報告中提到:

“我和爸爸通過一段程式把蘇軾的3458首詩詞進行了分詞研究,找出了這些詩中的高頻詞。”

“《東坡先生編年詩》這本書只能找到哈佛線上圖書館的竹紙線裝掃描書,在爸爸的幫助下,我們找到另外一個網站把這本書進行了OCR識別,大多數的詩就可以用搜索的方法查到了。”

鑒於目前中國的國情是還無法做到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完全一樣,我們透過清華附小學生研究報告能夠看到的是更大的教育資源分層,父母作為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可以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孩子才能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很多時候這與國家教育資源的配置甚至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中國人,先生是英國人。她是成都某高校英語專業畢業,先生是英國某大學英國語言學博士,他們有一個六歲的女兒。他們六歲的女兒是個可愛的三語寶寶,英文、中文、韓文可以隨時自由切換。她曾經寫了一篇《一個6歲的小孩是怎麼習得三門語言的?》來分享她和先生培養出三語寶寶的心得。

孩子在馬來西亞出生,生下來就處在雙語環境中,她跟孩子說中文,孩子爸跟孩子說英文,孩子兩歲多後他們搬遷到韓國,在韓語作為教學語言的語境下,孩子也順利地掌握了韓語。

孩子的第一語言是英文,水準與出生和生活在英美國家的孩子沒有任何差別。第二語言是韓語,由於在韓國上學和生活,孩子韓語也說得相當流利。生活中也習慣說英語。但是我朋友一直沒有放棄教孩子中文,從孩子出生後,就一直堅持在生活中用中文跟孩子交流,雖然孩子有時會用英文回答她。這樣的長期堅持,孩子終於在長到快六歲的時候熟練地掌握了英,韓,中三門語言。

而《我這愛你的18年》的作者黃志軍女士和先生都是下崗職工,一生換過很多工種,卻用自己的愛心和智慧讓孩子讀到了北大研究生,現在她的兒子是某上市公司高管,她本人也終於在兒子的勸說下辭去了月嫂的工作。

這本書是她從孩子出生後一直到考上大學所做的育兒筆記,接近40萬樸素的文字記錄了孩子的成長以及她對孩子的點滴教育以及反思、學習。我看到了一個一直不停止學習和成長的堅強、有愛和智慧的媽媽。

我的朋友和她的英國語言學博士老公培養出了三語寶寶,而黃志軍女士培養出了一個上市公司高管兒子,他們的文化層次、經濟水準、原生家庭……截然不同,相同的是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一直修煉自己成為有愛和智慧的父母。

我們不得不說,除了個別天才,大部分孩子都是站在父母輩的肩膀上向前走的。

有的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一直保持停滯狀態,不學習、不反思、不成長、不親自帶孩子……這種無作為狀態,以忙碌為藉口,工作之餘一直玩手機、打遊戲、打麻將……孩子一斷奶就扔回老家,扔給老人,上學後又扔給學校,就這樣什麼也不做就等著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

不誇張地說,這樣怕苦怕累不願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費心費力的人卻是最容易抱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和社會不公的人。

人家父母優秀所以孩子優秀,你也有意見?

叫駡之前先想想排除不可抗力,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了些什麼?又奢望可以得到什麼?

從清華附小發佈的各種小課題研究中,我們幾乎都可以看見父母的影子,除了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他們並沒有從選題和研究思路上給予孩子太多干預,但是在孩子的研究過程中,他們倒是一直在竭盡全力陪伴孩子,激發孩子更多的想法。

他們在父母和自己的共同努力下,成為精英階層,再努力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精英,這難道不是在為國家做貢獻嗎?

