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獵豹移動 CEO 傅盛:後互聯網時代來臨,獵豹用 AI 構建大腦

10 月 16 日, 第十屆金投賞國際創意節在上海舉辦, 獵豹移動展開了以『智慧行銷, 應趣而生』為主題的專場。 獵豹移動 CEO 傅盛作為嘉賓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 AI 點亮行銷, 闡述在後互聯網時代, 獵豹如何用 AI 構建大腦, 助力商業品牌升級。 以下是演講的內容精選:

大家好, 我是獵豹移動的創始人、CEO 傅盛。 今天很榮幸跟大家有一個交流。

獵豹移動大概在 2010 年創辦, 做 PC 和移動上的軟體和工具。 2014 年在紐交所上市。 從創辦到上市, 時間還是比較短的。 這裡面有著非常多的創業小故事, 也有我們自己、我個人和團隊成長的歷程。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獵豹這幾年創業在業務全球化的過程中所學到的一些知識。

一、成長就是認知升級

2014 年我們在紐交所上市的時候, 我內心非常感慨:剛到北京的時候, 我存摺裡有 300、400 塊錢的積蓄, 住在地下室, 在三環每天擠公車。 從來沒有想過有這樣的機會,

能夠有一家公司, 甚至在美國上市。 那個時候我就在想,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機會?為什麼是我站在這裡, 去做到一些所謂的成就?

我 2001 年就進入互聯網這個行業, 非常幸運, 見到了當時包括現在很多所謂大神級的人物, 比如雷軍、馬雲、馬化騰、周鴻禕等。 跟他們有很近距離的交流, 甚至一起工作。

我記得我剛剛看到他們的時候, 總會想世界上有一種人叫神, 好像生出來就應該改變世界。 但是後來我發現好像不是這樣, 每個人都有機會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

正是因為互聯網這個大浪潮, 讓我有機會去近距離地觀察這些時代英雄, 也讓我慢慢在琢磨, 為什麼這些人會有不一樣的經歷。 我慢慢得出一個道理,

就是:所謂一個人的成長, 就是認知升級的過程。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一定不是來自於他的智商、他的出身、他的背景, 甚至和他的積累也沒有那麼大的關係。 我們看到很多富二代的例子,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雖然是富二代但是並不二, 所以才會真正被大家所認識。

其實任何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自己認知成長的過程, 是你敢不敢想、你能不能想、怎麼去思考, 我認為這是一個最大的壁壘。 有的時候, 思維決定你的人生, 決定你要做的事情。 怎麼去認識這個事情, 怎麼去思考, 這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特點。

二、領先認知帶領獵豹走向全球

我們在創建獵豹的時候, 有一些基礎的假設, 比如每個人都需要更安全的軟體;今天的智慧手機也不智慧,

對很多用戶來說很難用, 拍點照片就沒有空間了;手機安全性會出問題。

我們當時立足於把手機、把 PC 變得更好用和更安全這一個點開始做。 在琢磨產品時發現:中國移動的開發和 PC 軟體的開發, 已經在全世界非常領先了。

我第一次到矽谷是三十多歲, 也沒有留洋背景。 我在想為什麼美國人創新那麼多, 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創新?我後來一家家拜訪創業公司, 驚奇的發現中國公司是有機會國際化的。 我當時在街上數日本車, 然後到商場裡看電視, 發現都是韓國的、臺灣的電視。 所以我在想, 亞洲公司在工具類產品上的全球化十幾二十年前就開始了。 我認為中國公司也可以。

我們推出了CM, 開始了全球化的征程。

全球化給我們帶來的最大的改變, 不僅僅是我們的使用者結構、收入結構,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打開了我們認知的疆界。

我們是 Facebook 全球最重要的流量合作夥伴之一, 我們和 Facebook一起工作, 理解他們對廣告的理解。

我們也是穀歌頂級的開發者, 我們在 Google Play 全球的下載量超過幾十億, 我們也會理解穀歌在全球的一些策略。

大概一年多前我們又開始了人工智慧的征程, 我認為 AI 是下一個時代, 就像半導體微型化這樣的機會, 有機會改變各行各業。 我們以這樣三個大原則在構建獵豹這家公司。

今天在工具和內容都在做全球化, 我們不僅有中國市場, 也有全球市場。 我們大概是從 2010 年創辦公司, 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全球高速增長的機會, 使得我們在全球有 6 億的月度活躍用戶,也就是全球每個月有 6 億台手機跑著我們的 App。這聽起來是很驚人的資料,我們其實也就花了兩年多時間。我們有大概 77% 的用戶是來自於海外,我們在中國還有1億的月度活躍用戶。(我們對於月度活躍用戶定義是是這個手機每個月至少跑過一次 App,並不是說有一個用戶下載算一個用戶。今天市場上我看到有各種資料,動不動 10 億用戶,下過就算一個用戶,其實不一定是 App 的用戶。)

