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瞿衛國:實現養殖迴圈零排放新技術

瞿衛國:實現養殖迴圈零排放新技術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成功篩選出活性強、數量大、繁殖快, 適應性廣的乳酸菌苗, 並把這一菌苗和專吃糞便的黑水虻科學結合,

形成了立體循環養殖新模式, 為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提供了示範樣本

近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成功篩選出活性強、數量大、繁殖快, 適應性廣的乳酸菌苗, 並把這一菌苗和專吃糞便的黑水虻科學結合起來, 採用新技術從而打破了傳統養殖迴圈模式, 實現了“廢棄植物飼喂乳酸菌——乳酸菌加入飼料喂畜禽——畜禽糞便喂黑水虻——黑水虻將糞便加工成植物可利用的有機肥”的立體循環養殖新模式。 該模式為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 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現代農牧業產業體系提供了示範樣本。

這項技術把乳酸菌添加到飼料中, 餵養的豬出欄時間只需5個月, 比傳統養豬法提前了15~20天, 成活率卻在95%以上。 從經濟成本看, 乳酸菌養豬隱性收益很大。 同時, 乳酸菌不但解決了畜禽健康, 肉蛋的綠色、營養等問題, 而且嚴格杜絕了抗生肉、抗生蛋等問題。 目前, 該技術已在陝西楊淩一家養殖場成功應用。

“看不到糞汙, 聞不到異味, 畜禽糞尿向外界環境零排放……規模養殖為我們展現出畜牧業綠色發展的新層面。 ”該養殖場負責人這樣說道。

目前我國大力發展集約化養殖, 許多養殖場的畜禽糞便收集、運輸、應用都成了難題。 傳統應用的沼氣生產化處理已經遠遠無法滿足處理所需。

針對這一問題, 如何解決?畜禽糞便喂黑水虻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

黑水虻對於糞便的轉化效率在1/6~1/10, 因此, 也就是說1千克的糞便可以產出100~150克的水虻鮮蟲。 而利用糞便養殖黑水虻, 在生產高品質的蛋白昆蟲的同時, 可以很好地除臭和殺菌, 同時使糞便堆積量減少50%以上。 另外, 黑水虻的取食過程相當於堆肥, 經過處理後, 剩餘的糞便殘渣就是很好的有機肥。 全程無二次廢棄物產生, 是一種極佳的糞便處理方法。 首先, 黑水虻處理的效率很高。 普通的堆肥過程需要2個月左右, 而黑水虻取食糞便的處理過程只需要6~10天。 與利用蚯蚓轉化禽畜糞便需要很長的週期相比較, 黑水虻速度快,

效率高, 容易實現工廠產業化的轉化。 其次, 黑水虻處理糞便後, 生成經濟價值高的高蛋白蟲體。 第三, 黑水虻處理糞便後, 剩餘的糞便殘渣無臭味、膨松透氣, 可以作為商品有機肥出售。 第四, 利用黑水虻處理糞便, 成本低。 同現在我國推行的沼氣化處理相比較, 利用水虻處理禽畜糞便可節約近80%的建設成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