我不知道有什麼好噴的。

無論社會發展到何種程度,一定是會存在分層的,一刀切的“大同”社會只會滋生懶蟲和笨蛋,這種“劫富濟貧”的不均反而會導致更多的不公平。就算有人躺在那裡什麼也不做,還有臉天天叫駡社會多黑多不公。

同樣的,教育也是會分層的,即便國家在校舍、師資等可見的硬體上絕對平均地分配教育資源,因為人和人是不同的,我們無法讓每一個孩子出生在同樣的家庭,擁有同樣的父母。

“天助自助者。”所以,與其焦躁地怒駡或者哀歎自己的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了,不如先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給孩子做一個榜樣。修煉自己成為有愛也懂得如何去給的智慧父母,讓自己成為孩子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我是八妹有話說的分割線------

你怎麼看《當小學生遇見蘇軾》?

尤其是在孩子的教,養方面。

故事三:

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一個日本朋友發佈的資訊。

說實話,雖然我也來自農村,小時候家裡也並不富裕,但是印象中80年代的生活也沒有這麼苦的,至少吃飯穿衣上學沒有什麼問題。因此我很難想像中國社會發展到現在,居然還真的有吃不飽穿不暖上不起學的孩子。孩子們一個學期的學費是幾百塊,可是仍然有家庭無法給付。

讀完了這三個小故事,也許我們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吧。

“寒門再難出貴子”,“你奮鬥十八年,還是不能和我坐在一起喝咖啡”,這些關於階層固化的論調時時揪著我們的心。

一方面是底層難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向上流動,另一方面是中產拼命不讓自己和孩子向底層滑落,唯有站在金字塔最頂端的人們篤定地延續著自己的財富、權勢代代遺傳的美夢。

而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加劇了階層固化。

清華附小學生的爸媽肯定算不上權貴階層,充其量他們是中產中的佼佼者罷了。好事者忍不住扒了清華附小入讀條件,得到以下資訊:

“10月11日下午,探員在清華附小採訪到了校長竇桂梅。校長介紹說,該校隸屬于清華大學,學生大多數是清華大學教職工子弟,學校教師隊伍中一共有4個博士、62個碩士,同時,該校將男老師比例控制在百分之四十左右,並在每個班設置兩名班主任,實行男女搭配,不同學科搭配。班主任不設專門辦公室,直接在教室內辦公,工作時間都在和學生接觸。”

果然,大部分學生爸媽或者祖輩是清華大學教職工。

其實孩子們能寫出這樣的研究報告真沒什麼好奇怪的。一方面清華大學附小校長竇桂梅本來就是一位小學教育專家,在小學教育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前面,出了名的有想法,愛創新。另一方面,老師們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提到了那個班好多孩子是二年級才從國外回來或者寒暑假經常會跟父母去國外遊學的。

校方負責人面對網友質疑是這樣說的:

他們這樣質疑有依據嗎?沒有吧。只能說他們對於小學生的現狀太不瞭解了,不太清楚現在小學生的狀態。附小的小課題研究是從孩子們一年級就開始了,每年有不同的主題。孩子們能夠做成這樣也不是一年能成的,是他們經過了六年踏踏實實的積累。

網上有人在說這個事情的時候,是對目前中國小學的教育和發展太不瞭解,對清華附小更是不太瞭解。父母參與課程是避免不了的,孩子有疑問回家問父母,難道父母就是代替孩子嗎?太武斷了。孩子們的研究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我只能說清華附小的小學生狀態的確是不能代表中國大部分小學生的狀態,如果非要說能代表,我只能說這樣的說法太武斷了。

由於我的很多朋友遍佈成都市以及市屬地區、縣、鎮、鄉小學任教,不得不說從我收集到的意見來看,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一項教育資源,當然這屬於自有資源而非分配所能決定的。

學生們在研究報告中提到:

“我和爸爸通過一段程式把蘇軾的3458首詩詞進行了分詞研究,找出了這些詩中的高頻詞。”

“《東坡先生編年詩》這本書只能找到哈佛線上圖書館的竹紙線裝掃描書,在爸爸的幫助下,我們找到另外一個網站把這本書進行了OCR識別,大多數的詩就可以用搜索的方法查到了。”