我們看每個月在多少台手機上跑著我們的 App,即使跑了我們兩個 App,只要一個手機我們都是算一個用戶,所以是去重的。

今天我們在中國和海外有海量的用戶群並且有很多來自歐美國家。我去過美國後就開始堅決地從歐美開始拓展我們的用戶群。我們有百分之二十幾的用戶是來自歐美,在用戶量上,我們今天應該是美國最大的中國軟體發展商。前不久美國商務部的部長訪華,他中午約了幾個企業家吃飯,有五個,我也是一個。

2016 年我們有 45 億的年收入。在 2011 年我們大概只有 2 億多的收入。在過去六年的前五年都是 100% 以上的速度增長的。

三、後互聯網時代來臨,獵豹用 AI 武裝大腦

我覺得今天整個時代,機會從來都來自於變化,一個靜態的社會是很難找到機會的。它是一個持續積累的過程。今天獵豹正是抓住了整個移動互聯網在全球崛起的機會。但是現在我看到移動互聯網也進入了一個靜態的過程,我覺得移動互聯網的格局已經基本上奠定了以後,我們怎麼能夠找到我們自己的機會?

首先是流量的個性化,它使得我們以前眼中的流量價值變得更大了。

第二個是和線下場景的結合。像共用單車,甚至在商場裡看到自動售賣機。不僅是在提供服務,更多是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流量。其實這些流量也是可以被挖掘的,而且它其實被現在所謂線上流量更便宜。

第三個就是AI無處不在。我認為AI就是一個基礎技術,不是一個產品,它就像電一樣,會存在在任何產品當中。因為有了電,麵包廠的麵包可以做得更快,所以就更便宜。剛開始接電的麵包廠是高科技麵包廠,但是今天沒有什麼是不用電了,AI也會這樣。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我們怎麼能夠實現彎道超車?

我覺得核心是技術和產品和場景的結合,我記得有一次 AI 大會,李彥宏講技術,馬雲講資料,馬化騰講場景。我認為他們三個人代表了 AI 的三個維度,都是很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跟場景結合。說 AI 超過人類的人,基本上是沒有看過技術本身。它只是一個更有效的技術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產品和技術的結合。

我們現在也在國內加大投入,做一些軟硬一體化的東西,把我們所有的技術做落地。比如我們在美國發佈了一個直播平臺 Live.me,把中國打賞模式引到美國的就是我們。 Live. me 在兩個月前融了大概六千萬美金。現在是美國最大的協力廠商直播平臺,每天幾十萬的用戶在上面開直播、打賞。在防止兒童色情方面,我們用了 AI 做審核,效率就非常高。

我們還做了自己的語音系統,正是因為 AI 的浪潮,使得獵豹這麼一個做工具產品的公司,今天有了全套的語音技術解決方案。我們和小雅開發了對話系統,在微軟的人臉識別大賽專業組裡面拿了第一名。我認為 AI 就是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使我們技術的功底大大加強。

我們想用 AI 來構建整個獵豹的大腦, AI 就和行銷在一起,就變成了個性化的行銷,能夠把簡單交給客戶,複雜留給我們。我們更希望以後行銷系統可以實現千人千面的廣告體驗,可以定時出現用戶報告,幫你做行銷預案,當中沒有人的參與,極大的減少工作量。這件事正在發生,而不是癡人說夢。

我給我們的品牌起了一個名字,智趣行銷,智是智力的智,趣就是能夠知道你的興趣的趣。獵豹的智趣行銷可以幫你用技術的手段找到用戶。我們很早的時候是Facebook 很大的廣告合作夥伴,我們發現 Facebook 很早就在用技術做廣告投放,用技術的方式改善廣告體驗。我們放了 Facebook 的廣告以後,用戶留存增加了,而不是降低了。

這張簡單的圖表表示:我們有一個大腦,通過 AI,不僅在圖片、語音,而且在資料、廣告的處理上,都有這樣一個AI的系統,提供更好的產品。我們今天在中國還有1 億的月度活躍用戶,也是一個體量上並不小的公司。我們能夠用我們的智趣行銷,成為整個行銷的框架,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

我們還有很多合作夥伴,不一一贅述了,感謝這些合作夥伴。我們在今年國內移動廣告還在增長,增長了20%以上。我們也是包括百度、頭條在內的合作夥伴,也是Facebook在大中華區的代理商之一,如果你想出海投放廣告,也可以跟我們合作。

最後,我們的使命就是成為一家有技術理想的人工智慧公司,我們希望把人從體力和腦力上的繁瑣勞動當中解放出來,能夠自動的完成大量的重複性工作,能夠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有趣、更智慧,謝謝大家。

使得我們在全球有 6 億的月度活躍用戶,也就是全球每個月有 6 億台手機跑著我們的 App。這聽起來是很驚人的資料,我們其實也就花了兩年多時間。我們有大概 77% 的用戶是來自於海外,我們在中國還有1億的月度活躍用戶。(我們對於月度活躍用戶定義是是這個手機每個月至少跑過一次 App,並不是說有一個用戶下載算一個用戶。今天市場上我看到有各種資料,動不動 10 億用戶,下過就算一個用戶,其實不一定是 App 的用戶。)

