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豆瓣7.5,今年最大膽“鬼”片,清新脫俗又喪氣滿滿!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愛

卻不能夠在一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文丨舊故麻袋

有些沒來由的,

竟然去看了一部喪氣滿滿的“鬼片”, 說是鬼片, 其實看著更像是一部愛情片, 偶爾也有些哲學的思考融入裡面, 而它的鏡頭所拍下的那一幀幀畫面卻像是文藝片。 它沒有嚇人的元素, 連鬼都萌萌噠, 像小時候愛玩床單的自己, 只不過小時候的我是拿床單蓋頭上裝新娘, 而電影中是靈魂在床單下撐起的“鬼”, 更像是一出小孩子玩的鬧劇。

這部電影叫《鬼魅浮生》, 一部小成本電影, 一部簡單到故事核心能用一句話概括的電影。 而觀眾對這部電影的爭議卻很大, 有部分人覺得電影立意高深, 看完比較有感觸, 一旦懂得了就無法逃出電影的情緒, 久久不能釋懷;另一部分人則覺得編劇腦袋進水, 電影無聊到爆, 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因為太不商業, 看完一臉懵逼。

電影講述的是一對十分恩愛的戀人:M和C的故事。

一場車禍, C不幸離世, C的離開讓M陷入了絕望, 她哭泣、抑鬱、自閉, 仿佛生活在真空裡。 然而, C並沒有真正的離開, 他以靈魂的形式留在他和M生活過的那幢房子裡, 留在M的身邊, 可這一切M看不見也摸不著。 最後, M決定離開這裡重新開始, 可是C無法離開, 他只能繼續的等待......

整體看來,電影沒有任何問題,光看簡介,甚至有些催淚,至少有些小感人。而且主角都是大咖,男主是剛拿了奧斯卡影帝的凱西·阿弗萊克,前段時間《海邊的慢賈斯特》也在國內有上映,而女主則是更為有名的魯尼·瑪拉,《龍紋身的女孩》讓她拿到了坎城影后,和凱特·布蘭切特一起演繹的《卡羅爾》是第88屆奧斯卡的大熱門。

而且事實也證明,沒有他們的精彩演繹,就沒有這部電影的成功。對,我用了“成功”兩字,至少在我看來,它是成功的,儘管導演有些神經質。

我說導演神經質,是因為他十分大膽的採用了兩段不知所以的長鏡頭,有些人被這兩段長鏡頭惹火了,打了低分;而有些人則恰恰是因為這兩段長鏡頭,淚流滿面。多麼神奇的長鏡頭啊!

第一處長鏡頭是C變成鬼魂之前,一個定格的長鏡頭半天不動,很多人以為是下載的文件有問題,卡住了,當我也這麼認為,準備退出重新打開網頁時,C坐了起來......

第二處是M吃餡餅,很大一盆,然後靠在廚房的桌台下面坐在陰冷的地板上,不開燈,一口一口的吃,鏡頭對準她,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畫面沒有絲毫改變,差不多五分半鐘,那種寂寞和無助,痛苦和絕望,讓人不得不心疼,當然,也有不少人因為時間太長,差點看崩潰。

全片幾乎沒有什麼臺詞,很安靜、很悲傷、很致鬱,電影還用了很特殊的畫面感的長寬比,像是把演員們都套進了一個盒子裡,讓觀眾在觀看電影時,也有一種被“困住”的感覺。

再看視角,有很多諸如此類的電影走向都比較光明,講述失去摯愛之後,一步步擺脫陰霾,走向新生活,多用的是愛人視角,而本片,導演選擇的卻是鬼魂視角。

他看著女朋友失去他後的一舉一動,他看著她難過、看著她失落、看著她孤寂、看著她帶回了新的男友、看著她整理東西離開,“活下來的人”最終選擇了方向前進,可是“被留下的鬼”呢?除了這個能困住它的房子,又該何去何從?