鑒於目前中國的國情是還無法做到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完全一樣,我們透過清華附小學生研究報告能夠看到的是更大的教育資源分層,父母作為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可以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孩子才能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很多時候這與國家教育資源的配置甚至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中國人,先生是英國人。她是成都某高校英語專業畢業,先生是英國某大學英國語言學博士,他們有一個六歲的女兒。他們六歲的女兒是個可愛的三語寶寶,英文、中文、韓文可以隨時自由切換。她曾經寫了一篇《一個6歲的小孩是怎麼習得三門語言的?》來分享她和先生培養出三語寶寶的心得。

孩子在馬來西亞出生,生下來就處在雙語環境中,她跟孩子說中文,孩子爸跟孩子說英文,孩子兩歲多後他們搬遷到韓國,在韓語作為教學語言的語境下,孩子也順利地掌握了韓語。

孩子的第一語言是英文,水準與出生和生活在英美國家的孩子沒有任何差別。第二語言是韓語,由於在韓國上學和生活,孩子韓語也說得相當流利。生活中也習慣說英語。但是我朋友一直沒有放棄教孩子中文,從孩子出生後,就一直堅持在生活中用中文跟孩子交流,雖然孩子有時會用英文回答她。這樣的長期堅持,孩子終於在長到快六歲的時候熟練地掌握了英,韓,中三門語言。

而《我這愛你的18年》的作者黃志軍女士和先生都是下崗職工,一生換過很多工種,卻用自己的愛心和智慧讓孩子讀到了北大研究生,現在她的兒子是某上市公司高管,她本人也終於在兒子的勸說下辭去了月嫂的工作。

這本書是她從孩子出生後一直到考上大學所做的育兒筆記,接近40萬樸素的文字記錄了孩子的成長以及她對孩子的點滴教育以及反思、學習。我看到了一個一直不停止學習和成長的堅強、有愛和智慧的媽媽。

我的朋友和她的英國語言學博士老公培養出了三語寶寶,而黃志軍女士培養出了一個上市公司高管兒子,他們的文化層次、經濟水準、原生家庭……截然不同,相同的是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一直修煉自己成為有愛和智慧的父母。

我們不得不說,除了個別天才,大部分孩子都是站在父母輩的肩膀上向前走的。

有的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一直保持停滯狀態,不學習、不反思、不成長、不親自帶孩子……這種無作為狀態,以忙碌為藉口,工作之餘一直玩手機、打遊戲、打麻將……孩子一斷奶就扔回老家,扔給老人,上學後又扔給學校,就這樣什麼也不做就等著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

不誇張地說,這樣怕苦怕累不願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費心費力的人卻是最容易抱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和社會不公的人。

人家父母優秀所以孩子優秀,你也有意見?

叫駡之前先想想排除不可抗力,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了些什麼?又奢望可以得到什麼?

從清華附小發佈的各種小課題研究中,我們幾乎都可以看見父母的影子,除了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他們並沒有從選題和研究思路上給予孩子太多干預,但是在孩子的研究過程中,他們倒是一直在竭盡全力陪伴孩子,激發孩子更多的想法。

他們在父母和自己的共同努力下,成為精英階層,再努力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精英,這難道不是在為國家做貢獻嗎?

我不知道有什麼好噴的。

無論社會發展到何種程度,一定是會存在分層的,一刀切的“大同”社會只會滋生懶蟲和笨蛋,這種“劫富濟貧”的不均反而會導致更多的不公平。就算有人躺在那裡什麼也不做,還有臉天天叫駡社會多黑多不公。

同樣的,教育也是會分層的,即便國家在校舍、師資等可見的硬體上絕對平均地分配教育資源,因為人和人是不同的,我們無法讓每一個孩子出生在同樣的家庭,擁有同樣的父母。

“天助自助者。”所以,與其焦躁地怒駡或者哀歎自己的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了,不如先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給孩子做一個榜樣。修煉自己成為有愛也懂得如何去給的智慧父母,讓自己成為孩子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我是八妹有話說的分割線------

你怎麼看《當小學生遇見蘇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