我們看每個月在多少台手機上跑著我們的 App,即使跑了我們兩個 App,只要一個手機我們都是算一個用戶,所以是去重的。

今天我們在中國和海外有海量的用戶群並且有很多來自歐美國家。我去過美國後就開始堅決地從歐美開始拓展我們的用戶群。我們有百分之二十幾的用戶是來自歐美,在用戶量上,我們今天應該是美國最大的中國軟體發展商。前不久美國商務部的部長訪華,他中午約了幾個企業家吃飯,有五個,我也是一個。

2016 年我們有 45 億的年收入。在 2011 年我們大概只有 2 億多的收入。在過去六年的前五年都是 100% 以上的速度增長的。

三、後互聯網時代來臨,獵豹用 AI 武裝大腦

我覺得今天整個時代,機會從來都來自於變化,一個靜態的社會是很難找到機會的。它是一個持續積累的過程。今天獵豹正是抓住了整個移動互聯網在全球崛起的機會。但是現在我看到移動互聯網也進入了一個靜態的過程,我覺得移動互聯網的格局已經基本上奠定了以後,我們怎麼能夠找到我們自己的機會?

首先是流量的個性化,它使得我們以前眼中的流量價值變得更大了。

第二個是和線下場景的結合。像共用單車,甚至在商場裡看到自動售賣機。不僅是在提供服務,更多是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流量。其實這些流量也是可以被挖掘的,而且它其實被現在所謂線上流量更便宜。

第三個就是AI無處不在。我認為AI就是一個基礎技術,不是一個產品,它就像電一樣,會存在在任何產品當中。因為有了電,麵包廠的麵包可以做得更快,所以就更便宜。剛開始接電的麵包廠是高科技麵包廠,但是今天沒有什麼是不用電了,AI也會這樣。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我們怎麼能夠實現彎道超車?

我覺得核心是技術和產品和場景的結合,我記得有一次 AI 大會,李彥宏講技術,馬雲講資料,馬化騰講場景。我認為他們三個人代表了 AI 的三個維度,都是很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跟場景結合。說 AI 超過人類的人,基本上是沒有看過技術本身。它只是一個更有效的技術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產品和技術的結合。

我們現在也在國內加大投入,做一些軟硬一體化的東西,把我們所有的技術做落地。比如我們在美國發佈了一個直播平臺 Live.me,把中國打賞模式引到美國的就是我們。 Live. me 在兩個月前融了大概六千萬美金。現在是美國最大的協力廠商直播平臺,每天幾十萬的用戶在上面開直播、打賞。在防止兒童色情方面,我們用了 AI 做審核,效率就非常高。

我們還做了自己的語音系統,正是因為 AI 的浪潮,使得獵豹這麼一個做工具產品的公司,今天有了全套的語音技術解決方案。我們和小雅開發了對話系統,在微軟的人臉識別大賽專業組裡面拿了第一名。我認為 AI 就是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使我們技術的功底大大加強。

我們想用 AI 來構建整個獵豹的大腦, AI 就和行銷在一起,就變成了個性化的行銷,能夠把簡單交給客戶,複雜留給我們。我們更希望以後行銷系統可以實現千人千面的廣告體驗,可以定時出現用戶報告,幫你做行銷預案,當中沒有人的參與,極大的減少工作量。這件事正在發生,而不是癡人說夢。

我給我們的品牌起了一個名字,智趣行銷,智是智力的智,趣就是能夠知道你的興趣的趣。獵豹的智趣行銷可以幫你用技術的手段找到用戶。我們很早的時候是Facebook 很大的廣告合作夥伴,我們發現 Facebook 很早就在用技術做廣告投放,用技術的方式改善廣告體驗。我們放了 Facebook 的廣告以後,用戶留存增加了,而不是降低了。

這張簡單的圖表表示:我們有一個大腦,通過 AI,不僅在圖片、語音,而且在資料、廣告的處理上,都有這樣一個AI的系統,提供更好的產品。我們今天在中國還有1 億的月度活躍用戶,也是一個體量上並不小的公司。我們能夠用我們的智趣行銷,成為整個行銷的框架,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

我們還有很多合作夥伴,不一一贅述了,感謝這些合作夥伴。我們在今年國內移動廣告還在增長,增長了20%以上。我們也是包括百度、頭條在內的合作夥伴,也是Facebook在大中華區的代理商之一,如果你想出海投放廣告,也可以跟我們合作。

最後,我們的使命就是成為一家有技術理想的人工智慧公司,我們希望把人從體力和腦力上的繁瑣勞動當中解放出來,能夠自動的完成大量的重複性工作,能夠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有趣、更智慧,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