所以他開始等,等他女朋友回來,當最後房屋被拆除,另一個披著床單的鬼魂站在被推土機碾壓過的廢墟之上,對男主角C的鬼魂說:"I don't think they're coming" 之後,她的床單砰然落地,喪失希望的鬼魂煙消雲散,不再等了,也就不存在了。

總結起來,C等待的並不是女朋友,而是一個執念。愛人有了新戀情從房子搬走了,他在原地等待;新住客換了一任又一任,他在原地等待;房子被夷為平地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他還在原地等待。

那麼多等待,只為了那張愛人走之前,塞在牆縫裡的小紙條。那是支撐著他熬過所有時光的悲傷與孤獨,願意一直等下去的唯一原因。最後,當他看到了那張心心念念的小紙條,然後頃刻間消失,那張白色床單落在地板上,故事結束。誰也無從知曉那紙條上寫的究竟是什麼。

時間是虛無的,等待是漫長的,思念是無盡的,只是放不下的那個更為悲壯,早放下的那個獨自感傷。這是一個孤獨又悲傷,小清新又喪的鬼故事。

還記得電影中有一段,男主C的鬼魂在等女朋友回來時,看到了隔壁也有一隻鬼,於是兩隻鬼開始交談。

“你好。”

“你好。”

“我在等人。”

“等誰?”

“我不記得了。”

整體看來,電影沒有任何問題,光看簡介,甚至有些催淚,至少有些小感人。而且主角都是大咖,男主是剛拿了奧斯卡影帝的凱西·阿弗萊克,前段時間《海邊的慢賈斯特》也在國內有上映,而女主則是更為有名的魯尼·瑪拉,《龍紋身的女孩》讓她拿到了坎城影后,和凱特·布蘭切特一起演繹的《卡羅爾》是第88屆奧斯卡的大熱門。

而且事實也證明,沒有他們的精彩演繹,就沒有這部電影的成功。對,我用了“成功”兩字,至少在我看來,它是成功的,儘管導演有些神經質。

我說導演神經質,是因為他十分大膽的採用了兩段不知所以的長鏡頭,有些人被這兩段長鏡頭惹火了,打了低分;而有些人則恰恰是因為這兩段長鏡頭,淚流滿面。多麼神奇的長鏡頭啊!

第一處長鏡頭是C變成鬼魂之前,一個定格的長鏡頭半天不動,很多人以為是下載的文件有問題,卡住了,當我也這麼認為,準備退出重新打開網頁時,C坐了起來......

第二處是M吃餡餅,很大一盆,然後靠在廚房的桌台下面坐在陰冷的地板上,不開燈,一口一口的吃,鏡頭對準她,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畫面沒有絲毫改變,差不多五分半鐘,那種寂寞和無助,痛苦和絕望,讓人不得不心疼,當然,也有不少人因為時間太長,差點看崩潰。

全片幾乎沒有什麼臺詞,很安靜、很悲傷、很致鬱,電影還用了很特殊的畫面感的長寬比,像是把演員們都套進了一個盒子裡,讓觀眾在觀看電影時,也有一種被“困住”的感覺。

再看視角,有很多諸如此類的電影走向都比較光明,講述失去摯愛之後,一步步擺脫陰霾,走向新生活,多用的是愛人視角,而本片,導演選擇的卻是鬼魂視角。

他看著女朋友失去他後的一舉一動,他看著她難過、看著她失落、看著她孤寂、看著她帶回了新的男友、看著她整理東西離開,“活下來的人”最終選擇了方向前進,可是“被留下的鬼”呢?除了這個能困住它的房子,又該何去何從?

所以他開始等,等他女朋友回來,當最後房屋被拆除,另一個披著床單的鬼魂站在被推土機碾壓過的廢墟之上,對男主角C的鬼魂說:"I don't think they're coming" 之後,她的床單砰然落地,喪失希望的鬼魂煙消雲散,不再等了,也就不存在了。

總結起來,C等待的並不是女朋友,而是一個執念。愛人有了新戀情從房子搬走了,他在原地等待;新住客換了一任又一任,他在原地等待;房子被夷為平地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他還在原地等待。

那麼多等待,只為了那張愛人走之前,塞在牆縫裡的小紙條。那是支撐著他熬過所有時光的悲傷與孤獨,願意一直等下去的唯一原因。最後,當他看到了那張心心念念的小紙條,然後頃刻間消失,那張白色床單落在地板上,故事結束。誰也無從知曉那紙條上寫的究竟是什麼。

時間是虛無的,等待是漫長的,思念是無盡的,只是放不下的那個更為悲壯,早放下的那個獨自感傷。這是一個孤獨又悲傷,小清新又喪的鬼故事。

還記得電影中有一段,男主C的鬼魂在等女朋友回來時,看到了隔壁也有一隻鬼,於是兩隻鬼開始交談。

“你好。”

“你好。”

“我在等人。”

“等誰?”

“我不記得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