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希望的田野》被廣電總局列為十九大獻禮片精品

10月15日至17日晚8時黃金時段, 由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紀錄片創作團隊拍攝的大型紀錄片《希望的田野》第一季《拉林河畔》, 將登陸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

黑龍江衛視也于晚9時20分同步播出。 該片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十九大”主題創作重點專案, 接下來, 全國各大網站將同步推出, 全國各大衛視也將播出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出品的這部“獻禮片”。

紀錄片《拉林河畔》以杜家鎮幾位個性鮮明的四戶農民為主人公, 通過紀錄他們春播、夏種、秋收的生活, 備耕、插秧、田間維護以及秋收過程中的喜怒哀樂, 表現勤勞和質樸的東北農民自“十八大”以來, 生活的變化、觀念的變化, 以及為實現理想的奮鬥和追求, 展示出一幅火熱的東北新農村生活新畫卷。

編導申江偉說, 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提出“深入生活, 紮根人民”, 大型紀錄片《希望的田野》“是對這個具有真知灼見的文藝政策的一個熱烈地回應和積極地實踐”。

半年的拍攝過程中, 他們“只能用辛苦來展現辛苦”, 當滿眼金黃的稻浪翻滾之時, 攝製組的編導們又在機房中奮戰了30餘個日日夜夜, 收穫了一部講述中國新時代農民故事的誠意之作。

確實, 腳上沾著多少泥土, 心中就會積澱多少真情。 今年4月, 攝製組所有人在這個春天走進農村, 在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開始了拍攝。 攝製組在拍攝地點——杜家鎮車家屯租了一間農房, 和農民同吃同住, 時刻關注著主人公的生活動態。 淩晨三點, 他們與農民一起鑽進育苗的大棚;插秧時節, 他們穿上水靴行走在泥濘的稻田裡。 他們用汗水記錄著農民的汗水, 用腳步丈量著農民的腳步,

臉曬黑了, 心卻離農民更近了。

編導姚冬梅說:“我們記錄著剛剛冒出嫩芽的柳枝, 記錄著月光下稻田裡的蛙聲陣陣, 記錄著門前潺潺的小溪流, 記錄著一株株沉甸甸的金色稻穗。 從日出到夕照, 從春種到秋收, 我們在一天天不間斷的拍攝中經歷著季節更替, 用兩百多個日日夜夜記錄下這裡的山和水, 人和事……”

導演閆志勇說, 拉林河畔的日出日落, 見證了攝製組人員每日奔勞的身影。 “農村現實題材紀錄片, 不僅要講述主人公生動的故事, 同時還要展現獨具東北農村特色的自然風光。 炕沿山的日出、拉林河的日落、航拍器下的縱橫阡陌、嫩綠稻苗上的露水和青蛙……為了拍攝這些畫面, 我們天未明就起, 玉輪升而未歸……”

據瞭解, 這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 一直得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具體指導。 8月17日,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高長力司長一行特意來到《拉林河畔》拍攝地召開了現場會。 他說, 這是廣播電視工作者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紮根人民紮根生活”的生動體現, 是為“十九大”獻禮片精心創作的典型範例。 他勉勵攝製組“堅持就是勝利”, 深入挖掘每一個農民的小目標、小煩惱, 運用好紀錄片拍攝中觀察和參與這兩種手法, 增強故事性、戲劇性。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紀錄片部主任沈書表示, 一部好的紀錄片的誕生, 需要一個恰當的時機, 一個給力的團隊, 一組有個性的主人公, 最重要的, 還需要一個火熱的、充滿希望的熱土, 一個生機勃勃的時代。

能為這個時代紀錄就是我們的榮幸。 (田青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